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外宣与普通的翻译工作不同,其主要目的是对外宣传我国。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外宣工作者必须明确国情、语言、文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翻译,进而满足外宣的要求。本文主要着重对外宣翻译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根据自身经验,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做好外宣翻译的策略,以期为外宣工作提供有利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策略;特点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因此我国的对外交流也随之频繁,外宣的重要性也就尤为突出。在外宣工作中对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进而发挥出外宣翻译的重要作用。
一、外宣翻译的特点
1.并非需要逐字翻译
外宣材料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并且信息量较大,其内容包括了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政策文本、科学技术说明、散文评论、文学作品等。在党的十八大文件翻译原则中,现实翻译是一门极具创意的艺术。这种原则的出现给翻译提出了两个较大的难题:第一便是将翻译资料中的重复文字和多余的部分删掉,使翻译在极大程度上做到天衣无缝;第二便是将原文字中所隐喻的意思挖掘出来。中文中具有修饰性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其省略。所以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切忌逐字翻译,且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
从外宣的翻译资料看,外宣的题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表达型的官方文告类,第二种是信息型的新闻报道和发布类,第三种是呼唤型的公共宣传品类。后两类是外宣翻译的主体,主要以文化和读者为中心。这种现象的产生便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外宣翻译的策略和方针:若想使外宣翻译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翻译的政治目的和社会功能,就必须对本土文化和读者的心态有所了解,着重研究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外宣工作者应以本土文化为主要出发点,对语言文化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2.政治性较强
外宣的主要内容便是宣传我国,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外宣材料中经常会涉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军事、经济的利益得失,是我国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进而将外宣资料进行准确的翻译。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维护我国的主权。
二、做好外宣翻译的策略
1.明确读者群体
外宣翻译的实质便是将中国的新闻翻译给不了解中国国情或者是不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去看,其和文本翻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外宣中需要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文化有所了解并且逐步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工作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差异或者是减少差异,让读者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到中国的相关信息。
2.较强的目的性
笔者认为,外宣的主要目的便是让不了解中国的人了解中国,让不认同中国观点的人接受中国的观点,逐步提高中国的知名度和形象。所以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3.采用读者较容易接受的手法
要让外国人切实了解和接受中国所发布的新闻,就必须学会使用西方人的思维进行思考,采用他们的写作方式进行翻译和宣传。西方国家对中国了解得较少,他们的习惯与中国的习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若想将本土文化进行有效宣传,是十分困难的,必须要采用不同于我国的报道要求。外宣工作者在看待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着客观、可信、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心态,并且不断朝着符合西方国家的要求逐步改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宣工作对于中国对外宣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外宣工作者承担着宣传我国的重要责任,即积极向世界宣传我国,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外宣工作者还能有效地将中国的文化、观点表露出来,塑造出较好的中国形象,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将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蔡强,凌征华.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特点与汉英翻译理据探析[J].中国商论,2013(23):113-114.
[2]曾薇.汉英国际会展外宣平行语篇的修辞特点及其翻译原则[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1):132-136.
[3]郭磊磊.外宣影片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14,5(2):152-153.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策略;特点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因此我国的对外交流也随之频繁,外宣的重要性也就尤为突出。在外宣工作中对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进而发挥出外宣翻译的重要作用。
一、外宣翻译的特点
1.并非需要逐字翻译
外宣材料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并且信息量较大,其内容包括了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政策文本、科学技术说明、散文评论、文学作品等。在党的十八大文件翻译原则中,现实翻译是一门极具创意的艺术。这种原则的出现给翻译提出了两个较大的难题:第一便是将翻译资料中的重复文字和多余的部分删掉,使翻译在极大程度上做到天衣无缝;第二便是将原文字中所隐喻的意思挖掘出来。中文中具有修饰性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其省略。所以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切忌逐字翻译,且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
从外宣的翻译资料看,外宣的题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表达型的官方文告类,第二种是信息型的新闻报道和发布类,第三种是呼唤型的公共宣传品类。后两类是外宣翻译的主体,主要以文化和读者为中心。这种现象的产生便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外宣翻译的策略和方针:若想使外宣翻译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翻译的政治目的和社会功能,就必须对本土文化和读者的心态有所了解,着重研究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外宣工作者应以本土文化为主要出发点,对语言文化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2.政治性较强
外宣的主要内容便是宣传我国,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外宣材料中经常会涉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军事、经济的利益得失,是我国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进而将外宣资料进行准确的翻译。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维护我国的主权。
二、做好外宣翻译的策略
1.明确读者群体
外宣翻译的实质便是将中国的新闻翻译给不了解中国国情或者是不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去看,其和文本翻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外宣中需要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文化有所了解并且逐步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工作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差异或者是减少差异,让读者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到中国的相关信息。
2.较强的目的性
笔者认为,外宣的主要目的便是让不了解中国的人了解中国,让不认同中国观点的人接受中国的观点,逐步提高中国的知名度和形象。所以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3.采用读者较容易接受的手法
要让外国人切实了解和接受中国所发布的新闻,就必须学会使用西方人的思维进行思考,采用他们的写作方式进行翻译和宣传。西方国家对中国了解得较少,他们的习惯与中国的习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若想将本土文化进行有效宣传,是十分困难的,必须要采用不同于我国的报道要求。外宣工作者在看待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着客观、可信、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心态,并且不断朝着符合西方国家的要求逐步改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宣工作对于中国对外宣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外宣工作者承担着宣传我国的重要责任,即积极向世界宣传我国,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外宣工作者还能有效地将中国的文化、观点表露出来,塑造出较好的中国形象,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将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蔡强,凌征华.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特点与汉英翻译理据探析[J].中国商论,2013(23):113-114.
[2]曾薇.汉英国际会展外宣平行语篇的修辞特点及其翻译原则[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1):132-136.
[3]郭磊磊.外宣影片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14,5(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