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样样都有。我认为,赏识就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而惩罚就是“除虫剂”。在教育过程中,鼓励、表扬与惩罚运用起来只有有法有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一棵幼苗,如果给它适时地添加营养,再及时地帮它除虫,它定会长得又快又好。同样,一个孩子,如果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了“营养剂”和“除虫剂”,他必定也会茁壮成长。
一、 赏识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等待开发的矿藏,都可能是天才,都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只要我们从赏识孩子开始。而鼓励与表扬正是赏识的两个重要方式。
1.鼓励
鼓励孩子意味着老师或父母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他们能够战胜面对的困难。那么,应当如何鼓励孩子呢?
及时发现优点。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言。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优点,再与人为难的孩子也愿意别人肯定他。所以,不要忽略孩子的优点或认为理应如此,老师们应当及时而充分地表示对他的能力和优点的欣赏,并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所持有的肯定和友好态度。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他,才是教育的起点。要先肯定,再教育,失去了必要的肯定,教育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不要强调责任。不要喋喋不休地唠叨他应负什么责任,不管孩子做事的结果如何,老师们都应鼓励孩子尽力去做,并且给予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得到经验和体验成功。低年级的尤其是内向的孩子面对陌生的、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时会担心和害怕。他们有时不愿意探索、不敢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果将会如何,所以老师们应当鼓励孩子去探索新异事物,敢于了解未知,从中得到经验,并勇于承担后果,承受失败。经过挫折得到的成功,孩子将会更加牢固地铭记心中。
给予充分信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问题,同时相信孩子的能力,这样能帮孩子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自我的成长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所以老师们应当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去面对现实世界,同时要允许他们自己去尝试。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所说:“学生能做到的,老师坚决不做。”这样多给孩子们真正锻炼的机会,他们就会建立自信和乐观的态度,为他们的个性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
鼓励是孩子成长的推动力和营养剂,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加油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只有及时而充分地鼓励,孩子的进步才能更加迅速。
2.表扬
表扬和鼓励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一些老师也许常常会鼓励孩子去探索,去进步,去学习,但常常忘记表扬。
表扬是一种十分明确的肯定孩子某些行为的方法,是当孩子表现良好时才能给予的。表扬好行为比惩罚不良行为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尊,给他们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新的世界和承担更重的任务。
表扬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容置疑的,但表扬决不能滥用成一种无原则的赞美。无论哪种表扬,均应该让孩子明白这是良好行为的后果。表扬不是事前的添加剂,而是好行为事后的强化。所以,不能在产生某种后果之前滥用表扬。
比如:当学生处于自豪状态时,老师的表扬、激励语就是学生进步的顺风帆。当学生在学习中付出了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时,他们认为自己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效,值得表扬,也迫切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这时老师的表扬能使他们体会到“苦尽甘来”,感到自身的努力没有白费,学习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有的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进步,但与其他同学相比并不突出。此时老师的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令他温暖,从而对老师怀有好感,并将这种好感迁移到有关的学习中,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还有,当学生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如:一个反应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平时并不起眼,但主动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这一件小事却发挥了他的长处,此时老师的表扬会令他喜出望外,并找到自信和学习的乐趣。
但是不合时宜、不了解学生心态的表扬往往适得其反。那些天赋较好的学生,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好成绩,此时老师的表扬往往会令他们骄傲自大,轻视其他同学,甚至歧视“勤奋学习”的行为。教师的表扬对此类学生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还可能助长他们自满的情绪,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态度,使全班形成浮躁的学风。再如,过多的表扬:教师一口气表扬了一大批学生、经常性地表扬学生或某个学生经常受到表扬,这些类似的表扬好像“走过场”,会使学生变得麻木不仁,不会因此而兴奋,因此表扬就失去了作用。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老师们还要讲究表扬的艺术,一定要多些关注、少些敷衍,多些花样、少些重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真的为他高兴。老师们的语言、动作、神态、语调都可以传达表扬、赞赏的信息,可以选择较正式的场合在集体中表扬,也可以在课间与学生个别交流。对进步较大的孩子可以用略带夸张的口气说上一句赞美的话,可以高兴地与其握手,也可以来个激动的拥抱;对一些一贯表现较好的孩子甚至只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充满爱意的抚摸,或只是微微一点头,亦或是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可以传递“老师为你高兴”的信息,从而激起他积极上进的愿望,让表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二、 恰如其分的惩罚是学生成长的“除虫剂”
鼓励和表扬是必要的,它能让成长中的孩子及时得到“营养”,从而成长得更快。它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孩子树立了自信心,会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但教育过程也离不开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脆弱的。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教育本来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样样都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种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但如何运用惩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1.抓住良机有实效 惩罚是让孩子从行为效果的相反意义上接受教训,因此,施予惩罚时,惩罚的时间与行为效果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好。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而此刻对他们恰如其分的惩罚能使他们终身难忘,收到教育的奇效。当然,如果孩子在做不好的事情之前就被训诫或警告,相对于他实际做过以后再被惩罚,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2.意见一致才可靠
老师们所持的惩罚标准应该前后一致。孩子受到无原则的惩罚,其错误行为的发生率比完全不受惩罚时还要高。所以,老师对待孩子,无论是赏识还是惩罚,很重要的原则是一致性——横向一致(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和纵向一致(对一个孩子的前后一致)。而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待孩子所持的标准,无论在情感上或在行为上也应该是一致的。
3.解释理由很重要
惩罚孩子而不解释理由,其效果一定不好。应该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惩罚他,这样他就能吸取错误行为的教训而有所改变,以后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才会减少。因此,解释理由是运用惩罚手段不可缺少的环节。
4.惩罚“二忌”要记牢
一忌身心伤害。惩罚有时是必要的,但是惩罚决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等等。越要惩罚越要尊重。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打、骂、不许吃饭、把孩子关在黑屋里等伤害孩子身体的方法都应予以禁止,因为孩子并不能理解这种惩罚与他的不良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虽然从表面看,这些粗暴的惩罚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孩子对惩罚者将会形成恐惧感,久而久之,它还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很强的攻击性行为模式的印象,这样的孩子一旦释放出他的恐惧感,就渐渐地也变得粗暴和养成攻击的习惯。罪魁祸首当属对孩子身心有所伤害的粗暴惩罚,它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二忌频繁使用。运用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要特别慎重。面对孩子的行为,首先应尽量“防患于未然”,尽量少用惩罚。因为过于频繁地使用惩罚,一种孩子可能从此躲避惩罚者,甚至会产生畏惧和无助的感觉,或由于无法逃避惩罚而变得畏缩不前甚至说谎,其根本无助于改正错误;另一种孩子则将惩罚当“家常便饭”,在多次的惩罚中变得“破罐子破摔”,失去了自尊和上进心。当这些孩子稍大以后,他们对父母或老师频繁的惩罚行为产生反感,会更加助长敌意情绪和敌对行为的发生,以致一些孩子离家出走、逃学逃课,成为“问题少年”。
5.遵守原则不可少
(1)目的性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使受惩罚者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起到激励和教育警示的作用。老师们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盲目地采取过激措施,因为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
(2)灵活性原则。应针对不同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罚对象的性格类型,灵活选择不同惩罚方式。比如随便扔纸屡教不改的,罚他扫一回地;说脏话的,罚他给大家唱首歌;作业没认真写的,罚他重抄一遍;跟同学打架的,罚他写一份检讨书……
(3)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要与正面教育、反面事例、鼓励表扬等方法以及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
(4)不产生新问题的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注意把握度、时机,注重效果,不能产生副作用。
因此,我们运用惩罚时,一定不要意气用事和情绪激动,要冷静而慎重地进行。
综上所述,赏识和惩罚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都是源于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爱心。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惩罚,也会促使学生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老师应该娴熟地运用“营养剂”和“除虫剂”来教育、管理学生,唤起每一个孩子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寓赏于教,寓罚于教,让孩子们在“营养剂”和“除虫剂”的合力下茁壮成长!
一棵幼苗,如果给它适时地添加营养,再及时地帮它除虫,它定会长得又快又好。同样,一个孩子,如果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了“营养剂”和“除虫剂”,他必定也会茁壮成长。
一、 赏识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等待开发的矿藏,都可能是天才,都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只要我们从赏识孩子开始。而鼓励与表扬正是赏识的两个重要方式。
1.鼓励
鼓励孩子意味着老师或父母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他们能够战胜面对的困难。那么,应当如何鼓励孩子呢?
及时发现优点。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言。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优点,再与人为难的孩子也愿意别人肯定他。所以,不要忽略孩子的优点或认为理应如此,老师们应当及时而充分地表示对他的能力和优点的欣赏,并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所持有的肯定和友好态度。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他,才是教育的起点。要先肯定,再教育,失去了必要的肯定,教育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不要强调责任。不要喋喋不休地唠叨他应负什么责任,不管孩子做事的结果如何,老师们都应鼓励孩子尽力去做,并且给予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得到经验和体验成功。低年级的尤其是内向的孩子面对陌生的、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时会担心和害怕。他们有时不愿意探索、不敢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果将会如何,所以老师们应当鼓励孩子去探索新异事物,敢于了解未知,从中得到经验,并勇于承担后果,承受失败。经过挫折得到的成功,孩子将会更加牢固地铭记心中。
给予充分信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问题,同时相信孩子的能力,这样能帮孩子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自我的成长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所以老师们应当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去面对现实世界,同时要允许他们自己去尝试。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所说:“学生能做到的,老师坚决不做。”这样多给孩子们真正锻炼的机会,他们就会建立自信和乐观的态度,为他们的个性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
鼓励是孩子成长的推动力和营养剂,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加油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只有及时而充分地鼓励,孩子的进步才能更加迅速。
2.表扬
表扬和鼓励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一些老师也许常常会鼓励孩子去探索,去进步,去学习,但常常忘记表扬。
表扬是一种十分明确的肯定孩子某些行为的方法,是当孩子表现良好时才能给予的。表扬好行为比惩罚不良行为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尊,给他们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新的世界和承担更重的任务。
表扬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容置疑的,但表扬决不能滥用成一种无原则的赞美。无论哪种表扬,均应该让孩子明白这是良好行为的后果。表扬不是事前的添加剂,而是好行为事后的强化。所以,不能在产生某种后果之前滥用表扬。
比如:当学生处于自豪状态时,老师的表扬、激励语就是学生进步的顺风帆。当学生在学习中付出了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时,他们认为自己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效,值得表扬,也迫切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这时老师的表扬能使他们体会到“苦尽甘来”,感到自身的努力没有白费,学习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有的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进步,但与其他同学相比并不突出。此时老师的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令他温暖,从而对老师怀有好感,并将这种好感迁移到有关的学习中,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还有,当学生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如:一个反应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平时并不起眼,但主动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这一件小事却发挥了他的长处,此时老师的表扬会令他喜出望外,并找到自信和学习的乐趣。
但是不合时宜、不了解学生心态的表扬往往适得其反。那些天赋较好的学生,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好成绩,此时老师的表扬往往会令他们骄傲自大,轻视其他同学,甚至歧视“勤奋学习”的行为。教师的表扬对此类学生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还可能助长他们自满的情绪,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态度,使全班形成浮躁的学风。再如,过多的表扬:教师一口气表扬了一大批学生、经常性地表扬学生或某个学生经常受到表扬,这些类似的表扬好像“走过场”,会使学生变得麻木不仁,不会因此而兴奋,因此表扬就失去了作用。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老师们还要讲究表扬的艺术,一定要多些关注、少些敷衍,多些花样、少些重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真的为他高兴。老师们的语言、动作、神态、语调都可以传达表扬、赞赏的信息,可以选择较正式的场合在集体中表扬,也可以在课间与学生个别交流。对进步较大的孩子可以用略带夸张的口气说上一句赞美的话,可以高兴地与其握手,也可以来个激动的拥抱;对一些一贯表现较好的孩子甚至只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充满爱意的抚摸,或只是微微一点头,亦或是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可以传递“老师为你高兴”的信息,从而激起他积极上进的愿望,让表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二、 恰如其分的惩罚是学生成长的“除虫剂”
鼓励和表扬是必要的,它能让成长中的孩子及时得到“营养”,从而成长得更快。它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孩子树立了自信心,会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但教育过程也离不开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脆弱的。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教育本来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样样都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种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但如何运用惩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1.抓住良机有实效 惩罚是让孩子从行为效果的相反意义上接受教训,因此,施予惩罚时,惩罚的时间与行为效果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好。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而此刻对他们恰如其分的惩罚能使他们终身难忘,收到教育的奇效。当然,如果孩子在做不好的事情之前就被训诫或警告,相对于他实际做过以后再被惩罚,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2.意见一致才可靠
老师们所持的惩罚标准应该前后一致。孩子受到无原则的惩罚,其错误行为的发生率比完全不受惩罚时还要高。所以,老师对待孩子,无论是赏识还是惩罚,很重要的原则是一致性——横向一致(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和纵向一致(对一个孩子的前后一致)。而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待孩子所持的标准,无论在情感上或在行为上也应该是一致的。
3.解释理由很重要
惩罚孩子而不解释理由,其效果一定不好。应该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惩罚他,这样他就能吸取错误行为的教训而有所改变,以后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才会减少。因此,解释理由是运用惩罚手段不可缺少的环节。
4.惩罚“二忌”要记牢
一忌身心伤害。惩罚有时是必要的,但是惩罚决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等等。越要惩罚越要尊重。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打、骂、不许吃饭、把孩子关在黑屋里等伤害孩子身体的方法都应予以禁止,因为孩子并不能理解这种惩罚与他的不良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虽然从表面看,这些粗暴的惩罚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孩子对惩罚者将会形成恐惧感,久而久之,它还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很强的攻击性行为模式的印象,这样的孩子一旦释放出他的恐惧感,就渐渐地也变得粗暴和养成攻击的习惯。罪魁祸首当属对孩子身心有所伤害的粗暴惩罚,它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二忌频繁使用。运用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要特别慎重。面对孩子的行为,首先应尽量“防患于未然”,尽量少用惩罚。因为过于频繁地使用惩罚,一种孩子可能从此躲避惩罚者,甚至会产生畏惧和无助的感觉,或由于无法逃避惩罚而变得畏缩不前甚至说谎,其根本无助于改正错误;另一种孩子则将惩罚当“家常便饭”,在多次的惩罚中变得“破罐子破摔”,失去了自尊和上进心。当这些孩子稍大以后,他们对父母或老师频繁的惩罚行为产生反感,会更加助长敌意情绪和敌对行为的发生,以致一些孩子离家出走、逃学逃课,成为“问题少年”。
5.遵守原则不可少
(1)目的性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使受惩罚者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起到激励和教育警示的作用。老师们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盲目地采取过激措施,因为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
(2)灵活性原则。应针对不同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罚对象的性格类型,灵活选择不同惩罚方式。比如随便扔纸屡教不改的,罚他扫一回地;说脏话的,罚他给大家唱首歌;作业没认真写的,罚他重抄一遍;跟同学打架的,罚他写一份检讨书……
(3)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要与正面教育、反面事例、鼓励表扬等方法以及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
(4)不产生新问题的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注意把握度、时机,注重效果,不能产生副作用。
因此,我们运用惩罚时,一定不要意气用事和情绪激动,要冷静而慎重地进行。
综上所述,赏识和惩罚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都是源于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爱心。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惩罚,也会促使学生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老师应该娴熟地运用“营养剂”和“除虫剂”来教育、管理学生,唤起每一个孩子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寓赏于教,寓罚于教,让孩子们在“营养剂”和“除虫剂”的合力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