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哲理入题来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创意解说]
  安徽卷一改2009年“弯道超越”的社会热点,转向了阮元七绝富含哲理意味的一首小诗。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古诗的气韵、文学的气息看上去与去年颇具时代动感的“弯道超越”形成极大反差,因而在审题上也就明显加大了难度。
  《吴兴杂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歌的后两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在深处种植菱,浅处呢?种植水稻。不深不浅的地方呢?那就种植荷花。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对人的一种忠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所以,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抓住了这段文字的要义。
  其实诗人通过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利用现有条件,具体安排事宜,善变通,不固执,不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对于这道很美的作文题目,如果考生能过了审题这一关,应该能写出高质量的美文。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怎样合适就怎样栽培;另一方面就是物有所长,发挥自己的特长才有利于成才。在这两点基础上,该七言绝句蕴含的哲理还在于:无论社会经济还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都应充分遵循规律;也正因为此,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得其宜、统筹兼顾。
  于人,我们可从如何转化不利条件,发挥个人所长立意。“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条道路都不同,而走法也未尽相同,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总之,写作时,要注意深浅程度的把握,不可过深而流于空谈,也不可只及生活而过浅过俗。
  [应对策略]
  对于审题严密,具有哲理思辨的作文题目,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仔细研读材料和具体要求,不仅看表面,更要看内在。作为考生来说,要坚持耐心地把材料和作文要求看清、看透,如此方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主旨。而事实上,有些考生总是迫不及待地看完材料然后不假思索地就动笔,忽略甚至无视其他部分,最终往往是事倍功半,写出了自我感觉良好却偏离了题意的文章。
  尽管作文题中的文字均有其作用,但重要性却不尽相同。我们一定要选准关键句、关键词。就本诗而言,对于难度稍大的材料,我们不妨做以下两方面思考:
  一是审内容:
  材料强调了什么?
  主要对象是什么?
  材料中给你最主要的印象是什么?
  材料中给你的最主要的印象在哪里?
  哪些词语展示了命题者的态度与主张?
  由这则材料你想到了什么?
  二是审主题:一则材料肯定有最集中的态度、方法、主张、观点,肯定会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推断,防止只抓住细枝末节而忽略全局。
  第二,加强思维训练。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和考生写作中出现的失误,我们不难发现,作文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1999年开始的话题作文,走到今天,也只有天津卷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还在坚守着这一阵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同学丝毫不担心偏题、跑题。
  如此下来,为数不少的同学连起码的审题都不会了。最近两年,许多省份大力加强了有一定审题难度的材料作文的考查,确实有一种“拨乱反正”的味道在里面。
  审题是否成功,文章能否切合题意则是思维品质好坏的一个很好体现,因而决不能轻视审题这一环节,力求做到看尽所有,全面把握;提取重点,强化思维。
  针对某些材料作文审题严密、哲理思辨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用两句话来加以概括,即析角度、明意蕴。析角度就是多角度分析问题,角度要新,要活,要全面,不要偏激,说话要留有余地,记住“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明意蕴,意蕴本身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在这里是借用这一词语。要深入思考材料中渗透的情感,甚至是材料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人生的某种精义。明意蕴是深层次的内涵,是理性思维的升华。二者之间是思维逐步深入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感情的外露,思辨的提升。
  [备考启示]
  高考作文强调学生内在的人生反思,强调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新材料作文强调思维的辩证品质,强调学生自己对人生的内在反思,对生活的把握能力。我们应当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强调在多彩的生活背景下多角度地感悟人生、启发心灵。这正符合眼下素质教育的初衷,符合新课改的方向。
  [延伸练习]
  一位诗人想到人生的虚无,就决定自杀。他来到空旷的野地里,挖了一个坟。当他看到四周过于光秃时,便在周围种上花草,渐渐地又迷上了园艺。他的成就闻名遐迩。一天,一对母子来到这里。小男孩指着坟问诗人,这是什么?诗人脸红了,说这是特意为小男孩挖的树坑,喜欢什么就种什么。小男孩和他的妈妈都高兴地笑了。
  请全面理解材料,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析:失败迷惘时,我们可以大喊大叫,又何必要寻死觅活?诗人在人生虚无时想到自杀,这本身就是不对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习惯生活在顺境之中,对逆境则是难以忍受。其实,逆境也许会在你受伤的心上洒把盐,也可能使你本已松懈的心灵更加坚强。值得庆幸的是,诗人经受住了挫折的考验,最后有滋有味地活了下来。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能够经受挫折,接受挫折的洗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定要记住,读书不是唯一的人生选择。假若高考名落孙山,大可不必落泪。我们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只要认真准备,时刻努力着,一样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蓝天白云。
  例文:蝶的永恒
  吴 静
  一个束缚蛹的茧,让蛹感到好沉重,然而蛹却以它的执著与信心,冲破了重重障碍,翩翩飞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破茧而出的蝶是美丽的,是世间美好的化身!我们欣赏蝶的美丽,更应赞叹蛹破茧的精神,那一过程中的执著与艰辛。面对挫折,它选择的是斗争!
  痛苦的历练,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暂时的挫折,我们也是无法避免的。从我们懂事开始,就痛并快乐着。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蛹尚能如此,而况人乎?面对挫折,我们只有从容地接受它,解决它,用我们的勇气与力量去打败它!
  苏武,面对匈奴首领的高官诱逼,面对边疆恶劣的环境,他选择了斗争,选择了用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来对抗外部一切。最终,他成了孤独的牧羊人,一个人在荒芜的草原放牧。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他没有屈服,仍以自己的昂然之姿来面对一切。十几年后,换来了大汉史书上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中原的富足与边疆的困窘,给人的感觉似乎一个在天堂,另一个在地狱。然而,昭君面对匈奴恶劣的环境和匈奴王陌生的面孔,毅然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去那一个语言不通,风土人情完全两样的地方。在漫漫黄沙中,她学会了用自己坚强的心去抵抗内心的孤寂和惆怅。昭君牺牲了自己,却换来了边界的安宁!于是“落雁”的佳话便千古流传了下来,丝绸之路上留下一串美丽的脚印,漫天飞舞的黄沙中也多了一串美妙乐声!
  困难,是人一生中无法逃避的,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正确面对并克服它。一个人,时时将脚印背在身上,那么它会被脚步压垮倒下;将脚印丢在身后,昂首走过去,这才是精彩的人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微笑,坦然面对一切。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能否以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它,弱者是永远不会战胜困难的。
  痛苦的历练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迷雾来遮盖心灵的光辉,不是放大困难来羁绊我们的人生。放大困难的蛹,不会蜕变成美丽的蝴蝶;放大困难的鸟,不会在烈火中重生……
  我们要做的是用圣洁的月光来照亮心灵的道路,用月光的清辉驱除内心的恐惧,以我们的勇气与执著昂然屹立于困难面前,那样你的人生才会开满鲜花!
  点评:本文标题是“蝶的永恒”,开篇寥寥数语将“破茧而出的蝶”写的富有情趣与理性,入题较快;苏武、昭君材料的运用精当、传神,这两人都曾遭受大的人生挫折,也均在人生阅历中留下了华美的乐章;接着总结,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要学会微笑,坦然面对一切”;最后写“放大困难的蛹,不会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与开头相呼应,呼吁人们“以我们的勇气与执著昂然屹立于困难面前”。
  责任编校 彭 琳
其他文献
It的用法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下面结合全国各地考题,就it的四大热门考点进行归纳。  热门考点一:it用作人称代词,代替前文提到的事情,性别不明或性别被认为不重要的人或动物。如:  My key is missing. I can’t find it anywhere.我的钥匙不见了,哪里都找不到它。(代指钥匙)  【真题回放】  1.(2008年广东卷)It is said that a shor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今年2月初,山东新泰市新考选提拔6名副局长、1名法院副院长,这7人中有6人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最年轻的只有23岁。新泰市的做法引发社会热议,一些公众提出质疑:这些年轻人是否有特殊背景、选拔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他们缺少基层的锻炼和丰富的经验,能否胜任领导岗位?也有不少公众力挺新泰市的做法,支持让这些80后的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  看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
“境界高远”说起来挺吓人的,其实就是人性的回归,就是回复到对“人”的思考上来。文学即人学,审题视角一回归到“人”,就容易深刻;主题涉及到“人”,就让人觉得感动。特别是近几年,高考作文丢失多年的人文性又回来了,这就更需要我们对我们“人”自己作更多的思考。回归人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思考人性。  人是复杂的动物,既有优良的品性,又有天生的弱点。思考人性,让勤俭、诚直、谦恭、笃行、自尊、
近五年来,借助比较的方式考察科举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在高考中屡见不鲜。2016年全国文综Ⅱ卷第25题着眼于不同历史阶段的选官特点,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度的优越性;2018年全国文综Ⅲ卷第25题呈现了两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在比对相关数据的过程中,理解科举制度在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方面的积极意义。2020年全国文综Ⅱ卷第26题依然延续以上的命题思路,该题从北宋时期的一宗“科场舞弊案”
目前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已经在部分地区推行,在“货多时少”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课堂能够行云流水,富有逻辑?如何将核心素养的落实达成与历史课堂教学完美结合?现以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浅议本人的一些思考。  一、融会贯通:探明学情,大胆取舍明方向  本课内容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史实。初中课本除了“边疆
当前,广东梅州市丰顺县正大力实施“五大百亿”投资工程,积极培育“五个百亿”重点产业,以更高颜值的生态环境、更高品质的营商环境、更高集聚的产业环境,加快打造梅州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之星,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和顺之城,奋力推动丰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产业兴城  “五个百亿”重点产业集聚特色明。  “目前我们一期工程正有序推进,将于7月动工。”站在项目沙盘前,丰顺声谷国际科技小镇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那是2005年,我到阿里地区采访河北的援藏干部。采访结束后,去了阿里烈士陵园。“李狄三,河北省无极县里城道村人……”当“河北省”三个字闯入眼帘后,我骤然一惊:河北省的烈士怎么埋到这么遥远的地方了呢?  原来,1950年8月,李狄三作为总指挥带领136人组成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阗普鲁村出发,历经磨难,以惊人的毅力翻越昆仑界山达坂,冒着高寒、缺氧,穿越无人区、两水泉,沿途63名官兵牺牲……次年,当五
(1)  你校广播站就改革开发21周年成果向同学们征英文稿,请根据下图就改革开放30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写一份广播稿。    [写作内容]  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是一个方面;  2.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以拥有一辆自行车而自豪;  3. 到了90年代,摩托车已经普及到普通百姓家庭;  4. 到了现在,私家车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5.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有纪年法、大事年表法、主题法、历史概念法、地图教学、图示法等等。但这些都是属于术的层次,有术必有道,“道术结合”才能培养有价值的时空观。道就要把时空观念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行谋划,而不是单独截取一个教学环节来思考。时空观念的教学需要关注整体和局部,从大处着眼看历史走向,從细节下手体验历史的复杂。  一、“汉承秦制”引发的时空思考  秦始皇汉高祖
从 2019 年 9 月开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 外历史纲要》(上)(下文简称《纲要》)在上海 等六个省市率先使用。“《纲要》内容之浓缩, 还是大大超出教师的想象。”[1]这就给教师 带来了极大挑战。  教师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该如何破解“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下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案例,从三个方面来探究解决之道。  一、领悟课标精神——解决矛盾的依据  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在新教材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