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实践体验活动已经完全变味,学生将其视为可以游玩、散心的机会,更有甚至看成是可以冠冕堂皇吃吃喝喝的平台,充其量最后来上一篇游记,活动就可以顺其自然地鸣金收兵了。本文提出要未雨绸缪,在巧妙规划中提升活动效益;强化体验,在设置活动中提升活动效益;关注反思,在分享交流中提升活动效益。
关键词:巧妙规划;设置活动;分享交流;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31-01
作为一名一线班主任,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是一项常态性工作。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遵循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服务宗旨,但遗憾的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实践体验活动已经完全变味,学生将其视为可以游玩、散心的机会,更有甚至看成是可以冠冕堂皇吃吃喝喝的平台,充其量最后来上一篇游记,活动就可以顺其自然地鸣金收兵了。冷静细思,学生究竟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有了怎样的成长,形成了怎样的收获?怎么才能避免实践体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让学生拥有真正的收获呢?
1.未雨绸缪,在巧妙规划中提升活动效益
中国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活动,提前进行周密的规划,进行严谨的安排,是一个必要的保障性前提。为了能够让在体验实践过程中形成更好的收获,班主任就可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唤醒学生自主性探究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参与实践之前做到胸中有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天尝试一些准备性的策略工作。
比如,在清明節祭扫革命烈士公墓时,笔者就可以组织学生先对体验的资料进行查询,对整个活动和参观的对象有所了解,让学生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在学校整体方案的基础上,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安排,班主任还可以班队课的时间播放关于革命烈士陵园的视频资源,了解相关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借以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再相机激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比如,当时是怎样战斗的?烈士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地整合和归类,让学生自主性选择课题,将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规整在一个小组,从而在统整在相关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参与意识,真正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班主任得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前进行了必要地准备,让学生有备而来,有获而回,不仅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
2.强化体验,在设置活动中提升活动效益
实践参与和积极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取大量真实而直观的数据。因此,我们就要在参与游览活动时,相机设置并植入相应的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充实而饱满之感。
比如,在参观博物馆时,除了完成学校既定的工作安排之后,班级学生还要从之前的准备入手,各个小组分头行动,有的学生事前提出的问题采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的学生负责录音;有的学生在征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对图片、文字和模型进行拍摄,有的学生还摘抄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和介绍。在参观的间隙,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半天的收获进行体验感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活动的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小组获取的知识进行交流和分享,促发他们养成良好的归类意识,对具有共性的信息进行合并同类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各个不同小组研究的内容,通过小册子、连环画、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整理,并为后续地展览汇报做好基础。
通过实践性深入参与和后续的整理,学生不仅在游览参观的过程中有了直接的认知体验,同时对自己研究的方向也有了深化,这样的方式让他们重新获取了实践体验的价值和意义。
3.关注反思,在分享交流中提升活动效益
游览实践的意义在于用体验性活动对课堂中所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验证,班主任如果能够利用这样的契机,对孩子的认知进行及时性梳理和反思,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之后的反思中重新架构知识体系并融入社会,为学生的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就需要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还以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活动为例,学生在参观实践之后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在反思中他们的收获有了更加充足的理由。有的学生认为烈士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与他们从小对自己的严格经历有关;有的学生了解了烈士感人事迹的细节之后,对他们革命事业的忠心就有了更加深入地洞察与感知;还有的学生从现在的幸福生活出发,自发地认识到现在幸福生活就是来自于这些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我们要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这些革命先烈……
这样的反思与调整,让每个学生内心涌动的不同体验、不同收获和不同情感,都有了更好的释放空间,让学生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认知上的共享和交流,更好地引领学生核心能力地发展和思考。这样的反思决定了实践性体验活动,决不能因为活动的结束也戛然而止,教育的契机和资源可谓是丰富多彩,我们只有在不断深入与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反思意识地调整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不能局限在一本教材和一间教室之中,而需要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因此,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提升、不断发展,促进自身协调意识和自主能力地不断发展。
关键词:巧妙规划;设置活动;分享交流;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31-01
作为一名一线班主任,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是一项常态性工作。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遵循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服务宗旨,但遗憾的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实践体验活动已经完全变味,学生将其视为可以游玩、散心的机会,更有甚至看成是可以冠冕堂皇吃吃喝喝的平台,充其量最后来上一篇游记,活动就可以顺其自然地鸣金收兵了。冷静细思,学生究竟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有了怎样的成长,形成了怎样的收获?怎么才能避免实践体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让学生拥有真正的收获呢?
1.未雨绸缪,在巧妙规划中提升活动效益
中国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活动,提前进行周密的规划,进行严谨的安排,是一个必要的保障性前提。为了能够让在体验实践过程中形成更好的收获,班主任就可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唤醒学生自主性探究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参与实践之前做到胸中有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天尝试一些准备性的策略工作。
比如,在清明節祭扫革命烈士公墓时,笔者就可以组织学生先对体验的资料进行查询,对整个活动和参观的对象有所了解,让学生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在学校整体方案的基础上,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安排,班主任还可以班队课的时间播放关于革命烈士陵园的视频资源,了解相关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借以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再相机激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比如,当时是怎样战斗的?烈士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地整合和归类,让学生自主性选择课题,将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规整在一个小组,从而在统整在相关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参与意识,真正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班主任得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前进行了必要地准备,让学生有备而来,有获而回,不仅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
2.强化体验,在设置活动中提升活动效益
实践参与和积极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取大量真实而直观的数据。因此,我们就要在参与游览活动时,相机设置并植入相应的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充实而饱满之感。
比如,在参观博物馆时,除了完成学校既定的工作安排之后,班级学生还要从之前的准备入手,各个小组分头行动,有的学生事前提出的问题采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的学生负责录音;有的学生在征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对图片、文字和模型进行拍摄,有的学生还摘抄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和介绍。在参观的间隙,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半天的收获进行体验感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活动的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小组获取的知识进行交流和分享,促发他们养成良好的归类意识,对具有共性的信息进行合并同类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各个不同小组研究的内容,通过小册子、连环画、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整理,并为后续地展览汇报做好基础。
通过实践性深入参与和后续的整理,学生不仅在游览参观的过程中有了直接的认知体验,同时对自己研究的方向也有了深化,这样的方式让他们重新获取了实践体验的价值和意义。
3.关注反思,在分享交流中提升活动效益
游览实践的意义在于用体验性活动对课堂中所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验证,班主任如果能够利用这样的契机,对孩子的认知进行及时性梳理和反思,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之后的反思中重新架构知识体系并融入社会,为学生的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就需要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还以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活动为例,学生在参观实践之后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在反思中他们的收获有了更加充足的理由。有的学生认为烈士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与他们从小对自己的严格经历有关;有的学生了解了烈士感人事迹的细节之后,对他们革命事业的忠心就有了更加深入地洞察与感知;还有的学生从现在的幸福生活出发,自发地认识到现在幸福生活就是来自于这些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我们要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这些革命先烈……
这样的反思与调整,让每个学生内心涌动的不同体验、不同收获和不同情感,都有了更好的释放空间,让学生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认知上的共享和交流,更好地引领学生核心能力地发展和思考。这样的反思决定了实践性体验活动,决不能因为活动的结束也戛然而止,教育的契机和资源可谓是丰富多彩,我们只有在不断深入与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反思意识地调整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不能局限在一本教材和一间教室之中,而需要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因此,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提升、不断发展,促进自身协调意识和自主能力地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