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题目中总会有一些词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文章所要写的主要内容,我们称之为“题眼”。因此,我们在赏析诗词之时,不妨留心一下诗题,找一下题眼,根据题眼思考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在分析中把握题目与诗词内容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诗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有助于明确阅读方向
先来看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由题目中的“次”字可知诗人的行船此时已停泊靠岸,地点就是“北固山下”。那么诗人究竟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呢?透过诗题,我们会想:诗人站在北固山下,究竟看到了一些什么?此时此刻诗人又在想些什么?诗人的心情到底怎样呢?把握了这一阅读方向,就如同拥有了一把打开赏析本诗大门的“钥匙”。又如《江南逢李龟年》,由这个诗题,我们知晓了作者与何人在何地相逢。而文中的“逢”是否为平生第一次见面呢?从文中可知这是一对故人在时隔多年后的“落花时节”再次相逢,且知此诗为故人相逢触景伤情之作。再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题目中的“闻”为听说,“左迁龙标”点明了写作背景,“遥”表明两人天各一方。有了这种对题目的分析、理解,再读诗文时,就会做到口到心到,就会带着问题去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把握感情基调
《秋思》中的“思”字,为“情思、思绪”之意;《春夜喜雨》中的“喜”字,为“欢喜、愉悦”之意;《咏柳》中的“咏”字,为“赞美、歌颂”之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知,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把握诗词的内在感情,也就能很好地把握诵读的情感基调。从题目出发,我们甚至可以尝试着来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春回大地,柳树发芽,那柔软的柳枝从树梢上垂下,绿绿的,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倒影,一阵微风吹来,嫩绿的柳叶在阳光下婆娑起舞,让人不由联想到一定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吧!倘若遇到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让他把这些景象画成一幅画,相信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一定可以很好地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并为进一步理解诗文做好准备。如柳永的《雨霖铃》,相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故而,《雨霖铃》适宜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因此,在把握诗题的基础上,我们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就能更好地感悟作者以清新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感交融的境界。
三、有助于理解诗语涵义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很多学生对诗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解其意,这便影响了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其实,结合文题,此疑问就可迎刃而解,我们不妨再回到题目“咏梅”。谈起梅花,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毛泽东同志的咏梅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这首诗中“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艰危中奋不顾身、转危为安后乐于奉献的执着性格。那么,再回过头来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由此对诗中“梅花”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就很好理解了,“梅花”“无意苦争春”、“零落”之后“香如故”的形象,不正是陆游那种饱受摧残但至死不渝的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吗?
总之,对题目的思考分析,为我们理解诗词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使我们可以准确把握全诗(词)的感情基调,更好地走进诗词创设的意境,从而达到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入理解诗词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839129新疆兵团农十三师火箭农场学校)
一、有助于明确阅读方向
先来看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由题目中的“次”字可知诗人的行船此时已停泊靠岸,地点就是“北固山下”。那么诗人究竟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呢?透过诗题,我们会想:诗人站在北固山下,究竟看到了一些什么?此时此刻诗人又在想些什么?诗人的心情到底怎样呢?把握了这一阅读方向,就如同拥有了一把打开赏析本诗大门的“钥匙”。又如《江南逢李龟年》,由这个诗题,我们知晓了作者与何人在何地相逢。而文中的“逢”是否为平生第一次见面呢?从文中可知这是一对故人在时隔多年后的“落花时节”再次相逢,且知此诗为故人相逢触景伤情之作。再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题目中的“闻”为听说,“左迁龙标”点明了写作背景,“遥”表明两人天各一方。有了这种对题目的分析、理解,再读诗文时,就会做到口到心到,就会带着问题去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把握感情基调
《秋思》中的“思”字,为“情思、思绪”之意;《春夜喜雨》中的“喜”字,为“欢喜、愉悦”之意;《咏柳》中的“咏”字,为“赞美、歌颂”之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知,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把握诗词的内在感情,也就能很好地把握诵读的情感基调。从题目出发,我们甚至可以尝试着来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春回大地,柳树发芽,那柔软的柳枝从树梢上垂下,绿绿的,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倒影,一阵微风吹来,嫩绿的柳叶在阳光下婆娑起舞,让人不由联想到一定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吧!倘若遇到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让他把这些景象画成一幅画,相信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一定可以很好地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并为进一步理解诗文做好准备。如柳永的《雨霖铃》,相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故而,《雨霖铃》适宜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因此,在把握诗题的基础上,我们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就能更好地感悟作者以清新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感交融的境界。
三、有助于理解诗语涵义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很多学生对诗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解其意,这便影响了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其实,结合文题,此疑问就可迎刃而解,我们不妨再回到题目“咏梅”。谈起梅花,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毛泽东同志的咏梅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这首诗中“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艰危中奋不顾身、转危为安后乐于奉献的执着性格。那么,再回过头来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由此对诗中“梅花”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就很好理解了,“梅花”“无意苦争春”、“零落”之后“香如故”的形象,不正是陆游那种饱受摧残但至死不渝的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吗?
总之,对题目的思考分析,为我们理解诗词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使我们可以准确把握全诗(词)的感情基调,更好地走进诗词创设的意境,从而达到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入理解诗词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839129新疆兵团农十三师火箭农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