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孩子成了不少家长们的头等大事,然而由于一些家长不懂得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教育孩子,致使家庭教育步入误区,很多家长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孩子设计人生,缺少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父母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完全的接纳孩子,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终身学习者,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关键词】家庭教育 环境 倾听 尊重 空间 接纳
晓明是一个高三大男孩,一个周三中午,一个人来到了心理咨询室。问到他来咨询室的原因,他说最近感觉太憋屈、太压抑了,这几天不想上学,想放松几天。问到他和父母的关系时,他说:因为他是住校的,所以就盼着月末假回家,可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不是值班,就是出去打麻将,他一个人在家,感觉很无聊。即使爸爸妈妈在家,也总是不停地唠叨他,说他不学习,交的朋友不三不四。有的时候本来他在家学习,听到父母回家,就把书收起来,故意去玩电脑游戏。最近最令他心烦的是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有了新男朋友,也正是这个女孩一直给他学习的动力,现在他非常难过、心烦,什么事情也做不下去,他想找那个女孩问个清楚。问他父母是否知道这件事时,他说“他们要是知道了,我就完了,得打死我”。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孩子成了不少家长们的头等大事,然而由于一些家长不懂得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教育孩子,致使家庭教育步入误区,很多家长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孩子设计人生,缺少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其得到充分、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也起着推动性作用。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父母自身具备的人格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有积极心态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 父母应互相尊重、谅解、包容,彼此关爱,和睦相处,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表现得愉快、喜悦、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
第二,做孩子的榜样。加州临床心理学家罗梅斯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孩子有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而其中78%的孩子以自己的父母为认同的偶像。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好的行为会对孩子起着好的作用,父母的不良行为更容易让孩子学坏,这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还有些父母不注重自身形象,整天忙于应酬、娱乐,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让他好好学习,简直就成了一句空话。尤其是住宿的学生,可能每个月才回家一次,可回到家里,等着自己的是紧锁的房门。对于处于成长中特别需要关爱的孩子来说,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可能是他们实现人生目标最大的动力。
因此,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孩子方法。还要有自觉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和感染孩子。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学习的榜样和各方面的示范作用。
二、学会倾听
对于父母来说,倾听孩子说话其实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倾听,能使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关系,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更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懂得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孩子的心离父母越来越远,孩子的嘴越闭越紧。可父母却一直在抱怨:不知道孩子一天在想什么,什么事也不和父母说。可很多孩子在咨询中说:有话也不敢和父母说,如果父母知道了,只能是唠叨,甚至还会打骂。而很多孩子来到咨询室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诉说对象,把心理话和咨询师说出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半。
因此,父母要注重给孩子创造“诉说”的安全氛围,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使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倾诉心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尊重孩子
一位哲人说过: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去尊重。
但有些家长总是看到孩子不足的地方,指责、埋怨,有的甚至打骂体罚。笨蛋、傻瓜……给孩子从小贴上消极的标签,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
父母教育孩子要善于换位思考,讲究艺术和方法,以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疏导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要粗暴打骂,或者严加惩罚,而应民主地对待,给孩子自己思考并改正的机会。把孩子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尊重孩子,有助于孩子形成自重、自爱、自尊的品格。
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有自己喜欢的朋友。可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小,缺少社会经验,担心孩子犯错误,因此不允许孩子锁上房门、不允许锁上抽屉,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由父母来安排,交什么样的朋友父母也要过问。导致很多孩子离开父母后不知道怎样去生活,甚至有的孩子走入大学校门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不能自理,有的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回家。
俗话说,鸟儿总有一天要飞上蓝天,海鸥总会去迎接风浪。孩子也是一样的,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父母要给孩子机会去描绘自己的人生,父母要以欣赏的眼光站在远处,做孩子的知己、朋友、同行者。
五、完全的接纳孩子
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也是每个人都不能缺乏的,家庭是最能满足爱和归属需要的场所,因此父母的爱和接纳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使孩子懂得接受爱、爱他人,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口不择言,对孩子的爱变了味道,“你太叫我失望了”,“你不是我的孩子”,“以后别叫我妈(爸)”,往往使孩子茫然失措,最终导致很多优秀的孩子上网成瘾,离家出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因此做好合格的父母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终身学习者,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关键词】家庭教育 环境 倾听 尊重 空间 接纳
晓明是一个高三大男孩,一个周三中午,一个人来到了心理咨询室。问到他来咨询室的原因,他说最近感觉太憋屈、太压抑了,这几天不想上学,想放松几天。问到他和父母的关系时,他说:因为他是住校的,所以就盼着月末假回家,可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也不在家,不是值班,就是出去打麻将,他一个人在家,感觉很无聊。即使爸爸妈妈在家,也总是不停地唠叨他,说他不学习,交的朋友不三不四。有的时候本来他在家学习,听到父母回家,就把书收起来,故意去玩电脑游戏。最近最令他心烦的是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有了新男朋友,也正是这个女孩一直给他学习的动力,现在他非常难过、心烦,什么事情也做不下去,他想找那个女孩问个清楚。问他父母是否知道这件事时,他说“他们要是知道了,我就完了,得打死我”。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孩子成了不少家长们的头等大事,然而由于一些家长不懂得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教育孩子,致使家庭教育步入误区,很多家长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孩子设计人生,缺少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其得到充分、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也起着推动性作用。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父母自身具备的人格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有积极心态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 父母应互相尊重、谅解、包容,彼此关爱,和睦相处,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表现得愉快、喜悦、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
第二,做孩子的榜样。加州临床心理学家罗梅斯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孩子有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而其中78%的孩子以自己的父母为认同的偶像。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好的行为会对孩子起着好的作用,父母的不良行为更容易让孩子学坏,这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还有些父母不注重自身形象,整天忙于应酬、娱乐,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让他好好学习,简直就成了一句空话。尤其是住宿的学生,可能每个月才回家一次,可回到家里,等着自己的是紧锁的房门。对于处于成长中特别需要关爱的孩子来说,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可能是他们实现人生目标最大的动力。
因此,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孩子方法。还要有自觉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和感染孩子。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学习的榜样和各方面的示范作用。
二、学会倾听
对于父母来说,倾听孩子说话其实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倾听,能使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关系,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更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懂得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孩子的心离父母越来越远,孩子的嘴越闭越紧。可父母却一直在抱怨:不知道孩子一天在想什么,什么事也不和父母说。可很多孩子在咨询中说:有话也不敢和父母说,如果父母知道了,只能是唠叨,甚至还会打骂。而很多孩子来到咨询室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诉说对象,把心理话和咨询师说出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半。
因此,父母要注重给孩子创造“诉说”的安全氛围,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使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倾诉心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尊重孩子
一位哲人说过: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去尊重。
但有些家长总是看到孩子不足的地方,指责、埋怨,有的甚至打骂体罚。笨蛋、傻瓜……给孩子从小贴上消极的标签,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
父母教育孩子要善于换位思考,讲究艺术和方法,以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疏导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要粗暴打骂,或者严加惩罚,而应民主地对待,给孩子自己思考并改正的机会。把孩子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尊重孩子,有助于孩子形成自重、自爱、自尊的品格。
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有自己喜欢的朋友。可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小,缺少社会经验,担心孩子犯错误,因此不允许孩子锁上房门、不允许锁上抽屉,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由父母来安排,交什么样的朋友父母也要过问。导致很多孩子离开父母后不知道怎样去生活,甚至有的孩子走入大学校门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不能自理,有的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回家。
俗话说,鸟儿总有一天要飞上蓝天,海鸥总会去迎接风浪。孩子也是一样的,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父母要给孩子机会去描绘自己的人生,父母要以欣赏的眼光站在远处,做孩子的知己、朋友、同行者。
五、完全的接纳孩子
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也是每个人都不能缺乏的,家庭是最能满足爱和归属需要的场所,因此父母的爱和接纳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使孩子懂得接受爱、爱他人,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口不择言,对孩子的爱变了味道,“你太叫我失望了”,“你不是我的孩子”,“以后别叫我妈(爸)”,往往使孩子茫然失措,最终导致很多优秀的孩子上网成瘾,离家出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因此做好合格的父母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终身学习者,陪伴孩子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