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伊犁河谷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015年设施蔬菜面积达到7.24万亩,总产量27.48万吨。日光温室茄子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灰霉病的发生较为严重,已成为茄子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传播快、危害重,严重影响茄子的生产和发展。针对这个问题,伊犁州农科所对茄子灰霉病的发生进行了观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 症状
灰霉病是茄子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多发生于成株期,可危害花、叶、茎和果实,并以果实受害最重。花朵发病,病菌多从柱头、花瓣边缘侵入,形成黄褐色病斑,后期向花托蔓延,严重时整朵花萎蔫、腐烂,长出灰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处先形成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展后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轮纹斑,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处长出灰色霉层。茎秆染病也可产生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褐色,严重时病斑常常环绕茎一周,在湿度大的条件下表面会着生灰色霉层。果实发病,病菌多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侵染,逐渐向果实扩展,形成水浸状软腐褐色病斑,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状灰色霉层。
2 发生规律
伊犁河谷日光温室茄子多在9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次年6月中旬采收结束。2月下旬茄子灰霉病开始发病,3—4月为发病高峰期。
该病病原为灰葡萄孢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留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也可以菌核的形式残留在土壤中,成为下一茬蔬菜的初侵染源。发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飞散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形成再侵染。茄子灰霉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气温20 ℃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且持续时间长,非常适合灰霉病的发生。因此,连续的阴雨天气、温度较低、湿度过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容易导致灰霉病的发生。
3 防治方法
3.1 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高产品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苗,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出苗后适当通风,降低苗床温度湿度,控制氮肥,增加光照,及早炼苗,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3.2 轮作倒茬 一般茄子同一地块连作不宜超过2年,应进行轮作倒茬,但不应与其他茄果类蔬菜轮作倒茬,可与十字花科、豆科蔬菜进行2~3年的轮作倒茬,以减少病源。另外,也可与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倒茬,因为百合科蔬菜的灰霉病与茄子灰霉病不属一个种,不会相互侵染。
3.3 高温闷棚 茄子生长期结束后,将棚内植株清理干净,7~8月高温时节密闭温室,使棚内温度达到50~60 ℃,持续15天左右,进行高温闷棚杀菌。
3.4 控制温湿度 湿度大是日光温室茄子灰霉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尤其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更易发生。所以,生产中要尽量控制温度、湿度。低温期夜间加温,提升棚内温度。选择无滴膜作为棚膜,防止棚内膜上凝结水滴增加棚内湿度。棚内地面全膜覆盖或高畦地膜覆盖,降低棚内湿度。灌溉选择膜下滴灌,避免大水漫灌,发病后要控制水量,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上午。适时通风,降低湿度,上午棚内温度上升到30 ℃以上时开始放风,中午和下午继续放风,使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当棚温降到20 ℃时关闭通风口,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 ℃左右;阴雨天也要适量通风。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性,合理密植,减少荫蔽,改善光照条件。
3.5 清除病残 门茄坐果后,要及时摘除门茄以下的枝叶,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及时摘除下部枝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残留在果实上的花冠,最好在茄子坐果后10天摘除,摘除过早,易使果实受伤,摘除过晚,不易完全摘除,也易发生病菌侵染。发病后,要立即清除病枝、病叶、病果,甚至病株,并用塑料袋将病枝、病叶、病果等包裹,带出温室外烧毁或 深埋,以防病菌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蔓延,再次 侵染。
3.6 药物防治
1)点花施药法。花期结合使用激素点花保果施药。在配好的2,4-D、保果宁、防落素等激素溶液中按0.5%的比例加入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涂抹花梗,对茄子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烟熏法。用45%百菌清烟剂300 g/亩,10%腐霉利烟剂350 g/亩,于傍晚时分,在棚内均匀布放,点燃后迅速关闭各个通风口,密闭熏棚一夜,第二天打开通风。每隔7天熏棚1次,可连续熏3次。
3)喷雾法。喷雾施药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喷药前应先摘除病残枝叶及病果,并注意喷洒均匀、全面。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7%加瑞农(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每7天喷1次,连续喷3次。
1 症状
灰霉病是茄子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多发生于成株期,可危害花、叶、茎和果实,并以果实受害最重。花朵发病,病菌多从柱头、花瓣边缘侵入,形成黄褐色病斑,后期向花托蔓延,严重时整朵花萎蔫、腐烂,长出灰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处先形成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展后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轮纹斑,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处长出灰色霉层。茎秆染病也可产生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褐色,严重时病斑常常环绕茎一周,在湿度大的条件下表面会着生灰色霉层。果实发病,病菌多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侵染,逐渐向果实扩展,形成水浸状软腐褐色病斑,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状灰色霉层。
2 发生规律
伊犁河谷日光温室茄子多在9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次年6月中旬采收结束。2月下旬茄子灰霉病开始发病,3—4月为发病高峰期。
该病病原为灰葡萄孢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留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也可以菌核的形式残留在土壤中,成为下一茬蔬菜的初侵染源。发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飞散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形成再侵染。茄子灰霉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气温20 ℃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且持续时间长,非常适合灰霉病的发生。因此,连续的阴雨天气、温度较低、湿度过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容易导致灰霉病的发生。
3 防治方法
3.1 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高产品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苗,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出苗后适当通风,降低苗床温度湿度,控制氮肥,增加光照,及早炼苗,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3.2 轮作倒茬 一般茄子同一地块连作不宜超过2年,应进行轮作倒茬,但不应与其他茄果类蔬菜轮作倒茬,可与十字花科、豆科蔬菜进行2~3年的轮作倒茬,以减少病源。另外,也可与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倒茬,因为百合科蔬菜的灰霉病与茄子灰霉病不属一个种,不会相互侵染。
3.3 高温闷棚 茄子生长期结束后,将棚内植株清理干净,7~8月高温时节密闭温室,使棚内温度达到50~60 ℃,持续15天左右,进行高温闷棚杀菌。
3.4 控制温湿度 湿度大是日光温室茄子灰霉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尤其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更易发生。所以,生产中要尽量控制温度、湿度。低温期夜间加温,提升棚内温度。选择无滴膜作为棚膜,防止棚内膜上凝结水滴增加棚内湿度。棚内地面全膜覆盖或高畦地膜覆盖,降低棚内湿度。灌溉选择膜下滴灌,避免大水漫灌,发病后要控制水量,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上午。适时通风,降低湿度,上午棚内温度上升到30 ℃以上时开始放风,中午和下午继续放风,使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当棚温降到20 ℃时关闭通风口,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 ℃左右;阴雨天也要适量通风。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性,合理密植,减少荫蔽,改善光照条件。
3.5 清除病残 门茄坐果后,要及时摘除门茄以下的枝叶,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及时摘除下部枝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残留在果实上的花冠,最好在茄子坐果后10天摘除,摘除过早,易使果实受伤,摘除过晚,不易完全摘除,也易发生病菌侵染。发病后,要立即清除病枝、病叶、病果,甚至病株,并用塑料袋将病枝、病叶、病果等包裹,带出温室外烧毁或 深埋,以防病菌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蔓延,再次 侵染。
3.6 药物防治
1)点花施药法。花期结合使用激素点花保果施药。在配好的2,4-D、保果宁、防落素等激素溶液中按0.5%的比例加入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涂抹花梗,对茄子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烟熏法。用45%百菌清烟剂300 g/亩,10%腐霉利烟剂350 g/亩,于傍晚时分,在棚内均匀布放,点燃后迅速关闭各个通风口,密闭熏棚一夜,第二天打开通风。每隔7天熏棚1次,可连续熏3次。
3)喷雾法。喷雾施药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喷药前应先摘除病残枝叶及病果,并注意喷洒均匀、全面。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7%加瑞农(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每7天喷1次,连续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