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教学要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接,注重学生践行能力的培养,避免教学与生活脱节,导致学生知行不一。教师要做德育学习与实践行为的“摆渡人”,做道德践行与让德性成长的“摆渡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品德教学;实践行为;道德践行;摆渡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75-02
打开低年级段《道德与法治》教材,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生活味,书本中不论是题目的设定还是文字、图片的编排,无一不是以学生的生活为源点,并以他们道德素养的提升为终点的。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相应的品行趋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践行能力。可教学的现状是课堂中部分学生侃侃而谈,气氛活跃,看似教育效果明显,实则那些讲得“头头是道”的学生因为年龄尚幼,自控能力薄弱等原因,他们的实际行为与“课堂观点”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有脱节现象。课堂中的另一部分同学,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往往只能担任“旁听”角色,课堂教育对于他们来说作用不是很大。课后,学生依旧“我行我素”,言行与课堂“导向”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深思。
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真实现状和实际需求,没有把优化学生实践行为作为终极目标,没有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到唤醒学生心灵、服务学生生活这一重点上来,导致对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度与教学后学生的践行力关注不够。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做德育学习与实践行为的“摆渡人”
解决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实践行为不一致的问题,要求教师课前做个“有心人”,对学情有足够的研究与把控,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儿童生活,做好德育学习与实践行为的“摆渡人”,以实现教学导行的目标。
(1)调查研究,让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并不是让教师简单地再现生活场景,而是要关注到生活中的“盲点”与困惑,并把这些素材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组织针对性的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好课前的学生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一年级上册《玩得真開心》一课,虽然学生对玩耍很是熟悉,但调查发现,他们对怎样才能玩得开心,怎样安全地玩耍,怎样玩出新花样等能力都是缺失的。同样,吃饭这一每日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也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对餐桌上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相关礼仪等均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要让《吃饭有讲究》的课堂教学呈现实效,课前调查是必做“功课”。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们参与其中,实现道德品质的自我提升。
(2)情境体验,让教学活动“身临其境”
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学前“聚焦”生活场景,发现实际问题,更需要教师教学时“择取”典型片断,创设情境,呈现精彩课堂。教师要组织引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思考辨析,激发思维“火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启示。在这样的课堂,师生间不存在“距离感”,学生会“有话可说”,并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体验,积累新的智慧。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妨在课堂中植入声音、图片之类的辅助材料,或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让他们在观看、体验等活动中感悟并内化自身的德性。如《我们的校园》一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校园,了解不同教室或场所的名称与作用,以此消除新生对学校的陌生感;《课间十分钟》的教学,则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安排课间活动内容,然后尝试体验,最后自主评定其合理性。
当然,情境的设定不必“面面俱到”,它必须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上课了》一文,其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可先后展示三种场景:一是小朋友没带蜡笔影响自己上课。二是家长给孩子送学习用品影响自己工作。三是保安给学生送忘带物品感到自身劳累。然后引导学生逐一观看,展开讨论:不做好课前准备,给自己、家人、他人分别带来了什么麻烦?由此使学生真正信服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
(3)关注心理,让教学活动“切实可行”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懵懂幼稚,但天生的表现欲驱使他们同成年人一样,不愿自暴错误。因此,课堂中若出现类似反省式的提问,学生们大多是不愿面对的,“冷场”也会因此而产生。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在情绪,“顺应”他们的心理,采用“迂回”的教学策略,避免发生这种“尴尬”局面。
如教学《上课了》一文,在回顾忘带物品经历这一环节前,教师可先告知学生,上学忘带东西这样的事老师读书时也曾有过,是正常现象。然后启发他们回忆: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最后引领学生感悟带好学习用品的重要性。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在回顾自身错误时有一种被理解与被接纳的感受,避开了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情感,使行为“优化”得以自然发生。
2.做道德践行与让德性成长的“摆渡人”
南京师范大学孙彩平教授认为:道德法治的核心素养是人追求美好自我与生活的动力,对复杂生活情境的明察,对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克服各种障碍和坚持不懈的意志,以及在各种困境中做出明智决断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等。由此可见,道德法治课程的目标是引领学生智慧生活,是为学生德性成长服务的。
(1)内外结合,让践行活动落到实处
一个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仅仅依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做好课内与课外的延伸工作,让学生把课堂中获得的认知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中去,真正地改变他们的生活。如:《上课了》一课学习后,教师可以在班中开展“课前准备大比拼”的评比活动,利用课前一分钟时间,不定时地检查哪些同学做好了相应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到的同学获得五角星或小红花。开始时,一年级的小朋友或许会为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奖品而努力,慢慢地,他们就会把这一激励下的行为转化为一种学习习惯。
课内外的结合,还适用于教材的灵活运用。教师可把教材中一些不适合课堂开展的活动移至课外。如《玩得真开心》一课,它的第三板块是“开个玩具交流会”,这样的活动如若植入课堂,学生会因时间的限定、空间的约束而玩得不开心,由此感受不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如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让学生在一个多小时的充裕时间里,交换玩具,交流玩法,分享快乐,老师从中适当引导,是能促进学生认知,培养公德意识的。
(2)适时处理,让践行活动即时发生对于教学后仍然出现的一些不当行为,教师要即时处理,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及时思辨,并在讨论中澄清认知,提升自身判断力及自我约束力。
如教学《校园里的号令》后发现,不少学生仍出现因贪玩而在上课铃声停止前的最后几秒钟冲入教室的行为,此时,他们或横冲直撞,或着急忙慌,导致同学桌上的书本被撞飞,没站稳的学生摔了跤等。面对这样的场面,教师要在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做好吗?随后组织学生有序进入教室,对比两次进教室的感受,使学生在互动中真切感受到有序才能快乐的道理。
(3)构建平台,让德性成长自然发生
教学后,教师要针对教学情况构建道德践行平台,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深化认知,学习技能,增进情感。如在教学《校园生活真快乐》后,开展“我是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轮流扮演小老师,其余同学做他(她)的学生。然后引导学生以老师的视角发表观点:我喜欢怎样的学生?这样,学生们就会在换位思考中加深对校园常规的认知,也在角色体验中理解遵守学校制度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把教学的指向“定位”在学生的践行能力上,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接,就一定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如果忽视学生实践行为,那么教学活动将无法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无法促进学生的认知实践,德性教育也就只能停留在课堂中,改变生活将成为“一纸空谈”。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学习与践行的“摆渡人”,为学生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孙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J].学周刊:教学动态,2018(08):110-111
[2]方峥嵘.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的解读与启示[J].江苏教育,2018(11):21-25
关键词:品德教学;实践行为;道德践行;摆渡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75-02
打开低年级段《道德与法治》教材,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生活味,书本中不论是题目的设定还是文字、图片的编排,无一不是以学生的生活为源点,并以他们道德素养的提升为终点的。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相应的品行趋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践行能力。可教学的现状是课堂中部分学生侃侃而谈,气氛活跃,看似教育效果明显,实则那些讲得“头头是道”的学生因为年龄尚幼,自控能力薄弱等原因,他们的实际行为与“课堂观点”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有脱节现象。课堂中的另一部分同学,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往往只能担任“旁听”角色,课堂教育对于他们来说作用不是很大。课后,学生依旧“我行我素”,言行与课堂“导向”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深思。
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真实现状和实际需求,没有把优化学生实践行为作为终极目标,没有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到唤醒学生心灵、服务学生生活这一重点上来,导致对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度与教学后学生的践行力关注不够。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做德育学习与实践行为的“摆渡人”
解决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实践行为不一致的问题,要求教师课前做个“有心人”,对学情有足够的研究与把控,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儿童生活,做好德育学习与实践行为的“摆渡人”,以实现教学导行的目标。
(1)调查研究,让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并不是让教师简单地再现生活场景,而是要关注到生活中的“盲点”与困惑,并把这些素材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组织针对性的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好课前的学生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一年级上册《玩得真開心》一课,虽然学生对玩耍很是熟悉,但调查发现,他们对怎样才能玩得开心,怎样安全地玩耍,怎样玩出新花样等能力都是缺失的。同样,吃饭这一每日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也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对餐桌上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相关礼仪等均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要让《吃饭有讲究》的课堂教学呈现实效,课前调查是必做“功课”。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们参与其中,实现道德品质的自我提升。
(2)情境体验,让教学活动“身临其境”
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学前“聚焦”生活场景,发现实际问题,更需要教师教学时“择取”典型片断,创设情境,呈现精彩课堂。教师要组织引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思考辨析,激发思维“火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启示。在这样的课堂,师生间不存在“距离感”,学生会“有话可说”,并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体验,积累新的智慧。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妨在课堂中植入声音、图片之类的辅助材料,或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让他们在观看、体验等活动中感悟并内化自身的德性。如《我们的校园》一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校园,了解不同教室或场所的名称与作用,以此消除新生对学校的陌生感;《课间十分钟》的教学,则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安排课间活动内容,然后尝试体验,最后自主评定其合理性。
当然,情境的设定不必“面面俱到”,它必须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上课了》一文,其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可先后展示三种场景:一是小朋友没带蜡笔影响自己上课。二是家长给孩子送学习用品影响自己工作。三是保安给学生送忘带物品感到自身劳累。然后引导学生逐一观看,展开讨论:不做好课前准备,给自己、家人、他人分别带来了什么麻烦?由此使学生真正信服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
(3)关注心理,让教学活动“切实可行”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懵懂幼稚,但天生的表现欲驱使他们同成年人一样,不愿自暴错误。因此,课堂中若出现类似反省式的提问,学生们大多是不愿面对的,“冷场”也会因此而产生。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在情绪,“顺应”他们的心理,采用“迂回”的教学策略,避免发生这种“尴尬”局面。
如教学《上课了》一文,在回顾忘带物品经历这一环节前,教师可先告知学生,上学忘带东西这样的事老师读书时也曾有过,是正常现象。然后启发他们回忆: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最后引领学生感悟带好学习用品的重要性。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在回顾自身错误时有一种被理解与被接纳的感受,避开了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情感,使行为“优化”得以自然发生。
2.做道德践行与让德性成长的“摆渡人”
南京师范大学孙彩平教授认为:道德法治的核心素养是人追求美好自我与生活的动力,对复杂生活情境的明察,对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克服各种障碍和坚持不懈的意志,以及在各种困境中做出明智决断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等。由此可见,道德法治课程的目标是引领学生智慧生活,是为学生德性成长服务的。
(1)内外结合,让践行活动落到实处
一个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仅仅依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做好课内与课外的延伸工作,让学生把课堂中获得的认知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中去,真正地改变他们的生活。如:《上课了》一课学习后,教师可以在班中开展“课前准备大比拼”的评比活动,利用课前一分钟时间,不定时地检查哪些同学做好了相应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到的同学获得五角星或小红花。开始时,一年级的小朋友或许会为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奖品而努力,慢慢地,他们就会把这一激励下的行为转化为一种学习习惯。
课内外的结合,还适用于教材的灵活运用。教师可把教材中一些不适合课堂开展的活动移至课外。如《玩得真开心》一课,它的第三板块是“开个玩具交流会”,这样的活动如若植入课堂,学生会因时间的限定、空间的约束而玩得不开心,由此感受不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如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让学生在一个多小时的充裕时间里,交换玩具,交流玩法,分享快乐,老师从中适当引导,是能促进学生认知,培养公德意识的。
(2)适时处理,让践行活动即时发生对于教学后仍然出现的一些不当行为,教师要即时处理,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及时思辨,并在讨论中澄清认知,提升自身判断力及自我约束力。
如教学《校园里的号令》后发现,不少学生仍出现因贪玩而在上课铃声停止前的最后几秒钟冲入教室的行为,此时,他们或横冲直撞,或着急忙慌,导致同学桌上的书本被撞飞,没站稳的学生摔了跤等。面对这样的场面,教师要在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做好吗?随后组织学生有序进入教室,对比两次进教室的感受,使学生在互动中真切感受到有序才能快乐的道理。
(3)构建平台,让德性成长自然发生
教学后,教师要针对教学情况构建道德践行平台,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深化认知,学习技能,增进情感。如在教学《校园生活真快乐》后,开展“我是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轮流扮演小老师,其余同学做他(她)的学生。然后引导学生以老师的视角发表观点:我喜欢怎样的学生?这样,学生们就会在换位思考中加深对校园常规的认知,也在角色体验中理解遵守学校制度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把教学的指向“定位”在学生的践行能力上,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接,就一定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如果忽视学生实践行为,那么教学活动将无法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无法促进学生的认知实践,德性教育也就只能停留在课堂中,改变生活将成为“一纸空谈”。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学习与践行的“摆渡人”,为学生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孙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J].学周刊:教学动态,2018(08):110-111
[2]方峥嵘.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的解读与启示[J].江苏教育,2018(1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