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會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會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善于就地取材巧设生活情境。并从中引出化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就在生活之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点燃其思维火花,进而让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化学知识 生活实践 紧密联系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99-01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會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會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之衣、食、住、行、用无不与化学所掌管之成百化学元素及其所组成之万千化合物和无数的制剂、材料有关。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中,蕴含着许多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善于就地取材巧设生活情境,并且能够从中引出化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就在生活之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为理论与实践架起一座桥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 上好第一节化学课
  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用化学知识解答。如:被蚊虫叮了,擦些稀氨水,或苏打粉水,可以消肿;铁门上经常刷一层漆,美观是一方面,减缓铁门生锈也是一方面;大街上各色的霓虹灯因为里面充满了各种稀有气体;家里水壶里的水垢可以倒进醋再适当加热除去;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餐及稀有气体等成份组成,我们需要其中的氧气来维持呼吸;我们的食品主要包括糖类、油、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成份,我们的服饰主要依赖于植物纤维和化工纤维,我们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离不开碳酸钙、铁等化学物质,我们乘坐的汽车、轮船等行驶工具离不开汽油燃料。从第一堂化学课始,就要让学生们深刻体會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化学世界中,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化学构成。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对下面新知的学习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就會产生。
  2 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和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是学习化学的主要目标。化学知识源自干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如:在学习了水资源的保护知识之后,学生可以动手写一份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的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这样不仅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最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让课堂上的知识能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就在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會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再如,通过教材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学生走进服装商场就知道怎样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走进珠宝店就能鉴别真假金银;屠家装修懂得了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家庭饮食知道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这些教学案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社會中的化学知识,缩短与社會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會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学科优势,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从而把获得化学知识的过程转为理解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
  3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许多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就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总之,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方式去分析与解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这样,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书本理论的认识,更增进了对化学这一学科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社會的责任感,逐步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社會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克服英语课堂提问的误区,进行正确的提问设计,更好的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90-01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也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
期刊
【摘要】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修养。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开发智力,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可见,倾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教育 英语教学 倾听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
期刊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說:“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完全理解。”这就是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培养的结果,如今这种教学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的确,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做”中“学”数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1 “做”中“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很早就提出“教、学
期刊
【摘要】地理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各种自然要素,社会现象及人地关系都是其研究的范畴,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每位中学地理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 地理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84-01  1 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  面对
期刊
【摘要】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之一。随着作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每位教师对作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力争取得高分,是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夙愿。可有些学生却把写作视为苦差事,总感觉没有东西写,无从下手,因而在考试中一直拿不到高分。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呢?就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现诉诸笔端,以期同仁斧正。  【关键词】巧用 教学环节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铺垫教学、巧设导语,注重授课言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精心设计的课堂训练等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导入 精心设计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92-01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同学学起来很轻松,有的人却非常吃力。学好数学有什么法宝吗?
期刊
【摘要】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信息量获得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英语的阅读理解也是考试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高中阶段,我们需要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仍然会有部分学生出现阅读障碍。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应对方法,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障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
期刊
【摘要】兴趣是第一生产力,兴趣是知识的源来,兴趣是成功之母,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兴趣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地理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升教师的语言魅力,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等教学策略的使用,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住鸡脖子喂米给鸡吃,他就会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自己就会主动吃米。”课堂教学如同喂鸡,方式不同则效果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选择、加工有很大的能动性。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听,看、想,记,做。教师施加的全部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为了鼓励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虎展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
期刊
【摘要】史料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画,文物、民谣等。通过对史料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赢受,促进学生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  【关键词】史料 历史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04-01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高考历史试题的导向,也使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