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低段统编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故事类文本。如何以故事类文本为载体,用好课后习题,给予学生讲故事的支架,化解讲故事的复杂性,切实培养学生复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借助图画设支架,厘清故事线索
故事类文本中的插图色彩艳丽、生动有趣,不仅能直接反映故事的内容,还能激发学生讲故事的興趣。
统编教材首次出现“讲故事”要求的篇目是《小蝌蚪找妈妈》。该课的课后习题提供组图,要求学生先给图画排序,再借助图画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把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讲清楚。这里呈现的图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支架,对学生复述故事不仅有提示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1. 读课文,画句子。让学生自读课文,把小蝌蚪逐渐变化的语句画出来,从文中提取明显信息,为复述故事做准备。
2. 看图片,排顺序。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相邻两幅图之间有什么细微变化,如身体颜色、腿的数量、尾巴的长短等。再把图片重新排序,梳理出故事清晰的线索: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长成青蛙。
3. 借图画,讲故事。先让学生说清楚第一幅图中的小蝌蚪长什么样:“脑袋大大的、尾巴长长的、身子黑灰色的。”接着借用句式“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把一幅幅图画连起来,说一说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4. 做动作,演故事。学生把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讲清后,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下,学生把鲤鱼、乌龟请进了故事里,还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动作:“蝌蚪甩尾巴”“迎面游向鲤鱼”“后面急追乌龟”“青蛙蹲”“后腿蹬”……把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表演得情趣盎然。
二、借助词语设支架,强化故事过程
在统编教材故事性文本中,讲述人物面临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故事占了不少比重。其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复述故事的难点,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清楚、说明白。文本中常常隐藏着一些关键词语,它们就如文本的提纲,展现故事的经过,明示事件本质。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引导学生挖掘关键词语,巧妙设立支架,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比如,“得意”“伤心”“满意”是从《玲玲的画》一文中提炼的词语,在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借助这几个词语讲故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得意”“伤心”“满意”。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玲玲为什么会得意、伤心、满意呢?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端详”“评奖”“弄脏”“来不及”“更好了”等,弄清玲玲情绪变化的脉络:玲玲的“得意”是因为——仔细端详绘画作品,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的“伤心”是因为——收拾时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玲玲的“满意”是因为——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效果更好了。在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玲玲心情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课后习题提供的3个关键词,再加上学生自己找出的5个关键词,让学生借助词语支架复述故事。
三、借助表格设支架,串联故事情节
统编教材中有些故事类文本篇幅长、人物多、场景变化多,学生讲述起来往往语无伦次、丢三落四。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按照时间或地点顺序设计表格,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讲故事时有所依托,为语言发展拔节助力。
比如,《风娃娃》一课呈现了三个类似的故事情节,分别是“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课后习题让学生根据这三个提示讲讲这个故事。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主要信息,按要求把重要词组或短语填进表格里。
这样的表格直观地显现了文本的内容,展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联系。学生借助表格这个言语支架,把风娃娃来到田野、河边、广场看到的、做的以及最后的结果串联起来,说故事就容易多了。
四、借助表演设支架,延伸故事情境
在第一学段语文实践活动中,讲故事和表演故事是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故事表演,常常可以让“讲故事”事半功倍。
比如,《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鲜明的人物个性以及生动的对话,极易引起学生的表演欲望。教师可以紧扣课后习题中“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的训练要求,抓住文本对话,指导朗读,然后借助表演故事这个言语实践支架,再现故事情境。这样,既落实了表演故事的要求,又对课堂学习进行了有效延伸。
活动设计:
1. 读文,梳理故事情节。老虎抓到狐狸—狐狸骗老虎—狐狸大摇大摆走在前,老虎半信半疑跟在后—百兽害怕逃跑。
2. 进入角色,聚焦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通过文本朗读,体会狐狸的狡猾以及在老虎面前假装胆大的样子,把握老虎被狐狸骗了后半信半疑的感觉。
3. 表演动作,理解词意。课后习题中呈现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四字词语,这些词语的理解对于准确把握角色特点、入情入境表演故事至关重要。教师请学生参与游戏“你做动作我来猜”,让学生用生动夸张的表情、形象易懂的肢体语言,把四字词语表演出来。
4. 讲演结合,再现故事。师生选择角色,或演老虎,或演狐狸,或演其他森林动物,或读旁白,合作表演故事。学生把讲故事和表演故事相结合,快乐轻松地再现故事情境。
综上所述,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编排设计为学生复述故事搭建了得力的支架。在故事类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揣摩习题意图,找准适当的切入点,巧妙创设支架,创新言语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各种言语实践活动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思贤校区 责任编辑:庄严)
一、借助图画设支架,厘清故事线索
故事类文本中的插图色彩艳丽、生动有趣,不仅能直接反映故事的内容,还能激发学生讲故事的興趣。
统编教材首次出现“讲故事”要求的篇目是《小蝌蚪找妈妈》。该课的课后习题提供组图,要求学生先给图画排序,再借助图画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把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讲清楚。这里呈现的图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支架,对学生复述故事不仅有提示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1. 读课文,画句子。让学生自读课文,把小蝌蚪逐渐变化的语句画出来,从文中提取明显信息,为复述故事做准备。
2. 看图片,排顺序。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相邻两幅图之间有什么细微变化,如身体颜色、腿的数量、尾巴的长短等。再把图片重新排序,梳理出故事清晰的线索: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长成青蛙。
3. 借图画,讲故事。先让学生说清楚第一幅图中的小蝌蚪长什么样:“脑袋大大的、尾巴长长的、身子黑灰色的。”接着借用句式“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把一幅幅图画连起来,说一说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4. 做动作,演故事。学生把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讲清后,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下,学生把鲤鱼、乌龟请进了故事里,还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动作:“蝌蚪甩尾巴”“迎面游向鲤鱼”“后面急追乌龟”“青蛙蹲”“后腿蹬”……把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表演得情趣盎然。
二、借助词语设支架,强化故事过程
在统编教材故事性文本中,讲述人物面临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故事占了不少比重。其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复述故事的难点,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清楚、说明白。文本中常常隐藏着一些关键词语,它们就如文本的提纲,展现故事的经过,明示事件本质。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引导学生挖掘关键词语,巧妙设立支架,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比如,“得意”“伤心”“满意”是从《玲玲的画》一文中提炼的词语,在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借助这几个词语讲故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得意”“伤心”“满意”。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玲玲为什么会得意、伤心、满意呢?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端详”“评奖”“弄脏”“来不及”“更好了”等,弄清玲玲情绪变化的脉络:玲玲的“得意”是因为——仔细端详绘画作品,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的“伤心”是因为——收拾时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玲玲的“满意”是因为——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效果更好了。在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玲玲心情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课后习题提供的3个关键词,再加上学生自己找出的5个关键词,让学生借助词语支架复述故事。
三、借助表格设支架,串联故事情节
统编教材中有些故事类文本篇幅长、人物多、场景变化多,学生讲述起来往往语无伦次、丢三落四。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按照时间或地点顺序设计表格,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讲故事时有所依托,为语言发展拔节助力。
比如,《风娃娃》一课呈现了三个类似的故事情节,分别是“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课后习题让学生根据这三个提示讲讲这个故事。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主要信息,按要求把重要词组或短语填进表格里。
这样的表格直观地显现了文本的内容,展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联系。学生借助表格这个言语支架,把风娃娃来到田野、河边、广场看到的、做的以及最后的结果串联起来,说故事就容易多了。
四、借助表演设支架,延伸故事情境
在第一学段语文实践活动中,讲故事和表演故事是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故事表演,常常可以让“讲故事”事半功倍。
比如,《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鲜明的人物个性以及生动的对话,极易引起学生的表演欲望。教师可以紧扣课后习题中“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的训练要求,抓住文本对话,指导朗读,然后借助表演故事这个言语实践支架,再现故事情境。这样,既落实了表演故事的要求,又对课堂学习进行了有效延伸。
活动设计:
1. 读文,梳理故事情节。老虎抓到狐狸—狐狸骗老虎—狐狸大摇大摆走在前,老虎半信半疑跟在后—百兽害怕逃跑。
2. 进入角色,聚焦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通过文本朗读,体会狐狸的狡猾以及在老虎面前假装胆大的样子,把握老虎被狐狸骗了后半信半疑的感觉。
3. 表演动作,理解词意。课后习题中呈现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四字词语,这些词语的理解对于准确把握角色特点、入情入境表演故事至关重要。教师请学生参与游戏“你做动作我来猜”,让学生用生动夸张的表情、形象易懂的肢体语言,把四字词语表演出来。
4. 讲演结合,再现故事。师生选择角色,或演老虎,或演狐狸,或演其他森林动物,或读旁白,合作表演故事。学生把讲故事和表演故事相结合,快乐轻松地再现故事情境。
综上所述,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编排设计为学生复述故事搭建了得力的支架。在故事类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揣摩习题意图,找准适当的切入点,巧妙创设支架,创新言语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各种言语实践活动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思贤校区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