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与本为一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曾国祥指导的电影《七月与安生》自上映以来收获诸多赞誉。片中两位女主角七月与安生从坦诚相对到渐生嫌隙再到释怀和解,携手走过了漫长的试炼与拉锯的成长之路。影片借由性格迥异的二人的互动微缩和象征着作为个体的人如何发掘真实的自我并与之达成和解从而真正得到成长的人生过程。对这两位主要女性角色形象的精彩诠释是这部以人物塑造为核心的青春电影得以拥有如此高完成度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人物塑造;自我和解;相与为一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七月与安生》以精准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跳脱套路的叙事策略为近年来颇受诟病的国产青春片带来了新的思路。在这部口碑之作的诸多促成要素中,最核心的当属对主要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七月与安生相伴相生的成长过程和彼此命运的深深羁绊酿出的复杂又微妙的深刻感情促使她们成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影片将这充满宿命感的情感变化过程描绘得细致动人。
  一、表里不一:我们选择彼此
  影片伊始便通过相去甚远的家庭背景和行事作风烘托出七月与安生性格的截然不同,这样的两个人何以成为亲密无间的挚友?随着影片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原因浮出水面:看似天差地别的二人都有着表里不一的矛盾,彼此表现出来的那一面正好是对方隐藏起来的部分。原生家庭的破碎使得安生习惯了不被管束的随性姿态,但渴望自由的她更渴望爱,安生张扬的外表下是深深的自卑,七月的出现弥补了她缺失久矣的温暖;反观自小被爱包围的七月,不用像安生那样伪装出强势,也不需要以叛逆来宣告自己的存在。在两人的关系中,飞扬跋扈的安生反而是怯懦的、小心翼翼的、更害怕失去的,她一直渴望施与,因为自己一直是被施与的那一个。而温柔娴静的七月看似弱势,却拥有十足的掌控力,这一点在二人与家明的交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段旷日持久的三角关系中,始终隐忍的七月正因着这一份隐忍而掌握了主动权,摆脱了脸谱化的传统弱者身份,以不动声色的、以退为进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初次离别的火车站,七月已经知晓了家明对安生的情不自禁,也多少清楚安生离开自己的原因,纵然不舍安生的离去,却也不乏松一口气地接受了安生对自己的付出。可惜最后一刻由玉佩引发的误会让安生无从解释,也刺破了七月的自欺欺人。她不得不直面男友对挚友动心而挚友为顾全自己才离开的难堪事实,也在安生的发问下无处掩藏自己最赤裸裸的自私——“如果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七月终是没有挽留安生。此处由离别勾出比离别更为惆怅难解的情感和思悟,是本片打破常规情境叙事模式的一大亮点。在这部由离别与重逢串起的影片中,之后每一次的分离与相聚都会带来人物关系与情感的变化,并以此推进情节的发展。
  随后二人以通信的方式保持联系,影片通过细微而丰富的快节奏画面切换勾勒出两人迥异的生活环境。“千山万水走遍,我已走到尽头”,安生年纪轻轻便历经世事的沧桑与七月按部就班的乏味平庸之对比,迅速推进了人物的命运进程,也不禁为观众带来因时间流逝而引发的感性伤怀:七月的一成不变与安生的颠沛流离道出人生无解的困境,是被平淡琐事点滴消磨掉理想与热情还是被无常境遇逐渐掏空灵魂?唯有一句“问候家明”将思绪拉回故事情节之中,提醒着二人仍心结未解。是出于对家明的念念不忘还是出于对七月没有选择自己的耿耿于怀?安生寄来的明信片始终带上这一句以对七月的粉饰太平暗暗挑衅。正如七月所说:“你敢跟我抢吗,我不给你领回家谁管你,我不跟你做朋友谁理你,除了我,没有人爱你。”是的,安生没有退路,她没法自私,因为她拥有的太少了。所以她会说,“我终于也有个地方能招待你了”“我以后会有钱的”,我可以让你依靠。她一直尽力用自己的方式照顾七月,瞒着七月去给家明“打招呼”、为了成全七月的爱情远走他乡、甚至到后来听闻家明在婚礼当天离开时她还在对七月说我去帮你把他找回来,这便是安生爱七月的方式,她对七月的在意甚至超过对她自己。所以可想而知安生对七月没有选择自己有多么失望,这种怨怼与不甘情绪也只能以此为出口宣泄。
  至于北京重遇后与家明的纠缠或许是因为在上海与七月不欢而散后内心始终对七月将你我划分如此清楚存有的一份怨恨,一如火车站分别后明信片上“问候家明”那般的赌气;或许是刚刚失去那个正在跟老婆办离婚想要带自己去加拿大的男人,家明是又一次陷入绝望的安生眼前唯一能抓住的一点点温暖;又或许她只是不想与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七月彻底断了联系,哪怕是通过这种自己曾经最不愿选择的、会伤害到她的方式。
  二、相伴相生:我们补足彼此
  影片前半段的矛盾纠葛是从后半段两位女孩互换人生开始化解的。千帆过尽的安生终于过上了心底渴望的安稳生活,而踏上流浪旅途的七月发现自己其实特别习惯摇晃和漂流。两人通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发掘了各自最真实的渴望,从而重置了彼此错位的人生,通过与对方的相互参照和镜像显现发掘出隐藏的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填补升级。
  为了更直观的体现这一点,影片选择了“赤裸”这一私人化色彩强烈的概念来强调二人的亲密关系,更将“赤裸”等同于“赤诚”,转化为衡量二人情感距离的一个变量。“坦诚相对”之于姐妹情谊便是“两肋插刀”之于兄弟义气的分量,这为全片情感的铺垫、爆发与和解、沉淀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不装”时的二人在情感上总是距离彼此最近的。无论是在上海餐馆中两人迎来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还是后来在浴室的彻底爆发,都是她们重新像少女时期的亲密无间一样赤诚相对的表现。不得不佩服曾国祥导演把控女性心理的功力,对两场重头戏的分寸感着实拿捏到位,展现出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汹涌。当两人再次以正面相拥的姿势平躺在一起,倾诉着对彼此的爱恨不平与依恋不舍,便是影片最“赤诚”的片段——“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长镜头特有的饱满将两人每个表情的细微变化如实记录,暖黄灯光营造出的温馨与柔软将情感的和解烘托得极具说服力也极有代入感。二人辗转半生牽绊,此刻终将怨愤释怀。与其说她们是成为对方,不如说是彼此都完成了向本真自我的回归。二人交换后的人生绝不是对对方前半生的简单重复,而是融合自我意识后的自觉选择,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生。安生前半生的漂泊只能叫流浪,七月后半生的冒险才能叫追寻;七月前半生的平淡只能叫寻常,安生后半生的从容才能叫安稳。   影片中众多意象也暗示着这种共生关系。如影子,象征着二人宿命的羁绊,她们互为对方的影子,故安生前半生流浪过的每一个地方后来都有了七月的身影,而七月曾经一眼望得到头的日子反而令安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再如家明,作为意象来看,家明是七月与安生二人之间情感变化与维系的重要纽带。家明的出现令两个女孩意识到你我之分并开启回归本真自我之路。
  在这段三角关系中,被两个女孩同时爱着的家明本应是矛盾的焦点却从来没能主动做出选择,无论是18岁时安生的离开,还是结婚前夜七月安排的逃婚,他只能被动接受两个女孩已经做出的选择。七月确定对自己心怀愧疚的家明总会成全她的需求,而安生更是在家明做选择之前便用决绝的态度断了他做出另一种选择的可能。家明如傀儡般被摆布,以局外人的身份充当了姐妹二人感情变化的引子,却始终没能参与进实际的反应过程。比起个性鲜明的七月与安生,家明这一人物反而更接近现实生活中被规定的、面目模糊的大多数:无法控制内心对安生的惦念和悸动,更不能放弃和辜负七月的一片深情,不乏善良但因想要的太多而导致最后什么都没能抓住。这反衬出七月与安生是何其幸运,能够拥有如镜子般反映出自己的对方,促进着也记录着彼此一路脱胎换骨的过程。
  三、相与为一:我们就是彼此
  镜子在影片中是一个重要道具,四次出现的镜子都标定着人物关系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第一次,安生帮七月剪发,二人在镜前相视而笑,此时的她们仍亲密无间,但注定要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第二次,上海酒店的洗手间,二人先后独自出现在镜中,因家明而产生的分化和嫌隙彼此心知肚明,但谁也没有勇气先去戳破;第三次,家明出租屋的浴室里悬挂的那面小镜子见证了二人最激烈的也是最彻底的摊牌过程,此后彼此又能卸下伪装,坦诚相对;最后一次,安生在镜中看见了七月,身着白衣的二人在夜色中分外鲜明,宛如新生,两人镜中互看,笑中带泪,真正融为一体。这一处超现实的设计搭配精心制作的配乐,掀起了全片最强烈的情感高潮,是这部始终保持克制的影片最煽情的一幕。二人的合体点明了影片的主题也消解了贯穿全片的矛盾——你我之分,二人之间的感情彻底超越惯常意义上的姐妹深情而升华为心灵互通:我们不再需要依靠交换人生来成为彼此,因为我们已经完全抵达对方,从此我们就是彼此。
  结尾的三次反转在此种体验的完整传递上也功不可没,不仅矛盾的消解过程被具象化,在虚实结合的层层诠释中展示了更多可能性,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被填补进更多微妙的延伸,从而为观众提供了更舒展的情绪释放空间:家明读到了安生写进小说的结局,安生仿佛变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也变成流浪着的安生。告别时七月怕自己会留下,也怕安生会跟自己走,诚实而准确地点出了此时二人仍有嫌隙的微妙情绪。所以在安生告诉家明的结局里,两人终于卸下伪饰,互换人生。所幸影片未在此处结束,真正的结局由此揭晓——七月因难产而死亡,安生13岁时所许的愿竟一语成谶,只是27岁离开人世的并非自己,原来影片伊始便已埋下伏笔。
  两个女孩从关怀相望到嫉妒相争走过了漫长的成长之路,不羁却又矛盾的安生从不安于室到安于新生,终究释怀过往,拥有了渴望已久的家,过起了自己从前最羡慕七月的安稳生活;而摆脱束缚的七月永远地活在了安生的小说里,获得了自己曾经不敢追寻却向往已久的自由。在影片最后那个充满形式感的画面中,缓步向象征着世界尽头的灯塔走去的女孩仿佛下一秒便能抵达自己最形而上的终极愿望。
  结 语
  《七月与安生》属于“小切口深挖掘”的典型,具有一种不同于绝大多数国产影片的哲学气质。影片以友情、爱情这类青春片常见素材包裹故事外壳,但其内在意图是探讨作为个体的人如何发掘真实的自我并与之达成和解从而真正得到成长的过程。两位女性角色对自身存在具有更高質量的追求,对心灵归宿的追问更是通过对自我完整人生的关注和摆脱外在干扰的专注探索完成的,这是本片的人物塑造所秉持的先进理念,也是本片得以跳脱出被爱情捆绑的庸常青春片三观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 人们讨论一个艺术作品时,向来都要谈它是如何表现和再现,即它有什么意义内涵或表达了什么情绪情感。人们向来默认艺术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本文以纯形式的现代舞作品《地图》为例,引大家重新思考舞蹈艺术中形式的重要性和独立性。  【关键词】 舞蹈;内容;形式;身体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沈伟的《地图》是一个寻不出内容、只能见形式的现代舞作品,它时长40分钟左右,竟然仅以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受右翼史观的影响,日本政府与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NHK播出机构冲突不断。在严苛的政治语境下, NHK如何处理好与民众、政府的关系,坚守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而不沦为政府的“传声筒”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即以《731部队的真相》为研究文本,探析其如何以影像叙述苦难历史记忆。与此同时,深究标榜独立自主新媒体的NHK,如何在社会舆论和政治权利的双重夹击之下,最终走出公共性困境。本文认为,《7
期刊
【摘要】 绘画语言的现代演进总是和与音乐语言之纯粹性的攀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总透着些许自叹弗如的哀怨。文章试就形色与声音在其自然规定性层面的比较,欲说明二者表现力差异乃其各自天赋功能形式所决定而非人为比附可消弭,遑論其各自的诸方价值恰在于此。  【关键词】 形色;声音;感知;比较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视觉感知与听觉感知固然会在生命经验的层面上建立通感联系,获得彼此间某种
期刊
【摘要】 浅绛彩瓷施彩浅淡,将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胎上来,集诗、书、画、印于一体,颇具文人画意和笔墨风雅,虽然流行时间短暂,但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写下了绚烂夺目的精彩篇章。文章选介了福州市博物馆6件馆藏浅绛彩瓷器,对浅绛雅瓷蕴含的文人情趣和艺术魅力略作赏析。  【关键词】 浅绛彩瓷;文人情趣;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浅绛”原是中国画术语,指元代黄公望首创的用水墨勾画
期刊
【摘要】 《杜姆卡》(Op.59)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首富有浓郁俄罗斯民族气息的钢琴小品。本文主要对该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探析,进而揭示其创作意境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杜姆卡》;艺术风格;创作意境;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俄罗斯作曲家“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大量兼具浪漫主义诗情画意与深厚浓郁民族情怀的音乐作品。其中,创作于1886年反映俄罗斯劳动人民乡
期刊
【摘要】 在国际创意舞蹈高校展演北师大专场演出《转换与重置》中,“转换”与“重置”的主题将舞蹈创作美体现在突破传统、创新、舞蹈的形式等等方面,舞蹈创作中存在着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舞蹈是一门动觉、听觉、视觉为一体的艺术,“美”“动作性”是舞蹈的本质。舞蹈美学是从生活中提取动作,到编创者编排动作,到舞台上的表演动作,到观众欣赏动作产生审美体验的审美艺术,它既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也包含了
期刊
【摘要】 日本电影《最后的南丁格尔》颠覆了战争片中男女性别关系建构的惯常范式,打破了类型片中男女性别元素设置的惯性思维,表征一种新的战争片表意话语,彰显一种新的电影性别理念。影片《最后的南丁格尔》在视听语言与剧本构作的对比思维下,酣畅淋漓地书写了战争中的女性担当,突显人世间的女性价值。影片在电影画面的景别、光线、色彩及音乐等视听语言对比下,烘托出战争中女性的情感担当。影片在电影剧作的主题阐发、人物
期刊
【摘要】 通过理论角度对艺术展示与观众互动的探讨,引入对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作品与观众间互动模式的案例分析。作者亲历双年展,并担任作品支持的志愿者,将自身与观众互动的体验,结合对作品来源的社会关系结构分析,从作品与城市、观众和社会关系三方面的角度探讨艺术展示与观众的多重互动关系。  【关键词】 上海双年展;艺术展示;作品;观众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了深圳在非遗发掘保护、传承和研究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深圳非遗保护的两大创新举措——“非地非遗”“非遗+文创”,认为非遗保护的“深圳经验”为其他城市的非遗保护及城市化进程中非遗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 城市化;非遗;深圳;“非地非遗”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绵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了总量丰富、形
期刊
【摘要】 艺术史作為一门现代性的学科已经遭遇过两次危机。这两次危机各自催生了不同的艺术史的新方法。艺术史的危机发生在现代性的历史纵深之中,内在地分有着现代性的逻辑。第一次危机刚好发生在现代性前半段完成之时,其标志就是总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史与实在经验之间发生了分裂。第二次危机与现代性的后半段刚好重合,其标志是对总体性的否定,以及诸领域之间的分化。艺术史的危机就是一部综合的/总体的艺术史形成和瓦解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