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深刻指出: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导致国民素质的下降。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人文精神的弘扬和文化底蕴的充实都是给学生做人打地基的,有坚实的地基,有厚实的底气,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学习、追求就会出现新气象。
对语文教育来说,人文性就是灵魂,只有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语文教育才能活起来,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才能真正显示其价值。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一、语文文本
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打开人教版的九年制语文新教材,那一篇篇生动的文章,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的天地:那里是浓缩了的人的世界,那里是对真善美的弘扬,是对假恶丑的鞭挞。如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五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无论《风筝》《羚羊木雕》描绘的家人冲突,还是《散步》〈〈咏雪〉〉呈现的和美温馨,都可引发学生领悟如何建立家人之间乃至与社会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总之,优秀的语文文本总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因此,语文教育在对文本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努力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的对话达到使学生人文素养逐步提升的效果,这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是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主要内容。这看起来与人文性并无关联,其实不然。首先,语文文本中字词的使用,句式的选择,篇章结构安排以及各种修辞都是与作者的人文品质紧密相连的,即所谓内容(人文品质)决定形式(语言)。其次,研习各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必须重视语言的人文内涵。语文阅读中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从内心依据出发,也就是必须扣住文本语言的人文内涵,结合读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妙处并从而不断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从语文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说,语文教育必须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才能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达到统一的境界。
(1)单元眺望。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多是主题单元。教师要能对单元主题所蕴涵的人文品质全面深刻地把握,并能在单元教学之前引领学生构建一个较高的人文思想平台。用天津市著名语文教师王根造老师的话说就是占领认识自我、人生、自然及社会的制高点,这样就能“一览众山小”。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教师要能纵观全局,全面把握单元人文精髓——生命与理想,同时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的追求,而追求人生理想起码包含四个要义,即坚定的信念、伟大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苦乐观。这样,学生就能登高望远,有利于他们对单元内每篇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会。
(2)设境激情。教学具体的文章,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受到情感的激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情感态度乃至人生价值观都必将受到文本的感染、激活和提升。为此我们可以:①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如在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老舍给我们展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温情。如小摇篮里的济南老城,人们并不着急春的到来,小雪后秀美的小山,不忍冻上的澄澈空灵的水;读来让人着实迷恋,然而学生却少了真切的感受。于是引导想象我们这儿的冬天是怎样的,感受到是冬天的什么。学生热烈踊跃发言,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另一生活情境,又为文本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②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怀境,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如教端木珙良的《土地的誓言》时,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保卫黄河》,先创设一个情感平台,激发学生的情绪,这样引导他们进入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③结合文本主旨,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快速进入文本,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这样既掌握了知识,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涵养了人格。
最后在此基础上,加强诵读,進一步体会其人文内涵。“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在诵读过程中,用心的学生自然会对文本的人文内涵把握得愈加深刻。
(3)品味语言。学生在教师引导帮助下与作者实行充分的人文对话,才能最终获得对文本语言的深切把握。语言作为人类使用的特殊工具,自产生以来,它就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品德和对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它是一种具有灵魂的工具,始终是鲜活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我们对语言的学习总是习惯使用“品味”,原因即在于此。例如我们可以在作业设置上体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第一:利用语文新课程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探究性题目,这些题目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如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何其芳的诗)文后第三题:将下面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些作业的性质是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而学生完成作业必须有自己和文本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通过同主题的类比阅读,可加深加宽和原文本的对话,反过来和原文本的对话又促进个体和新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求知过程并未因课堂的结束而结束,反而走进一个全新的对话世界;同时,又由于语言文字的不断积累,有利于对话的再次进行。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利用教材选文的延伸迁移。学了《孔乙己》,可泛读《呐喊》,明白不止是孔乙己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可以品读《名人传》了解更多的名人品质与人格魅力。新课程新大纲要求学生阅读量为400万字,而我们的学生能主动达到此目标的寥寥无几。把课堂内的探究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既丰富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4)个性化写作。教育家魏书生在谈写作时强调:把作文教学和雕塑学生的心灵结合起来,就能收到一篇篇情真词切的充满新意的文章。可以说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雕塑学生的心灵。试想,没有对学生心灵的雕塑,没有对学生优秀的人文品质的培养,没有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反省、激励和教育的良好习惯,一句话,没有学生充满活力的个性参与,单凭所谓作文技巧去指导学生作文,岂能有什么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创作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抒生动的情感。
综上所述,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在提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更要将注重人文性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要变语文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律,形成能力技巧的同时,与艺术作品的真、善、美产生共鸣,提高人文素质。那就让我们撑出文本这艘大船启航,演绎出人文的精美。
参考资料:
1.佳敏.研究型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上海:首届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
2.《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钱威主编)
3.《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魏书生著沈阳出版社
对语文教育来说,人文性就是灵魂,只有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语文教育才能活起来,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才能真正显示其价值。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一、语文文本
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打开人教版的九年制语文新教材,那一篇篇生动的文章,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的天地:那里是浓缩了的人的世界,那里是对真善美的弘扬,是对假恶丑的鞭挞。如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五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无论《风筝》《羚羊木雕》描绘的家人冲突,还是《散步》〈〈咏雪〉〉呈现的和美温馨,都可引发学生领悟如何建立家人之间乃至与社会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总之,优秀的语文文本总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因此,语文教育在对文本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努力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的对话达到使学生人文素养逐步提升的效果,这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是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主要内容。这看起来与人文性并无关联,其实不然。首先,语文文本中字词的使用,句式的选择,篇章结构安排以及各种修辞都是与作者的人文品质紧密相连的,即所谓内容(人文品质)决定形式(语言)。其次,研习各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必须重视语言的人文内涵。语文阅读中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从内心依据出发,也就是必须扣住文本语言的人文内涵,结合读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妙处并从而不断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从语文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说,语文教育必须抓住人文性这一灵魂,才能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达到统一的境界。
(1)单元眺望。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多是主题单元。教师要能对单元主题所蕴涵的人文品质全面深刻地把握,并能在单元教学之前引领学生构建一个较高的人文思想平台。用天津市著名语文教师王根造老师的话说就是占领认识自我、人生、自然及社会的制高点,这样就能“一览众山小”。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教师要能纵观全局,全面把握单元人文精髓——生命与理想,同时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的追求,而追求人生理想起码包含四个要义,即坚定的信念、伟大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苦乐观。这样,学生就能登高望远,有利于他们对单元内每篇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会。
(2)设境激情。教学具体的文章,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受到情感的激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情感态度乃至人生价值观都必将受到文本的感染、激活和提升。为此我们可以:①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如在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老舍给我们展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温情。如小摇篮里的济南老城,人们并不着急春的到来,小雪后秀美的小山,不忍冻上的澄澈空灵的水;读来让人着实迷恋,然而学生却少了真切的感受。于是引导想象我们这儿的冬天是怎样的,感受到是冬天的什么。学生热烈踊跃发言,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另一生活情境,又为文本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②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怀境,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如教端木珙良的《土地的誓言》时,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保卫黄河》,先创设一个情感平台,激发学生的情绪,这样引导他们进入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③结合文本主旨,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快速进入文本,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这样既掌握了知识,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涵养了人格。
最后在此基础上,加强诵读,進一步体会其人文内涵。“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在诵读过程中,用心的学生自然会对文本的人文内涵把握得愈加深刻。
(3)品味语言。学生在教师引导帮助下与作者实行充分的人文对话,才能最终获得对文本语言的深切把握。语言作为人类使用的特殊工具,自产生以来,它就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品德和对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它是一种具有灵魂的工具,始终是鲜活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我们对语言的学习总是习惯使用“品味”,原因即在于此。例如我们可以在作业设置上体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第一:利用语文新课程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探究性题目,这些题目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如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何其芳的诗)文后第三题:将下面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些作业的性质是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而学生完成作业必须有自己和文本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通过同主题的类比阅读,可加深加宽和原文本的对话,反过来和原文本的对话又促进个体和新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求知过程并未因课堂的结束而结束,反而走进一个全新的对话世界;同时,又由于语言文字的不断积累,有利于对话的再次进行。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利用教材选文的延伸迁移。学了《孔乙己》,可泛读《呐喊》,明白不止是孔乙己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可以品读《名人传》了解更多的名人品质与人格魅力。新课程新大纲要求学生阅读量为400万字,而我们的学生能主动达到此目标的寥寥无几。把课堂内的探究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既丰富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4)个性化写作。教育家魏书生在谈写作时强调:把作文教学和雕塑学生的心灵结合起来,就能收到一篇篇情真词切的充满新意的文章。可以说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雕塑学生的心灵。试想,没有对学生心灵的雕塑,没有对学生优秀的人文品质的培养,没有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反省、激励和教育的良好习惯,一句话,没有学生充满活力的个性参与,单凭所谓作文技巧去指导学生作文,岂能有什么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创作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抒生动的情感。
综上所述,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在提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更要将注重人文性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要变语文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律,形成能力技巧的同时,与艺术作品的真、善、美产生共鸣,提高人文素质。那就让我们撑出文本这艘大船启航,演绎出人文的精美。
参考资料:
1.佳敏.研究型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上海:首届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
2.《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钱威主编)
3.《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魏书生著沈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