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党校的教育培训还存在主业主课不突出、教育培训内容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管理偏宽学风待纠、基层党校薄弱保障不够等问题。江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做到“两个加强”、“两个补齐”,即从加强主业主课和学风建设、补齐师资队伍和基层党校基础设施等方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党校;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6)05-0133-05
通过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长期以来,各级党校坚持“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定位,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地方党校的教育培训还存在主业主课不突出、教育培训内容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管理偏宽学风待纠、基础薄弱保障不够等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为充分发挥通过党校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教育培训干部这一政治优势,应该如何改进党校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此,我们对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体班学员、教职工、市县两级党校校领导班子成员等三类群体共计352人进行了实地访谈调研,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并结合2015年12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文中简称为《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提供意见建议。
一、供需双方对当前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认知状况
(一)主业主课不够突出。
在调研中,无论是学员还是党校系统的教职工,都高度认同党校的特色和优势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并认为在党校接受培训最大的收获是锤炼了党性、系统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这个比例、党章教育列为所有班次的必修课这两条具体规定,在每个群体中,赞成的人数都超过了70%。但依然有22.2%的市县党校调查对象认为党章教育应该列为个别班次的必修课。
针对“您认为党校主业主课不突出,重一般知识技能培训、轻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现象是否普遍?”这一问题,学员的评价和党校工作人员的评价有很大的反差(见图1)。学员群体没有人选择“非常普遍”这一选项,但教职工选此选项的却有11.0%;30.5%学员认为不存在这类现象,只有5.9%的教职工认为不存在这类现象。而市县党校的评价都居于两者之间。这种反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校教育的内涵认识不一。由于党校教员整体上接受过较为完整的学术训练,而且省委党校的教员以硕士博士为主,比较偏向追求高深的纯理论问题,而党校学员整体上偏向于使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什么是理论教育理解不一,所以给出的结论不一。二是与学员的个人喜好有关。根据部分学员的反馈,不少学员对知识类教育感兴趣、印象较为深刻,对党性教育课则不愿意花更多时间。
(二)学风不够端正。
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1]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党校的学风历来是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加强学风建设,各级组织部门和党校也在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在询问“您认为省委党校现在对学员的管理是否严格”时,8.5%的学员认为太严格了,58.5%的学员认为严格,二者合计达到了67%。总体上,绝大多数学员还是能够理解并接受省委党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但有少数学员私底下抱怨现在管的太严了,请假太不方便了,心理上还不是很适应,另有28.0%的学员感觉“一般”、4.9%的学员认为并不严格。一些参加过多层次党校系统培训的学员反映,学员管理的严格规范程度有很明显的逐级增强特点,市级党校严于县级党校,省级党校严于市级党校。这也说明,对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学风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干部调学调训工作中,有不少领导干部以“工作忙走不开”为由拒绝到党校学习或者不安排手下的干部到党校学习。高达87.5%教职工、59.8%的学员认同“当前一些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多年未参加培训、部分干部多次重复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拒绝参加党校学习,是干部队伍学风不正的侧面表现。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从队伍结构上看,在地方党校存在不同程度的专职教师比例偏低的问题。尽管接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专职教研岗位在全校岗位总量中的比例在50-60%较为合适,另有22.1%的教职工、23.7%的市县人员赞成合适的比例为40-50%,实际上即使是省级党校,专职教研岗位占比也只有30%左右,在市县党校则呈现出公务员编制员工远多于事业编制的一边倒参公体制特点,专职教研岗位占比极低。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有些基层党校能够站稳讲台的教师不多,能讲主业主课的老师更少;党校师资队伍普遍老龄化,素质好的年轻的教师很容易被市县业务部门借调使用最后调离党校,加之基层党校人才引进难度大,以至市县基层党校师资断层非常严重。
从能力素质上看,在党校师资队伍中,确实较为普遍存在着因为缺乏实践锻炼和系统培训导致的教师学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先天不足”问题,以及地方党校和基层党校部分教师在经历和阅历等方面不如学员的“倒挂”现象。因此,加大现有专职教师培训力度、推动教师实地调研成为学员和党校系统职工都高度认可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党校教育培训水平的有效途径。为加深党校教研人员对国情党情的认识,在加大党校教师挂职锻炼力度的同时,《意见》中提出要实行蹲点调研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难点在哪儿?省级党校教职工认为最困难的是找到提供支持的党政机关或基层,而市县党校工作人员认为最困难的是调研经费难以保障(见图2)。
(四)对党校重视程度的层级差异较为明显。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党委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党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在实地调研中,有的县级党校常务副校长调侃自己是“老头子带着老婆子,守着烂摊子,手上没票子,过着苦日子”。有些县级党校则因为长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而被戏称为“地下党校”、“流动党校”。在基层党校的常规培训工作中,除了存在较为普遍的“以会代训”现象,有的县区党校甚至一年没有办过一个干部培训班。无怪乎社会上有个说法:中央党校风风光光,省级党校稳稳当当,市级党校勉勉强强,县级党校哭爹喊娘。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有历史造成的基层党校基础设施薄弱的因素,更是地方党委对党校工作重视不够的结果。鉴于此,在问到“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时,选择“各级党委将党校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目标并进行年度考核”的比例最高,无论是学员还是省委党校职工、地方党校工作人员,选择比例都超过了80%。 党委领导到党校讲课,体现了对党校工作的重视,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视。地方党校的办学实践也证明,党委领导到党校讲课次数越多,党校的办学条件就完备,举办的班次也多,培训效果也要好。对于《意见》中提出的“每年领导干部讲课总课时占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20%”的要求,认为这个比例“适中”的在三个群体里都是最高的,都超过了50%。
二、加强江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江西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适应江西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省委中心任务的落实。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江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做到“两个加强”、“两个补齐”,即从加强主业主课和学风建设、补齐师资队伍和基层党校基础设施等方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
(一)加强主业主课研究教育,优化党校教学结构。
就党校事业而言,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业;就党校课程而言,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相对于普通高校或一般的培训机构,党校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然而,对党员干部到党校接受党性教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供需双方认知特别是党校系统部分教工的认知与中央要求还有偏差。因此,必须在全省党校系统旗帜鲜明加强主业主课研究教育。
首先,推进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化。在大部分地方,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基本实现了常态化,有的领导一年多次到党校讲课、与学员座谈。但是,地方领导去不去讲课、到党校讲几次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自身的意愿和兴趣,还未做到讲课制度化,距离“教干部、干部教”的要求还有距离。《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到同级党校讲一次课”要求,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
其次,形成党校工作评价的正确导向。党校的工作搞得好不好,由谁来评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少学员觉得党性修养只是“软标准”、提升能力才是“硬要求”,对外出考察、外请专家的知识类讲座印象深刻、评价较高,对党校开展的党性教育、理论教育课程总体评价较低。在现有的党校工作评价体系下,学员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党校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党校教师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党的学校,教学科研搞得怎么样,学术水平怎么样,要由党做评价和确定。[2]在地方党校工作中,要特别纠正片面强调学员需求、在教学安排上迎合学员趣味的倾向,形成既要考虑学员个人需求、更要考虑组织需求,引导学员学习兴趣的正确导向。
最后,打造主业主课的教研学术团队。为提高主业主课的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在主业主课的教学中,学员更偏爱案例教学,教职工则偏重专题教学。相对而言,案例教学这类教学方式比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认知要求更高。党校教师学深学透了,才能让学员爱学乐学。通过系统的师资培训、持续的原著研讨、制度化的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强师资培养,要打造主业主课的教研学术团队,使党校教师真正成为合格的“布道者”和“熔炉工”。
(二)加强学风建设,适应锻造“四铁”干部队伍要求。
学风就是学习的态度和风格。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3]P5党校的学风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也是干部队伍学风的集中体现。作为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在引导和端正学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强干部学风建设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风正则事业兴。党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从多方面加强学风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一方面,要通过从严治校保障学风建设落到实处。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切实转变学员学习风气不正的现象,必须从党校自身建设入手,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服务能力和硬件设施建设,努力为学员创造更优秀的学习环境。党校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学风建设,下苦功夫、细功夫来认真读书学习,不断提高学术道德修养,严谨治学,提高授课水平。在教学管理中,要引导学员明确学习目的,进一步严明学习纪律,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风清气正的党校学风。
另一方面,要创新考评考核方式形成良好学风导向。通过做到干部学习培训经历全程信息化电子化,做到应学尽学,精准培训。要改变在党校学员中较为普遍的“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心态,就要改变现有的学习培训与组织提拔重用没有联系的状态。通过创新干部考评考核方式,推进学用结合,做到“学的好与学的不好不一样”。在党校学习期间表现优秀、实际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党校要向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供组织部门任用干部时参考;凡是在学习期间不合格的干部,及时向学员单位和组织部门反馈。把党校培训与组织部门用人相挂钩,能够真正使领导干部感受到必须学习、必须学好的约束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导向。
(三)补齐师资队伍短板,推进党校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
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要解决党校教师总量偏少以及“先天不足”和“倒挂现象”,必须补上“实践锻炼”这一短板,增强党校教师岗位吸引力。
首先,探索符合党校特点的党校教师管理体系。各级党校都是“一个学校,两种编制”。因党校编制以参公编制为主,大体上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在科研经费的安排、课时津贴的发放上受到极大的限制,严重挫伤了党校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有的县级党校几年都没有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提供一份资政报告。要探索建立既不同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的党校教师管理体系,就要打破参公编与事业编教师人员身份限制,允许党校教研人员就高不就低落实工资津贴待遇,探索将党校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技术类公务员管理的体制。
其次,多措并举努力培养“接地气”的名师。党校教员只有上接天线下接地线,才能成为讲好江西故事、传播江西声音的名师。省委党校在这方面做了些很有意义的探索,比如与市委党校共建调研基地,与九江市合作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县里挂职县长助理等。但是,党校要成为“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还需要更多的制度安排。比如,创造条件让教师列席旁听人大政协的一些专题会议、参与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组织的调研活动等。这都需要党校系统从制度上推进教师沉下心搞调研、从经费上保障必要的调研经费,因地制宜切切实实加强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形成党校的研究特点,讲好江西的故事,发出江西的声音。 最后,加强党校师资统筹使用。为更好整合系统师资力量,积极拓宽师资渠道,需要启动全省党校系统师资库建设。按照多层次、多类别的师资库建设要求,将省内外知名学者、党政领导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组成师资库,并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和送教下基层活动,促进资源共享。
(四)补齐基层党校短板,夯实党校姓党的根基。
党校姓党,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基层党校是党校系统中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环,是党校系统的基础所在。经过2013年的检查评比后,江西党校系统的整体状况大有好转,但基层党校的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干部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系统协作,发挥党校整体优势。
首先,加大区域干部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对现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对一些经过市场竞争被认定为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培训机构进行撤销兼并重组,实现培训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最优化,这也是在传统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内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提升干部培训工作活力的必然举措。[4]从江西的实际情况看,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探索。比如新余市2014年3月就出台了《关于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通知》,将全市的行政事业党委培训班全部整合到党校,新余市委党校同时挂廉政学院、讲师团、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牌子;宜春的樟树市通过“四校合一”(市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进修学校、职工学校)的方式整合县内资源,投资9000万元,选址新建校区;萍乡的上栗县通过将县委党校与教师进修学校的整合使得党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在总结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从省级层面上用制度来明确具体办法,加大区域干部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
其次,加大对基层党校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党校、办好党校,是我们党不断巩固、加强和提高自己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需要。在实地调研中,不少地方干部认为党的阵地党委要重视,党委政府要舍得投钱建设党校,要将党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形成省市县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在省一级可以设立全省党校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全省各级党校事业发展,表彰先进基层党校或弥补地方政府对党校投入不足。
最后,加强系统协作,发挥党校整体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每一级党校都是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开放,在开放中提升比较优势。上级党校要在业务指导、评比检查、师资库建设、师资培训方面加强与下级党校的联系,在协作中挖掘各地特色资源,共同打造富有江西特色的干部培训品牌。要尽快制定基层党校硬件达标标准,并开展达标专项检查。通过定期开展基层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来帮助基层党校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N].人民日报,2008-11-13.
[2]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3]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4]叶绪江,桑学成.有限市场化: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方式探索[J].学海,2012(3).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党校;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6)05-0133-05
通过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长期以来,各级党校坚持“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定位,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地方党校的教育培训还存在主业主课不突出、教育培训内容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管理偏宽学风待纠、基础薄弱保障不够等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为充分发挥通过党校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教育培训干部这一政治优势,应该如何改进党校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此,我们对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体班学员、教职工、市县两级党校校领导班子成员等三类群体共计352人进行了实地访谈调研,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并结合2015年12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文中简称为《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提供意见建议。
一、供需双方对当前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认知状况
(一)主业主课不够突出。
在调研中,无论是学员还是党校系统的教职工,都高度认同党校的特色和优势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并认为在党校接受培训最大的收获是锤炼了党性、系统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这个比例、党章教育列为所有班次的必修课这两条具体规定,在每个群体中,赞成的人数都超过了70%。但依然有22.2%的市县党校调查对象认为党章教育应该列为个别班次的必修课。
针对“您认为党校主业主课不突出,重一般知识技能培训、轻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现象是否普遍?”这一问题,学员的评价和党校工作人员的评价有很大的反差(见图1)。学员群体没有人选择“非常普遍”这一选项,但教职工选此选项的却有11.0%;30.5%学员认为不存在这类现象,只有5.9%的教职工认为不存在这类现象。而市县党校的评价都居于两者之间。这种反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校教育的内涵认识不一。由于党校教员整体上接受过较为完整的学术训练,而且省委党校的教员以硕士博士为主,比较偏向追求高深的纯理论问题,而党校学员整体上偏向于使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什么是理论教育理解不一,所以给出的结论不一。二是与学员的个人喜好有关。根据部分学员的反馈,不少学员对知识类教育感兴趣、印象较为深刻,对党性教育课则不愿意花更多时间。
(二)学风不够端正。
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1]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党校的学风历来是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加强学风建设,各级组织部门和党校也在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在询问“您认为省委党校现在对学员的管理是否严格”时,8.5%的学员认为太严格了,58.5%的学员认为严格,二者合计达到了67%。总体上,绝大多数学员还是能够理解并接受省委党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但有少数学员私底下抱怨现在管的太严了,请假太不方便了,心理上还不是很适应,另有28.0%的学员感觉“一般”、4.9%的学员认为并不严格。一些参加过多层次党校系统培训的学员反映,学员管理的严格规范程度有很明显的逐级增强特点,市级党校严于县级党校,省级党校严于市级党校。这也说明,对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学风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干部调学调训工作中,有不少领导干部以“工作忙走不开”为由拒绝到党校学习或者不安排手下的干部到党校学习。高达87.5%教职工、59.8%的学员认同“当前一些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多年未参加培训、部分干部多次重复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拒绝参加党校学习,是干部队伍学风不正的侧面表现。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从队伍结构上看,在地方党校存在不同程度的专职教师比例偏低的问题。尽管接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专职教研岗位在全校岗位总量中的比例在50-60%较为合适,另有22.1%的教职工、23.7%的市县人员赞成合适的比例为40-50%,实际上即使是省级党校,专职教研岗位占比也只有30%左右,在市县党校则呈现出公务员编制员工远多于事业编制的一边倒参公体制特点,专职教研岗位占比极低。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有些基层党校能够站稳讲台的教师不多,能讲主业主课的老师更少;党校师资队伍普遍老龄化,素质好的年轻的教师很容易被市县业务部门借调使用最后调离党校,加之基层党校人才引进难度大,以至市县基层党校师资断层非常严重。
从能力素质上看,在党校师资队伍中,确实较为普遍存在着因为缺乏实践锻炼和系统培训导致的教师学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先天不足”问题,以及地方党校和基层党校部分教师在经历和阅历等方面不如学员的“倒挂”现象。因此,加大现有专职教师培训力度、推动教师实地调研成为学员和党校系统职工都高度认可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党校教育培训水平的有效途径。为加深党校教研人员对国情党情的认识,在加大党校教师挂职锻炼力度的同时,《意见》中提出要实行蹲点调研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难点在哪儿?省级党校教职工认为最困难的是找到提供支持的党政机关或基层,而市县党校工作人员认为最困难的是调研经费难以保障(见图2)。
(四)对党校重视程度的层级差异较为明显。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党委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党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在实地调研中,有的县级党校常务副校长调侃自己是“老头子带着老婆子,守着烂摊子,手上没票子,过着苦日子”。有些县级党校则因为长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而被戏称为“地下党校”、“流动党校”。在基层党校的常规培训工作中,除了存在较为普遍的“以会代训”现象,有的县区党校甚至一年没有办过一个干部培训班。无怪乎社会上有个说法:中央党校风风光光,省级党校稳稳当当,市级党校勉勉强强,县级党校哭爹喊娘。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有历史造成的基层党校基础设施薄弱的因素,更是地方党委对党校工作重视不够的结果。鉴于此,在问到“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时,选择“各级党委将党校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目标并进行年度考核”的比例最高,无论是学员还是省委党校职工、地方党校工作人员,选择比例都超过了80%。 党委领导到党校讲课,体现了对党校工作的重视,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视。地方党校的办学实践也证明,党委领导到党校讲课次数越多,党校的办学条件就完备,举办的班次也多,培训效果也要好。对于《意见》中提出的“每年领导干部讲课总课时占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20%”的要求,认为这个比例“适中”的在三个群体里都是最高的,都超过了50%。
二、加强江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江西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适应江西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省委中心任务的落实。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江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做到“两个加强”、“两个补齐”,即从加强主业主课和学风建设、补齐师资队伍和基层党校基础设施等方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
(一)加强主业主课研究教育,优化党校教学结构。
就党校事业而言,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业;就党校课程而言,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相对于普通高校或一般的培训机构,党校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然而,对党员干部到党校接受党性教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供需双方认知特别是党校系统部分教工的认知与中央要求还有偏差。因此,必须在全省党校系统旗帜鲜明加强主业主课研究教育。
首先,推进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化。在大部分地方,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基本实现了常态化,有的领导一年多次到党校讲课、与学员座谈。但是,地方领导去不去讲课、到党校讲几次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自身的意愿和兴趣,还未做到讲课制度化,距离“教干部、干部教”的要求还有距离。《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到同级党校讲一次课”要求,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
其次,形成党校工作评价的正确导向。党校的工作搞得好不好,由谁来评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少学员觉得党性修养只是“软标准”、提升能力才是“硬要求”,对外出考察、外请专家的知识类讲座印象深刻、评价较高,对党校开展的党性教育、理论教育课程总体评价较低。在现有的党校工作评价体系下,学员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党校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党校教师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党的学校,教学科研搞得怎么样,学术水平怎么样,要由党做评价和确定。[2]在地方党校工作中,要特别纠正片面强调学员需求、在教学安排上迎合学员趣味的倾向,形成既要考虑学员个人需求、更要考虑组织需求,引导学员学习兴趣的正确导向。
最后,打造主业主课的教研学术团队。为提高主业主课的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在主业主课的教学中,学员更偏爱案例教学,教职工则偏重专题教学。相对而言,案例教学这类教学方式比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认知要求更高。党校教师学深学透了,才能让学员爱学乐学。通过系统的师资培训、持续的原著研讨、制度化的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强师资培养,要打造主业主课的教研学术团队,使党校教师真正成为合格的“布道者”和“熔炉工”。
(二)加强学风建设,适应锻造“四铁”干部队伍要求。
学风就是学习的态度和风格。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3]P5党校的学风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也是干部队伍学风的集中体现。作为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在引导和端正学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强干部学风建设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风正则事业兴。党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从多方面加强学风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一方面,要通过从严治校保障学风建设落到实处。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切实转变学员学习风气不正的现象,必须从党校自身建设入手,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服务能力和硬件设施建设,努力为学员创造更优秀的学习环境。党校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学风建设,下苦功夫、细功夫来认真读书学习,不断提高学术道德修养,严谨治学,提高授课水平。在教学管理中,要引导学员明确学习目的,进一步严明学习纪律,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风清气正的党校学风。
另一方面,要创新考评考核方式形成良好学风导向。通过做到干部学习培训经历全程信息化电子化,做到应学尽学,精准培训。要改变在党校学员中较为普遍的“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心态,就要改变现有的学习培训与组织提拔重用没有联系的状态。通过创新干部考评考核方式,推进学用结合,做到“学的好与学的不好不一样”。在党校学习期间表现优秀、实际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党校要向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供组织部门任用干部时参考;凡是在学习期间不合格的干部,及时向学员单位和组织部门反馈。把党校培训与组织部门用人相挂钩,能够真正使领导干部感受到必须学习、必须学好的约束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导向。
(三)补齐师资队伍短板,推进党校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
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要解决党校教师总量偏少以及“先天不足”和“倒挂现象”,必须补上“实践锻炼”这一短板,增强党校教师岗位吸引力。
首先,探索符合党校特点的党校教师管理体系。各级党校都是“一个学校,两种编制”。因党校编制以参公编制为主,大体上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在科研经费的安排、课时津贴的发放上受到极大的限制,严重挫伤了党校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有的县级党校几年都没有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提供一份资政报告。要探索建立既不同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的党校教师管理体系,就要打破参公编与事业编教师人员身份限制,允许党校教研人员就高不就低落实工资津贴待遇,探索将党校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技术类公务员管理的体制。
其次,多措并举努力培养“接地气”的名师。党校教员只有上接天线下接地线,才能成为讲好江西故事、传播江西声音的名师。省委党校在这方面做了些很有意义的探索,比如与市委党校共建调研基地,与九江市合作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县里挂职县长助理等。但是,党校要成为“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还需要更多的制度安排。比如,创造条件让教师列席旁听人大政协的一些专题会议、参与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组织的调研活动等。这都需要党校系统从制度上推进教师沉下心搞调研、从经费上保障必要的调研经费,因地制宜切切实实加强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形成党校的研究特点,讲好江西的故事,发出江西的声音。 最后,加强党校师资统筹使用。为更好整合系统师资力量,积极拓宽师资渠道,需要启动全省党校系统师资库建设。按照多层次、多类别的师资库建设要求,将省内外知名学者、党政领导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组成师资库,并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和送教下基层活动,促进资源共享。
(四)补齐基层党校短板,夯实党校姓党的根基。
党校姓党,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基层党校是党校系统中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环,是党校系统的基础所在。经过2013年的检查评比后,江西党校系统的整体状况大有好转,但基层党校的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干部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系统协作,发挥党校整体优势。
首先,加大区域干部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对现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对一些经过市场竞争被认定为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培训机构进行撤销兼并重组,实现培训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最优化,这也是在传统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内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提升干部培训工作活力的必然举措。[4]从江西的实际情况看,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探索。比如新余市2014年3月就出台了《关于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通知》,将全市的行政事业党委培训班全部整合到党校,新余市委党校同时挂廉政学院、讲师团、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牌子;宜春的樟树市通过“四校合一”(市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进修学校、职工学校)的方式整合县内资源,投资9000万元,选址新建校区;萍乡的上栗县通过将县委党校与教师进修学校的整合使得党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在总结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从省级层面上用制度来明确具体办法,加大区域干部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
其次,加大对基层党校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党校、办好党校,是我们党不断巩固、加强和提高自己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需要。在实地调研中,不少地方干部认为党的阵地党委要重视,党委政府要舍得投钱建设党校,要将党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形成省市县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在省一级可以设立全省党校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全省各级党校事业发展,表彰先进基层党校或弥补地方政府对党校投入不足。
最后,加强系统协作,发挥党校整体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每一级党校都是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开放,在开放中提升比较优势。上级党校要在业务指导、评比检查、师资库建设、师资培训方面加强与下级党校的联系,在协作中挖掘各地特色资源,共同打造富有江西特色的干部培训品牌。要尽快制定基层党校硬件达标标准,并开展达标专项检查。通过定期开展基层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来帮助基层党校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N].人民日报,2008-11-13.
[2]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3]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4]叶绪江,桑学成.有限市场化: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供给方式探索[J].学海,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