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采用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经手术证实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经会阴超声诊断及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诊断及经腹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经腹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明显低于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P<0.05),且漏诊、误诊率明显低于经腹超声(P<0.05)。结论:临床诊断前置胎盘时,在腹部超声不能清晰显示时,应联合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更详细的临床资料,从而及时作出有效治疗。
  关键词:前置胎盘;超声;诊断价值
  前置胎盘是指胎盘下缘覆盖宫颈内口或达到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显露部,是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若处理不当,可使胎儿宫内缺氧和早产,造成母亲产后大出血[1]。本文探讨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2例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经手术证实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患者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2.8±5.2)岁,孕周28-41周,平均孕周(37.5±3.6)周,孕次1-5次,其中经产妇30例,初产妇22例,高龄产妇9例,剖宫产史14例,刮宫史21例,多胎史6例。
  1.2方法
  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进行腹部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膀胱充盈,将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作多方位扫查,首先显示宫颈管的长轴,在找到宫颈内口部位后,观察其与胎盘下缘的关系。进行会阴超声检查时,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检查前嘱患者排尽尿液,在充分暴露会阴的情况下,将表面涂耦合剂的探头以会阴阴唇间行矢状位扫查,纵切并左右移动探头,使图像清晰显示宫颈内口,并观察胎盘与宫颈内口的位置关系与距离,测量并做好记录。
  1.3诊断标准
  前置胎盘类型:(1)完全前置:宫颈内口被全部覆盖;(2)部分前置:部分宫颈内口被胎盘下缘覆盖而伸至宫颈壁;(3)低位前置;子宫颈内口距离胎盘下缘低于2cm;(4)边缘前置:宫颈内口的边缘与胎盘下缘接近[2]。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ASS15.0软件处理数据吗,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意义,组间比较以X2检验。
  2.结果
  52例前置胎盘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符合者共45例,诊断准确率为86.5%,其中18例为完全性前置胎盘,11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9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7例为低位前置,漏诊4例,其中后壁的部分性前置胎盘与侧壁的低位胎盘各1例,2例后壁的边缘性前置胎盘,误诊3例,其中2例低置胎和1例边缘性前置胎盘分别误诊为边缘性前置胎盘、低置胎盘。联合应用经会阴诊断后,有2例漏诊,分别为侧壁的和后壁的低位胎盘各1例。经腹部超声诊断及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诊断情况具体见下表
  3. 结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形成的原因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多产、剖宫产、流产史、高龄孕产妇等密切相关,其中剖宫产史与人工流产史会显著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几率。前置胎盘会引起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由于妊娠晚期子宫下段逐渐伸展,子宫颈内口扩张,而附着于子宫下段的胎盘不能相应的伸展,使胎盘出现剥脱,导致血窦破裂而引起出血。前置胎盘的类型影响着阴道出血量的多少、发作次数,明确诊断并准确判断前置胎盘的类型是治疗的关键[3]。
  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前置胎盘方便简单,诊断准确率高,能够观察到胎儿在宫腔内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具有侵入性,不会引起出血,同时能够明确胎盘的附着位置,还可探查胎盘厚度以及胎盘整体情况,但当胎盘位于侧壁及后壁时,易受胎显露的遮挡,胎盘下缘往往显示不清晰,容易漏诊或误诊[4-5]。经会阴超声避免探查时胎先露后方声的干扰,能够清晰显示胎盘下缘,可显示大部分完全性、边缘性、部分性前置胎盘,且该超声检查方式无需充盈膀胱,简单方便,孕妇易于接受,且无明显禁忌症,检查部位处于声束近场,便于观察胎盘位置,易于确定子宫颈管内口与外口的位置,从而确定子宫颈内口与胎盘的关系,有利于准确判断前置胎盘的类型,但会阴超声显示范围局限,仅能探及宫颈内口处附近的子宫下段,不能清晰显示子宫体上部,对于部分低置胎盘,采用经会阴超声诊断,结果可能不令人满意,本组中在经会阴超声的诊断后,发现就有2例漏诊。
  本文中,对于两种超声检查方式诊断前置胎盘,结果发现,经腹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明显低于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P<0.05),且漏诊、误诊率明显低于经腹超声(P<0.05),该结论与文献报道一致。因此,临床诊断前置胎盘时,在腹部超声不能清晰显示时,应联合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更详细的临床资料,从而及时作出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 鲁钊,刘兆玉,陈丽英等.MRI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价值的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7):520-522.
  [2] 黄安茜,谭艳娟,包凌云等.超声联合磁共振检查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5):567-569.
  [3] 查晓霞,游岚岚,周江英等.产前经腹壁联合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78-79.
  [4] 杨晴.经腹、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对照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4,(1):157-158.
  [5] 董一诺,应豪.妊娠早中期超声对预测持续性前置胎盘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2):158-1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4.3%,观察组为94.3%,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显示包块以及选择手术的平均时间明显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云南白药外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I-Ⅱ度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应用消糜栓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79.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阴道白带量、糜烂面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手法按摩乳房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随机分成两组,150例使用手法按摩乳房为观察组,150例使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进行24小时泌乳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产后24小时泌乳率比对照组高。结论: 产后乳房手法按摩可以预防乳腺管堵塞,乳腺炎发生,还可以增加乳汁,促进下奶,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关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术后肿瘤患者与未实施PICC插管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实施PICC插管设定为观察组,另60例患者不予PICC插管设定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加PICC健康教育措施,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遵医程度。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
期刊
摘要: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后期死亡的重要威胁因素,如何加强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膀胱功能得以改善、恢复,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已经成为临床相关学者思考的重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水平,笔者主要收集了近年来相关的报道资料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神经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应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分析及与开腹手术的效果比较。方法:本文选择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医治的宫外孕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对比及研究,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70人主要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而乙组患者70人主要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尿管以及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甲组患者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
期刊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法是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浆进行滤过,把分离出来的含有病因物质的血浆全部排除,代以置换同等量的正常新鲜血浆达到治疗的目的,赢得肝细胞修复时间。PE是当今救治重症肝炎患者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代替肝脏的解毒功能,还可以代替部分合成功能,降低重肝的死亡率。行PE的病人都是重症肝炎病人,病情危重,PE风险也很大,做好PE后仍然存在很多的并发症和护理问题,这些都有可能使病人致命,因此,PE后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社区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90例受试者不受用任何教育方法,干预组90例受试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结果:两组受试者教育前体重指数BMI、腰围WC、运动、应对生活不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受试者教育后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干预组的积极应对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骨折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路径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流行特点、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0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上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均可引发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腹部彩超可明确诊断。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腹痛患儿需常规B超检查,明确诊断,正确处理,予后良好。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治疗。  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常见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