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山水画风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强调以书入画,将中国山水画样式推向抒情达意艺术高峰。最具代表的是"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不同的社会地位及境况,相似的不得意的遭遇,造就了他们作品的不同绘画特色,但是相似的文人精神内核,给明清两代的文人画以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主要从元朝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及个人角度来分析四家山水画风格形成背景。
  【关键词】:元四家;中国古代绘画;中国画;山水画
  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来描写,是中国画的一种。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山水画技法上讲究经营位置,表达上崇尚意境,包含了极高的文化哲学内涵及人文精神,“山与水”就如“硬与柔”、“静与动”、“阴与阳”……本身是矛盾的统一体,充满了中国特有的哲学精神的艺术审美体系。宗炳《画山水序》提到“圣贤暎于绝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1]其强调艺术家的想象,讲究情致、意境。王微的《叙画》也分析了山水与地图的区别,强调山水画创作的"致”和“情”,即山水画的娱情作用。[2]可见,中国的古代山水画,讲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追求气韵生动的审美要求,是对人生社会及客观自然的双重审美。而其所蕴含的哲学精神、描绘的山川地貌,都是画家应物移情,立意象形的结果,所以画家个体不同的时代社会、生活阅历就呈现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不同高度。要研究理解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渊源、特征及价值,只有进行科学的多角度分析。
  一、“元四家”艺术风格
  在绘画艺术历史中一般将画家细分为人物画家、花鸟画家及山水画家,并以画家取得最高成就的艺术作品划分其艺术身份。“元四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一般指的是董其昌遴选的倪瓒、黄公望、王蒙及吴镇这四位元代山水画家,他们具有相对稳定的山水画作品艺术风格,是元代山水画发展的杰出代表。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是由各种客观因素决定的,如画家自己特殊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的多样复杂,绘画美学思想的不同主旨以及绘画技法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都使艺术风格千差万别。黄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作品水墨、浅绛兼用,笔意简远俊逸,平淡天真,淡墨干皴、苍茫浑厚,渴润兼备,浑厚中见峻峭,苍莽中见娟妍;吴镇,代表作《渔父图》,作品重用墨,墨韵浑厚,行笔飞动,构图奇险,突兀;倪瓒,作品三段式构图:近树、中水、远山,意境清幽深远,干笔皴擦;王蒙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元四家中,王蒙的技法最为全面、纯熟,面目也最为多样,作品重山,气势雄伟,变化万千。元四家的时代风格及民族风格深刻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及艺术思潮。
  二、元四家风格形成社会背景影响
  公元1206年,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占领中原,定都大都(今北京),建立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由于元朝民族间的复杂关系,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不同于以往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社会形态。
  首先,元四家能安心创作,离不开他们不为衣食堪忧的基础条件。蒙古人原来过的是游牧生活,进入中原后,强制将原有的农业生产变为畜牧业,破坏了原有的较为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导致了元代初期的脆弱的经济基础。随着社会逐步安定,蒙古统治阶级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的有利政策,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因此作为绘画艺术发展的基础一一经济实力,仍在起着根本作用。在元四家中,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艺术环境,都保障了其从事书画艺术的良好条件。而倪瓒生于富有家庭,拥有大量田产及书画收藏,虽然后来放弃家产云游四方,但由于他寄居的大多是经济条件良好的高官、文人、朋友,所以其生活也没有存在问题。黄公望曾行走官场,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后云游各地卖卜为生。吴镇也主要靠卖卜为生。在元代,卖卜成为文人的生存手段,当时社会较为动荡,人们非常相信命运的预测。总的来讲,元四家虽各自经济水平不一,但是都是处于社会经济基础层,其山水画作品风格的形成正是建立在他们所处的元代经济环境之上的,他们各自特殊的境遇——富贵腾达或清贫无依的生活阅历深刻影响着画家作品的风格。
  其次在政治方面,蒙古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儒家思想,但同时又保持他们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建国过程中,除了军事上的穷兵默武外,政治上采取了过去中国史上曾未有的民族歧视等级制,即蒙古人居首,色目人次之,汉人、南人居末。“蒙古人与汉人相争,汉人勿还报”。再加上科举制度的废除,知识分子求进无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追求隐逸逐渐成为元代士人的人生意义追求。吴镇的祖上为官,但他禀性孤耿,终生不仕,从不与权势者往来,隐居乡里。黄公望前半生做过小吏,后因受累入狱,受到打击,出狱后不问政事,隐居江湖,一度靠卖卜为生。王蒙生于官宦之家,他时而出仕,时而归隐。倪瓒生于大富之家,但在家庭变故之后放弃家产,云游四方。元四家一生起起落落最终归隐于世,他们的艺术风格也随人生感悟而变化,追求平淡雅逸的人生、艺术境界。
  在思想上,元代各民族文化思潮的大融合,社会动荡的同时,也为思想自由创造了一定条件,元代士人有了巨大的创作自由,可以无拘无束的抒发个性。另外,宗教哲学思想对元四家山水画创作的也有着巨大影响,例如倪瓒,他从小受到道教的影响,到中年他开始信仰道教,并养成了清高孤傲,洁身自好的性格与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
  三、结语
  本文从元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结合元四家个人因素,分析研究了元四家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条件,得出结论,元四家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社会、自然及个人三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该结论对于客观科学评价元四家山水画作品的美学价值及地位具有鉴赏批评实践上的现实意义。元末四大家的绘画风格虽然在形式上略微有所区别,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四大家的艺术精神长期影响了其后的画坛,对明清画坛乃至今日影响都极大。
  参考文献:
  [1][2] 宗炳,王微.画山水序 叙画[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3]傅舟.中国美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4]黄廷海.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5]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二战后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描写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悲剧。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分析家庭矛盾背后的伦理身份缺失和混乱,聚焦作品中家庭成员婚姻关系及代际关系的失衡及其原因,进而说明其引发的伦理秩序混乱是最终导致家庭破碎的原因。威廉斯通过描写一部家庭伦理悲剧,表达了他的伦理道德观念,倡导以爱与责任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伦理的回归,
期刊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以悲剧作为结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试从社会、安娜与弗龙斯基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的阶级局限性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弗龙斯基;爱情悲剧  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是美好的,他们彼此有着心灵上的震撼、精神上的相通和情感上的共鸣;他们的爱情也是轰轰烈烈的,以大胆而令人向往的求爱方式开场,以震动上流社会的公开方式进行,更以震撼整个社会
期刊
【Abstract】:Tao An Meng Yi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 written by Zhang Dai, an essayist and poet in ancient China. In this paper, two translation methods used in Tao An Meng Yi, amplificat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这是中国第一個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小说中描写了现代都市的五光十色,灯红酒绿,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形形色色的男女,反映出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表达了都市男女人生失意,颓废绝望的落寞感伤情怀。  【关键词】:都市;生活;心理;情绪  新感觉派小说是二十世纪我国第一个被引进的现
期刊
【摘要】:《倩女离魂》是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因其以“离魂”的奇异情节区别于其他三部作品,历来受到读者的追捧。《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传奇《离魂记》,但从传奇到杂剧的转变中,无论是内容、思想,还是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都不拘泥于《离魂记》,作者深度把握文学体裁的差异性,使《倩女离魂》焕发出迥异的光彩。  【关键词】:《离魂记》;《倩女离魂》;体裁差异性  郑光祖将唐传奇《离魂记》的故事继承发展为元杂剧《倩
期刊
【摘要】:雅文学与俗文学,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而互动,是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的重要特色。到了宋代以“趋雅避俗”为口号,其目标追求在雅而不在俗。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宋元以来的文学发展轨迹表述为“由雅向俗”的转变。  【关键词】:趋雅避俗;士人心态;平民倾向  一、雅俗观在文学中的发展  雅俗对立的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殷商时期,雅俗界线尚不分明。殷商甲骨文、金文,均未见有“雅”、“俗”二字。
期刊
【摘要】:《神圣与世俗》作为伊利亚德的一本著名著作,是研究宗教学和伊利亚德宗教思想的重要参考。在《神圣与世俗》中,伊利亚德先是论证了神圣与世俗从本质上说即是世界存在的两种基本样式,同时也注意到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其间也比较了宗教人与现代世俗人的一些差异,提出了一个“从对世界的开放,到生命的圣化、经过入门礼等宗教人的生命体验,到非宗教人在世俗化生活中所残留的宗教遗迹”的关于宗教人所生活的世界的宏大的
期刊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当代美国广受尊崇的剧作家之一,其成名作《玻璃动物园》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在剧中,威廉斯用其独特的视角、诗意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张力,凸显出人物身份的异化。本文以异化理论为基础,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阿曼达和劳拉由满怀幻想到幻想破灭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从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揭示在新旧文化交接时期女性身份异化的现象,批判南方传统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与压制。 
期刊
【摘要】:“何去何从”是美国当代女作家欧茨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女主人公康妮最终接受了外界的诱惑,造成了悲剧。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社会背景,现代主义文化现象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透过小说本身,整个社会问题便一览无余。  【关键词】:康妮;社会;现代主义文化;家庭  在当代美国文坛,乔伊斯·卡洛尔·欧茨以创作题材涉猎广泛又勤奋多产而闻名。迄今为止,她发表的各种长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
期刊
【摘要】:庄子被认为是先秦时期最具哲学家气质的人,其学说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复杂而深远,尤其是《秋水》篇寥寥数笔阐述了“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豁达超迈的人生哲学,得出了“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其未生之时”的清醒的认识论判断,使读者在视野的骤然开阔中获得生命的顿悟。  【关键词】:庄子;秋水;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宋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