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往开来的上海,筹谋着继续腾飞。
2010年5月4日。上海。夜。
一艘渡轮满载着世博的观光客,驶往浦西码头。宁静的夜色,在霓虹灯的照耀下显得并不朦胧,船栏边乘客的脸,也在灯光交相辉映下益发闪亮。
从甲板上眺望,两岸一样的高楼林立,看似无异的繁华富庶,充斥着一派现代大都市的一应俱象。在欢声笑语的外地人眼里,不辨浦东浦西。渡轮后,绿地集团、Marriott等地标式企业建筑一一退去,点缀着夜上海的无上神秘。
在小学生眼里,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中学生眼里,这里是长江奔流入海的最后驿站;在上一代人眼中,这里是身份象征的“上海制造”的策源地……
回眸历史,上海就是一部商业化的传奇史,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现代痕迹。了解这座城市的人,不会将上海的母亲河两岸加以对照而产生一日十年似的叹息。因为,速度的神话在这里就是平常。
浦江遐想
每个辉煌的故事,总有一个不寻常的伊始。上海也是一样。
近代历史上,因为战乱原因,上海一直是作为一个通商口岸与租借地存在的。这在客观上也促使上海持续发展。到1938年的孤岛时期,上海已经以当时世界第七大城市而存在,人口仅次于柏林、伦敦、莫斯科、纽约、巴黎和东京。
仅仅是在二战爆发以后的时间里,才涌现出广东、香港等新的金融与贸易中心,与上海并驾齐驱。与此同时,东北重工业的兴起,也或多或少抢了一些上海的风头。在这一时期的海派作家张爱玲的笔下,是这样的一种情境:时代的车匆匆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
在战前,上海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工商业城市,在以它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聚集了绝大部分的华资银行,半数以上的工厂,并承担了超过全国六成的对外贸易。解放以后,这里又率先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说,上海一直以龙头的地位居于全国城市前沿。
但是,作为超级城市的上海也被自身所禁锢。跳过历史看上海,才发觉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裹在浦江之西的“螺蛳壳”里局促了上百年。于是,“开发浦东是上海发展的最后机遇”成为共识。
浦东因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东岸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曾是大片的农田、渔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历经17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陆家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大上海新的金融中心。
和深圳一样,浦东开发的总设计师也是邓小平。在爱打桥牌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眼里,浦东是一个王牌。出牌的时机和方式,都至关重要。“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显然,在总设计师眼里浦东之于上海和全国,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中央同意开发浦东的日子是1990年4月12日,正式宣布的日子是同年的4月18日。按照“历史上的今天”算起,今年正好是浦东开发的二十周年,恰逢世博会。喜欢用大历史观点讲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人,总会从中看到某种必然的机缘。“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浦东开发晚了,要是早几年就好了。”1991年2月18日,在上海新锦江饭店顶楼旋转餐厅,邓小平不无感慨地对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说。用经济学家的话说,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迈向经济开放实验性的一小步,浦东开发则是将中国经济推向深入的战略性创举。尽管开发略晚,但后来居上。
今日看浦东,更多的都是将其看做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磁悬浮、金茂大厦等世界闻名事物的所在地,而非曾经一间房换不来浦西一张床的浦东。
成绩的背后当然也不乏疑问。“上海目前发展有个弱点,就是冲劲、闯劲不如浦东开发开放初期,想当老板的劲头弱了点。”在2010年上海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直言不讳地表示。类似“为何浦东出不了马云”,“为何培育不出深圳类似于腾讯、华为、中兴公司”的疑问也时时涌现。
由上海交通大学潘英丽教授承担的上海市课题——《浦东新区构建符合国际惯例营运环境动态评估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显示,浦东在诸多方面仍然与国际环境差距甚远。
上海,有自己的筹谋。按照浦东的规划,这里将有四大机遇:一是“两个中心”建设;二是两区合并;三是迪士尼、大飞机;四是世博和后世博效应。在这其中,除了高新技术产业外,发展重点基本皆为金融、航运、迪士尼等旅游服务业。
如同二十年前一样,上海重新腾飞的契机仍要着眼于浦东。上海理应和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大都市一样,不仅依河而建,而且两岸同步发展。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浦江两岸是上海的标志,上海的发展又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曾经的设想,终于变成可能。
文化回眸
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的地位,难以撼动。历史的积淀、便捷的交通、优惠的政策,使这座城市如虎添翼。
那么,上海缺什么?是的,文化。今日之上海的失落恰是因为过去的辉煌。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苏伊士运河以东最著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连东京都无法比肩。这座城市将除了学术中心之外的报业中心、出版中心、电影中心、演艺中心、娱乐业中心统统纳入麾下,一时风光无两。
这种回眸式的辉煌,足以让今日的上海警醒,尤其是身处其中的文化人。余秋雨曾经在他的《文化苦旅》中讲了一个公交车上上海人与外地人斗嘴的生动故事,城市与城市之外的异域文化争端的表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许继霖所持观点也近于此,他将上海的文化危机部分地归结于没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和政策使然。是在当上海文化的代表与象征的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众数的文化人北迁的结果。当北京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下,酝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时候,上海不知不觉间只剩下了经济中心的称号。
其实,不管今天之上海人如何看待沪外人家,毕竟海派的一些作家、文化人已经从文化的根上思索这种近乎与生俱来的……
在吴晓波的近代企业史著作《跌宕一百年》中,引用了哲学家金岳霖的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持久”。
怎样理解这句话?诉之经济,不能因为过去的成就而自满,至于科技,亦不应该盲目自信,之于文化,唯我独尊更是不需要的了。
一个文明城市发展的历史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该是火热的;不应该是闭塞的,而应该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所以,对于文化的诉求成了上海文化人的重中之重。
今天的上海人对于文化的回溯与追求就足以验证这一点,无论是韩寒的批评式的反思,还是余秋雨文化锤问,都是上海之为一个都市的存在和印记,这也是上海的过去。
世博会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契机和未来无限增长的合理想象。
大到城市的宏观建构,小到市民的细微举止,都会成为城市的表象,暴露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对于经济的渴求与对文化的希冀,对于上海都不应该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而更应该成为提升上海整体实力的一次难寻契机。
相比于经济上的潜在收益和国际上的声明建构,文化的软实力应该是更为实惠的。只有文化的复兴,才能让经济更为持续。
美国汉学家格里德在《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就曾探讨过文化的独立性的问题,按照格里德对于文化与思想的建构,实用主义与拿来主义都非正确道路。至于上海,这座拥有辉煌与过去的都市,理应在传统与现代之中找到平衡,并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举办世博会的收益也好、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好,这些都是城市的硬件设施。更为可喜的是,今天的上海正将前所未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塑上海的文化复兴和城市文明上。
世博会如火如荼之际,上海人看到了机会并努力抓取,重塑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的现代关系。因差距而催生的动力,在上海世博会这个“文明赛演”的平台,无疑有利于弥合因偏颇而造成的误解。
世博机遇
事实上,在十年前就有人慨叹世博会的衰落。因为发达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人数在1970年大阪的6420万人的顶点之后确实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当上海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脱颖而出的时候,一个新的希望被赋予于这个国际化都市:一挽世博的颓势。这种寄望,在“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之后,更被认为是水到渠成。
上海的变化,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演绎着。“一江两岸、发展上海”的目标因世博会而提前几个年头,一个城市建设的热潮随之开始。
在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后的这八年时间,上海的现代化建设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并不为过。跨江大桥、江底隧道、世博专线地铁、浦江轮渡码头……,这些可以为未来建设助力的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放眼世博园,是一江两岸的分割区,这也是上海的阳谋所在。因为世博会,黄浦江由两岸的“天堑”变身二者紧密联系的纽带,却达到整个城市中心区的整体性融合。
400公顷的世博园会给上海的城市空间带来什么?很多人认为这跟一个城市的“纹理”问题有关,因为城市的纹理可以看成是不同区域之间界限的分明程度。而在一定时间规划下进行的现代化往往会带来城市纹理变粗的后果:一方面降低整个城市的可及性,导致花费在交通上的平均时间增加;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城市内部的社会冲突可能性。正如外媒的评述一样,上海有资金、有决心,也有着无穷的抱负。它的幸运让其它城市望尘莫及。
时间回到八年前那个摩纳哥夜晚,上海和韩国、墨西哥、波兰等市等待最后悬念的揭晓。当四轮角逐之后,上海市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这意味着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上海的发展已然渐成趋势,但世博会的申办成功等于为这只希冀腾飞的猛虎插上了双翼。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那句流传甚广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句话之于如今的上海人,显得更为深刻。因为,它总会让人感叹曾经黄浦江两岸的差距居然近乎于无。
上海的国际化早已不是一个问题。在由艾布斯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超级巨制《碟中谍》第三部中,那运用电影蒙太奇技术而渐次显现的浦东高楼、城隍庙、里弄与错愕的上海市民,令人印象深刻。在不到30秒的时间中,将上海的一应具象,尽收眼底。
在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前,包括园区面积最大、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志愿者人数最多、自建场馆数量最多、首次推出网上世博会、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和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十大之最而使上海享誉世界。
很多研究机构都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有可能达到65%,而城市人口届时将超过10亿。而城市化的前沿更将以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马首是瞻。在世博会园区的国家里,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穿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异域的文明,别国的科技,他地的经验,外围的教训,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皆可当做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不二宝藏。
2010年5月4日。上海。夜。
一艘渡轮满载着世博的观光客,驶往浦西码头。宁静的夜色,在霓虹灯的照耀下显得并不朦胧,船栏边乘客的脸,也在灯光交相辉映下益发闪亮。
从甲板上眺望,两岸一样的高楼林立,看似无异的繁华富庶,充斥着一派现代大都市的一应俱象。在欢声笑语的外地人眼里,不辨浦东浦西。渡轮后,绿地集团、Marriott等地标式企业建筑一一退去,点缀着夜上海的无上神秘。
在小学生眼里,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中学生眼里,这里是长江奔流入海的最后驿站;在上一代人眼中,这里是身份象征的“上海制造”的策源地……
回眸历史,上海就是一部商业化的传奇史,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现代痕迹。了解这座城市的人,不会将上海的母亲河两岸加以对照而产生一日十年似的叹息。因为,速度的神话在这里就是平常。
浦江遐想
每个辉煌的故事,总有一个不寻常的伊始。上海也是一样。
近代历史上,因为战乱原因,上海一直是作为一个通商口岸与租借地存在的。这在客观上也促使上海持续发展。到1938年的孤岛时期,上海已经以当时世界第七大城市而存在,人口仅次于柏林、伦敦、莫斯科、纽约、巴黎和东京。
仅仅是在二战爆发以后的时间里,才涌现出广东、香港等新的金融与贸易中心,与上海并驾齐驱。与此同时,东北重工业的兴起,也或多或少抢了一些上海的风头。在这一时期的海派作家张爱玲的笔下,是这样的一种情境:时代的车匆匆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
在战前,上海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工商业城市,在以它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聚集了绝大部分的华资银行,半数以上的工厂,并承担了超过全国六成的对外贸易。解放以后,这里又率先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说,上海一直以龙头的地位居于全国城市前沿。
但是,作为超级城市的上海也被自身所禁锢。跳过历史看上海,才发觉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裹在浦江之西的“螺蛳壳”里局促了上百年。于是,“开发浦东是上海发展的最后机遇”成为共识。
浦东因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东岸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曾是大片的农田、渔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历经17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陆家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大上海新的金融中心。
和深圳一样,浦东开发的总设计师也是邓小平。在爱打桥牌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眼里,浦东是一个王牌。出牌的时机和方式,都至关重要。“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显然,在总设计师眼里浦东之于上海和全国,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中央同意开发浦东的日子是1990年4月12日,正式宣布的日子是同年的4月18日。按照“历史上的今天”算起,今年正好是浦东开发的二十周年,恰逢世博会。喜欢用大历史观点讲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人,总会从中看到某种必然的机缘。“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浦东开发晚了,要是早几年就好了。”1991年2月18日,在上海新锦江饭店顶楼旋转餐厅,邓小平不无感慨地对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说。用经济学家的话说,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迈向经济开放实验性的一小步,浦东开发则是将中国经济推向深入的战略性创举。尽管开发略晚,但后来居上。
今日看浦东,更多的都是将其看做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磁悬浮、金茂大厦等世界闻名事物的所在地,而非曾经一间房换不来浦西一张床的浦东。
成绩的背后当然也不乏疑问。“上海目前发展有个弱点,就是冲劲、闯劲不如浦东开发开放初期,想当老板的劲头弱了点。”在2010年上海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直言不讳地表示。类似“为何浦东出不了马云”,“为何培育不出深圳类似于腾讯、华为、中兴公司”的疑问也时时涌现。
由上海交通大学潘英丽教授承担的上海市课题——《浦东新区构建符合国际惯例营运环境动态评估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显示,浦东在诸多方面仍然与国际环境差距甚远。
上海,有自己的筹谋。按照浦东的规划,这里将有四大机遇:一是“两个中心”建设;二是两区合并;三是迪士尼、大飞机;四是世博和后世博效应。在这其中,除了高新技术产业外,发展重点基本皆为金融、航运、迪士尼等旅游服务业。
如同二十年前一样,上海重新腾飞的契机仍要着眼于浦东。上海理应和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大都市一样,不仅依河而建,而且两岸同步发展。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浦江两岸是上海的标志,上海的发展又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曾经的设想,终于变成可能。
文化回眸
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的地位,难以撼动。历史的积淀、便捷的交通、优惠的政策,使这座城市如虎添翼。
那么,上海缺什么?是的,文化。今日之上海的失落恰是因为过去的辉煌。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苏伊士运河以东最著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连东京都无法比肩。这座城市将除了学术中心之外的报业中心、出版中心、电影中心、演艺中心、娱乐业中心统统纳入麾下,一时风光无两。
这种回眸式的辉煌,足以让今日的上海警醒,尤其是身处其中的文化人。余秋雨曾经在他的《文化苦旅》中讲了一个公交车上上海人与外地人斗嘴的生动故事,城市与城市之外的异域文化争端的表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许继霖所持观点也近于此,他将上海的文化危机部分地归结于没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和政策使然。是在当上海文化的代表与象征的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众数的文化人北迁的结果。当北京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下,酝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时候,上海不知不觉间只剩下了经济中心的称号。
其实,不管今天之上海人如何看待沪外人家,毕竟海派的一些作家、文化人已经从文化的根上思索这种近乎与生俱来的……
在吴晓波的近代企业史著作《跌宕一百年》中,引用了哲学家金岳霖的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持久”。
怎样理解这句话?诉之经济,不能因为过去的成就而自满,至于科技,亦不应该盲目自信,之于文化,唯我独尊更是不需要的了。
一个文明城市发展的历史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该是火热的;不应该是闭塞的,而应该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所以,对于文化的诉求成了上海文化人的重中之重。
今天的上海人对于文化的回溯与追求就足以验证这一点,无论是韩寒的批评式的反思,还是余秋雨文化锤问,都是上海之为一个都市的存在和印记,这也是上海的过去。
世博会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契机和未来无限增长的合理想象。
大到城市的宏观建构,小到市民的细微举止,都会成为城市的表象,暴露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对于经济的渴求与对文化的希冀,对于上海都不应该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而更应该成为提升上海整体实力的一次难寻契机。
相比于经济上的潜在收益和国际上的声明建构,文化的软实力应该是更为实惠的。只有文化的复兴,才能让经济更为持续。
美国汉学家格里德在《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就曾探讨过文化的独立性的问题,按照格里德对于文化与思想的建构,实用主义与拿来主义都非正确道路。至于上海,这座拥有辉煌与过去的都市,理应在传统与现代之中找到平衡,并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举办世博会的收益也好、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好,这些都是城市的硬件设施。更为可喜的是,今天的上海正将前所未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塑上海的文化复兴和城市文明上。
世博会如火如荼之际,上海人看到了机会并努力抓取,重塑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的现代关系。因差距而催生的动力,在上海世博会这个“文明赛演”的平台,无疑有利于弥合因偏颇而造成的误解。
世博机遇
事实上,在十年前就有人慨叹世博会的衰落。因为发达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人数在1970年大阪的6420万人的顶点之后确实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当上海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脱颖而出的时候,一个新的希望被赋予于这个国际化都市:一挽世博的颓势。这种寄望,在“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之后,更被认为是水到渠成。
上海的变化,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演绎着。“一江两岸、发展上海”的目标因世博会而提前几个年头,一个城市建设的热潮随之开始。
在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后的这八年时间,上海的现代化建设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并不为过。跨江大桥、江底隧道、世博专线地铁、浦江轮渡码头……,这些可以为未来建设助力的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放眼世博园,是一江两岸的分割区,这也是上海的阳谋所在。因为世博会,黄浦江由两岸的“天堑”变身二者紧密联系的纽带,却达到整个城市中心区的整体性融合。
400公顷的世博园会给上海的城市空间带来什么?很多人认为这跟一个城市的“纹理”问题有关,因为城市的纹理可以看成是不同区域之间界限的分明程度。而在一定时间规划下进行的现代化往往会带来城市纹理变粗的后果:一方面降低整个城市的可及性,导致花费在交通上的平均时间增加;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城市内部的社会冲突可能性。正如外媒的评述一样,上海有资金、有决心,也有着无穷的抱负。它的幸运让其它城市望尘莫及。
时间回到八年前那个摩纳哥夜晚,上海和韩国、墨西哥、波兰等市等待最后悬念的揭晓。当四轮角逐之后,上海市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这意味着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上海的发展已然渐成趋势,但世博会的申办成功等于为这只希冀腾飞的猛虎插上了双翼。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那句流传甚广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句话之于如今的上海人,显得更为深刻。因为,它总会让人感叹曾经黄浦江两岸的差距居然近乎于无。
上海的国际化早已不是一个问题。在由艾布斯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超级巨制《碟中谍》第三部中,那运用电影蒙太奇技术而渐次显现的浦东高楼、城隍庙、里弄与错愕的上海市民,令人印象深刻。在不到30秒的时间中,将上海的一应具象,尽收眼底。
在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前,包括园区面积最大、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志愿者人数最多、自建场馆数量最多、首次推出网上世博会、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和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十大之最而使上海享誉世界。
很多研究机构都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有可能达到65%,而城市人口届时将超过10亿。而城市化的前沿更将以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马首是瞻。在世博会园区的国家里,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穿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异域的文明,别国的科技,他地的经验,外围的教训,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皆可当做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不二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