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探索了一套病例分析教学法,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病例分析 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该学科主要侧重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使用了病例分析法,弥补了学生临床与理论的脱节问题[2]。
1. 何谓病例分析教学法
病例分析法是运用实际典型的病例或经过加工的有代表性的个体病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及问题教学法,尝试以多种形式的病例分析贯穿整个病理生理学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病例的采集与整理
我们在教学中所用的病例主要是来自于临床出院患者的病历、临床尸检病例以及相关的书籍网站等等,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加工后,选择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启发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整个病例以及相关的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以供课堂使用。
3.病例教学法的实施
3.1 病例直观展示法 把与病例相关的幻灯、图片甚至标本连同病例一起展示给学生的方法叫做病例直观展示法,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我在讲到低张性缺氧血液系统的代偿时,红细胞数量会增多,放了一张高原地区生活人们的图片,很多同学发出惊叹的声音,这就是高原红啊!对于还未去临床实习过的他们来说,这种意想不到的视觉刺激也许可以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强化记忆的效果。
3.2 病例课前导入法 即在讲授新课之前,将教学内容通过病例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在授课中解决问题。例如比如在讲述心力衰竭时,我拿出这样一个病例进行导入:患者,男,65岁,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十余年。三天前,患者因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近三日症状加重,神志清楚,胸闷气短,不得平卧,阵发性咳嗽,头晕,精神不振,纳差,胃脘部不舒,寐差,乏力,二便自调。引入病例后我提出问题:患者不能平卧、阵发性咳嗽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一种迫切进入新课的愿望,围绕这一病例我逐渐再导出心衰的分类、诱因、症状,让同学们知道心衰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呼吸系统感染时心衰的重要诱因,左心衰的主要症状是肺淤血和体循环缺血。
3.3 病例课后讨论法 即在每节课的最后留少许时间,给出一简要病例,让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最后归纳总结,以达到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述完发热时,我拿出这样一个病例给学生讨论:患者,男,65岁,既往体健,近两个月常有倦怠、食欲不佳、低热。体温多在下午和晚上升高,发热持续2~3小时,体温下降,症状缓解,间歇1~2小时再度发热,并随之出现上述症状,如此反复发作。患者近三个月持续喝羊奶。让学生们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本来沉寂的课堂一下活跃起来,不少同学积极发言,互相补充,最后我将他们所讲的要点归纳总结,学习效果非常好。
3.4 病例考核评价法 病例考核法是将病例以答题的形式来交给学生,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此方法可全面衡量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比起一般的考试方法更为灵活有效[3]。
4. 病例分析教学法的优点
4.1 病例分析法能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病例分析教学法比起常规的输灌式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特定的病例,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4.2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 使理论和概念具体化,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
4.3 病例分析法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病例分析教学法改变了输灌式教学法沉闷呆板的教学气氛,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使课堂变得活跃,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4 病例分析法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病例分析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熟悉与该病例有关的其他医学基础与临床方面的内容。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因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高[4]。
综上所述,通过以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但病案分析为基础的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教师应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仍需要进行系统讲授,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病例分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因此往往时间不宜控制,教师应掌握好时间分配,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争论,应放置课后解决。怎样克服局限性,发挥该教学法更好的作用,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1] 金惠铭,王建枝. 病理生理学[M].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 -3.
[2] 冀菁荃,卢彦珍,贾建桃,等. 病例分析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3( 8) : 705 -707.
[3]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Mar 18(8),957-958.
[4]杨和平.病例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 Mar Vol.25 59-60.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病例分析 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该学科主要侧重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使用了病例分析法,弥补了学生临床与理论的脱节问题[2]。
1. 何谓病例分析教学法
病例分析法是运用实际典型的病例或经过加工的有代表性的个体病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及问题教学法,尝试以多种形式的病例分析贯穿整个病理生理学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病例的采集与整理
我们在教学中所用的病例主要是来自于临床出院患者的病历、临床尸检病例以及相关的书籍网站等等,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加工后,选择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启发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整个病例以及相关的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以供课堂使用。
3.病例教学法的实施
3.1 病例直观展示法 把与病例相关的幻灯、图片甚至标本连同病例一起展示给学生的方法叫做病例直观展示法,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我在讲到低张性缺氧血液系统的代偿时,红细胞数量会增多,放了一张高原地区生活人们的图片,很多同学发出惊叹的声音,这就是高原红啊!对于还未去临床实习过的他们来说,这种意想不到的视觉刺激也许可以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强化记忆的效果。
3.2 病例课前导入法 即在讲授新课之前,将教学内容通过病例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在授课中解决问题。例如比如在讲述心力衰竭时,我拿出这样一个病例进行导入:患者,男,65岁,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十余年。三天前,患者因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近三日症状加重,神志清楚,胸闷气短,不得平卧,阵发性咳嗽,头晕,精神不振,纳差,胃脘部不舒,寐差,乏力,二便自调。引入病例后我提出问题:患者不能平卧、阵发性咳嗽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一种迫切进入新课的愿望,围绕这一病例我逐渐再导出心衰的分类、诱因、症状,让同学们知道心衰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呼吸系统感染时心衰的重要诱因,左心衰的主要症状是肺淤血和体循环缺血。
3.3 病例课后讨论法 即在每节课的最后留少许时间,给出一简要病例,让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最后归纳总结,以达到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述完发热时,我拿出这样一个病例给学生讨论:患者,男,65岁,既往体健,近两个月常有倦怠、食欲不佳、低热。体温多在下午和晚上升高,发热持续2~3小时,体温下降,症状缓解,间歇1~2小时再度发热,并随之出现上述症状,如此反复发作。患者近三个月持续喝羊奶。让学生们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本来沉寂的课堂一下活跃起来,不少同学积极发言,互相补充,最后我将他们所讲的要点归纳总结,学习效果非常好。
3.4 病例考核评价法 病例考核法是将病例以答题的形式来交给学生,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此方法可全面衡量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比起一般的考试方法更为灵活有效[3]。
4. 病例分析教学法的优点
4.1 病例分析法能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病例分析教学法比起常规的输灌式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特定的病例,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4.2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 使理论和概念具体化,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
4.3 病例分析法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病例分析教学法改变了输灌式教学法沉闷呆板的教学气氛,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使课堂变得活跃,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4 病例分析法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病例分析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熟悉与该病例有关的其他医学基础与临床方面的内容。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因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高[4]。
综上所述,通过以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但病案分析为基础的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教师应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仍需要进行系统讲授,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病例分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因此往往时间不宜控制,教师应掌握好时间分配,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争论,应放置课后解决。怎样克服局限性,发挥该教学法更好的作用,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1] 金惠铭,王建枝. 病理生理学[M].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 -3.
[2] 冀菁荃,卢彦珍,贾建桃,等. 病例分析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3( 8) : 705 -707.
[3]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Mar 18(8),957-958.
[4]杨和平.病例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 Mar Vol.25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