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不少学校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没能抓住实质,而是照搬照抄机械套用,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令许多教师无所适从,课堂教学改革收效甚微。
一个学科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应该从实际学情出发,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把教学由过去只注重知识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可以尝试实践问题导学法。
一、什么是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就是将教材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是以问题为主线,即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自终都应围绕设计的问题而展开,科学的指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其特点是要学生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着眼点在“思”。“问题导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感受政治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基本操作流程
1.创设问题,激活思维
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好的导入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同时教师也自然的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践,把教学目标、内容浓缩为几个主要问题,一方面便于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线索,另一方面旨在“抛砖引玉”,让学生处于问题情景之中,把思维直接引向问题,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
例如,我在“价值规律”的教学中,结合本地实际设计情景引导:某地为了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肉蛇”饲养业。一开始由于养殖户比较少,产品供不应求,蛇贩子上门高价收购,获利丰厚。结果,其他农户也纷纷扩大养殖,短短二年时间,就由奇货可居变成亏本甩卖,不少养殖户纷纷宰杀。农户王二家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究竟是杀还是养?如果你是王二的家庭成员,你主张怎么办?并说明理由。
2.引导阅读,整体感知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导学法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发现并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呢?一是从已知与未知的知识联系中引出问题;二是在重点与难点处制造问题;三是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问题。在这一程序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基本的政治学科知识,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还应帮助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我在《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教学中,为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第一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就设计了四个问题:“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在这四个问题中,学生通过梳理教材,整合第一单元知识点,才能准确地总结出要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研读教材,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感受探究的乐趣。
3.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由教师代劳包办,会禁锢学生思维,所以要把其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必须以“助产士”的角色,设计导引,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并可与学生共同探究。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全面准确透彻的掌握、理解、运用知识,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例如,在学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对立统一关系”显得难理解,我投影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诱导学生对“蝉噪”显得“林静”,“鸟鸣”衬托“山幽”探讨,领略诗句中包含“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哲理,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自我检测,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灵活多样,赋有新意,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學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重点、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目的。即可通过运用对问题的解决而获得的知识分析相关材料,获取知识的升华。
5.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传统教学中小结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而应设计成学生在“问题导学”后的一个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重政治学科知识的纵横联系,让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实施问题导学法应该注意的几点
1.强化问题意识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问题产生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要容忍并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流行的观点与解释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培养学生大胆创新。
2.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效地实施问题导学法就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设积极、和谐、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放下“师尊”的架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仅仅充当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精心设计探究的素材;二是巧妙地设计问题;三是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四是总结归纳,分析评价。
总之,问题导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究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一个学科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应该从实际学情出发,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把教学由过去只注重知识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可以尝试实践问题导学法。
一、什么是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就是将教材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是以问题为主线,即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自终都应围绕设计的问题而展开,科学的指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其特点是要学生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着眼点在“思”。“问题导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感受政治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基本操作流程
1.创设问题,激活思维
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好的导入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同时教师也自然的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践,把教学目标、内容浓缩为几个主要问题,一方面便于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线索,另一方面旨在“抛砖引玉”,让学生处于问题情景之中,把思维直接引向问题,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
例如,我在“价值规律”的教学中,结合本地实际设计情景引导:某地为了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肉蛇”饲养业。一开始由于养殖户比较少,产品供不应求,蛇贩子上门高价收购,获利丰厚。结果,其他农户也纷纷扩大养殖,短短二年时间,就由奇货可居变成亏本甩卖,不少养殖户纷纷宰杀。农户王二家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究竟是杀还是养?如果你是王二的家庭成员,你主张怎么办?并说明理由。
2.引导阅读,整体感知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导学法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发现并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呢?一是从已知与未知的知识联系中引出问题;二是在重点与难点处制造问题;三是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问题。在这一程序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基本的政治学科知识,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还应帮助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我在《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教学中,为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第一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就设计了四个问题:“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在这四个问题中,学生通过梳理教材,整合第一单元知识点,才能准确地总结出要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研读教材,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感受探究的乐趣。
3.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由教师代劳包办,会禁锢学生思维,所以要把其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必须以“助产士”的角色,设计导引,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并可与学生共同探究。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全面准确透彻的掌握、理解、运用知识,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例如,在学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对立统一关系”显得难理解,我投影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诱导学生对“蝉噪”显得“林静”,“鸟鸣”衬托“山幽”探讨,领略诗句中包含“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哲理,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自我检测,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灵活多样,赋有新意,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學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重点、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目的。即可通过运用对问题的解决而获得的知识分析相关材料,获取知识的升华。
5.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传统教学中小结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而应设计成学生在“问题导学”后的一个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重政治学科知识的纵横联系,让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实施问题导学法应该注意的几点
1.强化问题意识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问题产生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要容忍并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流行的观点与解释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培养学生大胆创新。
2.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效地实施问题导学法就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设积极、和谐、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放下“师尊”的架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仅仅充当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精心设计探究的素材;二是巧妙地设计问题;三是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四是总结归纳,分析评价。
总之,问题导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究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