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无论是个人想法的表达还是情感的表现都离不开文字或语言的传送,因此,本文将从剖析当下教育工作问题,结合学科特点制定策略;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地制宜更有意义;落实德育工作每项任务,避免形式主义等四方面内容,浅谈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关键词:乡村教学;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232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他们在判断是非时可能产生认知错误,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够丰富孩子情感体验,帮助孩子利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无论是对城市学生还是乡村学生都极为关键。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剖析当下在教育环节中出现的德育漏洞,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方法,培养孩子告上的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情感的完善和丰富。
一、剖析当下德育工作问题,结合学科特点制定策略
前些年随着外出务工热潮的掀起,在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虽然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存在情感和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小学语文这一门学科就是帮助他们形成健全思想人格的必备科目。在小学语文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社会。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作为孩子丰富情感认知和视野拓展的有效学科,在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德育工作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学科,对于推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孩子思想道德的完善都有很大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学中穿插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孩子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获得更加完善和深刻的感悟。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地制宜更有意义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地区环境和生活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会产生性格缺陷或者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能单纯按照教学方案死板地进行,而应当时刻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课堂活动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孩子受到更為合适、高效的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内容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些时间用于教案的准备和素材的搜集当中,虽然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孩子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进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养成发散性、创造性的思维。
三、落实德育工作每项任务,避免形式主义
农村地区教学工作开展较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存在形式主义,对于德育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定向来较为容易,但是在真正的实践环节就可能出现缺失的情况。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足够负责地对待班级中每位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的更加彻底、完善,坚决抵制形式主义。
四、充分考虑孩子心理,科学渗透事半功倍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尚小,是非判断能力和思想道德都尚未完善,更甚至由于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的欠缺和父母教育的缺失使他们产生自卑等较为敏感的心理,对于这些情况,教师且不可忽视,而应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加注意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孩子进行有效、有爱的沟通和教育,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有自信。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在课文学习中学着揣摩和品味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内涵,使孩子明白更多生活中的真谛,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建设和知识学习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作为孩子身心发育、人格形成和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德育渗透工作开展的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随着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城乡之间差距逐渐拉大,部分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完善孩子情感缺失、为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是我们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当具备充足的耐心,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陶冶孩子的情感,使德育工作得到自然而然地渗透。
参考文献
[1]付尚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渗透德育[J].儿童大世界.2018.11.23.
[2]李淑英.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方面的一缕实践和思考[J].中华少年.2016.02.01.
[3]王庆有.城乡信息化鸿沟背景下山村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J].科教文汇.2017.11.15.
[4]肖刚.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文理导航.2019.11.15.
关键词:乡村教学;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232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他们在判断是非时可能产生认知错误,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够丰富孩子情感体验,帮助孩子利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无论是对城市学生还是乡村学生都极为关键。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剖析当下在教育环节中出现的德育漏洞,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方法,培养孩子告上的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情感的完善和丰富。
一、剖析当下德育工作问题,结合学科特点制定策略
前些年随着外出务工热潮的掀起,在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虽然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存在情感和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小学语文这一门学科就是帮助他们形成健全思想人格的必备科目。在小学语文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社会。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作为孩子丰富情感认知和视野拓展的有效学科,在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德育工作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学科,对于推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孩子思想道德的完善都有很大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学中穿插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孩子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获得更加完善和深刻的感悟。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地制宜更有意义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地区环境和生活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会产生性格缺陷或者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能单纯按照教学方案死板地进行,而应当时刻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课堂活动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孩子受到更為合适、高效的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内容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些时间用于教案的准备和素材的搜集当中,虽然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孩子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进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养成发散性、创造性的思维。
三、落实德育工作每项任务,避免形式主义
农村地区教学工作开展较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存在形式主义,对于德育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定向来较为容易,但是在真正的实践环节就可能出现缺失的情况。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足够负责地对待班级中每位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的更加彻底、完善,坚决抵制形式主义。
四、充分考虑孩子心理,科学渗透事半功倍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尚小,是非判断能力和思想道德都尚未完善,更甚至由于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的欠缺和父母教育的缺失使他们产生自卑等较为敏感的心理,对于这些情况,教师且不可忽视,而应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加注意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孩子进行有效、有爱的沟通和教育,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有自信。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在课文学习中学着揣摩和品味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内涵,使孩子明白更多生活中的真谛,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建设和知识学习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作为孩子身心发育、人格形成和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德育渗透工作开展的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随着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城乡之间差距逐渐拉大,部分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完善孩子情感缺失、为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是我们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当具备充足的耐心,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陶冶孩子的情感,使德育工作得到自然而然地渗透。
参考文献
[1]付尚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渗透德育[J].儿童大世界.2018.11.23.
[2]李淑英.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方面的一缕实践和思考[J].中华少年.2016.02.01.
[3]王庆有.城乡信息化鸿沟背景下山村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J].科教文汇.2017.11.15.
[4]肖刚.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文理导航.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