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中学生求知欲旺盛,自我表现意识较强,教师在历史教学方法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互动”呢?
一、利用历史影视资源,促进知识积累
在课标的指导下,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历史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时代特征及最具特色的不同时代的衣、食、住、行等文化特征,以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特征等。学生从时代特征可以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再现,进而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可信度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某一影视作品的某一场景、某一造型或某一对白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明朝时的历史,给学生推荐电视剧《朱元璋》。在欣赏电视剧时,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历史,令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被主人公的历史开创精神所感染,给人以启迪、思考,激发人奋进。“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切实领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起着突出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二、挖掘历史教育资源,促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古装娱乐片,并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能反应某一阶段历史状况的素材,如剧中的人物、政权机构、民风、民俗等,同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推荐相应的电视剧,例如,反映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隋唐的《少林寺》、宋朝的《少年包青天》、元朝的《射雕英雄传》、清朝的《火烧园明圆》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引诱。”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掌握历史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正确利用影视作品进行历史课的师生互动教学:①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行成优势互补;②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意识,深入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意识教育以及传统文化、道德教育;③对历史的认知从感性逐步向理性发展。例如,在讲述日军侵华的历史时,教师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提示,只要观看《上海大屠杀》的影视,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情感氛围,学生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从这些细微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荣辱感,并增强了历史的可信度;④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又受到教育,提高认识。
另外,教师应结合学校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挖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广泛收集、多方面了解有利于历史教学的信息,努力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最佳切入点,使其为学校教育服务,这也是学校教育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这样,通过资源共享,使学校教育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师生“互动”,提高辨析能力,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大仲马曾经说:“有学问的人和能认知的人是有区别的,记忆造就前者,哲学造就后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还应通过共同探究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历史实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发现影视作品与历史的联系:①忠实于基本史实进行还原历史而创作的影视作品,如《唐明皇》等;②以历史大背景为基础进行重新创作的影视作品,如《西游记》等;③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影视作品,如《水浒传》;④以历史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影视作品,如《杨家将》;⑤以历史为载体而创作的影视娱乐作品,如《黄飞鸿》等。通过对历史影视作品的史实辨析,找出区别,其途径主要有:①是否科学合理地再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②是否正确地反映某一时代的文化特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③历史事实的可靠性、可信度;④历史人物的真实性等。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不断丰富,对影视作品的辨析能力也随之提高。例如,让学生观看“西安事变”电影后,让学生就“杀蒋、审蒋、放蒋”三种态度进行辩论,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的理由,从而更深层领会当时国内局势的复杂性和共产党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苦心。虽然学生的辩论水平有限,但通过这种形式,不但令他们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实现了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历史知识中寻找到快乐的源泉,终生受益匪浅。
可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合理地利用影视作品这一社会教育资源 ,使学生有机会 “多维互动”,历史课程动态生成,前提是教师要转变角色,做 “多维互动”,学习的引导者,“多维互动”的主体是学生,使 “多维互动”平等民主。课堂氛围要开放,重点是课内外资源有机整合。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中)
一、利用历史影视资源,促进知识积累
在课标的指导下,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历史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时代特征及最具特色的不同时代的衣、食、住、行等文化特征,以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特征等。学生从时代特征可以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再现,进而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可信度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某一影视作品的某一场景、某一造型或某一对白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明朝时的历史,给学生推荐电视剧《朱元璋》。在欣赏电视剧时,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历史,令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被主人公的历史开创精神所感染,给人以启迪、思考,激发人奋进。“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切实领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起着突出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二、挖掘历史教育资源,促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古装娱乐片,并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能反应某一阶段历史状况的素材,如剧中的人物、政权机构、民风、民俗等,同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推荐相应的电视剧,例如,反映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隋唐的《少林寺》、宋朝的《少年包青天》、元朝的《射雕英雄传》、清朝的《火烧园明圆》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引诱。”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掌握历史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正确利用影视作品进行历史课的师生互动教学:①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行成优势互补;②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意识,深入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意识教育以及传统文化、道德教育;③对历史的认知从感性逐步向理性发展。例如,在讲述日军侵华的历史时,教师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提示,只要观看《上海大屠杀》的影视,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情感氛围,学生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从这些细微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荣辱感,并增强了历史的可信度;④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又受到教育,提高认识。
另外,教师应结合学校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挖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广泛收集、多方面了解有利于历史教学的信息,努力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最佳切入点,使其为学校教育服务,这也是学校教育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这样,通过资源共享,使学校教育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师生“互动”,提高辨析能力,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大仲马曾经说:“有学问的人和能认知的人是有区别的,记忆造就前者,哲学造就后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还应通过共同探究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历史实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发现影视作品与历史的联系:①忠实于基本史实进行还原历史而创作的影视作品,如《唐明皇》等;②以历史大背景为基础进行重新创作的影视作品,如《西游记》等;③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影视作品,如《水浒传》;④以历史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影视作品,如《杨家将》;⑤以历史为载体而创作的影视娱乐作品,如《黄飞鸿》等。通过对历史影视作品的史实辨析,找出区别,其途径主要有:①是否科学合理地再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②是否正确地反映某一时代的文化特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③历史事实的可靠性、可信度;④历史人物的真实性等。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不断丰富,对影视作品的辨析能力也随之提高。例如,让学生观看“西安事变”电影后,让学生就“杀蒋、审蒋、放蒋”三种态度进行辩论,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的理由,从而更深层领会当时国内局势的复杂性和共产党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苦心。虽然学生的辩论水平有限,但通过这种形式,不但令他们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实现了历史课堂“互动式”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历史知识中寻找到快乐的源泉,终生受益匪浅。
可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合理地利用影视作品这一社会教育资源 ,使学生有机会 “多维互动”,历史课程动态生成,前提是教师要转变角色,做 “多维互动”,学习的引导者,“多维互动”的主体是学生,使 “多维互动”平等民主。课堂氛围要开放,重点是课内外资源有机整合。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