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正处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矛盾冲突多发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社会稳定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形势,必须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辨证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创新 基层社会管理 服务体系 途径
  一、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现状
  推进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不断理顺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推进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文件,对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目前,我国基层社会组织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中介组织和一些民间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基层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和谐的基层组织体系,公平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利益协调的组织体系、服务便利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温馨有序的社会环境体系,有效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投入机制不断完善
  政府加大了对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了财政投入机制,将基层组织的经费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补贴纳入了财政预算。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组织用房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等办法,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使基础设施的建设日趋完善。
  (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改善
  一是积极发展公共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基层社会服务体系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具体事情抓起,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提供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维修服务、文体服务等项目。二是从多个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文化、卫生、治安、环境等方面。建立了劳动保障体系,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并且还建立了多个卫生服务机构。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合作、企业加盟、群众参与”的原则,借鉴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四)基层社会组织的干部结构得以优化
  一是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组织工作者队伍,通过公开招聘专职工作人员、使基层组织人员在年龄、文化水平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我国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普遍由过去的中老年变化为现在的中青年,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也普遍从过去的初高中文化变为现在的大专以上水平。二是深化了基层民主,扩大直选比例。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基层组织的干部团体,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二、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源匮乏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多的职能部门工作范围扩大到基层社会组织中,基层工作日益繁重,但与职能范围的扩大相对应的配套设施不能同时到位,造成资源匮乏,给职能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二)社会管理理念不适应群众对社会服务的期望
  目前,我国的政府基本上属于控制性政府,这种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对基层社会的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部分干部认为,管理工作应该从处罚入手,部分职能部门在管理上主观性很强,只注重对管理的控制,轻视了群众的感受,在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中,不注重预防,往往都是在事后才采取补救措施。这类现象令人民群众十分反感,使得政府部门给人民群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三)社会服务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多样性服务需求
  目前,我国基层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社会服务需求。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从各方面的工作中来保持社会的稳定。从目前管理工作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基层社会以开展行政工作为主,服务性质的工作开展过少,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基层组织的认同不足,在对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中,参与积极性不高。
  (四)基层群众参与不足
  我国的公民社会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民间组织还不成熟,其自主性、志愿性、非政府性不明显,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有待开发。另外,一部分人的公民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不足;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参与平台;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单一,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能力有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中去。
  (五)矛盾的处理方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形势
  目前,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矛盾的主体由过去的家庭、邻里之间的纠纷,升级为干部与群众、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但是目前大多數管理者仍然沿用了控制型的管理模式,不善于利用合适正确的方式分化解决社会问题,这不利于社会矛盾的及时解决,有可能导致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和恶化。
  三、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并对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建立社会管理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把“法制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既是十八大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提法,也是对加强社会管理的新要求。
  (一)加大基层公益服务的经费投入
  加大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基层服务工作正常运转。一是加快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办公楼建设,配备专业设施,确保在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完成前,实现各基层服务站设施齐备、办公场所规范,从而展示基层服务站的良好形象。二是不断加大基层公益事业建设经费投入,对贫困市县、贫困乡镇和边远乡加大基层公益服务的经费投入,逐渐消除公益服务经费空白地区。
  (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理念
  我们要改变基层社会管理传统的控制型的管理理念,实行以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为主要宗旨的管理理念。目前,我国的基层社会管理还处于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基层社会组织还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单纯的依靠传统的政治强制力进行管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基层环境特点,难以达到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目标。在社会管理中,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坚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积极保护群众权益,使管理部门贴近基层群众,获取民众的信赖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基层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   (三)建立健全基层服务工作的用人机制
  不断提高基层干部选拔的公信度和透明度,一是开展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中选聘基层公务员试点工作,加大从基层事业单位负责人中选拔和任用为党政领导的力度。建立事业单位人员选拔新机制,体现干部选拔公平,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减轻事业单位改革分流的压力,推进事业单位综合改革。二是建立基层服务中心和利益导向机制,放宽对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限制,优先进行职务晋升和待遇补助。增加艰苦边远地区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津贴和补贴。鼓励各级事业单位人员到基层服务和挂职。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健全服务机制。
  (四)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基层服务体系
  目前的社会基层服务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对社会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应该从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建立全面的基层社会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使人民群众从各种服务中得到实惠,从而提高民众对政府及基层组织的认同感。
  (五)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管理的多元化需求,应该整合社会的政治资源,将基层政府组织和基层民群整合起来,发扬民主、尊重权利。实现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基层组织将基层政府组织、基层党组织、企业家、老干部、基层民众等各个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尤其是在化解社会矛盾、处置突发事件方面,创造性地形成了“三角架”式的处置模式,即通过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现场坐镇指挥,“平安协会”冲锋在前、公安队伍压住阵脚、基层党组织迅速跟进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另外,通过一些基层群众组织的建立,可以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体现出基层组织的民主性及平等协商的价值理念。这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中的作用。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社会稳定管理机制,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韩育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格局[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2]马福云.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挑战[J].中央社會主义学院学报,2011-12(06)
  [3]冯希莹.对中国基层社会管理核心问题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2(04中)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初中的学科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能力,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渗透和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内容,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内容更是丰富和生动,是众多学科中最有利于进行德育渗透的学科之一。在现行的语文
摘 要: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美术是民族文化中的关键内容,是与我国悠久历史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色彩有着特殊的魅力,并且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于我国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魅力  1、引言  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形式,并且是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形成的,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也是构成我国丰富文化的重
【摘要】本基于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以及笔者对初中学生调查研究,文章分析了农村初中品行后进生形成“品行后进”的原因,并结合帮教案例,探讨了转化品行后进生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品行后进生 转化策略 案例分析  教师要做好品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品行后进生的特征,深入研究其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  一.全面了解,对症下药  品行后进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各有不同,其形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观念,重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导学案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观念 双基 导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我们的教育教学要“面对全体、全面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交流日益密切。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的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学生口语现状究竟怎样,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笔者以南京
摘要:离异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高职院校女生,她们是非常特殊的一個群体。这个群体中因为情感问题而引发的休学、犯罪等事件在校园时有发生。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女生的特点,就当前高职院校离异家庭女生的情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此群体情感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离异家庭女生心理健康档案册,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辅导,加强离异家庭女生的自我教育,感恩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相应对策,以求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女生树立
语言也是所有文章的“第一要素”,也是所有作者的“武器”。选人初中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选择编入的名家名作,课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既是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工具,又是勾通作者与学生的感情桥梁。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时,通过作品语言,在脑子里经过想象和联想,再现文章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