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风生水起的奥迪已经彻底打动了国人的心,与奔驰、宝马具有相当的豪华档次,在顶级的D级车市场中,奥迪A8也无可争议地跻身三甲行列,惊人的销量则证明了它的成功。
在人们的记忆中很难将奢华与省钱放在一起,但是随着国民意识的不断飞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早在三年之前,奥迪A8 Hybrid概念车就曾受到各方关注,但出于实际使用以及技术成熟度方面考虑,直到近期量产车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奥迪的混合动力技术也就此拉开新的篇章。
Hybrid,赢得未来的关键筹码
可以说对于Hybrid混合动力技术而言,奥迪只能算是后来者,好在搭上了首批末班车。在D级混合动力车市场上,除了资质更老的雷克萨斯LS级,那就要数出炉不久的奔驰S400L Hybrid和宝马740Li混合动力版了,但是相比以上两款趋于保守的豪华轿车,奥迪A8 Hybrid的混动之路显然走得更加大胆,让电动机并不只是个点缀。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在收获豪华和较低油耗时又不愿舍弃一丝动力,那么换来的只能是更高的售价,而已经接近150万元的售价,让奔驰S和宝马7系在原有3.5升和3.0T发动机基础上加装混动系统的代价未免有些大。当然有些老板并不会在乎几十万的差价,但如果对于只愿享受于这份舒适或是安逸的后排,那么发动机在2500转/分钟以后的爆发将只是摆设。
奥迪此次为这款混合动力车型装配了2.0TFSI发动机,这套前所未有的组合看似有些冒险,但在真正体验过后,才发现这其中蕴含着90%的理智。 2.0升对于一台车身长度超过5米、重量超过2吨的D级车而言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但如果它的百公里加速只需7.9秒,那只能庆幸奥迪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了。当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工作时,动力输出基本处在3.0升V6的水平,所以扭矩输出并不畏手畏脚。
奥迪的混合动力部门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对于Hybrid技术的研究工作中,他们已经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态度,德国人的奋进和执着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日后奥迪一定还会推出多款混合动力发动机,这既是开拓自己的市场也是迎合发展的契机,因为玩转了Hybrid,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筹码。
作为真正的使用者,变的只是无形的驱动方式,不变的依旧是游艇般的D级豪华!
从纯汽油到混合动力车型,作为消费者需要有一个思维上转变的过程,因为混合动力技术的可靠性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为了节省部分燃油而冒险“吃螃蟹”让保守的中国人接受起来并非易事。但在注定的大势所趋面前,可能需要的只是时间,被动的等待只是从众的一个心理过程,希望能源殆尽可以早日唤醒危机意识。
在这几天的试驾过程中,我尝试着变换视角。从驾驶员转为乘坐者、从前排转至后排。无论坐哪里都是“老板席”,一应俱全的豪华配置、奥迪独有的淡香气味、很“牛”的真皮沙发,这种游艇般的奢享,似乎与车身上多的几处Hybrid标识并无联系,但是每到月底司机拿着汽油发票来报销时,削减的数字会让人欣喜。
纯电动模式可以续航3公里,其实省油也是一种驾驶乐趣!
驾驶乐趣,顾名思义从驾驶中得到乐趣,往往这个词经常会出现在性能车的试驾文章中,通过销魂的动力、操控而让人兴奋不已,然而对于主打豪华、节油的A8 Hybrid,我不禁再次提到了它,因为坚挺的油表指针、电池不断地工作让这位D级选手无限地冲破续航里程的束缚。
70升汽油、800公里行驶里程、8.7升/百公里的综合油耗是我用三天时间交出的答卷。从按下启动按键的一刻,这台车就展示出了它的温柔性格,由于在初段发动机并不会介入,所以没有任何启动声音,也没有一丝因机器转动而传来的震动,直到起步仍然保持着这份宁静,这样的表现让原本盛夏焦躁的心情变得舒缓起来。开着A8 Hybrid我没有想要深踩油门的意愿,也没有着急并线超车的冲动,我只想胜似闲庭信步地在这豪华行宫中让各个感官进入更高地享受境界。
但不得不说为了Hybrid系统的加入,这台车还是做出了一些牺牲。首先奥迪著名的Quattro全轮驱动系统并未出现在这款车上,若是追求更高的性能极限,那只得另辟蹊径。其次就是1.3千瓦时的锂电池组,由于体型并不苗条,所以占据了后备箱不小的空间,隆起部分让全尺寸高尔夫球包很难挤下,而这些代价换来的回报就是在纯电动模式下可以续航3公里的“绿色”畅行,当然这不是一次性的,随着刹车系统的不断蓄电,EV纯电动模式可以不断地开启。
由于纯电动模式需要在 100公里/小时以下才可开启,所以在高速上每当电表灯处于满格,我便会很自然的让发动机休息片刻,在此时需要右脚对油门控制的更加有耐心,纯电动模式的动力输出虽不会出现猛烈地加速,但是对于山路阶段高速的起起伏伏还是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速度。但若是不甘于这个速度而深踩油门,随着一声轻柔的发动机启动声,一阵加速感将打破纯电动模式的平稳。
一天700多公里的行程,起初我并不认为一箱油可以完成,要知道这其中包括150公里的连绵山路和接近100公里的泥石烂路,加上拍摄时需要数小时的原地着车和追拍动态,这些条件让75升的油箱倍感压力。原本计划中途补充一次燃油,但是看着坚挺的油表指示灯,之前的考虑都是瞎操心。厂家打出的口号并非虚张声势,它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让奢华享受与节能省钱融合到了一起。
在人们的记忆中很难将奢华与省钱放在一起,但是随着国民意识的不断飞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早在三年之前,奥迪A8 Hybrid概念车就曾受到各方关注,但出于实际使用以及技术成熟度方面考虑,直到近期量产车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奥迪的混合动力技术也就此拉开新的篇章。
Hybrid,赢得未来的关键筹码
可以说对于Hybrid混合动力技术而言,奥迪只能算是后来者,好在搭上了首批末班车。在D级混合动力车市场上,除了资质更老的雷克萨斯LS级,那就要数出炉不久的奔驰S400L Hybrid和宝马740Li混合动力版了,但是相比以上两款趋于保守的豪华轿车,奥迪A8 Hybrid的混动之路显然走得更加大胆,让电动机并不只是个点缀。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在收获豪华和较低油耗时又不愿舍弃一丝动力,那么换来的只能是更高的售价,而已经接近150万元的售价,让奔驰S和宝马7系在原有3.5升和3.0T发动机基础上加装混动系统的代价未免有些大。当然有些老板并不会在乎几十万的差价,但如果对于只愿享受于这份舒适或是安逸的后排,那么发动机在2500转/分钟以后的爆发将只是摆设。
奥迪此次为这款混合动力车型装配了2.0TFSI发动机,这套前所未有的组合看似有些冒险,但在真正体验过后,才发现这其中蕴含着90%的理智。 2.0升对于一台车身长度超过5米、重量超过2吨的D级车而言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但如果它的百公里加速只需7.9秒,那只能庆幸奥迪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了。当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工作时,动力输出基本处在3.0升V6的水平,所以扭矩输出并不畏手畏脚。
奥迪的混合动力部门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对于Hybrid技术的研究工作中,他们已经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态度,德国人的奋进和执着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日后奥迪一定还会推出多款混合动力发动机,这既是开拓自己的市场也是迎合发展的契机,因为玩转了Hybrid,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筹码。
作为真正的使用者,变的只是无形的驱动方式,不变的依旧是游艇般的D级豪华!
从纯汽油到混合动力车型,作为消费者需要有一个思维上转变的过程,因为混合动力技术的可靠性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为了节省部分燃油而冒险“吃螃蟹”让保守的中国人接受起来并非易事。但在注定的大势所趋面前,可能需要的只是时间,被动的等待只是从众的一个心理过程,希望能源殆尽可以早日唤醒危机意识。
在这几天的试驾过程中,我尝试着变换视角。从驾驶员转为乘坐者、从前排转至后排。无论坐哪里都是“老板席”,一应俱全的豪华配置、奥迪独有的淡香气味、很“牛”的真皮沙发,这种游艇般的奢享,似乎与车身上多的几处Hybrid标识并无联系,但是每到月底司机拿着汽油发票来报销时,削减的数字会让人欣喜。
纯电动模式可以续航3公里,其实省油也是一种驾驶乐趣!
驾驶乐趣,顾名思义从驾驶中得到乐趣,往往这个词经常会出现在性能车的试驾文章中,通过销魂的动力、操控而让人兴奋不已,然而对于主打豪华、节油的A8 Hybrid,我不禁再次提到了它,因为坚挺的油表指针、电池不断地工作让这位D级选手无限地冲破续航里程的束缚。
70升汽油、800公里行驶里程、8.7升/百公里的综合油耗是我用三天时间交出的答卷。从按下启动按键的一刻,这台车就展示出了它的温柔性格,由于在初段发动机并不会介入,所以没有任何启动声音,也没有一丝因机器转动而传来的震动,直到起步仍然保持着这份宁静,这样的表现让原本盛夏焦躁的心情变得舒缓起来。开着A8 Hybrid我没有想要深踩油门的意愿,也没有着急并线超车的冲动,我只想胜似闲庭信步地在这豪华行宫中让各个感官进入更高地享受境界。
但不得不说为了Hybrid系统的加入,这台车还是做出了一些牺牲。首先奥迪著名的Quattro全轮驱动系统并未出现在这款车上,若是追求更高的性能极限,那只得另辟蹊径。其次就是1.3千瓦时的锂电池组,由于体型并不苗条,所以占据了后备箱不小的空间,隆起部分让全尺寸高尔夫球包很难挤下,而这些代价换来的回报就是在纯电动模式下可以续航3公里的“绿色”畅行,当然这不是一次性的,随着刹车系统的不断蓄电,EV纯电动模式可以不断地开启。
由于纯电动模式需要在 100公里/小时以下才可开启,所以在高速上每当电表灯处于满格,我便会很自然的让发动机休息片刻,在此时需要右脚对油门控制的更加有耐心,纯电动模式的动力输出虽不会出现猛烈地加速,但是对于山路阶段高速的起起伏伏还是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速度。但若是不甘于这个速度而深踩油门,随着一声轻柔的发动机启动声,一阵加速感将打破纯电动模式的平稳。
一天700多公里的行程,起初我并不认为一箱油可以完成,要知道这其中包括150公里的连绵山路和接近100公里的泥石烂路,加上拍摄时需要数小时的原地着车和追拍动态,这些条件让75升的油箱倍感压力。原本计划中途补充一次燃油,但是看着坚挺的油表指示灯,之前的考虑都是瞎操心。厂家打出的口号并非虚张声势,它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让奢华享受与节能省钱融合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