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一个国家、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当前,我国步入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风险和新的发展机遇并存期,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发展,以增进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建设文化强国”这一课题。
关键词:挑战;建设文化强国的对策
一、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环境,是引领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只有文化强大繁荣,才能自觉、自信、自强。
(一)是人民幸福的需要。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平公正”不可或缺的体现;是“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是“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供给不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
(二)是社会和谐的需要。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让人民丰富精神、提升素质、增强凝聚力,从而不断增加社会生活的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保证、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可靠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有专家说:“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是科学的发展,明确文化强国国家目标,文化成为发展主角,其历史意义之重大,堪比1978年底的工作重心转移”。《决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既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加工对象,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的绿色经济特征,从而成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科学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空前地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四)是国家强盛的需要。全球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片黯淡,而中国经济发展仍保持着良好态势。但文化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西强我弱”;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国际新秩序重建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个人主义、超前消费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但中华文化的优秀核心价值观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只有成为文化强国,充分提高和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建设文化强国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文化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国内来看,中国文化日益暴露出的发展困境是:1.文化建设方向不明,文化价值观混乱。2.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3.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4.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6.管理体制机制僵化落后,窒息了文化的内在活力;7;技术水平落后,生产制作效率低下;8.宣传、策划和营销手段落伍,市场开拓不力;9.文化产业布局不优,缺乏规模经济;10.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从国际层面来看:1.我国正遭遇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围追堵截。制定规则、占领制高点的发达国家仍然想重复经济全球化时代惯用的手段,将我们的文化产业压制到全球链条的最低端。这几年,美国、加拿大、欧盟接二连三地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他们所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中,有三分之二是针对中国的。2.我国的文化输出观念淡薄,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是我们的优势,但雄厚的资本与成熟的商业运作却是西方的强项。全球化在发达国家就是企图“化全球”,他们的和平演变图谋从未忘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过:“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如果我们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国际的话语权。3.我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力度需要加大。美国历来推行“文化改写亚洲”战略,好莱坞大片无不以其高新发达的科技、震撼宏大的场面、完善成熟的营销手段,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更把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强势输入、影响、改造着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这几年,我国的大制作已然成了风尚,加上每年生产的电影和电视剧,产量可观,但又有几部能具有国际竞争力?能真正输出我国的优秀文化价值观?中国号称文化古国,与国外特别是美国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弱小阶段。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占世界份额的43%,其文化产业已取得了统领全球的霸权地位,而我国仅占3%不到;当中石化、中移动挺进世界五百强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和熊猫功夫题材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中国在世界建有孔子学院300多个,但能在商业领域形成拳头产品的尚属凤毛麟角,这些现象,是和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是十分不相称的。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五千年文明,铸就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社会主义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大浪淘沙,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为今天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并不缺乏弘扬中国文化价值的各种题材,怎样才能在改革创新中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转化为软实力竞争中的现实优势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思路和道路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明确“文化强国”的标准
文化强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靠文化强国,即把文化作为手段;二是建成文化强国,即把文化作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文化强国”的标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
1.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充分激活,文化事业全面发展高度繁荣,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能生产出大量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精品;2.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占到GDP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竞争中能够占主导位势;3.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创新局面,同时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形成有中国风格、有国际表达实力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由西方发达国家掌握话语权的状态。4.文化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实现从国际文化贸易大国转变为国际文化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世界文化贸易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我国的文化自觉现状
这几年,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强烈。2007年,一份关于“将汉服定位国服”、“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应着汉服入场”的倡议书,提交到了奥组委,开幕式上演员身着汉服齐声吟诵的场面震撼了全世界。从此,“汉服热”搭上了奥运会的便车,在全国各地热闹了起来,在一些重要活动如成人礼、毕业典礼,还有一些重要的节庆日,人们身着汉服举行各种仪式。有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在学士、硕士、博士三大学位的授予时应着汉服式的学位服,汉服被上升到了国家高度。“汉服热”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是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一种自觉认同。2005年,韩国成功抢注“端午祭”,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神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它唤醒、激发了全民文化自觉,从而使国人更加珍惜和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2007的节假日调整以及刚出台的重要节假日免收高速费的规定,也同样起到了这种作用。
一些文化不自觉现象应该要引起重视。这几年,流行着恶搞文化的现象,对汉字、成语、古诗词、历史名著等进行肆意歪曲和撰改,诸如“唐尸三百首”“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等等,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北京曾对汉字的规范使用颁发过政府令,对汉字使用不规范有不整改的,一个字罚100元,看似小题大做,其实这关系着人文精神的传承。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回望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一个拥有深刻文化自觉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文化复兴的关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勾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蓝图,是当代中国增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铿锵誓言。
2.如何建立文化自觉
首先,文化自觉要对文化发展规律要能够正确把握、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意义要有深刻认识。
其次,文化自觉要求责任担当。把文化觉醒付诸行动,自觉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历史重担,是文化自觉最重要的含义。有没有高度自觉的文化担当,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阶层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先觉。不少知识分子,经受不住物质与金钱的诱惑,屈从于低俗、媚俗与庸俗,忘却了对社会责任的使命与担当。作家冯冀才说过:“整个社会迷惘时,知识分子应该清醒,整个社会功利时,知识分子应该给生活梦想…...,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对社会生活具有矫正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最后,文化自觉要尊重实际和客观规律,注重环境效益。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虽然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但也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抓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健康内容为王,注重社会效益。不少政府,为了扩大当地景点的知名度,盲目打造文化旅游,山东和安徽曾经为了争当西门庆故里而闹得沸沸扬扬,《水浒》里的流氓恶霸,成了政府追捧的文化财富英雄,还有没有基本的道德价值?又怎么来教育下一代呢?黄山曾开发了一个让游客扮演“日军强抢民女”的文化旅游项目,一群男女,打情骂俏,以国耻、国难为赢利取乐的噱头,许多有识之士看了无不义愤填膺。这些都属于“过度产业化”导致埋葬“文化”的现象。
(三)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兴国之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尤为重要。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只有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怀有坚定信念,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1.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1)来自中华文化底蕴的深厚,来自中华民族智慧的卓越。五千年的历史,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灿烂的文明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东方文明著称的中华文化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以其神秘独特的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全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共同的目标诉求和价值取向、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国人能够团结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来自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正确以及执政党引领文化发展的能力和成就。毛泽东在回顾中国近代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志士仁人曾热衷于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希望用它来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结果没有成功。自从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在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社会政治问题,唤起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复兴之梦的伟大觉醒,最终突破“三千年之未有变局”,中华文化的振兴终于有了现实可能。”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高举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与时俱进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江泽民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再到胡锦涛和习近平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自觉。 (3)来自文化体制改革所开创的新局面:政府近8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五大惠民重点文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信息闭塞、愚昧落后的状况,文化产品的供给极大丰富,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年出书品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多个省市区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领军力量,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8个百分点;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文化交流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宽,近150个国家与我们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350多所孔子学院走出国门,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底,人民日报社主管的网络和各类报刊的国外受众比2002年增长50%以上,新华社海外用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盛赞中国文化是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呈现了“复兴曙光”,出现了“发展里程碑”。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和政府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了可贵探索,提升了人们对于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引领文化发展进步,能够胜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
2.如何建立文化自信
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不可能有国际地位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求:“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使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振兴而共同团结奋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宣传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全民族凝神聚气的正确思想观念。
要正确对待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深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后人应充分发掘利用。在对待历史文化上,虚无主义或复古主义的态度皆不可取。由于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在我国的影响深远,遗留的糟粕不少,需要坚决剔除。当前文化娱乐界有一种对历史文化不加批判的、过分宣扬的不良倾向,影视屏幕上充斥着帝王妃嫔、权谋斗术,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却乏善可陈。各级领导应当加以重视,积极引导。
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我国历来主张“和而不同”,也就是在开放背景下,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正确的文化自信是: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有些人崇尚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盲目宣扬西文的文化和传统,热衷于过洋节,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却冷淡无知。有专家呼吁: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母亲节、情人节、感恩节,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为什么不能从中挖掘内涵,来建立和丰富我们自己的节日呢?如“孟母三迁”,就是个很好的母亲节题材,而清明节就是感念缅怀先人的感恩节,七夕就是有情人相会的情人节。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公民,如果只醉心于“好莱坞”、“肯德基”,而对自己深厚的文化传统不认同、不继承,妄自菲薄,那一定是没有前途的。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大力破除文化自卑心理、弱势心理。
要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2011年10月开始,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篇——人物篇》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水墨动画形象的中国先哲孔子、来自中国各界的杰出人物和文化精英,与美国人融为一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形象。去年3月份起开始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篇——文化篇》,展示了京剧、武术、书法、敦煌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其次要加强政策扶持,对那些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社团、个人,要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如对我们的国粹京剧,无论在政策还是资金上,国家和政府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第三要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并结合现代技术开发出艺术精品,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汉服、书画等中国艺术的震撼展示,无不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第四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要加大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事业的投入。
(四)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文化强国重在文化强民,文化强民就要全方位提升国民素质。当今不少国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还相对偏低,在国际上的文明形象还欠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顺应文化立国趋向,着眼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应致力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以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一方面,党和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表现。
文化强民应找准着力点。1.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基层、农村的文化投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几年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目的就是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塑造全国的文化氛围。2.推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协调发展。在文化方面,农村缺少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生活;在教育方面,农村缺少高质量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教师、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科学方面,农村缺少科普人才、科普教育、科学氛围;在卫生方面,农村缺少优质医疗资源。3.抓好文化产业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让人民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自觉、自信,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需要关注文化软实力。只有软硬实力都发展壮大了,对内才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对外才能产生国际亲和力影响力并掌握话语权。从当年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今天的西亚北非动荡,以及在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背后都有西方文化巨大作用的影响。美国自诩为世界警察,其主要原因不仅它是经济大国,也是文化大国,文化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和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分类改革,调整结构,创新机制,转变职能。一直以来,各级政府主要靠“一手抓”的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导向来管理文化企事业单位,公益与市场属性模糊、界限不分。造成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缺乏服务的动力和活力;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缺乏闯荡市场的实力和能力。把文化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大突破,决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生死成败。它首次确定了“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府”与“市场”的“二分法”思路,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留归政府的,就要确保其公益性,由政府全力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转换机制、改善服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向市场的,就要明确其经营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迄今为止,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18万多名,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彰显了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2.加快文化市场化步伐。我国的文化市场现状是内需拉动严重乏力,对外文化贸易进口远高于出口。《决定》指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文化走向市场,就是把选择权、检验权交给了广大人民,从而鼓励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让文化走向市场,就是要在国际竞争的大格局中,促进民族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并赢得市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才能赢得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早在19世纪,马克思便预言:“在各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文化生产也将走向世界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3.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国经济取得惊人的成就时,文化发展却必须面对这些矛盾: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国内文化市场的必然开放,一面是国内与国外悬殊的文化产业实力;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事业活力不足;一面是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一面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种种壁垒阻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更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混合型文化经济形态;要着力破除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错误观念,把文化建设抓紧抓实,并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估体系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4.必须大力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撒切尔夫人对中国的断言振聋发聩。在历史上我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我国的文化艺术、价值观念和制度文明等曾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过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的崛起曾被称作“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但这种崛起,不能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而应伴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作为软实力,不仅可以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甚至能发挥比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更大的作用,正所谓“纤笔一支胜似毛瑟三千”。因此,我们要深入把握文化交流规律,抓住国际社会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完善和落实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构建营销网络,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人才。文化的影响力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必须大力拓展传播渠道,创新和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有效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5.必须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欣赏习惯、审美情趣、评价标准等也日新月异。必须大力推进内容、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在文化认同上下功夫。对内,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动向,只有真实表现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产品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外,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习惯、宗教信仰、风俗特点和文化历史,并结合现代技巧的运用来增强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从而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人能够认同我们的文化。
关键词:挑战;建设文化强国的对策
一、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环境,是引领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只有文化强大繁荣,才能自觉、自信、自强。
(一)是人民幸福的需要。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平公正”不可或缺的体现;是“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是“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供给不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
(二)是社会和谐的需要。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让人民丰富精神、提升素质、增强凝聚力,从而不断增加社会生活的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保证、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可靠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有专家说:“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是科学的发展,明确文化强国国家目标,文化成为发展主角,其历史意义之重大,堪比1978年底的工作重心转移”。《决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既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加工对象,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的绿色经济特征,从而成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科学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空前地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四)是国家强盛的需要。全球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片黯淡,而中国经济发展仍保持着良好态势。但文化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西强我弱”;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国际新秩序重建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个人主义、超前消费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但中华文化的优秀核心价值观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只有成为文化强国,充分提高和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建设文化强国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文化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国内来看,中国文化日益暴露出的发展困境是:1.文化建设方向不明,文化价值观混乱。2.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3.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4.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6.管理体制机制僵化落后,窒息了文化的内在活力;7;技术水平落后,生产制作效率低下;8.宣传、策划和营销手段落伍,市场开拓不力;9.文化产业布局不优,缺乏规模经济;10.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从国际层面来看:1.我国正遭遇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围追堵截。制定规则、占领制高点的发达国家仍然想重复经济全球化时代惯用的手段,将我们的文化产业压制到全球链条的最低端。这几年,美国、加拿大、欧盟接二连三地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他们所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中,有三分之二是针对中国的。2.我国的文化输出观念淡薄,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是我们的优势,但雄厚的资本与成熟的商业运作却是西方的强项。全球化在发达国家就是企图“化全球”,他们的和平演变图谋从未忘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过:“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如果我们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国际的话语权。3.我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力度需要加大。美国历来推行“文化改写亚洲”战略,好莱坞大片无不以其高新发达的科技、震撼宏大的场面、完善成熟的营销手段,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更把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强势输入、影响、改造着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这几年,我国的大制作已然成了风尚,加上每年生产的电影和电视剧,产量可观,但又有几部能具有国际竞争力?能真正输出我国的优秀文化价值观?中国号称文化古国,与国外特别是美国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弱小阶段。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占世界份额的43%,其文化产业已取得了统领全球的霸权地位,而我国仅占3%不到;当中石化、中移动挺进世界五百强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和熊猫功夫题材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中国在世界建有孔子学院300多个,但能在商业领域形成拳头产品的尚属凤毛麟角,这些现象,是和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是十分不相称的。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五千年文明,铸就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社会主义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大浪淘沙,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为今天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并不缺乏弘扬中国文化价值的各种题材,怎样才能在改革创新中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转化为软实力竞争中的现实优势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思路和道路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明确“文化强国”的标准
文化强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靠文化强国,即把文化作为手段;二是建成文化强国,即把文化作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文化强国”的标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
1.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充分激活,文化事业全面发展高度繁荣,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能生产出大量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精品;2.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占到GDP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竞争中能够占主导位势;3.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创新局面,同时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形成有中国风格、有国际表达实力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由西方发达国家掌握话语权的状态。4.文化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实现从国际文化贸易大国转变为国际文化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世界文化贸易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我国的文化自觉现状
这几年,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强烈。2007年,一份关于“将汉服定位国服”、“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应着汉服入场”的倡议书,提交到了奥组委,开幕式上演员身着汉服齐声吟诵的场面震撼了全世界。从此,“汉服热”搭上了奥运会的便车,在全国各地热闹了起来,在一些重要活动如成人礼、毕业典礼,还有一些重要的节庆日,人们身着汉服举行各种仪式。有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在学士、硕士、博士三大学位的授予时应着汉服式的学位服,汉服被上升到了国家高度。“汉服热”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是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一种自觉认同。2005年,韩国成功抢注“端午祭”,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神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它唤醒、激发了全民文化自觉,从而使国人更加珍惜和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2007的节假日调整以及刚出台的重要节假日免收高速费的规定,也同样起到了这种作用。
一些文化不自觉现象应该要引起重视。这几年,流行着恶搞文化的现象,对汉字、成语、古诗词、历史名著等进行肆意歪曲和撰改,诸如“唐尸三百首”“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等等,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北京曾对汉字的规范使用颁发过政府令,对汉字使用不规范有不整改的,一个字罚100元,看似小题大做,其实这关系着人文精神的传承。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回望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一个拥有深刻文化自觉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文化复兴的关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勾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蓝图,是当代中国增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铿锵誓言。
2.如何建立文化自觉
首先,文化自觉要对文化发展规律要能够正确把握、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意义要有深刻认识。
其次,文化自觉要求责任担当。把文化觉醒付诸行动,自觉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历史重担,是文化自觉最重要的含义。有没有高度自觉的文化担当,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阶层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先觉。不少知识分子,经受不住物质与金钱的诱惑,屈从于低俗、媚俗与庸俗,忘却了对社会责任的使命与担当。作家冯冀才说过:“整个社会迷惘时,知识分子应该清醒,整个社会功利时,知识分子应该给生活梦想…...,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对社会生活具有矫正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最后,文化自觉要尊重实际和客观规律,注重环境效益。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虽然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但也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抓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健康内容为王,注重社会效益。不少政府,为了扩大当地景点的知名度,盲目打造文化旅游,山东和安徽曾经为了争当西门庆故里而闹得沸沸扬扬,《水浒》里的流氓恶霸,成了政府追捧的文化财富英雄,还有没有基本的道德价值?又怎么来教育下一代呢?黄山曾开发了一个让游客扮演“日军强抢民女”的文化旅游项目,一群男女,打情骂俏,以国耻、国难为赢利取乐的噱头,许多有识之士看了无不义愤填膺。这些都属于“过度产业化”导致埋葬“文化”的现象。
(三)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兴国之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尤为重要。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只有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怀有坚定信念,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1.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1)来自中华文化底蕴的深厚,来自中华民族智慧的卓越。五千年的历史,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灿烂的文明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东方文明著称的中华文化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以其神秘独特的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全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共同的目标诉求和价值取向、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国人能够团结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来自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正确以及执政党引领文化发展的能力和成就。毛泽东在回顾中国近代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志士仁人曾热衷于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希望用它来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结果没有成功。自从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在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社会政治问题,唤起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复兴之梦的伟大觉醒,最终突破“三千年之未有变局”,中华文化的振兴终于有了现实可能。”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高举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与时俱进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江泽民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再到胡锦涛和习近平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自觉。 (3)来自文化体制改革所开创的新局面:政府近8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五大惠民重点文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信息闭塞、愚昧落后的状况,文化产品的供给极大丰富,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年出书品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多个省市区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领军力量,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8个百分点;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文化交流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宽,近150个国家与我们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350多所孔子学院走出国门,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底,人民日报社主管的网络和各类报刊的国外受众比2002年增长50%以上,新华社海外用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盛赞中国文化是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呈现了“复兴曙光”,出现了“发展里程碑”。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和政府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了可贵探索,提升了人们对于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引领文化发展进步,能够胜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
2.如何建立文化自信
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不可能有国际地位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求:“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使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振兴而共同团结奋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宣传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全民族凝神聚气的正确思想观念。
要正确对待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深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后人应充分发掘利用。在对待历史文化上,虚无主义或复古主义的态度皆不可取。由于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在我国的影响深远,遗留的糟粕不少,需要坚决剔除。当前文化娱乐界有一种对历史文化不加批判的、过分宣扬的不良倾向,影视屏幕上充斥着帝王妃嫔、权谋斗术,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却乏善可陈。各级领导应当加以重视,积极引导。
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我国历来主张“和而不同”,也就是在开放背景下,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正确的文化自信是: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有些人崇尚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盲目宣扬西文的文化和传统,热衷于过洋节,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却冷淡无知。有专家呼吁: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母亲节、情人节、感恩节,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为什么不能从中挖掘内涵,来建立和丰富我们自己的节日呢?如“孟母三迁”,就是个很好的母亲节题材,而清明节就是感念缅怀先人的感恩节,七夕就是有情人相会的情人节。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公民,如果只醉心于“好莱坞”、“肯德基”,而对自己深厚的文化传统不认同、不继承,妄自菲薄,那一定是没有前途的。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大力破除文化自卑心理、弱势心理。
要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2011年10月开始,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篇——人物篇》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水墨动画形象的中国先哲孔子、来自中国各界的杰出人物和文化精英,与美国人融为一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形象。去年3月份起开始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篇——文化篇》,展示了京剧、武术、书法、敦煌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其次要加强政策扶持,对那些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社团、个人,要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如对我们的国粹京剧,无论在政策还是资金上,国家和政府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第三要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并结合现代技术开发出艺术精品,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汉服、书画等中国艺术的震撼展示,无不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第四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要加大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事业的投入。
(四)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文化强国重在文化强民,文化强民就要全方位提升国民素质。当今不少国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还相对偏低,在国际上的文明形象还欠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顺应文化立国趋向,着眼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应致力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以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一方面,党和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表现。
文化强民应找准着力点。1.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基层、农村的文化投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几年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目的就是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塑造全国的文化氛围。2.推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协调发展。在文化方面,农村缺少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生活;在教育方面,农村缺少高质量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教师、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科学方面,农村缺少科普人才、科普教育、科学氛围;在卫生方面,农村缺少优质医疗资源。3.抓好文化产业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让人民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自觉、自信,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需要关注文化软实力。只有软硬实力都发展壮大了,对内才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对外才能产生国际亲和力影响力并掌握话语权。从当年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今天的西亚北非动荡,以及在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背后都有西方文化巨大作用的影响。美国自诩为世界警察,其主要原因不仅它是经济大国,也是文化大国,文化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和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分类改革,调整结构,创新机制,转变职能。一直以来,各级政府主要靠“一手抓”的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导向来管理文化企事业单位,公益与市场属性模糊、界限不分。造成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缺乏服务的动力和活力;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缺乏闯荡市场的实力和能力。把文化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大突破,决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生死成败。它首次确定了“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府”与“市场”的“二分法”思路,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留归政府的,就要确保其公益性,由政府全力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转换机制、改善服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向市场的,就要明确其经营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迄今为止,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18万多名,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彰显了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2.加快文化市场化步伐。我国的文化市场现状是内需拉动严重乏力,对外文化贸易进口远高于出口。《决定》指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文化走向市场,就是把选择权、检验权交给了广大人民,从而鼓励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让文化走向市场,就是要在国际竞争的大格局中,促进民族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并赢得市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才能赢得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早在19世纪,马克思便预言:“在各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文化生产也将走向世界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3.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国经济取得惊人的成就时,文化发展却必须面对这些矛盾: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国内文化市场的必然开放,一面是国内与国外悬殊的文化产业实力;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事业活力不足;一面是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一面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种种壁垒阻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更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混合型文化经济形态;要着力破除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错误观念,把文化建设抓紧抓实,并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估体系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4.必须大力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撒切尔夫人对中国的断言振聋发聩。在历史上我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我国的文化艺术、价值观念和制度文明等曾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过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的崛起曾被称作“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但这种崛起,不能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而应伴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作为软实力,不仅可以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甚至能发挥比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更大的作用,正所谓“纤笔一支胜似毛瑟三千”。因此,我们要深入把握文化交流规律,抓住国际社会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完善和落实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构建营销网络,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人才。文化的影响力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必须大力拓展传播渠道,创新和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有效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5.必须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欣赏习惯、审美情趣、评价标准等也日新月异。必须大力推进内容、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在文化认同上下功夫。对内,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动向,只有真实表现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产品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外,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习惯、宗教信仰、风俗特点和文化历史,并结合现代技巧的运用来增强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从而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人能够认同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