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化学教学;以人为本;认知特点;知识结构;个性特点;生活实际;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8(B)—0026—0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于教学中,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在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是要求教师一改以“我”为中心的教学现状,把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之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了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的价值取向,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怎样体现这种理念呢?
一、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本进行教学
美国教育家切瑞·富勒认为:“每个孩子的大脑和他的指纹一样独特。”这就明确指出了人和人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事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实施差异教学,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置上,以学生的认知差异为出发点,把多样化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来追求。在施教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根据他们面对新知识表现出的不同领悟力,制定与之相应的要求、标准。
二、以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为本进行教学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九年级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从自然、生物、物理等科目的学习中积累了许多知识,而化学的开设旨在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和手段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当然,前者的学习只是浅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后者的学习则是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细化。但是,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将两者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前者储备的知识对后者学习的作用。例如,学生对物质的状态变化、形状变化等知识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化学课上又出现了,我们要告诉学生有关概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
三、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本进行实验教学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要注重知识的消化。在不同的实验课上,教师要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使每个学生能通过实验切实提高学习兴趣。对家庭小实验,教师应事先与学生探讨内容、方法等,然后让他们独立去完成。
四、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化学教师,应在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科学动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提下,使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出“活”的知识。如,环境污染问题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水的污染。课堂上,教师讲了水污染的形成与防治后,同学们在教师的安排下,对学校周围的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解决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但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五、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本,平等对待学生
教学中的“以人为本”,还要求教师把每个学生的现在、未来兼顾起来,以他们未来的发展为根本,抱着对他们人生理想与幸福负责的态度,帮他们实现美好的人生价值。虽然学生之间有差异,但是,教师要正视差异,要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绝不能因为我们主观上的好恶或工作中小的疏漏,使他们觉得我们有失公平,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
“以人为本”是对人最大程度的肯定和尊重,是对人的价值最大程度的承认和挖掘,其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对此肩负重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他们为本进行教学,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达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8(B)—0026—0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于教学中,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在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是要求教师一改以“我”为中心的教学现状,把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之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了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的价值取向,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怎样体现这种理念呢?
一、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本进行教学
美国教育家切瑞·富勒认为:“每个孩子的大脑和他的指纹一样独特。”这就明确指出了人和人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事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实施差异教学,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置上,以学生的认知差异为出发点,把多样化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来追求。在施教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根据他们面对新知识表现出的不同领悟力,制定与之相应的要求、标准。
二、以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为本进行教学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九年级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从自然、生物、物理等科目的学习中积累了许多知识,而化学的开设旨在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和手段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当然,前者的学习只是浅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后者的学习则是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细化。但是,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将两者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前者储备的知识对后者学习的作用。例如,学生对物质的状态变化、形状变化等知识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化学课上又出现了,我们要告诉学生有关概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
三、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本进行实验教学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要注重知识的消化。在不同的实验课上,教师要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使每个学生能通过实验切实提高学习兴趣。对家庭小实验,教师应事先与学生探讨内容、方法等,然后让他们独立去完成。
四、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化学教师,应在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科学动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提下,使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出“活”的知识。如,环境污染问题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水的污染。课堂上,教师讲了水污染的形成与防治后,同学们在教师的安排下,对学校周围的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解决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但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五、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本,平等对待学生
教学中的“以人为本”,还要求教师把每个学生的现在、未来兼顾起来,以他们未来的发展为根本,抱着对他们人生理想与幸福负责的态度,帮他们实现美好的人生价值。虽然学生之间有差异,但是,教师要正视差异,要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绝不能因为我们主观上的好恶或工作中小的疏漏,使他们觉得我们有失公平,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
“以人为本”是对人最大程度的肯定和尊重,是对人的价值最大程度的承认和挖掘,其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对此肩负重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他们为本进行教学,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达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