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1)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更有效地适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同时需要更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两者能够实现更充分地融合,优势互补,进而为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传统文化也能够得到更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提供必要的支持。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有机融合 实施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025
  在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过程中,从实践情况来看,可以充分看出,在现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得到更深入地融入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并且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更有效的传承和弘扬。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而言,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广泛深入地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确保两者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体现出优势互补的效果,这样能够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得到切实的增强提供必要的条件。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情景的设计方面要充分具备“传统味”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在实际的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要更有效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要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相关内涵,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在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融入教学情境中来,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有效地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使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当中,进而转化成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圆周率的相关问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知识点进一步有效引入相对应的历史人物,走进数学家,这样的历史人物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历代数学家对于数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的丰富都有着极大的贡献。对于圆周率的发现和精准率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祖冲之的伟大成就,然而在祖冲之之前,古人对于圆周率有着持续不断的探究,在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也就是“割圆术”,使用圆的圆周连接正多边形,通过这种方法模拟出圆周的形态。刘徽计算出圆内接96面,同时进一步探究和把握其中的内涵,进一步发现π=3.14,同时进一步说明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的话,所呈现出的π值越精确。在这个基础上,祖冲之经过再一次反复的计算和深入的探究,进一步发现了更为精准的数值,在持续不断的漫长的研究和演算过程中,进一步精确了后面的位数,通过这种严谨的探究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让人极为叹服,同时对于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通过这种数学家卓越贡献和历史人物的讲解以及融入,可以更充分地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同身受,更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融入教学情境中来,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数学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数学家事例的介绍,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感知到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并以此为榜样,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并具备应有的奉献精神,具备责任感,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持续不断的努力,奋发图强。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涵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而言,在针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更有效地体现出趣味性和多元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更有效地融入其中,同时更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使两者能够实现有机的结合,深层次的衔接。在针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设计出具备操作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场景,并且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涵,让学生自主探究,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其深入地感知和认识,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比如,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相对应的讨论活动,让学生举出我国古代在数学领域的优势和做出的贡献,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举出很多方面的数学学术著作和伟大公式定理的发现等等,例如,数学学术著作有《四元玉鉴》《九章算术》《五曹算经》等,以及伟大的创新理论,如圆周率、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点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骄傲。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这样的数学历史和背后的深刻内涵,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进而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此更有效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同时,在针对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介绍数学家赵爽勾股定理的证明以及其中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们更充分地感知勾股定理这种最完美的定理之一,然后进一步融合数学家华罗庚的伟大事迹,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历史的厚重感和这种传承的脉络,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用自身的努力报效祖国,以史喻教,推陈出新,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对于知识的演变过程以及其中的深厚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树立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在初中数学中体现出数形结合思想,赏析传统民族图案
  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需要确保数学和几何更充分的融合,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入传统文化中民族图案的相关内容和特点,进而呈现出两者的有机结合。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不同民族都有着自身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图案,各有特色,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吸引力。在针对数形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少数民族的图案类型,通过传统图案变换无穷的魅力,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的深刻内涵,并且对于数形结合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应对,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针对对称轴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讲解之后,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各个地区不同的古建筑图片,通过不同民族的图案形式呈现出应有的对称效果,在天坛、紫禁城以及布达拉宫等相关古建筑的图片中,都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对称效果和美感。另外,在脸谱、剪纸等相关方面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对称之美,而这种对称之美呈现出的正是对称轴的丰富内涵和内在的底蕴,通过这种实际图形和实践案例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对称轴的相关内容,从而在计算、应用、实践等相关方面都能够呈现出良好的学习和理解效果。在这方面内容进行课程讲解之前,可以为学生们安排相对应的课前任务,让学生充分了解图案本身的起源和发展,对于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之美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初中数学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着重做好巩固练习工作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融合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针对概率相关知识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龟壳占卜来预测天气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内涵和丰富性、趣味性。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应用猜硬币正反面、猜拳(石头、剪刀、布)等方式来算出其中的概率,进一步有效决定先后、输赢等相关内容。这种概率知识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有着十分常见的体现,两者进行更充分的融合,深刻体现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性和包罗万象的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更有兴趣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对于数学学习有更大的兴趣,进一步建立数学知识和生活的有效聯系,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两者有机结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能够有效地体现出良好的学习成效,让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取得更加明显的进展。 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落实两者融合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取得应有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6期。
  [2] 陈家宁《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及课例分析》,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刘永先《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其他文献
其一  熱血英年曾戍边,身沦反腐剧新编。  翻船岂怨运生变,中箭当惜路走偏。  常道欲膨贼胆大,每闻德败匠心殚。  聪明总被黄粱误,懊悔难追何以堪。  其二  落马风传忆喟然,覆辙重蹈旧曾谙。  矫情惑众人皆恨,妙笔生花我亦怜。  接贵攀高节易丧,敛财猎艳壑难填。  初心已忘情怀变,魂断名缰利锁间。
期刊
一盏油灯  映着中华脸庞,睿智儒雅  一张木桌  笔下狂飙荡激  如长河奔泻,金戈铁马  著两论,论持久,雄文无价  沁园春、北国雪,时代风云咤  誓将五千年污垢一扫空  让八百万兵将齐解甲  窑洞中,运筹帷幄,成就了  中华民族解放大业  窑洞前,那片拓荒地  让后人懂得了  什么叫艰苦奋斗  什么叫光荣伟大  你的心胸如海洋宽广  谋略缜密高远  用铁锤和镰刀,锻造了  顶天立地的中华儿女  
期刊
周恩来  起义南昌第一枪,敌营歼灭战旗扬。  红巾带①动乾坤转,从此工农有武装。  贺龙  临阵挥枪子彈飞,冲锋踏血敌生畏。  洪湖激浪掀风暴,敢用厨刀杀鬼魁。  叶挺  领兵杀敌举旌旗,上阵挥戈奋铁蹄。  “千古奇冤”冤一叶,机遇雾坠哭亡衣。  朱德  留学欧德隐公安,创建军官教导团。  家宴谋招迷敌首,会师挺进井冈山。  刘伯承  战图密线注忠魂,捷报飞传告慰军。  闯越长征生死路,著编军事写
期刊
近年来,中央巡视组在巡视中多次发现,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房”,被揭露出来的上至部级下至科级,哪一级干部都有此类问题发生。  譬如,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以内部价格购买的金融街的5套住房中,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时价相差达2000多万元。金华市原副市长朱福林购买了一套400多平方米的房屋,仅此一笔,就比市场价“便宜”300多万元。江苏泰州市地方税务局原副局长赵凤琴,以每平方米低于市场价2000多元的
期刊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为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根本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党的领袖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毛泽东主席提出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很好回答。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标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開创了一个新时代,这就是在前三十年、后三十年基础上开创的新三十年。在新三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记
期刊
莫说山高路远,大漠孤烟,  莫叹大海茫茫,惊涛巨险。  “一带一路”连通千万里,  中华与西域、西洋两相牵。  中华兴盛,丝路人喧,  中华衰微,丝路人断。  历史是公正的检测器,  从汉唐直检测到今天。  中华崛起岂是虚妄?  丝路兴旺一天天凸显。  我们向近邻远国发出邀约,  共商打造丝路新版。  万国宾朋风行云聚,  好主意像春雨滋润良田。  繁荣之花岂止开丝路沿线?  必将在五洲开遍!  
期刊
湘潭是毛主席的家乡,打改革开放以来,也跟国内其他城市一样,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协会、学会、研究会。官办的持久不衰,民间的则像是昙花一现。然而在湘潭众多民间派生的学会、研究会中,有一个以老红军、老八路和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以系统研究党的优良传统为宗旨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却以“坚守时间长、学术成果多”而引人注目。研究会成立20周年来,特别是近14年来,几乎年年都有10多篇紧扣时代脉搏
期刊
在北京红山脚下一栋清净幽雅、建筑古朴的办公楼里,记者慕名采访了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如何统筹国防和经济两大建设?如何科学系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整合全国力量捍卫国防安全?作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研究的先行者和全国国防经济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姜鲁鸣在国防经济研究这个寂静的战场上奋勇战斗了30年。  传统观念认为,国防和经济就像“剑与犁”,天然矛盾。姜鲁鸣却用潜心研究的结果证明——剑犁相配也能奏
期刊
摘 要: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血中,成为人们精神的依托。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的数学知识都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所以,将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在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进而达到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
期刊
摘 要: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它是理性中的感性体现,“润物细无声”,滋养着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令数学教学活动更加充满趣味性,促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演变成现阶段值得深思的课题。优秀传统文化属于我国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不少人认为传统文化只与语文学科存在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