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一:现象讨论,正确区分是非、美丑、荣辱
有一段时间,不少学生“声讨”:“有些同学从不打水,别人打来水后,端起来就喝,连声谢谢也没有。”针对这个现象,我在班内组织了“从宿舍提水说开去”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如何相处,使学生感悟到互相帮助、互相宽容、互相忍耐、互相理解的重要性。
针对一些学生穿奇装异服、戴首饰的现象,在“什么是美”的讨论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正方反方各说各理,最后老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家庭、社会原因,让学生懂得如何面对、理解社会的一些所谓“时尚”。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学生正在看一本名人名言,书上有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针对这句话,学生们对打群架是否属于“士为知己者死”展开了讨论。
诸如此类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或在宿舍,或在教室,人数可多可少,形式随意,效果良好。
活动二:角色体验,培养学生换位思考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别明显。大部分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怨言颇多:“管不好自己还管别人”,“当班长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正所谓人言可畏,学生大都不愿当班干部。我于是实行了“班长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管”与“被管”的感觉,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学生背后议论班干部的少了,自觉服从班干部管理的多了,还增强了自制自律意识。除此之外,我给每个学生提供为班级服务的机会。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和个人要求,给每个学生安排小职务。学生站的角度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每个学生在这种班级里,都会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就是自己的家,都会自觉地将个人的一言一行与班集体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三:情境熏陶,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受不良文化、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有着对社会的困惑甚至敌对仇视情绪,有学生经常说些“这社会哪有好人,不得不防呀”,“老师,你不骗人家,人家骗你,这社会好复杂”之类的话。学生只看到了社会丑恶的一面,而缺少全面的认识,让学生转变这种认识的关键是: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创设故事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创设自然情境。比如常和学生一起去野外走走,去博物馆看看,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陶冶学生性情,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创设情感共鸣情境。如开展爱心活动,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让学生品尝给予的快乐。
活动四:事件处理,把消极巧妙转化为积极
班级管理中随时都会出现偶发事件,如果利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次上早操时,我班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位置收操,被政教处通告,当时离规定位置只有20米的距离,我再三琢磨,痛下决心:你们少跑20米,我让你们多跑3000米。有学生一听,急了眼,开始嘀咕:“我们绝对跑不下来,老师成心想整我们。”我说:“校运动会有3000米项目,说明只要坚持住,大家是能完成的,我们不要求速度,走也要走下来。”结果,除了几个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学生我没有让他们参加,学生们都坚持了下来。跑前与跑后的感受是不同的,有个学生兴奋地说:“我真没想到,我能跑下来,要不是老师硬要我们跑,我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能跑3000米呢,下次,我也要参加运动会。”上次运动会上说风凉话的学生说:“跑3000米真累,我跑了1000米时,就感觉腿像灌了铅一样,不是咬牙挺着,真坚持不下来,咱班小A在运动会上跑了个第一,真了不起。”为了巩固效果,我在班内接着举行了“每天一句英语口语,每天一张书法练习,每天一句名人名言”的活动,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体验到了意志的力量。
这些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身边的小事情、小问题,是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和困惑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产生共鸣,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体验来得更直接,感悟来得更深刻。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活动的素材就会顺手拈来。这样的教育改变了以往的“说教”的枯燥乏味,具有潜移默化、教育无痕的效果。
有一段时间,不少学生“声讨”:“有些同学从不打水,别人打来水后,端起来就喝,连声谢谢也没有。”针对这个现象,我在班内组织了“从宿舍提水说开去”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如何相处,使学生感悟到互相帮助、互相宽容、互相忍耐、互相理解的重要性。
针对一些学生穿奇装异服、戴首饰的现象,在“什么是美”的讨论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正方反方各说各理,最后老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家庭、社会原因,让学生懂得如何面对、理解社会的一些所谓“时尚”。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学生正在看一本名人名言,书上有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针对这句话,学生们对打群架是否属于“士为知己者死”展开了讨论。
诸如此类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或在宿舍,或在教室,人数可多可少,形式随意,效果良好。
活动二:角色体验,培养学生换位思考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别明显。大部分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怨言颇多:“管不好自己还管别人”,“当班长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正所谓人言可畏,学生大都不愿当班干部。我于是实行了“班长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管”与“被管”的感觉,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学生背后议论班干部的少了,自觉服从班干部管理的多了,还增强了自制自律意识。除此之外,我给每个学生提供为班级服务的机会。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和个人要求,给每个学生安排小职务。学生站的角度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情感体验也不同。每个学生在这种班级里,都会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就是自己的家,都会自觉地将个人的一言一行与班集体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三:情境熏陶,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受不良文化、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有着对社会的困惑甚至敌对仇视情绪,有学生经常说些“这社会哪有好人,不得不防呀”,“老师,你不骗人家,人家骗你,这社会好复杂”之类的话。学生只看到了社会丑恶的一面,而缺少全面的认识,让学生转变这种认识的关键是: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创设故事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创设自然情境。比如常和学生一起去野外走走,去博物馆看看,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陶冶学生性情,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创设情感共鸣情境。如开展爱心活动,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让学生品尝给予的快乐。
活动四:事件处理,把消极巧妙转化为积极
班级管理中随时都会出现偶发事件,如果利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次上早操时,我班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位置收操,被政教处通告,当时离规定位置只有20米的距离,我再三琢磨,痛下决心:你们少跑20米,我让你们多跑3000米。有学生一听,急了眼,开始嘀咕:“我们绝对跑不下来,老师成心想整我们。”我说:“校运动会有3000米项目,说明只要坚持住,大家是能完成的,我们不要求速度,走也要走下来。”结果,除了几个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学生我没有让他们参加,学生们都坚持了下来。跑前与跑后的感受是不同的,有个学生兴奋地说:“我真没想到,我能跑下来,要不是老师硬要我们跑,我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能跑3000米呢,下次,我也要参加运动会。”上次运动会上说风凉话的学生说:“跑3000米真累,我跑了1000米时,就感觉腿像灌了铅一样,不是咬牙挺着,真坚持不下来,咱班小A在运动会上跑了个第一,真了不起。”为了巩固效果,我在班内接着举行了“每天一句英语口语,每天一张书法练习,每天一句名人名言”的活动,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体验到了意志的力量。
这些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身边的小事情、小问题,是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和困惑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产生共鸣,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体验来得更直接,感悟来得更深刻。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活动的素材就会顺手拈来。这样的教育改变了以往的“说教”的枯燥乏味,具有潜移默化、教育无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