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跑时动作的自然放松能力,因此,在训练中应高度重视培养运动员的协调放松能力。
【关键词】短跑 放松能力 作用 训练方法
一、短跑运动中放松能力的重要性
(一)肌肉的放松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消耗
短跑是高速度、高强度的竞赛项目,运动员一般在后程度速度均有所下降。运动员速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储备于肌肉中的能源物质的消耗和储备不足,为使后程速度得到保障,就要加大运动中被消耗能源的补充。
肌肉放松有利于能量合成,并减少能量消耗。因此,运动员对肌肉主动放松的能力掌握得越好,就越能节省能量,被消耗的能量也就越能得到更快的补充。
(二)肌肉放松有利于防止动动损伤
短跑训练中,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下肢肌群或韧带的拉伤、撕裂,最常见的是大腿后群肌的拉伤。
发生的损伤主要原因是大腿前侧肌肉快速收缩时,后侧肌肉未能及时放松所致。短跑技术既以肌肉的快速收缩为基础,同时又应以对抗肌迅速放松为前提,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对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
(三)肌肉放松有利于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决定肌肉工作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二是肌肉间配合工作的协调性。在生理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和力量成正比关系,快速跑进时肌肉的合理放松有利于减少肌肉内阻力,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收缩前的初长度,使肌肉力量大大增强。
(四)肌肉放松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关节幅度的大少是肌肉工作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的前提之一。肌肉放松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加大运动幅度。
在运动中,肌肉活动的协调性改善,特别是对抗肌之间的协调能力即肌肉的放松能力,能保证关节灵活性提高,动作幅度加大,步长增加,同时对加快步频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短跑成绩的目的。
(五)肌肉放松能力有利于运动员速度的提高
通过对短跑专业队运动员进地肌肉放松训练前后的比较,可见放松能力在短跑运动中的巨大作用。短跑运动员运动时肌肉力量主要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肉群收缩的合力。
快速的肌肉收缩与放松有节奏的交替,主要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转换不好,动作必然紧张,转换得好,动作就放松。
在这前提下,进行快速用力,动作必然协调,放松快速,有利于机体节省能量,轻松自好。从而获得较快的速度,可见,放松能力是快速度的基础。
(六)肌肉放松能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常常出现肌肉紧张,动作僵硬化,不协调,多余动作多,动作时机掌握不准,节奏紊乱等现象。
如果经常进行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能力强,收缩与放松转换速度快,则可使各肌肉群之间的关系协调,减少因肌肉紧张产生的阻力,使动作协调自然,动作时机、节奏更符合要求。这样,有利于既好又快掌握技术作用。
二、提高短跑放松能力的训练要素
(一)提高技术的稳定性
短跑技术的稳定性,就是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动作高度自动化,步频高而稳定,步幅变化均匀,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符合技术规、流畅、放松,从起跑到冲刺都能呈现良好的加速能力,且重心变化不大。
短跑技术动作的高度自动化总是和肌肉的高度协调放松分不开的,技术动作稳定,才能使肌肉更协调自然放松的完成动作练习。
(二)发展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是实现高速放松的基础,现代短跑技术注重摆动效果。摆动效果是现代短跑技术的关键所在,高速跑中的放松能力,就是摆动技术和摆动力量的充分发挥和利用,它是短跑技术的核心,是高水平短跑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良好的肌肉力量能增强肌肉的收缩速度,从而在跑动的过程中增加跑动频率,提高跑动速度。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放松能力的提高。
三、柔韧性训练是提高放松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柔韧性好,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加技术动作的连续性及流畅性,增大动作的幅度,促进技能的形成。所以短跑运动员要重视发懂髋关节肌群、肌四头肌、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大腿的后侧肌肉、肌腱、脊柱两侧的腰肌,以及踝、膝、髋关节韧带的柔韧性。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放松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参赛规模,运动员产生的心理压力也不同,规模越大,给运动员带来的压力也越大,甚至产生紧张情绪。情绪过度紧张可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这种情绪影响下运动员比赛时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技术正常发挥的保障,也是掌握放松技能的必要条件。
五、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与放松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短跑运动中,肌肉的放松能力与神经类型有直接关系,而神经类型与遗传具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通过后天的科学训练,神经系系统的灵活性是能够改变的。
如果严格履行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条件,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强化训练,大脑皮层兴奋的抑制交替功能便会逐渐地趋于适应和稳定,随意收缩放松肌肉的能力就会得到改善和加强。
总之,运动员无论在训练或比赛之后都要进行放松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短跑 放松能力 作用 训练方法
一、短跑运动中放松能力的重要性
(一)肌肉的放松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消耗
短跑是高速度、高强度的竞赛项目,运动员一般在后程度速度均有所下降。运动员速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储备于肌肉中的能源物质的消耗和储备不足,为使后程速度得到保障,就要加大运动中被消耗能源的补充。
肌肉放松有利于能量合成,并减少能量消耗。因此,运动员对肌肉主动放松的能力掌握得越好,就越能节省能量,被消耗的能量也就越能得到更快的补充。
(二)肌肉放松有利于防止动动损伤
短跑训练中,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下肢肌群或韧带的拉伤、撕裂,最常见的是大腿后群肌的拉伤。
发生的损伤主要原因是大腿前侧肌肉快速收缩时,后侧肌肉未能及时放松所致。短跑技术既以肌肉的快速收缩为基础,同时又应以对抗肌迅速放松为前提,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对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提高。
(三)肌肉放松有利于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决定肌肉工作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二是肌肉间配合工作的协调性。在生理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和力量成正比关系,快速跑进时肌肉的合理放松有利于减少肌肉内阻力,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收缩前的初长度,使肌肉力量大大增强。
(四)肌肉放松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关节幅度的大少是肌肉工作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的前提之一。肌肉放松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加大运动幅度。
在运动中,肌肉活动的协调性改善,特别是对抗肌之间的协调能力即肌肉的放松能力,能保证关节灵活性提高,动作幅度加大,步长增加,同时对加快步频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短跑成绩的目的。
(五)肌肉放松能力有利于运动员速度的提高
通过对短跑专业队运动员进地肌肉放松训练前后的比较,可见放松能力在短跑运动中的巨大作用。短跑运动员运动时肌肉力量主要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肉群收缩的合力。
快速的肌肉收缩与放松有节奏的交替,主要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转换不好,动作必然紧张,转换得好,动作就放松。
在这前提下,进行快速用力,动作必然协调,放松快速,有利于机体节省能量,轻松自好。从而获得较快的速度,可见,放松能力是快速度的基础。
(六)肌肉放松能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常常出现肌肉紧张,动作僵硬化,不协调,多余动作多,动作时机掌握不准,节奏紊乱等现象。
如果经常进行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能力强,收缩与放松转换速度快,则可使各肌肉群之间的关系协调,减少因肌肉紧张产生的阻力,使动作协调自然,动作时机、节奏更符合要求。这样,有利于既好又快掌握技术作用。
二、提高短跑放松能力的训练要素
(一)提高技术的稳定性
短跑技术的稳定性,就是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动作高度自动化,步频高而稳定,步幅变化均匀,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符合技术规、流畅、放松,从起跑到冲刺都能呈现良好的加速能力,且重心变化不大。
短跑技术动作的高度自动化总是和肌肉的高度协调放松分不开的,技术动作稳定,才能使肌肉更协调自然放松的完成动作练习。
(二)发展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是实现高速放松的基础,现代短跑技术注重摆动效果。摆动效果是现代短跑技术的关键所在,高速跑中的放松能力,就是摆动技术和摆动力量的充分发挥和利用,它是短跑技术的核心,是高水平短跑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良好的肌肉力量能增强肌肉的收缩速度,从而在跑动的过程中增加跑动频率,提高跑动速度。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放松能力的提高。
三、柔韧性训练是提高放松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柔韧性好,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加技术动作的连续性及流畅性,增大动作的幅度,促进技能的形成。所以短跑运动员要重视发懂髋关节肌群、肌四头肌、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大腿的后侧肌肉、肌腱、脊柱两侧的腰肌,以及踝、膝、髋关节韧带的柔韧性。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放松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参赛规模,运动员产生的心理压力也不同,规模越大,给运动员带来的压力也越大,甚至产生紧张情绪。情绪过度紧张可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这种情绪影响下运动员比赛时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技术正常发挥的保障,也是掌握放松技能的必要条件。
五、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与放松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短跑运动中,肌肉的放松能力与神经类型有直接关系,而神经类型与遗传具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通过后天的科学训练,神经系系统的灵活性是能够改变的。
如果严格履行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条件,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强化训练,大脑皮层兴奋的抑制交替功能便会逐渐地趋于适应和稳定,随意收缩放松肌肉的能力就会得到改善和加强。
总之,运动员无论在训练或比赛之后都要进行放松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