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所采用的特色化宏观调控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而后谈了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下经济发展,以及一些教训;最后,针对我国所采用的宏观调控政策,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要合理运用马克思经济理论,才能更有效地把控经济周期。
关键词:西方主流;宏观调控政策;实践与反思
近些年,为更好地应对经济新常态发展,我国在宏观调控上,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开始执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纵观以往我国的宏观调控,在经济朝向繁荣发展时,信贷规模过大扩展并没能因为稳健货币政策而得到抑制;在危机时期,经济下行趋势,被宽松货币政策所阻止,却出现了更严重的产能过剩,为此反思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宏调控模式
(一)中国特色宏调控模式的出现
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保持很多年的乐观情况,以“低通胀”、“高增长”的态势发展,学界和政界中很多人,将这样的乐观结果归功于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实施,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有着关键的作用。我国宏观调控所采用的模式,以西方主流中那些市场化经济的国家所运用的调控模式、历史经验做为基础,构建出的调控模式,初期还参有一些计划经济因素,其中实物量指标和行政手段,依旧站在主导地位。随着时间推移,经济进步,才慢慢变少,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替代原有政策,价值量指标也变得更加丰富,增加了很多内容,代表是PPI、CPI、GDP,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化的宏观调控模式。
(二)中国式宏观调控政策隐藏的危险
隨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被越来越多地要用在经济调控上,中国的GDP保持着多年持续增长和平稳增长的状态,并且也让PPI 、CPI,维持长时间较低水平的状况,可是人们却没能意识到,这种看似“优势”的后面,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比例失调,从而出现了全方位的负债过度、过剩产能、泡沫化资产。
(三)面对危险所采取的供给侧改革
对于严峻经济形式,中国政府只能采取计划和行政的手段,站在实物量的结构均衡方面,推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并且,针对需求侧的调控,也进行了一些转变,一改以往水漫灌式,转变为相机化调控、定向的调控、精准化调控、区间调控,经过一年的时间,供给侧的结构性的改革,同需求侧的财政政策,加之货币政策的调控,三个方面密切配合,得以让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比较明显,那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中生产的产品,其价格有显著的止跌回升,从而企业的利润恢复到正常区间,行业也有复苏表现。国民经济所运用的宏观管理模式,所出现的变化,以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供给侧管理,同时也要进行需求侧的管理,这是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进行的创造化发展和应用。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本教训
(一)宏观调控政策下,经济走向
1990年我国开始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乘政策,实施间接的调控,产生现代化意义的基本宏观调控。这一期间,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较大的幅度波动,可是整体上依旧高增长的态势,期间1991年到2011年,我国GDP的平均增长有9. 8%。而1990年到1999年期间,前半部分表现为高增长、高通胀,后半部分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处于高增长,却低通胀的状态,还是可以说是软着陆。2000年到2007年,则是罕见状态,高增长、低通胀。分析此种发展结果,以GDP、PPI、CPI的层面来看,不断是不是能够以“辉煌”的词语去形容。可是,在这以后一段时间,产能过剩为中心,出现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失衡,这就酝酿了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第一阶段,不利状态表现为,工业产品停产、工业产品闲置、工业产品半停产、产能利用不到一半,生产力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第二阶段,供过于求类商品有一定比例,供求平衡占一定比例。第三阶段,低通胀、高增长,产能全面过剩。
(二)宏观调控政策后的基本教训
因为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进而出现了产能过剩。因此,开始转变宏观调控的方向,推行供给侧方面的结构化改革,能够证明前阶段所运用的调控政策,有不足的地方,其一,说明前些年所执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能够保持GDP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发展优势,可是却没有避免国民经济比例失衡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了过度负债、产能过剩,单纯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宏观调控;其二,说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部门,其职能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对于社会化方面的大生产,没能按计划和按比例的发展规律所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社会经济管理。在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中心的情况下,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政策,重要的衡量指标是GDP、CPI、PPI。
宏观调控衡量指标看重GDP、CPI、PPI,进而顾此失彼,所以,即使这些年我国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对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不断完善,以优化宏观调控的方式,最终结果还是没有避免产能过剩出现,也没有对经济持续的下行,做到有效扭转。对于这种困境,政府察觉到运用主流的宏观经济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进行的调控很难对我国经济下行发展状态进行遏制,一定要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角度,对宏观调控做方式上的转换。将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进行融合,当前“三去一降一补”这种方式,就是对原有过度重视价值型的调控方式所做的修正。
货币政策可以促进或者抑制消费、投资、物价,可是如果处于经济繁荣或者经济萧条的时期,其能发挥出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财政政策具备转移支付的功能,该政策以向富人和资本进行征税,用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事业、社会优抚等方面的支出,可以强化社会的购买力,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方面,让生产和消费间存在的矛盾得以缓解。纵观我国约20年间的宏观调控实践,能够看出在经济朝向繁荣发展时,信贷规模过大扩展并没能因为稳健货币政策而得到抑制;在危机时期,经济下行趋势,被宽松货币政策所阻止,可是却出现离了更严重的产能过剩。2004 年- 2007 年,经济高度增长,得益于“稳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是也积累了过剩的产能。2011年至今,经济下行趋势没能通过“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得到扭转,同时也没能避免新出现的过剩产能,以及资产的泡沫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因此,政府必须运用严厉行政手段,结合“实物型调控”、“价值型调控”,才能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三、对我国所采用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反思
(一)辩证地看宏观调控政策
站在理论层面,要达到“低通胀、高增长”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将价值形态增长结合事物形态结构调整,但是还需宏观调控政策和调控手段,对两者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可是过度偏好形式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用,宏观调控中心指标是价值型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物形态指标,所发挥出约束力比较小。这时的宏观调控已经基本将实物形态边缘化,即使我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还有为发展国民经济,所制定的年度计划,实物形态也是主要指标,但是想要实现这些计划和规划,还需要价值形态,这种形式调控工具,以及此类政策手段。因此,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宏观调控所采用的方式,由这个极端,转为那个极端,具体来说就是,计划经济阶段,实物调控是主要手段,指令性的计划也是手段之一;市场经济阶段,主要手段是价值调控和指导性计划,这样的过渡,避免一味依靠事物形态的调控,却转变为一味依靠价值形态进行调控,整体的调控,在方式上呈现为片面化,最后调控效果,有着顾此失彼的不足,出现了产能的严重过剩。
(二)合理借鉴马克思经济学理论
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已经对于社会经济运行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体现在社会资本生产的理论中,另外阐述出社会经济能够顺利运行,所需要哪些基本实现条件,还有能够满足这种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制度。人类驾驭经济的周期和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也是指导方法的方法论。我国近些年,推行的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就是习总书记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宏观经济运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层面的政治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推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有理論支撑。经济发展逐渐走进新常态,而想要更好地对经济周期进行把控,应当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进行创造地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打破前期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的局限,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从经济手段出发,而是从计划手段结合行政手段出发。调控主要方向,已经从价值形态转变为使用价值形态,而价值形态则站在了辅助的位置。调控的主要指标从价值型指标,转变为使用价值量指标,这是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进行创造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明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兼对当代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批判[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3):149-160+162.
[2]庞明川.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的创建[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8, 120(06):54-61.
[3]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专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J]. 领导文萃, 2017:22.
关键词:西方主流;宏观调控政策;实践与反思
近些年,为更好地应对经济新常态发展,我国在宏观调控上,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开始执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纵观以往我国的宏观调控,在经济朝向繁荣发展时,信贷规模过大扩展并没能因为稳健货币政策而得到抑制;在危机时期,经济下行趋势,被宽松货币政策所阻止,却出现了更严重的产能过剩,为此反思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宏调控模式
(一)中国特色宏调控模式的出现
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保持很多年的乐观情况,以“低通胀”、“高增长”的态势发展,学界和政界中很多人,将这样的乐观结果归功于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实施,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有着关键的作用。我国宏观调控所采用的模式,以西方主流中那些市场化经济的国家所运用的调控模式、历史经验做为基础,构建出的调控模式,初期还参有一些计划经济因素,其中实物量指标和行政手段,依旧站在主导地位。随着时间推移,经济进步,才慢慢变少,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替代原有政策,价值量指标也变得更加丰富,增加了很多内容,代表是PPI、CPI、GDP,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化的宏观调控模式。
(二)中国式宏观调控政策隐藏的危险
隨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被越来越多地要用在经济调控上,中国的GDP保持着多年持续增长和平稳增长的状态,并且也让PPI 、CPI,维持长时间较低水平的状况,可是人们却没能意识到,这种看似“优势”的后面,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比例失调,从而出现了全方位的负债过度、过剩产能、泡沫化资产。
(三)面对危险所采取的供给侧改革
对于严峻经济形式,中国政府只能采取计划和行政的手段,站在实物量的结构均衡方面,推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并且,针对需求侧的调控,也进行了一些转变,一改以往水漫灌式,转变为相机化调控、定向的调控、精准化调控、区间调控,经过一年的时间,供给侧的结构性的改革,同需求侧的财政政策,加之货币政策的调控,三个方面密切配合,得以让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比较明显,那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中生产的产品,其价格有显著的止跌回升,从而企业的利润恢复到正常区间,行业也有复苏表现。国民经济所运用的宏观管理模式,所出现的变化,以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供给侧管理,同时也要进行需求侧的管理,这是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进行的创造化发展和应用。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本教训
(一)宏观调控政策下,经济走向
1990年我国开始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乘政策,实施间接的调控,产生现代化意义的基本宏观调控。这一期间,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较大的幅度波动,可是整体上依旧高增长的态势,期间1991年到2011年,我国GDP的平均增长有9. 8%。而1990年到1999年期间,前半部分表现为高增长、高通胀,后半部分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处于高增长,却低通胀的状态,还是可以说是软着陆。2000年到2007年,则是罕见状态,高增长、低通胀。分析此种发展结果,以GDP、PPI、CPI的层面来看,不断是不是能够以“辉煌”的词语去形容。可是,在这以后一段时间,产能过剩为中心,出现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失衡,这就酝酿了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第一阶段,不利状态表现为,工业产品停产、工业产品闲置、工业产品半停产、产能利用不到一半,生产力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第二阶段,供过于求类商品有一定比例,供求平衡占一定比例。第三阶段,低通胀、高增长,产能全面过剩。
(二)宏观调控政策后的基本教训
因为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进而出现了产能过剩。因此,开始转变宏观调控的方向,推行供给侧方面的结构化改革,能够证明前阶段所运用的调控政策,有不足的地方,其一,说明前些年所执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能够保持GDP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发展优势,可是却没有避免国民经济比例失衡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了过度负债、产能过剩,单纯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宏观调控;其二,说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部门,其职能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对于社会化方面的大生产,没能按计划和按比例的发展规律所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社会经济管理。在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中心的情况下,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政策,重要的衡量指标是GDP、CPI、PPI。
宏观调控衡量指标看重GDP、CPI、PPI,进而顾此失彼,所以,即使这些年我国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对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不断完善,以优化宏观调控的方式,最终结果还是没有避免产能过剩出现,也没有对经济持续的下行,做到有效扭转。对于这种困境,政府察觉到运用主流的宏观经济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进行的调控很难对我国经济下行发展状态进行遏制,一定要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角度,对宏观调控做方式上的转换。将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进行融合,当前“三去一降一补”这种方式,就是对原有过度重视价值型的调控方式所做的修正。
货币政策可以促进或者抑制消费、投资、物价,可是如果处于经济繁荣或者经济萧条的时期,其能发挥出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财政政策具备转移支付的功能,该政策以向富人和资本进行征税,用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事业、社会优抚等方面的支出,可以强化社会的购买力,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方面,让生产和消费间存在的矛盾得以缓解。纵观我国约20年间的宏观调控实践,能够看出在经济朝向繁荣发展时,信贷规模过大扩展并没能因为稳健货币政策而得到抑制;在危机时期,经济下行趋势,被宽松货币政策所阻止,可是却出现离了更严重的产能过剩。2004 年- 2007 年,经济高度增长,得益于“稳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是也积累了过剩的产能。2011年至今,经济下行趋势没能通过“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得到扭转,同时也没能避免新出现的过剩产能,以及资产的泡沫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因此,政府必须运用严厉行政手段,结合“实物型调控”、“价值型调控”,才能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三、对我国所采用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反思
(一)辩证地看宏观调控政策
站在理论层面,要达到“低通胀、高增长”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将价值形态增长结合事物形态结构调整,但是还需宏观调控政策和调控手段,对两者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可是过度偏好形式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用,宏观调控中心指标是价值型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物形态指标,所发挥出约束力比较小。这时的宏观调控已经基本将实物形态边缘化,即使我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还有为发展国民经济,所制定的年度计划,实物形态也是主要指标,但是想要实现这些计划和规划,还需要价值形态,这种形式调控工具,以及此类政策手段。因此,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宏观调控所采用的方式,由这个极端,转为那个极端,具体来说就是,计划经济阶段,实物调控是主要手段,指令性的计划也是手段之一;市场经济阶段,主要手段是价值调控和指导性计划,这样的过渡,避免一味依靠事物形态的调控,却转变为一味依靠价值形态进行调控,整体的调控,在方式上呈现为片面化,最后调控效果,有着顾此失彼的不足,出现了产能的严重过剩。
(二)合理借鉴马克思经济学理论
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已经对于社会经济运行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体现在社会资本生产的理论中,另外阐述出社会经济能够顺利运行,所需要哪些基本实现条件,还有能够满足这种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制度。人类驾驭经济的周期和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也是指导方法的方法论。我国近些年,推行的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就是习总书记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宏观经济运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层面的政治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推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有理論支撑。经济发展逐渐走进新常态,而想要更好地对经济周期进行把控,应当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进行创造地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打破前期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的局限,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从经济手段出发,而是从计划手段结合行政手段出发。调控主要方向,已经从价值形态转变为使用价值形态,而价值形态则站在了辅助的位置。调控的主要指标从价值型指标,转变为使用价值量指标,这是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进行创造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明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兼对当代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批判[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3):149-160+162.
[2]庞明川.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的创建[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8, 120(06):54-61.
[3]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专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J]. 领导文萃, 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