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锰矿百年沧桑

来源 :国土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多年前,应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丰登和辛亥革命涌动的工业化进程,几位行走于大江南北的中国地质人在湖南湘潭一个叫上五都的山坳里有了一些发现,继而引发了世界的震动。当地人祖祖辈辈从地下挖出来的“黑石”,被发现者们认定为锰矿石;这处矿藏成为了继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之后又一个储量极为充沛的世界级富矿,它的发现也为钢铁工业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资源支撑。
  地 理
  民国6年(1917年),《矿业》杂志等有关地质调查报告记载:湘潭上五都鹤岭一带,“矿苗之观于地面者甚伙”,当地人俗称“黑石”,疑为“铁矿”。民国元、2年间(1912~1913年),上五都螃蟹冲谢怒存在萍乡煤矿局做工时,告知该局运输总办卢洪昶。次年,其子志学来湖南省财政厅矿业科任职,即遣习矿学者数人入山勘验,方知为氧化锰矿。卢便邀集熊秉三、李一琴等集资设裕甡矿业公司,首先在颜家冲开采,所得矿石销往日本。于是,湘潭鹤岭锰矿逐渐名扬东亚。而后,有十数家公司云集鹤岭,竞相开采,兴盛一时。
  由王竹泉、熊永先两位先生合撰的《湖南湘潭上五都锰矿调查简报》显示,在1913年发现湘潭上五都锰矿(1937年改名为湘潭锰矿)之前,我国的地质工作者已先后在湖北兴国州(今阳新)、湖南的安仁、常宁、耒阳等地探测发现了锰矿石资源。但这些地方的锰矿石资源品位都不高,且分布不集中。“始于1890年开采的阳新锰矿因品位不高,不久即行停采。为解决所需,公司只能于1908年设常耒采运局,开采常宁、耒阳一带锰矿……”而根据勘测,湘潭上五都的锰矿石资源分布集中,而且品位高。因此,上五都锰矿石的探明,给当时国内的煤铁冶炼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湘潭锰矿发现于1913年,开采于1914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建国以前,矿山先后经历了商办、官办、官商合办和日军掠采4个阶段。
  商 办
  民国3年(1913年),浙江人卢志学(成章)在湖南省财政厅矿业科任职期间,闻知湘潭县鹤岭一带有矿,派人实地勘察,得知该地氧化锰矿质优量丰.1914年,即邀官僚、资本家集资开设“裕甡矿业公司”,开始开采。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国际市场锰矿畅销,价格高涨,裕甡公司获利甚厚,一再扩大开采规模,至民国6年(1917年),年产锰矿达三万吨。其时,一些外地商人及本地豪绅亦纷纷开矿设厂,十余家公司云集鹤岭,竞相开采兴盛一时。而裕甡公司凭实力与日商之关系,垄断锰砂销场,且收购锰矿时,肆意进行中间盘剥,遂将各小公司挤垮。该公司从民国3年至17年(1914~1928年),共采锰矿22.84万吨。外销日本八幡制铁所14万余吨。
  由于裕甡公司越境开采和中间盘剥,激起各小公司之强烈不满,连年诉讼不断。湖南省政府亦觊觎其所获厚利,于民国17年(1928年)查封裕甡公司,矿山开采遂告停顿。
  官 办
  民国18年(1929年)5月,湖南省政府创办“湘潭上五都锰矿局”,选砂、碾粉、运输随之开工,采矿亦于8月开工。官矿局穷一时之盛,开采始及半月,已开十厂,工人数百。10月,氧化锰矿石产量达四千余吨。省政府主席何键偕建设厅长宋鹤庚专程到矿局视察,并拨款修筑轻便铁路。但时值中日关系紧张,开办未及3月,锰矿滞销,资金周转不灵。至民国20年(1931年)春,终因“入不敷出,万难支持”而告罄,省建设厅令官矿局停工,改设“湘潭锰矿局保管处”。官矿局自民国18年8月开工,至20年2月停采,共获锰矿5.34万吨。
  官商合办
  卢志学对裕甡公司被查封并不罢休,他们依仗其深厚的社会背景,一再提起上诉,几经周折,民国政府实业部终于民国21年3月宣布撤销其处分。民国26年2月(1937年),湖南省政府与裕甡公司创建了“官商合办湘潭锰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矿区面积820余公顷,公司总人数达440余名,工人数量视生产情形随时有增减。是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和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接连发生,锰砂销路顿告停滞,合办公司金融愈见困难,终于11月停止采运,酌留司员得保管财产,赖以出售存砂和碾制锰粉而维持残局。民国26年,合办公司共采锰砂3873吨,只销售1236吨,由此亦可见窘境之一斑。
  日军掠采
  民国33年(1944年)6月,日军侵湘,8月,矿区沦陷。10月7日,日军再度进矿搜寻合办公司职员及资料,当地居民戴利斋等同日军头目接洽,日军令戴负责将锰砂盗运至湘潭下河运走。翌年2月,又加派开发班到矿,委戴为总工目,召集工头,强迫工人在老鼠坳、仰天湖、鹤岭等地掠采。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军投降,采矿亦随之停止。日军侵占期间,矿山惨遭破坏,锰砂被掠走4500吨,合办公司财产直接损失国币3.16亿余元,间接损失达数十亿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复兴部队第四方面军七十三军十五师接管锰矿,将幸存之锰矿砂5300吨,锰矿114吨及大量器材作“战利品”运走。尔后,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王耀武电令十五师发还锰矿。其时,合办公司虽已恢复经营,但终因销路不畅未能恢复开采,仅靠制作锰粉及出售少量锰砂供应国内厂商,以维持“保管状态”。同时,筠济、裕湘公司及鸿记锰粉厂亦在山经营,景况均不佳。
  六十年的尊严与辉煌
  从当时的裕甡矿业公司开采之后的几十年,并没有给国人带来殷实,相反成为官僚买办和帝国主义掠夺的伤心之地。仅从1916年到1945年的三十年间,运往日本八幡铁厂的锰矿多达150万吨,日军掠采时至今仍残留下的天坑——“忆苦窿”,见证了日军侵华期间,疯狂掠夺锰都资源和残酷剥削中国工人的一段血泪历史。可以这么说,湘潭锰矿的前半生,苦难深重。真正赋予她尊严和辉煌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六十年。
  王竹泉、熊永先两位先生在合撰《湖南湘潭上五都锰矿调查简报》中提到的“上五都锰矿”及裕生矿产公司进行开采的锰矿都只是后来湘潭锰矿的一部分。完整意义上的湘潭锰矿是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著名地质学家叶连俊和侯德封等在组织、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地质矿产调查时,在浅部氧化锰矿已濒于枯竭的湘潭锰矿地区,预测钻探发现了地层深处的原生碳酸锰矿床,由此拉开湘潭锰矿的大规模地下开采后才逐渐形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矿山随之建立。
  从1950年到1980年,矿山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使得矿山生产由露天开采氧化锰,转为坑下开采碳酸锰;由手工作业,发展为机械化生产;由单一产品,发展为具有采矿、选矿、烧结、冶炼、制粉、电解金属锰等多品种生产的综合性冶金联合企业。建国以来,矿山累计采出锰矿石近千万吨,电池锰粉、电解金属锰、高炉锰铁、高炉富锰渣等均获国家和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供应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亚洲、西欧和北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世纪的涅槃
  进入21世纪,由于受市场经济巨大冲击,加之资源逐渐枯竭,在经历了减产,停产,破产之后,这位亲沐中国工业百年风雨和沧桑巨变的老人,带着她曾经的辉煌和妩媚,终于开始她的暮光之旅。
  2007年,其生产性资产有偿划拨给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湘潭电化集团有限公司。从此,百年湘锰依托电化上市公司这一平台,华丽转身。
  湘潭锰矿是百年老矿,开采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但历史遗留问题很多。日军侵华期间,就对该矿区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式开采,加上近年来因利益驱使,一些企业非法开采猖獗,致使湘锰地区地质灾害不断加重,出现了房屋开裂、水系破坏、污染严重、交通堵塞等问题,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甚至威胁到湘锰地区2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湘潭市政府曾采取了灾害治理及搬迁等一系列措施,试图改变这一状况,遏制地质灾害进一步扩大,但因防治资金存在较大缺口,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湘锰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
  “灾害不除,寝食难安”,湘潭市委、市政府通过多方考察、深入研究,在吸取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以建国家矿山公园项目为契机,争取国家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全面、系统地来解决湘锰地质环境问题的设想。湘锰地区位于长沙和湘潭交界处,北与西线高速连接,对接大长沙,具有优越的区域优势,矿山公园项目的建成,不仅将切实解决矿山环境和民生问题,而且对实现湘锰地区长治久安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2010年9月,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项目筹备领导小组成立。
  2011年9月,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政府、湘潭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湘潭锰矿矿山公园有限公司。
  2012年6月,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项目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初审通过。
  2013年3月,湘锰国家矿山公园项目成功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历尽沧桑的百年锰都将迎来一次真正的涅槃。
  (本刊记者向婧妮根据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申报材料整理)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国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等一系列的重要论断和重点部署,把国土工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土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思想认识上,要坚持“守土有责”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基
期刊
立法、执法与司法应张弛有度,毕竟法律的目的不在于制裁而在于违法预防。面对是非,需要多点理性少点冲动,因为“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为了加大对酒后驾驶行为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醉酒驾驶行为纳入了调整的范围,并设定了“危险驾驶罪”的罪名。  虽然刑法已表明了态度,但是由于相关的规定比较粗糙,对于如何执行这一规则,公安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公众都见仁见智。  说实话,意见的对立及舆论对“
期刊
虽然楚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经受住了考验,但这次战事却让楚庄王深刻地意识到:水旱灾害不除,楚国就永远潜藏着隐患。    一个新词组“旱涝急转”频频出现于媒体。今年,南方部分省市的大旱刚刚缓解,部分地区又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旱涝急转”四个字,将整个南方中国多灾多难的景象勾勒得一清二楚。  湖南是其中灾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对此,“气候变迁说”、“三峡大坝影响说”等纷纷登场。  实际上,楚地旱涝频繁古
期刊
把湘潭锰矿打造成一个国家矿山公园,使之成为整个长株潭乃至湘中腹地一个极具特色的景观,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治理好矿区环境,也能丰富湘潭红色旅游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我国是一个矿山开采大国,随着矿藏资源的枯竭和矿山的废弃,这一思考无疑为后矿业时代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示范。  湖南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将以独特的矿业遗迹景观为核心,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让游客了解到湘潭锰矿矿床矿体的赋存特征,领略其探、采、
期刊
田成片,道成行,旧貌换新颜  神秘大湘西,魅力捞车河。湘西捞车河由三百多年前土司王巡视领地时,途经过河捞车而得名。行舟捞车河,如同置身于一幅风光旖旎、浓淡相间的画卷中,清澈曲长的河流,像是镶嵌在层峦起伏、色彩斑斓的崇山峻岭间,一条玉带,蜿蜒徘徊,一排排老水车畔河悠悠转动,默默地滋润着这片苍古大地。  2010年伊始,随着一阵阵挖掘机启动的轰隆声响,打破了捞车河流域沉睡千年的宁静,如梦初醒,新农村建
期刊
摘 要:土地储备在促进城市土地市场发展,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土地储备深入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土地储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城市;土地储备;功能;土地市场  土地是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土地储备通过土地前期开发、整理、储存,在供应和调控城
期刊
中央领导提出,实干兴邦。如何将“实干”落到实处?双峰县国土资源局的做法是——以纪检监察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年、“干部职工下基层,三联三转三提高”作风建设巩固年、行政效能建设提升年三大主题活动,努力实现权力运行有监督、管理秩序有转变、行政效能有提升、推动发展有成效、队伍廉洁有保障,切实集聚“实干”正能量。  实干,既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又为双峰县国土资源局赢得了实绩。2012年,在双峰
期刊
其实,塅溪村在解放前就是我们的村名,当时属于四都七区(国民党的行政区划)。解放后,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叫塅溪村,下段叫南竹山村,伯伯就是南竹山村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村改为八度水村,2004年才改回原有名称塅溪村。  伯伯的故居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中被损坏,现在是我们一大家族在住着。  不过,听老辈们说,伯伯一家六口共有十来间房子,都是江南民间的砖木结构。以前故居前面有个池塘,后来被填了。
期刊
今年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给湖南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不少难得机遇。  今年国家计划筹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湖南的目标任务为44.72万套,这给全省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改善低收群体住房困难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家支持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带来机遇。湖南是农业大省,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国家加大
期刊
曾森林的痛,反映的是国土资源系统执法难、难执法的无奈。    有时候,一个人的痛,折射出的是整个国土资源基层执法体制的无奈。  比如曾森林。  曾森林,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国土资源所干部。2011年5月16日,在土地违法动态巡查中,曾遭遇暴力抗法,造成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出血,后经两次法医鉴定均为“重伤”,一度生命垂危。  案子引起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湖南省纪委书记许云昭、湖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