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代表诗人,他受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象征主义诗人及诗歌流派的影响,不同时期创作出风格多样的诗歌。诗人的诗歌创作大致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以《雨巷》为代表;中期以散文体诗作《我的记忆》为代表;后期以《我用的残损的手掌》为代表。
[关键词]:戴望舒 诗歌风格 转变 过程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诗人,翻译家。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从美学风格和文本形态上对诗人的诗作风格进行大致的分期。按詩人诗歌风格的变化分为早期(1924—1929),中期(1929—1937)和晚期(1937—1945)三个阶段。下面,我将从这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诗歌来分析诗人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转变过程。
一、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音乐美
《我的记忆》是诗人自编的第一本诗集,于1929年四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印行。这本诗集共收录诗人早期创作的诗歌26首,分为《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这三辑虽创作于同一时期,但诗歌内部却表现出细微的变化。《旧锦囊》有受古典诗词晚唐之音、宋代婉约诗词中的缠绵哀怨、感伤抑郁的情感的影响,也有语句的华丽和凝练,还显现出英国颓废派和法国消极浪漫派的影子。《雨巷》辑则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美的追求,意象取自古典诗词,主题朦胧,把个人强烈的情感寓于朦胧的意象,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仑的意象“模糊和精密紧密结合”对他的影响非常明显。而《我的记忆》辑中的诗作则追求口语化的表达,诗风淳朴自然,受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果尔蒙、耶麦等诗人的影响。戴望舒的知己施蛰存说过“译道生、魏尔仑诗的时候,正是他写《雨巷》的时候;译果尔蒙、耶麦的时候,正是他放弃韵律,转向自由诗的时候。
二、中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散文美
戴望舒因《雨巷》一夜成名,但他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辉煌里,并未在追求音韵方面停留太长时间,而是对《雨巷》的音乐美勇敢地反叛了。望舒在《诗论零札》的第一条就说:“诗不能借重音乐,他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紧接着第二条说:“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诗人的这些诗论完全是对闻一多“三美”作诗原理的挑战,《我的记忆》便是诗人对自己诗歌理论进行的自觉实践,同时也与他翻译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有关。诗人从此开始对诗歌外在韵律的注重上升到追求内在情绪的节奏和旋律上。
戴望舒主要的诗歌成就来自中期的创作,这一时期的诗集包括《望舒草》和《望舒诗稿》。他这一时期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西方象征派强调的是自我内心的表达,反对客观的描述,这种情感的表达是无法用理智解释清楚的,它是一种幽默、深潜、复杂而又朦胧的感觉和意境。象征派主张这种情境应当通过与之相对应的大自然等外在景象的暗示、隐喻、联想才能捕捉到。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诗词中,讲究含蓄比兴的特点对诗人的影响,具体的像中国最早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楚辞》里的“香草美人”、《诗经》里的“比兴寄托”以及李商隐《无题》诗的象征艺术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借鉴和运用。诗人的创作是中国传统诗歌和西方象征派共同影响的结果。
三、晚期现实主义诗歌的爱国情怀
《灾难的岁月》是诗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收录了戴望舒晚期诗歌创作的25首诗作,这本诗集主要是诗人“思想性的提高”,是“在一个文化人的岗位上,做了不少反帝、反法西斯、反侵略的文化工作。”望舒在这本诗集中歌咏的不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唱出了中国民族的觉醒以及对群众深切的感情。这时的诗风,已转向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抗战的大潮中,在日本人残酷的侵略和压迫下尤其在诗人被捕下狱,他的诗作所表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诗人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出狱后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待二》《口号》等。这些诗作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了亮度和力度,对民族危难和国家命运的关注使得诗作的风格视野更开阔,并充满了生机。这些诗作中大多没有使用政治口号,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更为可贵的是他摆脱了“国防诗歌”的口号式特点,感情充沛,语言平易练达。在诗作中诗人增加了生活的实感,对白描手法的突出使用,更注重表现由激情而产生的内在节奏,在风格上开创了般自由体,如《狱中题壁》全诗共四节,每节四句,每节中二四句押韵。诗作内容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思想境界也从小我走向大我。
《我用残损的手掌》可以看做《狱中题壁》的姐妹篇,这首诗作典型地代表了诗人晚期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诗人当时虽身陷囹圄,受尽了日军的残酷折磨后诗人也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坚信抗战的胜利。在敌人的酷刑下,诗人的手已经“残损”,诗人忍受着苦痛,心中怀着对祖国的深切期盼“用残损的手掌”在危难中展开了对祖国广大土地的联想。从家乡的长白山天池到黄河,再到岭南,最后到南海,诗人“摸索”祖国的每一寸肌肤,运用超现实主义艺术手法,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想到祖国广大的土地在日军的践踏下,心中无比痛苦。但是人并没有停留在伤痛中,而是用真挚的语言,真诚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情怀。
纵观诗人的创作历程,每个阶段诗歌风格多变,中国古典诗词伴随了诗人创作的始终,诗人从1925上了震旦大学法文班后,诗人便迷上了英国的浪漫主义和法国前后期象征主义诗歌,最后诗人转向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对于诗人的佳作,至今人们仍吟诵不绝,永远表达着对这位“雨巷诗人”的尊敬与怀念。
参考文献:
[1]陈丙莹.戴望舒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256.
[2]余光中.余光中谈诗歌[C].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151.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阿坞九年制学校 杨双红
[关键词]:戴望舒 诗歌风格 转变 过程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诗人,翻译家。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从美学风格和文本形态上对诗人的诗作风格进行大致的分期。按詩人诗歌风格的变化分为早期(1924—1929),中期(1929—1937)和晚期(1937—1945)三个阶段。下面,我将从这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诗歌来分析诗人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转变过程。
一、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音乐美
《我的记忆》是诗人自编的第一本诗集,于1929年四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印行。这本诗集共收录诗人早期创作的诗歌26首,分为《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这三辑虽创作于同一时期,但诗歌内部却表现出细微的变化。《旧锦囊》有受古典诗词晚唐之音、宋代婉约诗词中的缠绵哀怨、感伤抑郁的情感的影响,也有语句的华丽和凝练,还显现出英国颓废派和法国消极浪漫派的影子。《雨巷》辑则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美的追求,意象取自古典诗词,主题朦胧,把个人强烈的情感寓于朦胧的意象,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仑的意象“模糊和精密紧密结合”对他的影响非常明显。而《我的记忆》辑中的诗作则追求口语化的表达,诗风淳朴自然,受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果尔蒙、耶麦等诗人的影响。戴望舒的知己施蛰存说过“译道生、魏尔仑诗的时候,正是他写《雨巷》的时候;译果尔蒙、耶麦的时候,正是他放弃韵律,转向自由诗的时候。
二、中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散文美
戴望舒因《雨巷》一夜成名,但他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辉煌里,并未在追求音韵方面停留太长时间,而是对《雨巷》的音乐美勇敢地反叛了。望舒在《诗论零札》的第一条就说:“诗不能借重音乐,他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紧接着第二条说:“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诗人的这些诗论完全是对闻一多“三美”作诗原理的挑战,《我的记忆》便是诗人对自己诗歌理论进行的自觉实践,同时也与他翻译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有关。诗人从此开始对诗歌外在韵律的注重上升到追求内在情绪的节奏和旋律上。
戴望舒主要的诗歌成就来自中期的创作,这一时期的诗集包括《望舒草》和《望舒诗稿》。他这一时期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西方象征派强调的是自我内心的表达,反对客观的描述,这种情感的表达是无法用理智解释清楚的,它是一种幽默、深潜、复杂而又朦胧的感觉和意境。象征派主张这种情境应当通过与之相对应的大自然等外在景象的暗示、隐喻、联想才能捕捉到。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诗词中,讲究含蓄比兴的特点对诗人的影响,具体的像中国最早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楚辞》里的“香草美人”、《诗经》里的“比兴寄托”以及李商隐《无题》诗的象征艺术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借鉴和运用。诗人的创作是中国传统诗歌和西方象征派共同影响的结果。
三、晚期现实主义诗歌的爱国情怀
《灾难的岁月》是诗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收录了戴望舒晚期诗歌创作的25首诗作,这本诗集主要是诗人“思想性的提高”,是“在一个文化人的岗位上,做了不少反帝、反法西斯、反侵略的文化工作。”望舒在这本诗集中歌咏的不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唱出了中国民族的觉醒以及对群众深切的感情。这时的诗风,已转向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抗战的大潮中,在日本人残酷的侵略和压迫下尤其在诗人被捕下狱,他的诗作所表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诗人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出狱后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待二》《口号》等。这些诗作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了亮度和力度,对民族危难和国家命运的关注使得诗作的风格视野更开阔,并充满了生机。这些诗作中大多没有使用政治口号,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更为可贵的是他摆脱了“国防诗歌”的口号式特点,感情充沛,语言平易练达。在诗作中诗人增加了生活的实感,对白描手法的突出使用,更注重表现由激情而产生的内在节奏,在风格上开创了般自由体,如《狱中题壁》全诗共四节,每节四句,每节中二四句押韵。诗作内容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思想境界也从小我走向大我。
《我用残损的手掌》可以看做《狱中题壁》的姐妹篇,这首诗作典型地代表了诗人晚期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诗人当时虽身陷囹圄,受尽了日军的残酷折磨后诗人也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坚信抗战的胜利。在敌人的酷刑下,诗人的手已经“残损”,诗人忍受着苦痛,心中怀着对祖国的深切期盼“用残损的手掌”在危难中展开了对祖国广大土地的联想。从家乡的长白山天池到黄河,再到岭南,最后到南海,诗人“摸索”祖国的每一寸肌肤,运用超现实主义艺术手法,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想到祖国广大的土地在日军的践踏下,心中无比痛苦。但是人并没有停留在伤痛中,而是用真挚的语言,真诚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情怀。
纵观诗人的创作历程,每个阶段诗歌风格多变,中国古典诗词伴随了诗人创作的始终,诗人从1925上了震旦大学法文班后,诗人便迷上了英国的浪漫主义和法国前后期象征主义诗歌,最后诗人转向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对于诗人的佳作,至今人们仍吟诵不绝,永远表达着对这位“雨巷诗人”的尊敬与怀念。
参考文献:
[1]陈丙莹.戴望舒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256.
[2]余光中.余光中谈诗歌[C].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151.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阿坞九年制学校 杨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