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正悄然改变着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促动着一种新型民主政治的诞生。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网络问政从幕后走向前台,对执政思维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政治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形势下,如何应对“网络问政”的挑战已经摆在领导干部面前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网络问政的现状
“网络问政”:即网络政治参与,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作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借助网络表达利益、参与决策,从而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网络问政从2007年的星星之火,到2008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有高官频密“在线”,亦有官方媒体设立的“直通中南海”、“向地方领导留言”等网络民意通道。互联网不仅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开始逐渐改变我国的政治环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纷纷开始主动借助网络问政于民。有关官员与网民交流的相关报道扑面而来,它传递着一个信息,昭示着一种趋势:“网络问政”时代已经是无可阻挡地到来了。
1、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两个曾让互联网沸腾的时刻使不少网民难以忘怀: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强国论坛直面网友,倾听民意,他还说,互联网是我们“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 此举的时代内涵极其丰富,此后,他被网友亲切的称为“胡哥”,成为“中国第一网民”载入史册。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利用周末与网友长达两小时的“零距离”在线交谈,被网民喻为“和总理在春天的约会”。 2010年9月8日,“直通中南海” ——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标志着“网络问政”已经向国家最高层迈进,让人们在惊叹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更为民主政治的进步和公民参政热情的高涨而欣喜。
2、基层政府积极响应
在中央高层引领下,近几年,网络问政逐渐在我国政坛蔚然成风。领导人的亲身垂范不但鼓舞了网民通过网络反映诉求,表达心声的热情,也带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网络民意。中国的“网络问政”全面展开。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纷纷“触网”,了解网络民意,倾听网络民声,汇聚网络民智,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据媒体统计,现已有47位省委书记、省长在人民网上公开回应网友留言。15个省市区以“红头文件”形式将回复网友留言纳入政府固定工作机制。
二、领导干部为什么要积极应对“网络问政”?
(一 )满足网民问政的需要
当今社会,网络无疑已成为“草根”问政的一个新渠道、新场所、新平台。为什么网络能成为民意的“绿色通道”?因为网络是开放的。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相比,网络媒体有论坛、留言板等互动平台,网民只需经过简单的注册,便可以在这一互动平台上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任何人都享有对信息的选择和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的权利。
的确,网络上,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拥有一个IP,就有公开表达的权利。人人都有麦克风,不需要举手方能发言,也无需理会级别大小先后。怎么想就怎么说。那些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没有经过机构部门的层层过滤,显现出最原始的社情民意。
网络问政恰到好处地为公民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新渠道,弥补了现实政治生活中公民问政渠道的不足。对于民众而言,要在网下寻求一条有效的民意传递途徑并不容易,但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却相对较简单。
(二)缓解社会冲突的需要
现代民主政治的常态是权利的张扬和权力的谦卑。若权力张扬而权利被压抑,必将演生出权利与权力的冲突。按照官方的表述,正处于建设之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在“初级阶段”,还难称“完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度,乃至于两者之间出现了某种疏离。这种疏离或互不适应甚至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源。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也让国民日益感到了对内开放的严重迟滞。得以大幅提升的民权意识迫切需要一些新的制度平台来满足公民在参与政治上的需要。网络恰到好处地在这种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中,扮演了“缓冲带”的角色。若权利持续被压抑,在制度内外又找不到出口,则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危机。避免权利“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唯一办法,就是鼓励权利发声,并让权利张扬。
我相信当政者对网络日益表现出开明的从政姿态,是源于对“网络问政”这一权力冲突缓冲带的深刻认识。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社会转型,在很多学者看来,实为三千年来前所末有之大变局。这场大变局正在由一个一元化社会转型为多元化社会,由一个臣民社会转型为一个市民社会,由一个单位社会转型为一个社区社会,由一个熟人社会转型为一个陌生人社会,从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转型为一个契约本位的社会。于转型期间,社会阶层被重新洗牌,各阶层之间断裂加深。这种断裂又产生不满与对立。在现实社会中,被孤立的个体很难有勇气来向体制表达自己的异见。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境况。网络让分散化的个体得以整合,它为那些勇于履行公民责任的民众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技术支持,并让“网络公民”成为可能。
三领导干部如何积极应对“网络问政”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积极应对“网络问政”的挑战,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也是对领导干部执网能力、执政能力的一场全面考验。(一)保持敏感性,不要听之任之。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但是准确性不高,各类虚假信息通过博客、跟贴等不断考验人们的判断力。一要以开放的胸怀接纳网络。在面对网络时尤其要避免官本位思想,坚决摒弃官僚作风,以宽大包容的心态接受网络监督。要正确认识网络报道的片面性和深刻性,保持举一反三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负面信息,对涉及本单位、本人的负面报道、虚假报道特别是可能遭遇网络爆炒的信息点,要兼容并包、闻过则喜,主动借助网络媒体加强与社会、与群众、与报道人的沟通交流。二要以缜密的工作防微杜渐。社会矛盾网络化、个别问题社会化,任何个案都可能成为掀起网络波澜、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认为“网络不是官方媒体、关不关心无所谓”的想法无异于掩耳盗铃,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己。言者无心、闻者足戒,对任何涉及不安定、不和谐因素的蛛丝马迹式的报道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早制定应对措施,力争化解于网络爆炒之前。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握有一定的权力,日常注重慎权、慎欲、慎微、慎言,不给人以口实,才是防止遭遇网络攻击的治本之策。
(二)突出针对性,不要以暴制暴。以暴制暴的结局如同以卵击石,诚实才是制胜正道。一要树立求实意识,坚持让事实说话。网民的眼里不揉砂子,对所有的网络监督,包括官方的、民间的,都要坚持正面回应为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政策为准绳,所有的应对举措都要有源有据,既不能避重就轻、打擦边球,更不能道听途说、信口开河。要坚决采取得当措施,提出客观、务实、合理的更正要求,并提供有说服力的真实材料表明立场,真正做到让事实讲话、让以讹传讹者失信失利。如:“躲猫猫事件”中,在事件成为网络热点后,云南省委宣传部迅速组织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并公开面向社会邀请网友和社会人士参与调查,体现了执政者对网络民众舆论的重视与尊重,堪称官民互动的典范之一。二要强化协作意识,学会同媒体人打交道。要克服轻视记者、回避采访或者盲目应对的心理状态,坦诚、平和、客观地应对媒体采访。用宏观的决策力和果断的判断力,合理确定自己公开信息的原则和底线,用清晰的思路、简明的语言、诚恳的表述同媒体人打交道、交朋友。及时回应记者的来电来访,积极提供媒体所需要的背景资料,与网站和媒体人建立起良好互动的合作关系。三要树立形象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像广大媒体人一样,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细枝末节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镜头里、网络中。要树立媒体形象意识,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量做到观念与时俱进、言语恰如其分、举止大方适度、思维严谨缜密,以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成为“天价烟”、“躲猫猫”的代名词。谈吐上,要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作风上,要张弛有度、亲民爱民,不暴戾乖张、不哗众取宠;行为上,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出“雷人”之语、不越雷池半步。
(三)掌握主导权,不要迎合应付。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会应对网络,还要善于运用网络。一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网盲”是思想落后、思维狭窄的代名词。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网络知识,主动接受技能培训,能力上与时俱进。要大力推进党建网、政务网建设,广泛开展“行风热线”、网上互动活动,鼓励领导干部开设个人博客,提高网络运用水平,使网络成为各级领导开展工作的良师益友。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应对网络监督的经验,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意识和能力,增强领导干部运用网络的积极性、主动性。二要强化主流引导,建立完善日常信息发布制度。公开是消除质疑的最有力途径。正确、有效、及时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对引导舆论、避免炒作、消除谣言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发挥好正面宣传的作用,对工作生活的主流趋向和社会发展中积极、健康、光明的内容,主动拿出来“晒一晒”,进行肯定性、赞扬性报道和评价。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表明态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对答,防止被网络牵着鼻子走。三要强化舆情监测,改进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凡事预则立,发现问题的时间决定着处置问题的效果。各级机关要普遍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网站联络协作制度,及时发现负面信息、妥善应对处置。要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主导作用,抢占第一发言权,迅速确定新闻报道口径,变被动为主动,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要不断提高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切实防止不切实际的误导和不辩责任的人身攻击。
一、网络问政的现状
“网络问政”:即网络政治参与,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作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借助网络表达利益、参与决策,从而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网络问政从2007年的星星之火,到2008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有高官频密“在线”,亦有官方媒体设立的“直通中南海”、“向地方领导留言”等网络民意通道。互联网不仅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开始逐渐改变我国的政治环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纷纷开始主动借助网络问政于民。有关官员与网民交流的相关报道扑面而来,它传递着一个信息,昭示着一种趋势:“网络问政”时代已经是无可阻挡地到来了。
1、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两个曾让互联网沸腾的时刻使不少网民难以忘怀: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强国论坛直面网友,倾听民意,他还说,互联网是我们“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 此举的时代内涵极其丰富,此后,他被网友亲切的称为“胡哥”,成为“中国第一网民”载入史册。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利用周末与网友长达两小时的“零距离”在线交谈,被网民喻为“和总理在春天的约会”。 2010年9月8日,“直通中南海” ——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标志着“网络问政”已经向国家最高层迈进,让人们在惊叹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更为民主政治的进步和公民参政热情的高涨而欣喜。
2、基层政府积极响应
在中央高层引领下,近几年,网络问政逐渐在我国政坛蔚然成风。领导人的亲身垂范不但鼓舞了网民通过网络反映诉求,表达心声的热情,也带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网络民意。中国的“网络问政”全面展开。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纷纷“触网”,了解网络民意,倾听网络民声,汇聚网络民智,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据媒体统计,现已有47位省委书记、省长在人民网上公开回应网友留言。15个省市区以“红头文件”形式将回复网友留言纳入政府固定工作机制。
二、领导干部为什么要积极应对“网络问政”?
(一 )满足网民问政的需要
当今社会,网络无疑已成为“草根”问政的一个新渠道、新场所、新平台。为什么网络能成为民意的“绿色通道”?因为网络是开放的。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相比,网络媒体有论坛、留言板等互动平台,网民只需经过简单的注册,便可以在这一互动平台上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任何人都享有对信息的选择和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的权利。
的确,网络上,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拥有一个IP,就有公开表达的权利。人人都有麦克风,不需要举手方能发言,也无需理会级别大小先后。怎么想就怎么说。那些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没有经过机构部门的层层过滤,显现出最原始的社情民意。
网络问政恰到好处地为公民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新渠道,弥补了现实政治生活中公民问政渠道的不足。对于民众而言,要在网下寻求一条有效的民意传递途徑并不容易,但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却相对较简单。
(二)缓解社会冲突的需要
现代民主政治的常态是权利的张扬和权力的谦卑。若权力张扬而权利被压抑,必将演生出权利与权力的冲突。按照官方的表述,正处于建设之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在“初级阶段”,还难称“完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度,乃至于两者之间出现了某种疏离。这种疏离或互不适应甚至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源。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也让国民日益感到了对内开放的严重迟滞。得以大幅提升的民权意识迫切需要一些新的制度平台来满足公民在参与政治上的需要。网络恰到好处地在这种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中,扮演了“缓冲带”的角色。若权利持续被压抑,在制度内外又找不到出口,则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危机。避免权利“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唯一办法,就是鼓励权利发声,并让权利张扬。
我相信当政者对网络日益表现出开明的从政姿态,是源于对“网络问政”这一权力冲突缓冲带的深刻认识。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社会转型,在很多学者看来,实为三千年来前所末有之大变局。这场大变局正在由一个一元化社会转型为多元化社会,由一个臣民社会转型为一个市民社会,由一个单位社会转型为一个社区社会,由一个熟人社会转型为一个陌生人社会,从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转型为一个契约本位的社会。于转型期间,社会阶层被重新洗牌,各阶层之间断裂加深。这种断裂又产生不满与对立。在现实社会中,被孤立的个体很难有勇气来向体制表达自己的异见。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境况。网络让分散化的个体得以整合,它为那些勇于履行公民责任的民众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技术支持,并让“网络公民”成为可能。
三领导干部如何积极应对“网络问政”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积极应对“网络问政”的挑战,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也是对领导干部执网能力、执政能力的一场全面考验。(一)保持敏感性,不要听之任之。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但是准确性不高,各类虚假信息通过博客、跟贴等不断考验人们的判断力。一要以开放的胸怀接纳网络。在面对网络时尤其要避免官本位思想,坚决摒弃官僚作风,以宽大包容的心态接受网络监督。要正确认识网络报道的片面性和深刻性,保持举一反三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负面信息,对涉及本单位、本人的负面报道、虚假报道特别是可能遭遇网络爆炒的信息点,要兼容并包、闻过则喜,主动借助网络媒体加强与社会、与群众、与报道人的沟通交流。二要以缜密的工作防微杜渐。社会矛盾网络化、个别问题社会化,任何个案都可能成为掀起网络波澜、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认为“网络不是官方媒体、关不关心无所谓”的想法无异于掩耳盗铃,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己。言者无心、闻者足戒,对任何涉及不安定、不和谐因素的蛛丝马迹式的报道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早制定应对措施,力争化解于网络爆炒之前。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握有一定的权力,日常注重慎权、慎欲、慎微、慎言,不给人以口实,才是防止遭遇网络攻击的治本之策。
(二)突出针对性,不要以暴制暴。以暴制暴的结局如同以卵击石,诚实才是制胜正道。一要树立求实意识,坚持让事实说话。网民的眼里不揉砂子,对所有的网络监督,包括官方的、民间的,都要坚持正面回应为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政策为准绳,所有的应对举措都要有源有据,既不能避重就轻、打擦边球,更不能道听途说、信口开河。要坚决采取得当措施,提出客观、务实、合理的更正要求,并提供有说服力的真实材料表明立场,真正做到让事实讲话、让以讹传讹者失信失利。如:“躲猫猫事件”中,在事件成为网络热点后,云南省委宣传部迅速组织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并公开面向社会邀请网友和社会人士参与调查,体现了执政者对网络民众舆论的重视与尊重,堪称官民互动的典范之一。二要强化协作意识,学会同媒体人打交道。要克服轻视记者、回避采访或者盲目应对的心理状态,坦诚、平和、客观地应对媒体采访。用宏观的决策力和果断的判断力,合理确定自己公开信息的原则和底线,用清晰的思路、简明的语言、诚恳的表述同媒体人打交道、交朋友。及时回应记者的来电来访,积极提供媒体所需要的背景资料,与网站和媒体人建立起良好互动的合作关系。三要树立形象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像广大媒体人一样,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细枝末节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镜头里、网络中。要树立媒体形象意识,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量做到观念与时俱进、言语恰如其分、举止大方适度、思维严谨缜密,以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成为“天价烟”、“躲猫猫”的代名词。谈吐上,要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作风上,要张弛有度、亲民爱民,不暴戾乖张、不哗众取宠;行为上,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出“雷人”之语、不越雷池半步。
(三)掌握主导权,不要迎合应付。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会应对网络,还要善于运用网络。一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网盲”是思想落后、思维狭窄的代名词。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网络知识,主动接受技能培训,能力上与时俱进。要大力推进党建网、政务网建设,广泛开展“行风热线”、网上互动活动,鼓励领导干部开设个人博客,提高网络运用水平,使网络成为各级领导开展工作的良师益友。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应对网络监督的经验,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意识和能力,增强领导干部运用网络的积极性、主动性。二要强化主流引导,建立完善日常信息发布制度。公开是消除质疑的最有力途径。正确、有效、及时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对引导舆论、避免炒作、消除谣言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发挥好正面宣传的作用,对工作生活的主流趋向和社会发展中积极、健康、光明的内容,主动拿出来“晒一晒”,进行肯定性、赞扬性报道和评价。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表明态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对答,防止被网络牵着鼻子走。三要强化舆情监测,改进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凡事预则立,发现问题的时间决定着处置问题的效果。各级机关要普遍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网站联络协作制度,及时发现负面信息、妥善应对处置。要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主导作用,抢占第一发言权,迅速确定新闻报道口径,变被动为主动,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要不断提高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切实防止不切实际的误导和不辩责任的人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