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in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概述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首先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不断丰富自己,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体育教师专业化就是在其教师职业的一生中不断地学习,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能够熟练的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使自身的专业专业化,是从“体育教师”变为“体育教育者”的一个过程。
  2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意义
  2.1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2.2 是建设高质量体育师资队伍的要求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体育教育事业加强体育师资力量的前提,更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建设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对于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2.3 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强调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为高校体育教师,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自己的工作正好符合国家需要,因为体育专业的不同,所对应的教师也不同,体育有体育教育专业,此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社会体育:也叫做群众体育,是对企业单位、社区城镇居民等进行健身、娱乐、比赛的等进行组织安排等工作。运动训练专业:这部分主要是培养运动员。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师与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国名梦息息相关。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建设体育强国至关重要。
  3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内因外因)
  葛振斌等人在研究中将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分为学校对教师的影响、外界社会对教师的影响以及自己本人的影响这三种,其中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其次分别是学校和个人。这三个因素不是独立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化有影响
  3.1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内因
  3.1.1 自我主观能动性不足
  高校教师个人对于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对于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教学创新等方面不够积极,现在这个时代日新月异,信息的产生于传达都比较快,关于体育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众多优秀的学者提出很多的观点,教师到职业化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3.1.2 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不够
  应对自身的职业道路进行规划,符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的发展,包括小目标(1-2或2-3年的),也包括大的职业规划(5-10年)。明确教师这个职业的任务,然后细化,明确体育教师的任务要求。
  3.2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的外因
  3.2.1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在聘请教师时的标准,这个直接影响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二:教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应对教师个人职业化的发展进行审视,对教师的教学等进行评价。第三;学校对于教师的在职教育不够,未能使教师做到终身学习,未能提供良好的具体的手段或者建议。杜春华等人在研究中指出,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入职前的培训,和入职后的轮训制度。
  3.2.2 社会方面
  羅孝军等人在研究中提到自1996年后,不断压缩和取缔中等师范院校教师职前的培养的师范教育体系有三级师范向二级示范过度,现如今,随着国家的发展,学校也不不断的发展,许多的高等院校(师范类的、综合类的、理工类的)也建立体育学院,虽然培养了很多的体育教师后备人才,但是在培养质量上跟不上要求,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期间。
  4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4.1 从内在出发,提高体育教师职业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首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提高自我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的练习,加强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提高对教师职业的渴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多想有经验的老教师取经学习。
  4.2 从外部出发,提高体育教师职业化。
  控制教师招聘的标准,这是高校体育教师的第一道线,这条底线不能太低,不然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的水平。加强职前,在职期间的教师培训工作,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团队。继续教育使高校体育教师人生的加油站,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在工作之余多思考、多实践,通过继续教育来不断积蓄能量,为日后的体育教学与教育活动坚定基础。
  5 总结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应该加以重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一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关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枢纽。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还在发展过程中,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的发展需要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要想加快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地现身体育教育事业,我相信在不就得将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化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基础知识学习质量的高低是每一个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条件,基础知识是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基石,打好基础需对基本概念的教学按呈现、理解、运用三部曲进行。对于几何定理、代数公式等基本原理的教学,要抓住引入、猜想、迁移、推导证明、归纳等环节。
直拍横打技术起源于80年代末,在90年代广为盛行,通过马琳,王皓两人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直拍横打技术具有较高的生理合理性,该技术能够有效弥补直拍反手位中存在的缺陷,真正实现直拍对抗横拍的技术革新,是乒乓球运动中的有效技术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了直拍横打技术的主要特征,并探究了直拍横打技术的发展现状,以马琳,王皓等优秀运动员为典型代表,了解直拍横打技术的应用状态,同时也阐述了新
期刊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加大了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数学这门学科从学生入学阶段开始就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数学是三大主科之一,是一科比较拉分的学科,它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成绩,这门学科虽难以掌握,却又很重要。所以教育者应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效率与课下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呢?针对此问题,此论文将进行简要的论述。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东京奥运会预选赛第三阶段中国女篮在塞尔维亚参加的预选赛为研究对象,通过FIBA官网、腾讯视频、中国篮球协会官网选取东京奥运会预选赛第三阶段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比赛数据进行攻防能力综合评价。  1.2 研究方法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又称为 RSR 法,即以行或列秩序的平均值为标准来反映不同计量单位中多个指标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RSR 值的计算公式为
期刊
现阶段,我国乒乓球领域发展迅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我国乒乓球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乒乓球技术不受年龄限制,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可以接受乒乓球的训练学习,甚至还存在部分退休的老干部也极其热爱乒乓球运动,且部分人的乒乓球技术非常高超。此外,要想获得较高的乒乓球技术就应该不断开展战术训练,并且不断在实际的操练及比赛中进行实际的战术运用,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乒乓球战术水平。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
期刊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的摇篮,面向着生产的第一线,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体育课余训练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内容之一,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足球课余训练进攻战术的应用。  当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足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物理课程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物理教学方面,物理教师逐步调整教学方式,设立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第一轮复习。本文基于农村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展开讨论,希望对农村中学的第一轮物理复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就体育强国背景下在小学体育课上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实践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较多,包括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授课手段等,基于此,本文就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出几点建议:关注学生差异,促使学生体验成功;学与玩有机结合,调动学生能动性;组织体育竞赛活动,释放运动魅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自信。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是我国体育工作发展与改革的任务、目标,这需要提升国民
期刊
足球运动因其对抗性强,战术多变,参与人数多等特点,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现代足球的前身起源于中国古代淄州的“蹴鞠”,后传至欧洲,发展成为现代足球。早在20世纪初期,中国足球队就成为亚洲足坛的霸主,更是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球星,如:李惠堂,范志毅,孙继海,郑智。还有女著名球员孙雯,王霜。自2002年中国足球队踢进日韩世界杯后,鼓舞了当时中国一大批热爱足球的人,本以为这会是中国足球崛起的标志,却不曾想
期刊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锻炼学生身体,通过合理体育教学与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学科。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不仅时教育目标要求,也是促使全民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 体育教学中学生锻炼习惯培养的意义  1.1 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身体是学生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的根本。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