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鸿鹄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档案】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性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10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1年辞世。
  
  1910年春节过后不久,沈德鸿告别母亲,同一个姓费的表叔乘航船到湖州中学求学。他原想插进初中三年级,因为几何题目完全答错,只好插进二年级。但是就这样,他也跳过了初一年级。他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教国文的先生姓杨名笏斋。他教我们《古诗十九首》《日出东南隅》……这比我在植材所读的《易经》要有味得多,而且也容易懂。杨先生还从《庄子》里选了若干篇教我们。他说,庄子的文章如龙在云中,有时见首,有时忽现全身,夭矫变化,不可猜度;《墨子》简直不知所云,大部分看不懂;《荀子》《韩非子》倒容易懂,但就文而论,都不及《庄子》。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先秦时代有那么多的‘子’。在植材时,我只知有《孟子》。”
  在体育课上,老师训练同学们“走天桥”“翻铁杠”,还要同学们扛上“能装九颗子弹”的真枪操练。沈德鸿身材矮小,走天桥时腿发软,翻铁杠又攀不上,扛上枪走不稳,踢足球只六七尺,常常惹得其他同学发笑。体育老师见他如此,就例外地准他免学。
  他这个体育场上的弱者,在学习其他功课上却是个佼佼者,尤以国文和英文成绩卓越,为同学们羡慕。他讲的那些小说故事,也使同学们着迷,不管大小同学,常爱围坐一起,听他讲述。
  学校曾组织学生自愿去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的展览。沈德鸿这次南京之行,大开了眼界:不仅第一次看到和乘坐了火车,而且第一次见到了大城市的建筑、人物,对“劝业会”展出的展品十分惊叹,真正感到我国地大物博,发展工业前途无限。
  湖州中学沈谱琴校长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大地主,在湖州很有名望。他聘请的教员大都是有学问的人,而他却从不到校。他购买真枪训练学生,用“远足”训练学生适应“急行军”,都有深意的。自然,沈德鸿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
  他在晚年写道:“浙江出过许多人才。……仅仅民国以来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就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还有一些现在也许不为人所知的志士,在我记忆中却保留着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湖州中学校长沈谱琴和嘉兴中学校长方青箱。沈谱琴和方青箱都是同盟会员。在辛亥革命时,他们把学生武装起来,占领了湖、嘉两座府城……”“湖州光复,却全仗湖州中学的学生军。沈谱琴也担任湖州军政分司。这是费表叔从湖州回来说的。”
  那天早晨,学生集合,听校长讲话。沈德鸿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沈谱琴。只见他陪着一位矮胖的老人来到肃立的学生们面前,亲切地对大家讲话:“我沈某做校长多年,但对教育实在外行。今天,我特地为大家请来了钱念劬先生。钱先生是湖州最有名望的人。他曾经在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做外交官……”
  嗬,到过这么多国家!德鸿惊讶地伸了一下舌头,更认真地听沈校长介绍:“钱先生通晓世界大势,学贯中西。现在钱先生回湖州来暂住,我以晚辈之礼恳请钱先生代理校长一个月,提出应革的方略……”
  这位钱念劬先生,是沈德鸿一生中见到的第一位大人物。在两星期一次的作文课上,钱老先生竟然不出题目,而是说:“你们大家就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想做的事,或喜欢做怎样人,写一篇作文。”
  沈德鸿过去养成了一种粘着题目作文的习惯,钱老先生这种教法,今天头一次遇到,因而一时感到茫无边际,不知从何处写起。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杨笏斋先生教过的《庄子·寓言》,他高兴起来了:我何不用“言于此而意寄于彼”的方法,也写一篇?
  于是动笔。大意是:一队鸿鹄在天上高高地飞翔,嘲笑下边仰脸看的猎人。这像是一篇寓言,有五六百字。写完后,加上一个题目:《志在鸿鹄》。因他名德鸿,意在借鸿鹄自诉抱负。“我这篇作文不知写得怎样?钱老先生会满意吗?”他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过去从未有过。不论是在立志小学做沈听蕉先生布置的史论,或者是在植材学校做张济川先生出的题目。但他仍然第一个把作文卷子交上去。
  第二天作文卷子发下来,沈德鸿的卷子上加了很多红点、朱圈。有几个字,钱老先生认为不是古体,给他勾了出来,又在旁边写个正确的。在卷子后边写的批语只有一句“是将来能为文者”。
  够了,这样的一句赞语足够了!沈德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一个星期日,钱老先生邀请全校学生去他借住的“潜园”游玩。他拿出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彩色风景画册,让同学们欣赏,还讲了他在国外见到、听到的一些趣事。少年沈德鸿心中的又一扇窗扉打开了。
  还是在植材小学时,他在作文中就流露出远大志向。“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是父亲留给他的警语。而他自己写的则是:“我党少年,宜刻自奋勉”,为使“我国民可以脱离苦海,而跳出专制范围,享自由之福”,必须“挽时艰,振国威”,“如能力行新政,以图自强,将驾欧美之上,为全球之主人翁矣”!
  写《志在鸿鹄》的这一年,沈德鸿15岁。
  他为了实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抱负,孜孜不倦地读书读报,接受爱国、自由的精神熏陶,吸取科学、民主的思想营养。
  他还跟着钱老先生的弟弟钱玄同(代国文教员),读史可法的《答清摄政王书》,念黄遵宪的《台湾行》:“城头蓬蓬擂大鼓……”背梁启超的《横渡太平洋长歌》:“亚东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抄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句子贴在宿舍中的床头,引吭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年级上学期,沈德鸿向一个四年级的大同学学会了篆刻。一天,学校里的一些纨绔子弟组织一次会议,为保密起见,会前印了门票。一些思想进步的同学,要和他们斗争,但苦于无票入门。这时,德鸿想出了一个办法,仿照他们的门票刻了枚肖似的图章,印出了不少票子。进步的同学拿了闯入会场,展开斗争,把他们的会场搅散了。
  放暑假后,他回到家里,用父亲遗留下的旧石章,自己制了十几方印章,除刻了“德鸿”“雁宾”“T·H”“沈大”等姓名章外,还刻有“醒狮山民”“志在鸿鹄”等言志印。
  他把这些印章,或镌在书籍封面,或盖在《文课》(作文本)扉页,当作一面面镜子、一方方磨石,警醒、砥励自己上进、奋飞。
  (选自李广德《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其他文献
◆图 图 辑录
期刊
稿费    班会课上,语文老师笑容满面地当着全班同学把40元稿费和20元奖金发给飞时间,他先是不知所措,继而热泪盈眶飞没想到几个月前投到《语文报》的一篇小小说发表了。  回到宿舍,他看了又看奖金和稿费,欣慰地笑道:“有了这钱,我就可以……”  突然,几个室友推门进来,异口同声地嚷道:飞,这回要请客!”  “请客?请什么客?”他被弄糊涂了。  “别装蒜了,那40元稿费,对了,还有20元奖金,足足60
期刊
【剧情简介】    天高地远穷甲天下的西海固。这是一个从黄土地里刨出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燕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在西海固那些渴望求学的孩子们身上几乎都发生过——学校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朗读一首绿意盎然的小诗:“我家住在小山村,/清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阳光洒在山坡上,/洒在森林里,/野花一朵朵遍地开放。/蝴蝶来了,/蜜蜂也来了。/夜晚月亮悄悄地把月光带进村子,/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听老奶奶讲故
期刊
冬,走进芦花荡  李风清  三百里芦花荡,三百里鹅黄。  丹顶鹤结队去南方踏青。冬,吹着口哨,大摇大摆走进鹤乡;摇得芦花似雪,雪似芦花,漫天的白雾茫茫……  宁静被丹顶鹤带走了。  繁忙被北风扬着鞭子送来了。  哗哗的割苇机,裁剪不尽的金波金浪;  刷刷的大推镰,哼起欢快的东北小唱。  没有冬天的收获,难有春天的播种——  当芦苇酿成光洁的白纸,雪花和芦花一起化作了纸浆;  当丹顶鹤载誉而归,扎龙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综合2006年中考作文题,结合今年对中考作文的研究,笔者大胆地预测2007年中考作文格局:话题作文,风景依然独好;半命题作文,敢与话题争艳;命题作文,在变革中崛起;材料作文,灿烂尚待时日;选题作文,满园春色关不住。    话题作文:风景依旧独好    2006年中考话题作文形式上呈现出两种趋势。其一,不少省市采取了独词句话题作文,且出其不意以近几年热点和焦点为话题,
期刊
译/宗白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
期刊
【阅读概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为能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散文,近年来,就成了中考语文阅读题命题热点。那么,如何阅读散文?进而培养分析、理解、概
期刊
【文体概说】    满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入关后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政治文化制度,并使之更加完备与强化,成为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高度发展形态。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蔚为大观,诸多样式齐头并进,全面繁荣。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清代使之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清代使之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清代小说是中国古典
期刊
【试题回放】  攀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攀登意味着体力的付出,更意味着意志的坚持;攀登是一种智力的拼搏,也是一种情感的挣扎;攀登意味着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境界的开拓;……攀登是克服外部的困难,攀登是战胜内在的自我。环顾身边的社会,攀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至国家、民族,小至单位、个人,无不在攀登中表现“自我”,决一胜负。  请以“攀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期刊
当悠远的新年钟声在耳畔轻轻敲响之际,当璀璨的烟花在窗外绚烂奔放之时,《语文世界》——这位你成长路上的好朋友、好帮手,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为你带来了我们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  硕果累累辞旧岁,豪情满怀谱新篇。此时此刻,你一定和我们一样思绪万千,在怀念,也在展望。过去的12年,我们满载着读者朋友的肯定与赞誉,秉承“大语文”理念,倡导“高品位”阅读,力争办成“青少年”绿色期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衷心地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