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些兄弟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走进一位远道而来的军官,他是驻云南某部扫雷总队指挥长李智伦。几天前,李智伦所部战士在执行扫雷任务时,意外踩上地雷,出现伤亡。
  李智伦:首长对我说,叫你当指挥长,不是让你把大队的战士送到烈士陵园去。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以野战伤、枪弹伤的防治而闻名。李曙光是研究所第九室的主任,20多年前,这个室曾研制过一双用于扫雷时穿的防雷鞋。但当年研究防雷鞋的老主任刘荫秋已经退休。李曙光赶到李智伦所在的云南省扫雷总队,眼前的一切让李曙光理解了李智伦焦急的心情。
  李曙光:有的村庄100口人,还不够100条腿(图1)。
  
  


  (1)雷区对战士、村民的伤害很严重
  
  李智伦:边防部队有一个光荣之家,里面有十几个断腿的战士。
  造成这些伤害的罪魁祸首就是地雷。在爆炸性武器家族中,地雷虽不是进攻性武器,却以成本低,工艺简单,防御效果好,在战争中受到青睐。但战后遗留的地雷,却给边境地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摗?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与相关国家签订了禁雷公约。同时,大规模的扫雷行动在云南、广西等边境地区迅速展开。
  李曙光:世界上对雷患也非常重视,这种情况是战争遗留下来的。和平年代,我们要开通边境,就要把这些雷患消除掉。
  然而,扫除雷患谈何容易?据国际红十字会统计,全世界大约还有1.2亿颗地雷分布在全球60多个国家,平均每2分钟就会有人被地雷炸死或致残。仅云南省的文山地区,几年内就有数千军民伤亡。草丛中、泥土下、农田里,无处不在的地雷让人们防不胜防(图2)。
  
  


  (2)昔日留下的地雷令人步步涉险
  
  每天天一亮,扫雷部队的战士们便到雷区扫雷作业,除了手中的探雷器,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防护。
  李曙光:我们的战士都穿着皮鞋或解放鞋,没有特别的防护,骨头都会炸没了。
  李智伦:扫雷就是这样,一只脚踏进鬼门关,一只脚踩在阳间,扫雷就是生与死的考验。
  看到雷区的情景,李曙光深感沉重。年轻的战士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同样作为军人,自己能为这些可爱的战士做点什么呢?
  李曙光:走的时候,李智伦说防雷设备必须通过实验报告,真正能够防住爆炸的地雷,我才能给战士们穿。
  李智伦:踩着地雷,响了,人不能受伤。而且要解决在林地扫雷的防护任务,既要能上山,还要能防弹,防雷。
  李智伦的要求对于李曙光来说,很高很严格,既要保证排雷时的防护,又要保证山路行进时的安全,这是世界上尚未解决的难题。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对地雷爆炸造成的伤情,美、英、法等国,相继设计过用于扫雷的防雷鞋。
  李曙光:法国的一双防雷鞋,重十几公斤,穿上像机器人似的。这种用铁、铅和钢板等材料制作的防雷鞋,体积大,很笨重,行走不便,防护效果也不理想(图3)。
  
  


  (3)国外的防雷鞋很笨重
  
  任务期限只有一个月。 曾学过武器设计,并对枪战伤、弹创伤等有过深入研究的李曙光知道,要想防住地雷,必须先要弄清损伤机理。李曙光开始往返于云南边境的雷区与重庆的实验室。通过实地查看,他发现,这里的地雷大多是72式和58式防步兵地雷。这两种地雷的爆炸力不是最强的,但是最让人头痛。
  72式防步兵雷,装有52克TNT炸药,这种地雷包有塑料外壳,探雷器不易探测到。因此踩上的几率很大,触雷后虽不会死亡,但致残率在80%以上。
  李曙光:我们在做战伤调查时,看到战士们的腿就像扫把一样,筋、骨都没了,我们称之为拖把状,炸得稀巴烂,必须截肢。
  58式防步兵地雷,里面装有250克TNT当量的炸药(图4)。
  
  


  (4)地雷虽小杀伤力却很大
  
  李曙光:200多克TNT当量的炸药,能把坦克履带炸烂了,怎么去防?
  地雷伤属于爆炸伤,伤情是因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所致。如何衰减冲击波的压力,以减轻爆炸时的损伤程度呢?
  李曙光:我们分析了一下爆炸冲击波的衰减规律,它随半径的增加而衰减得非常大,根据这个原理,抬高鞋底的高度,离爆炸中心就远了。
  刘荫秋:每提高1厘米,减少冲击波20 万公斤的压力,所以加大鞋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90年代初扫雷兵穿气囊式防雷鞋,这种鞋利用抬高高度,以加大脚与爆心的距离为设计基础,穿上这种鞋虽可以降低人踩上地雷时的压强,但并不能做到有效防护。
  看来仅仅只靠增加鞋底的高度并不能完全解决踩上地雷的致伤致残问题。 那么究竟该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减轻爆炸时冲击波带来的伤害呢?一个月的期限一天天临近,李曙光将自己封闭在了办公室和实验室里。
  李曙光:一个军人接受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意味着什么?古代是要杀头的,至少对不起前方的战士。
  正当李曙光为解决冲击波的致伤问题殚精竭虑时,老主任刘荫秋的一句话给了他新思路。
  刘荫秋:我问他,消减冲击波,什么物质最强?他说那就是空气。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柔性物质, 既然硬碰硬的思路不能缓解冲击波的压力,以柔克刚的方式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李曙光:海上的快艇,前部像一把刀似地把水劈开,我们要把冲击波分离,能不能使用类似的方法呢。
  硬与软,刚与柔,人们总能在矛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学里学武器和弹丸设计的李曙光,在矛盾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李曙光将又硬又重的钢铁材料,换成了柔软轻便的塑料泡沫材料。
  摗?李曙光:爆炸时瞬间的冲击非常大,要阻挡这个冲击面。就要叫它大变形,使大量的能量被防护材料吸收,脚面的损伤就减少了。
  带着用新型柔性材料制作的第一双防雷鞋,李曙光信心十足地来到设在重庆的雷爆实验场(图5)。
  
  


  (5)对防雷鞋进行模拟实验
  
  李曙光:在模拟人体的腿脚上,穿上这只防雷鞋,腿上绑上沙袋,模拟人体的重量 ,放在可以牵引的带有滑轮的板上,然后牵引模拟人体触到地雷上。
  一声巨响后,李曙光第一个冲了过去,结果却非常令人失望。
  李曙光:一炸就稀巴烂了,骨头都粉碎了。我不相信会是这样,这个设计从原理到结构,应该是无可挑剔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带着被炸得面目全非的防雷鞋,李曙光离开了现场。
  李曙光没有回家,又去了雷区,因为他的承诺还没有兑现,他要解决的问题还没有眉目。在危险四伏的雷区,李曙光的身边始终有战士们陪伴。
  李曙光:跟他们吃住在一起,关系很密切,像哥们儿一样。战士们去扫雷,一旦踩雷上了,我也得让他们的安全得到保证。
  李曙光已数不清自己到底已经引爆了多少颗地雷,一次次的实爆中,他都有不同的收获。
  李曙光:一开始的办法是阻挡冲击波。实际上,这还不够,还要把它分解,把冲击波的力分散开,在往外分散的过程中,还要二次阻挡。
  一次阻挡,两次阻挡,改一次结构,就要改一回设计,改一回设计就要重新有一个思路,李曙光在材料的改进上下功夫,在爆炸的残片中找寻着答案。
  几天后,李曙光又出现在云南省扫雷总队指挥部,此时,距离李智伦要求的一个月期限仅有两天了。
  李曙光:我的心情很紧张,忐忑不安。
  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后,李曙光设计的防雷鞋完好无损,通过了全体官兵的认可和验收(图6)。
  
  


  (6)一双凝结着兄弟深情的防雷鞋
  
  一天,李曙光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云南省扫雷部队打来的。
  李曙光:一个战士触上了地雷,我一听说吓坏了。
  李智伦:一个叫侯伟杰的战士,他穿着这个防雷鞋真的踩到地雷上了,但他却没有受到伤害。
  1980年5月30日,这是世界扫雷史上应该铭记的一天。侯伟杰,一个高1.83米的战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实战中踩到地雷而没有致残、致伤的人。防雷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感到欣慰的同时,李曙光更多了一份感激。
  李曙光:如果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应该感谢我敬佩的战士们。这些战士非常勇敢,他们敢穿这双鞋。
  
  扫雷部队即将把雷区转交给村委会,交接仪式前李智伦和全体官兵对这片亲手扫过的雷场进行徒步验收,以证明这里已没有地雷了。
  李曙光更加忙碌了,除了腿和脚,他还要将战士们全身上下都防护起来,在李曙光的心里,战士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为了那些兄弟他还要继续努力(图7)。
  
  


  (7)“告示”也是一份合格证书
  
  不久,李曙光研制的防雷鞋及全套扫雷防护装具通过了国家级验收,这套装具开创了军队卫生装备史上的两个世界第一,把我军卫生装备研究推向了世界最前沿。
其他文献
1786年到1865年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山头都被登山者所征服。后来的登山界称这段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期,“阿尔比斯式登山”一词也应运而生。  阿尔卑斯式登山,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环境之下,不依赖他人,不靠外界的补给,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从事攀登各种山峰的登山活动。通常以个人或两三人的小队来爬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的行进速度前进。  为了避免过重的食物或装备压垮自
期刊
神秘的北纬30度,318国道逶迤在横断山区与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这条中国最美最惊险的景观公路,集冰川、雪山、高山、急流、原始森林……为一身,旖旎而峻险。   如果说成为一名驴友是一生中的一个偶然,那么,这次春节租车从成都到拉萨,穿越川藏线应该说是宿命中的必然。一路上,青藏线就像雪域哈达,牵引着我渐入佳境。特别是西藏林芝地区,流连忘返。芒康和通麦天险这两个路段,更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天
期刊
中国传说中夏王朝存在的真实性,始终是国际学术界激烈争议的问题。因为它的存在与否,关乎到早期华夏文明纪年表的构建。而要揭开这一谜底,只有找到后世文献记载中的夏王朝所在地,并通过考古予以证实。    1975年在郑州以西的登封县王城岗找到了一处夏代城址,经过碳14测定距今4000年左右,这一年代的确认,恰好落在了夏代纪年的早期。也就是说,这有可能是传说中大禹所使用过的都城。  史书记载大禹时期的都城在
期刊
说到猎豹,人们会想到它身上美丽的花纹、优美流线的体形、奔跑时闪电般的速度、还有捕食的凶猛,它给人一个强者的形象。但是猎豹的另一面却是脆弱、无助,甚至很可怜。猎豹三兄弟为了生存,结成了联盟,即便这样,它们依然面对死亡的威胁。    在博茨瓦纳的利尼扬蒂草原上,生活着一个由猎豹三兄弟组成的联盟。  它们自幼生活在一起,虽然性格迥异,却丝毫不影响这个铁三角联盟。  兄长阿基利斯是个天生的领导者,从小就有
期刊
昂贵的手表永远设计简单,表盘上一圈罗马数字,秒针,分针,时针,皮表带,走时精确,几十年如一日……  从另一个角度说,腕表表盘上的陀飞轮则更像是一种奢华的装饰。200多年来,这带有生命迹象的尤物,摄人魂魄。它复杂的机械构造,对它的拥有者构成神秘吸引力。或许,这就是陀飞轮成为大热门的原因。    什么是“陀飞轮”  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有“漩涡”之意,是指
期刊
在政界,孔子不得志。  但是孔子却成了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巨星。  自孔子以后的两千多年,  孔子作为“天地君亲师 ”中“师”的象征,  成了中国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从为政到育人,孔子的角色是如何转换的呢?    孔子对于从政想得通,不能从政,就为政。  从政,就是实际做官,进入政治的实际操作层面。为政,就是影响政治,参与政治,参政议政。很早以前,可能在孔子还没有做过官的时候,就有人问孔子,“子奚不
期刊
1662年,英国皇宫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婚礼: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婚礼的宴会上,宾客们惊奇地得知高脚杯中盛的不是葡萄酒,而是来自古老中国的红茶。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凯瑟琳的画像经常出现在英国各类红茶的包装盒上,自此凯瑟琳有了“红茶皇后”的美称。不过,英国人并不知道,红茶在中国的诞生却有一段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    武夷山的桐木村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明朝末年,武夷山已经生产半发
期刊
位于上海崇明岛的东滩湿地,雨量充沛,植被丰富,一直就是小油老罐的美丽家园。小油老罐的学名叫小杓鹬,是全球珍稀濒危鸟类。可是就在近两年,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却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图1)。  大群的小杓鹬为何忽然地消失了呢?崇明岛东滩保护区到底发生了什么?       (1)小杓鹬 属鸟纲 鴴形目 杓鹬属 小型涉禽    2008年5月的一天,东滩保护区的巡护员张明侃像往常一样,进入湿地查看。他的心情并不
期刊
2006年青岛国际服装周。青岛服装公司推出的海洋特色服装图案新奇而独特,引起了轰动。这些图案的设计者,是一位科学家——海洋生物学家郑守仪。    这位科学家一辈子的研究对象——有孔虫。她认为有孔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生物。    郑守仪:有孔虫是有壳的动物,它的壳千姿百态,没亲眼见过它的人,想像不出那种美(图1)。      (1)如此美丽 难以想象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有孔虫”这个陌生而古怪的
期刊
2008年4月7日上午10点40分,凡所有登陆搜房网各个论坛的人,都在醒目的位置看到了一个求救信号:谁知道哪有康斯平供应,救一个孩子的命。  两天前, 一位父亲背着他的儿子,数次转车,来到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小男孩的病情是牙龈的轻微出血,不张开嘴都看不出来。但诊断出病情后,周围的人们焦急万分,又无可奈何。  这个网上求救信号的发出者“幸福的鱼面颊”是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张金华女士,她所说的等待救命的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