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3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德育渗透的论述,浅谈了如何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道德,使之为社会和国家的和谐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育;网络
  1、引言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普及的当今世界,各种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以其开放性、全球性、交互性、社会的虚拟化等特征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一种手段、方式或工具,为学生学业发展以至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这一年轻群体的心理处于懵懂而又急切渴求知识的状态,同时他们也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信息海洋”,倘若没有养成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他们极易深受不道德的网络信息的欺骗与伤害。这样就产生了如何扬弃网络信息中的精华和糟粕、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何树立学生的正确审美道德观、如何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等一系列问题。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2.1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重在操作,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对理论讲解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2.2 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资源方面具有开放性,此外自主性的创造性学习、灵活性的教学场所也是信息技术课的两大特点。
  3、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学的关系
  信息技术课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任何一种课程中都隐含着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相关的内容和要求,信息技术课也不例外。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包含着大量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都是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所以说信息技术课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的德育渗透是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最佳方式。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要达到德育渗透教学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总结了信息技术德育渗透的一些成功方法,希望能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4、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法
  4.1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便机智灵活地找准信息技术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道德教学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把正确的行为示范给学生,把自身的政治意识、思想品德、情感等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4.2 在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于过程性设计、协作学习、让学生参与不良道德行为讨论等途径实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口头要求。
  4.3 在讲授完毕关于信息获取的理论知识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捕获真实的自然信息、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或者教师通过校园网络,利用网络论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的教育。
  4.4 教师可收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材料,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可以讲解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历史:我国计算机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用较短时间赶上和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电子管计算机到七十年代末的“七五七”计算机,到我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研制;一度世界领先的WPS汉字处理、杀毒防毒软件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软件出口高于印度,但近10年来落后于印度……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
  4.5 可在Office等应用软件学习中融入德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美育等内容。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FrontPage网页制作的教学中,融入爱校、爱乡、爱国教育及乡土教材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完成以热爱家乡、学校、国家(如国防、航天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制作班级主页、个人主页,在评分标准中加入德育评分项,并在学校网站上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4.6 在Internet模块教学中可加强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教育,促使网络德育走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前面,对学生做到防患于未然。这需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信息技术课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6.1 利用初一新生入学的学前教育时间,对新生进行《加强自我防护,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为主题的网络安全教育,同时严格纪律制度,严禁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
  4.6.2 在各年级信息技术课开课的第一节课时,先进行“怎样用计算机促进各科的学习”、“计算机与各科学习的关系”等方面的学习和讨论。利用信息技术课和班会课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学习,指导同学们在接触网络之时要有自律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使其正确利用网上资源,不受网络的不正当信息的诱惑;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讨论认识网络之利弊,合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
  4.6.3 在信息技术课因特网部分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与网络文明”、“中学生应该怎样利用网络”“对网上的不良信息不点不看”等方面的讨论,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学会正确对待电子邮件中的垃圾邮件与不良信息邮件病毒;在信息下载过程中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学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使网上丰富的信息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补充。
  4.7 在校园网上安装不良信息过滤软件,使学生能在学校放心使用网络资源。
  4.8 对某些学生沉溺于网络不上学不回家的现象,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要保持豁达的心胸和采取宽容的态度,热心地了解自己的每个学生,掌握青春期的“反叛”心理和虚荣心的特点,尽量保证学生只能在学校和家中,在老师和家长的监护下学习和使用计算机。
  5、结束语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修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机灵活地进行德育渗透,从日常的每一节计算机课和上机实践中做起,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为社会和国家的和谐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陈至立
  [2] 教育现代化《“网络德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3]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6
  [4]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钟启泉 编著
  [5] 左明章 許雄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05).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都有他们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倾向,这
期刊
【摘 要】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等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应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探索性的数学教学和研究活动之中,努力提高现代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水平,以增加课堂的技术含量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适当应用多媒体,不应该什么地方都用。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
期刊
我们不论是管理学校还是搞课程改革,都是为了我们的教育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只有明白什么是教育,才能有效的进行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什么是教育,很多专家都给教育下了不同的定义,我认为,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他并不是一个容器,老师只需要把这个容器填满即可,我们的孩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情感,有思想,有个性,我们传统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学教学惟有改革课堂模式,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以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堂模式;教学方式;课程改革;创新思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扮演着领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其工作是塑造学生思想意识的工作,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所以说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素质  在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感触很深,有几分劳累就有几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特别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组织,和学生一起制订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反思  在新
期刊
【摘 要】练习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堂数学课,学和练是分不开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为基础,对低段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与研究。本文建议在练习内容的设计要有目标性和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的设计要有多样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练习设计;目标性;层次性;多样
期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
期刊
综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课堂无生气,学生无兴致。因此,坚持把创造教育思想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越来越来有滋有味,越来越充满活力。  一、转换角色,激发创造  语文教材是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形象性, 生动性是它的鲜明特征。为了让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通过角色转换,激活主题创造性的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的结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要求小学六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就目前来讲,小学阶段十二册教材的阅读量只有几十万字,学生平均每天只读130字左右,所以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但纵观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