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转变农村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观念,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使农村学生的音乐素质有一个新的提升。使学生真正地从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参与游戏;激发兴趣;学生为主体
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表演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小喜欢音乐,从音乐中受到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传授知识,应千方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思维。在学一首歌时,不能只教歌曲,应让他们学会听歌,模仿唱歌,学会使用律动、表演、画画、讲故事等方法,让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美。这样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培养了审美能力及活泼的个性。
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之下被动听课,就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音乐教学中,利用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我通过了解和跟学生们的交谈发现学生对于音乐课的态度和想法存在问题,同时,我也解了其他农村中小学的相关音乐教育现状和问题,觉得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至关重要。
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抓住每分钟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呢?我个人的做法是牢牢的抓住“兴趣”这两个字,时时刻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最大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 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二、如何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让特殊“才能”得到张扬,将可能性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学习能力,这样,他们会更爱学、乐学,其教学效果也会更佳。相反,如果在学习期间未能让他的“特长”得到发掘,势必会扼杀他的特殊“才能”。作为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
中小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也乐于表现自己。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这样的艺术舞台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也培养了他们的表现力、创作力、欣赏能力。新课程要求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使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因而要改变以往艺术学习的机械模式与枯燥的训练方式,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培养收集并整理资料、交换、合作的能力。
三、把舞蹈、游戏带进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信
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自我介绍都是扭扭捏捏的,还很害怕,很没有自信。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信,我把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得到了不错的收益。对于刚刚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哪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打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
在音乐游戏方面我经常叫他们进行音乐接龙,音乐情景再现,在室外的游戏大多都是设计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使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
四、把握教学重点,科学施教
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锻炼少,见识浅,所以他们往往想唱而又怕唱,那么怎样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和热情呢?首先让学生减轻身心负担,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声方法进行轻唱,避免喊唱而造成嗓音过度疲劳。其次对歌曲认真分析,挖掘其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让有舞蹈专长的学生上台即兴表演,让节奏感强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嗓音好的学生进行小组领唱或伴唱。由于学生们载歌载舞,即使那些最内向的学生也会变的律动起来,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真正切实感受音乐的美。
五、音乐教育需要用心来呼唤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把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并萌发,应是每个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只要以人为本,形成共识;重在实践,贵在实干;有耕耘,必有收获。如此下去,农村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师大出版社
[2]《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3]《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音乐教学法》汪爱丽编,人民教育出版
【关键词】参与游戏;激发兴趣;学生为主体
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表演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小喜欢音乐,从音乐中受到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传授知识,应千方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思维。在学一首歌时,不能只教歌曲,应让他们学会听歌,模仿唱歌,学会使用律动、表演、画画、讲故事等方法,让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美。这样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培养了审美能力及活泼的个性。
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之下被动听课,就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音乐教学中,利用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我通过了解和跟学生们的交谈发现学生对于音乐课的态度和想法存在问题,同时,我也解了其他农村中小学的相关音乐教育现状和问题,觉得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至关重要。
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抓住每分钟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呢?我个人的做法是牢牢的抓住“兴趣”这两个字,时时刻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最大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 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二、如何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让特殊“才能”得到张扬,将可能性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学习能力,这样,他们会更爱学、乐学,其教学效果也会更佳。相反,如果在学习期间未能让他的“特长”得到发掘,势必会扼杀他的特殊“才能”。作为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
中小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也乐于表现自己。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这样的艺术舞台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也培养了他们的表现力、创作力、欣赏能力。新课程要求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使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因而要改变以往艺术学习的机械模式与枯燥的训练方式,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培养收集并整理资料、交换、合作的能力。
三、把舞蹈、游戏带进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信
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自我介绍都是扭扭捏捏的,还很害怕,很没有自信。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信,我把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得到了不错的收益。对于刚刚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哪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打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
在音乐游戏方面我经常叫他们进行音乐接龙,音乐情景再现,在室外的游戏大多都是设计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使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
四、把握教学重点,科学施教
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锻炼少,见识浅,所以他们往往想唱而又怕唱,那么怎样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和热情呢?首先让学生减轻身心负担,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声方法进行轻唱,避免喊唱而造成嗓音过度疲劳。其次对歌曲认真分析,挖掘其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让有舞蹈专长的学生上台即兴表演,让节奏感强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嗓音好的学生进行小组领唱或伴唱。由于学生们载歌载舞,即使那些最内向的学生也会变的律动起来,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真正切实感受音乐的美。
五、音乐教育需要用心来呼唤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把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并萌发,应是每个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只要以人为本,形成共识;重在实践,贵在实干;有耕耘,必有收获。如此下去,农村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师大出版社
[2]《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3]《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音乐教学法》汪爱丽编,人民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