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英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英语听力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即多模态理论教学,通过有效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思考等多模态同时参与学习。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前后的检测以及问卷调查,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验证多模态环境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对学生提升听力、理解力、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听说能力
【作者简介】魏月梅,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英语所凸显出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近几年对英语听说的实际应用能力更为关注。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
一、模态的定义及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1.模态的定义及发展。模态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系统的一个简称,五大感官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就是典型的五个模态。多模态指可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代表就是音频、图片、视频等。
多模态环境就是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语言、图像、动作等手段作为交流的符号,制约多模态环境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师生特点。
2.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水平及教学设施在不断的提升,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被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从最初收录机、磁带来进行听力训练,到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再到现在移动电子终端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变得更鲜活且具有趣味性。多模态环境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多感官同时参与英语听力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大学生班级规模大、教学任务重,该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性有所欠缺。一些老师授课的重点依旧集中在语言知识上,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
二、构建多模态环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模式
目前我国的教材规划主要包含读写和听力两部分,有效利用已经形成的多模态语篇是听力教学的关键所在,传统听力的教学过程如下:教师安排学生先预先阅读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播放音频或视频,解答习题,讲解资料。这种方法更多的意义在于迎合应试教育,学生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虽然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模态语篇,但仍是传统的听力教学。
多模态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调动多个感官系统参与學习过程,将传统听力教学存在的弊端给予规避。其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段:第一,通过多感官系统与外界互动,多方位获取信息。第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意义构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第三,通过学生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同时获得实践能力。
三、多模态环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证情况
本文主要研究多模态环境下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对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力是否有积极的影响及提高作用,以及是否还有其他积极影响。
1.研究对象。选取本市某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两个班(每班各32人)64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多模态环境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成果比对,来研究多模态语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实际意义。
2.研究方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对两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要求5-6人,英语水平各个层次均有。实验组学习过程的设计严格按照多模态教学的过程进行安排。对照组按照传统听力授课方式进行。选取同一位英语老师,采用相同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课程时间安排两组统一,每周两小时听力课程,试验过程持续14周,总共28学时。
试验结束后,选用与试验前难度相同的试卷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试,为保证试验的有效性,前测与后测均进行录音,且由三名老师共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测试成绩,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学生前测后测听力能力数据如表一所示。
学生前测后测口语能力数据如表二所示。
通过测试成绩对比发现,经过14周的试验教学活动,对照组听力测试成绩提分0.96,实验组提分2.62分。对照组口语成绩没有任何提高,而实验组口语成绩提分明显。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公允,在后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问卷数据分析,在31名学生中,除两名学生表示没有得到任何提高之外,其余学生表示在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
总体来看,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写作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也能够锻炼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选取的都是同一所高校的学生,代表性不够强,后续研究也可以将研究范围予以扩大,对多模态教学的优势进一步进行论证。
参考文献:
[1]汪剑.大学英语大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2]夏艳.多模态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互动模式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06.
【关键词】多模态;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听说能力
【作者简介】魏月梅,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英语所凸显出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近几年对英语听说的实际应用能力更为关注。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
一、模态的定义及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1.模态的定义及发展。模态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系统的一个简称,五大感官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就是典型的五个模态。多模态指可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代表就是音频、图片、视频等。
多模态环境就是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语言、图像、动作等手段作为交流的符号,制约多模态环境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师生特点。
2.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水平及教学设施在不断的提升,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被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从最初收录机、磁带来进行听力训练,到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再到现在移动电子终端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变得更鲜活且具有趣味性。多模态环境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多感官同时参与英语听力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大学生班级规模大、教学任务重,该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性有所欠缺。一些老师授课的重点依旧集中在语言知识上,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
二、构建多模态环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模式
目前我国的教材规划主要包含读写和听力两部分,有效利用已经形成的多模态语篇是听力教学的关键所在,传统听力的教学过程如下:教师安排学生先预先阅读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播放音频或视频,解答习题,讲解资料。这种方法更多的意义在于迎合应试教育,学生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虽然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模态语篇,但仍是传统的听力教学。
多模态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调动多个感官系统参与學习过程,将传统听力教学存在的弊端给予规避。其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段:第一,通过多感官系统与外界互动,多方位获取信息。第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意义构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第三,通过学生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同时获得实践能力。
三、多模态环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证情况
本文主要研究多模态环境下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对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力是否有积极的影响及提高作用,以及是否还有其他积极影响。
1.研究对象。选取本市某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两个班(每班各32人)64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多模态环境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成果比对,来研究多模态语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实际意义。
2.研究方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对两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要求5-6人,英语水平各个层次均有。实验组学习过程的设计严格按照多模态教学的过程进行安排。对照组按照传统听力授课方式进行。选取同一位英语老师,采用相同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课程时间安排两组统一,每周两小时听力课程,试验过程持续14周,总共28学时。
试验结束后,选用与试验前难度相同的试卷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试,为保证试验的有效性,前测与后测均进行录音,且由三名老师共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测试成绩,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学生前测后测听力能力数据如表一所示。
学生前测后测口语能力数据如表二所示。
通过测试成绩对比发现,经过14周的试验教学活动,对照组听力测试成绩提分0.96,实验组提分2.62分。对照组口语成绩没有任何提高,而实验组口语成绩提分明显。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公允,在后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问卷数据分析,在31名学生中,除两名学生表示没有得到任何提高之外,其余学生表示在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
总体来看,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写作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也能够锻炼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选取的都是同一所高校的学生,代表性不够强,后续研究也可以将研究范围予以扩大,对多模态教学的优势进一步进行论证。
参考文献:
[1]汪剑.大学英语大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2]夏艳.多模态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互动模式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