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种植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在种植活动期间,幼儿可以自由探索,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活动中,幼儿与阳光、泥土、水、动植物还有各类工具进行亲密接触,生发测量、种植、唱歌、绘画、记录等多种活动。在这样综合性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全景式”的发展。
真正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跟随幼儿的脚步,放慢教育的节奏,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开启了“全景式种植活动”。何为“全景式种植活动”?即从“种哪里”“种什么”到“怎么种”都由幼儿参与讨论,亲身实践。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种植带来的乐趣与意义。
因地制宜,幼儿全景式参与
(一)自主选择——种哪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能让种植园地更加符合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我园将原有的种植园地进行了大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每块地的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最特别的是有一块脚印形状的土地。孩子们希望在自己喜欢的形状地种菜。但是每个班只有一块种植地,这么多的选择,怎么办呢?通过和孩子们的讨论,决定由我们老师把每一块地都拍照拍下来,然后回教室让幼儿投票,并说说为什么选那块地。哪块地最受欢迎,就选哪块地……
最后投票选出了脚印形状的地块作为我们班的种植园地。选地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环节,但是在背后隐藏着孩子们对地形的观察,对以后种植的计划以及了解自己的喜好,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在集体面前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交流讨论——种什么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我们用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幼儿园种植园地资源丰富,蕴含着很多的教育价值。例如在选择种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先是把自己知道的蔬菜植物都说了个遍,有的说青菜,有的说番茄,有的说茄子,等等。那到底种什么呢?我们请来了小周的外婆给我们讲解。在外婆的课堂上,我们知道不是每种植物都能种的,要看当下的季节、土地的环境等多种因素。在经过外婆的讲解,结合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后,大家一致决定种黄瓜。
(三)团结协作——怎么种
想好了种植地块和种植内容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实践了。黄瓜应该怎么种呢?我们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请来了铠铠的奶奶给我们现场讲解种植黄瓜的步骤,孩子们知道了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鏟子、铁锹等工具。有的小朋友说不太认识这些工具,经过观看网上的图片和实物观察了解了每个工具的名称。在完全了解种植过程之后,开始了实践探索。孩子们把自己家里的种植工具都带来了。来到种植园地,大家纷纷动起手来,先用铲子挖个坑,再将种子放在坑里,用土埋住种子,最后用水壶浇点水就完成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每天都会来看一看自己种的黄瓜有没有长大,每天都会来给它浇水,就像妈妈照顾小宝宝一样。有一天来到了种植园地,突然听见一个孩子惊喜地喊:“老师,我们的黄瓜长出来了!”这一声把所有的孩子都吸引了过去,看着长出来的黄瓜苗,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这样的情感刺激不是一个棒棒糖、一个红苹果就能激发的。这是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礼物,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在享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馈赠。随着黄瓜藤越长越长,孩子们开始准备竹子、绳子、剪刀等工具给黄瓜藤搭架子。五六个人抬着竹子,三四个人拿剪刀和绳子,你松土,我浇水,无形之中大家学会了分工合作,这就是真正的种植活动,是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教育活动。
更新理念,收获全景式成长
(一)幼儿收获成长
虞永平教授说过:种植活动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之一,对种植的关注就是对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认可,在种植中学习也就是在生活中学习。突破了传统的种植活动,孩子们不再简单地做个旁观者,从“种什么”中了解了植物的品种,在“种哪里”中学会了观察身边的环境并作出系列的逻辑思考,最后“怎么种”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了关爱生命、照顾他人的情感。
(二)教师收获专业
所谓“全景式种植”中的“全”不仅是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也是这项活动中的受益者。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慢脚步退位到幼儿的身后,以陪伴的角度进行观察,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比以前更了解孩子,更能读懂孩子们每一个行为的背后的意义。而只有读懂了孩子才能给孩子们更好的陪伴,从多方面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市幼儿园)
真正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跟随幼儿的脚步,放慢教育的节奏,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开启了“全景式种植活动”。何为“全景式种植活动”?即从“种哪里”“种什么”到“怎么种”都由幼儿参与讨论,亲身实践。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种植带来的乐趣与意义。
因地制宜,幼儿全景式参与
(一)自主选择——种哪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能让种植园地更加符合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我园将原有的种植园地进行了大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每块地的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最特别的是有一块脚印形状的土地。孩子们希望在自己喜欢的形状地种菜。但是每个班只有一块种植地,这么多的选择,怎么办呢?通过和孩子们的讨论,决定由我们老师把每一块地都拍照拍下来,然后回教室让幼儿投票,并说说为什么选那块地。哪块地最受欢迎,就选哪块地……
最后投票选出了脚印形状的地块作为我们班的种植园地。选地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环节,但是在背后隐藏着孩子们对地形的观察,对以后种植的计划以及了解自己的喜好,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在集体面前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交流讨论——种什么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活教材,我们用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幼儿园种植园地资源丰富,蕴含着很多的教育价值。例如在选择种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先是把自己知道的蔬菜植物都说了个遍,有的说青菜,有的说番茄,有的说茄子,等等。那到底种什么呢?我们请来了小周的外婆给我们讲解。在外婆的课堂上,我们知道不是每种植物都能种的,要看当下的季节、土地的环境等多种因素。在经过外婆的讲解,结合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后,大家一致决定种黄瓜。
(三)团结协作——怎么种
想好了种植地块和种植内容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实践了。黄瓜应该怎么种呢?我们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请来了铠铠的奶奶给我们现场讲解种植黄瓜的步骤,孩子们知道了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鏟子、铁锹等工具。有的小朋友说不太认识这些工具,经过观看网上的图片和实物观察了解了每个工具的名称。在完全了解种植过程之后,开始了实践探索。孩子们把自己家里的种植工具都带来了。来到种植园地,大家纷纷动起手来,先用铲子挖个坑,再将种子放在坑里,用土埋住种子,最后用水壶浇点水就完成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每天都会来看一看自己种的黄瓜有没有长大,每天都会来给它浇水,就像妈妈照顾小宝宝一样。有一天来到了种植园地,突然听见一个孩子惊喜地喊:“老师,我们的黄瓜长出来了!”这一声把所有的孩子都吸引了过去,看着长出来的黄瓜苗,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这样的情感刺激不是一个棒棒糖、一个红苹果就能激发的。这是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礼物,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在享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馈赠。随着黄瓜藤越长越长,孩子们开始准备竹子、绳子、剪刀等工具给黄瓜藤搭架子。五六个人抬着竹子,三四个人拿剪刀和绳子,你松土,我浇水,无形之中大家学会了分工合作,这就是真正的种植活动,是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教育活动。
更新理念,收获全景式成长
(一)幼儿收获成长
虞永平教授说过:种植活动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之一,对种植的关注就是对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认可,在种植中学习也就是在生活中学习。突破了传统的种植活动,孩子们不再简单地做个旁观者,从“种什么”中了解了植物的品种,在“种哪里”中学会了观察身边的环境并作出系列的逻辑思考,最后“怎么种”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了关爱生命、照顾他人的情感。
(二)教师收获专业
所谓“全景式种植”中的“全”不仅是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也是这项活动中的受益者。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慢脚步退位到幼儿的身后,以陪伴的角度进行观察,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比以前更了解孩子,更能读懂孩子们每一个行为的背后的意义。而只有读懂了孩子才能给孩子们更好的陪伴,从多方面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