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舍得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智慧。学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为了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必须学会舍弃。只有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水平,恰当地取舍和设计,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以生为本,将“舍得”之道践行于语文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的有效性作出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舍得 有效教学
“舍得”在佛教中蕴含深意:舍就是得,得就是舍。我们每个教师都懂得“舍得”这个词所蕴涵的道理,但是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我们却不敢舍,不会舍,恨不能把时间掰成两半,恨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学生的脑海。学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为了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我们必须学会舍弃。只有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水平,恰当地取舍和设计,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一、舍得放下架子,以生为本
工作十余年,听课不少,尤其是特级教师的公开课,跑得更是勤快。每次学习都有“听君一堂课,胜教十年书”的感慨。我特别喜欢于永正和薛法根老师的课,淳朴自然,没有“特级”的架子。在课堂中,老师妙趣横生的表演,流露出对生活、对孩子深深的爱,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恰当地鼓励与表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们找到了乐趣,又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精彩的课堂。
二、舍得删繁就简,一课一得
怎样才是一堂完美的课?环环相扣、预设缜密的课是不是就是完美的课?许多老师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不够完整、不够完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教学预设缜密、严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学生的学被教师的教牵着走,如此配合教师的“学”,难免走过场。如何改变教得“赶”和“满”、学得“少”和“差”的状况?教师要抓住语言学习的重点,舍得删繁就简,只求一课一得。
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本着一课一得、不贪多求全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引导学生沿着“言—意—法”这个路径去学习课文,不时地小结学习方法,即“字词有深度,言行总关情”。我的意图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语言、行为的句子,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破译人物内心世界的密码。这样的教学帮助孩子亲近文本,走近人物,让学生的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这一过程虽朴实,却并不空洞,用本真、有效、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段进行了教学,用质朴、直接、触动孩子心灵的语言进行了交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了解了写人的方法,这比什么都为重要。从中也让我得到了一种平静,收获了一份朴实。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重点,修剪“枝叶”,力求让学生一课一得,在循序渐进的语文训练中,逐步习得语文能力。
三、舍得已知已会,把准目标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主观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学起点的把握不够准确也造成了教学目标不清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之前,往往忽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而事实上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认为:“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因此,我们要舍去学生已知已会的内容,准确把握学情,把准教学目标。
教学《云雀的心愿》一文时,对于文中云雀妈妈叙说的关于乱砍滥伐的话语,学生是一读就懂的,就不需要我们再去反复地问,但学生对于怎样写出幻境的恶劣是不了解的,这就需要抓住“脱缰的野马”等关键性的词句玩味体会了。
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割舍学生已知已会的的问题、环节,看似减少了一些教学内容和设计,但实际上却立足学情,为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腾出了足够的时间。这就是舍得的智慧。
四、舍得写写练练,拓展思维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笔者学习此文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似乎被“内容分析”式的教学模式统治着。教师总是习惯于带领学生繁琐地分析课文内容,学生练笔的时间很少,在学习语言上少有收获。
写写练练的时刻虽然告别了“热闹”“活跃”,表面上会给人沉闷、冷场之感,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只有静下心,拿起笔,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用笔与作者“对话”,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舍得时间让学生写写练练,拓展思维,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人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让学生写下思念老师的话语,惊喜不断。生1:“刘老师,我思念您,因为您教会了我们丰富的知识;我思念您,更因为您教会了我们同困难抗争的勇气。您是我们的老师,更像我们的父亲,您将在我的记忆中一直行走,直到永远!”生2:“刘老师啊,刘老师,您是老师,在我们的心田里播撒知识的种子;您是慈父,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放飞理想的风筝,您让我们懂得什么是乐观,什么是坚强,什么是自强不息!”……在安安静静的练笔过程中,我们能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舍得”是一种选择,一种胸襟,一种水平,一种智慧。贾平凹先生有一篇文章,说的也是《舍得》,诚如先生所言:“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愿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做个勇敢的探索者,熟谙舍得之道,舍教学之枯枝末节,得学生之发展,得教育之美好未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舍得 有效教学
“舍得”在佛教中蕴含深意:舍就是得,得就是舍。我们每个教师都懂得“舍得”这个词所蕴涵的道理,但是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我们却不敢舍,不会舍,恨不能把时间掰成两半,恨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学生的脑海。学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为了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我们必须学会舍弃。只有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水平,恰当地取舍和设计,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一、舍得放下架子,以生为本
工作十余年,听课不少,尤其是特级教师的公开课,跑得更是勤快。每次学习都有“听君一堂课,胜教十年书”的感慨。我特别喜欢于永正和薛法根老师的课,淳朴自然,没有“特级”的架子。在课堂中,老师妙趣横生的表演,流露出对生活、对孩子深深的爱,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恰当地鼓励与表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们找到了乐趣,又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精彩的课堂。
二、舍得删繁就简,一课一得
怎样才是一堂完美的课?环环相扣、预设缜密的课是不是就是完美的课?许多老师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不够完整、不够完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教学预设缜密、严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学生的学被教师的教牵着走,如此配合教师的“学”,难免走过场。如何改变教得“赶”和“满”、学得“少”和“差”的状况?教师要抓住语言学习的重点,舍得删繁就简,只求一课一得。
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本着一课一得、不贪多求全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引导学生沿着“言—意—法”这个路径去学习课文,不时地小结学习方法,即“字词有深度,言行总关情”。我的意图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语言、行为的句子,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破译人物内心世界的密码。这样的教学帮助孩子亲近文本,走近人物,让学生的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这一过程虽朴实,却并不空洞,用本真、有效、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段进行了教学,用质朴、直接、触动孩子心灵的语言进行了交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了解了写人的方法,这比什么都为重要。从中也让我得到了一种平静,收获了一份朴实。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重点,修剪“枝叶”,力求让学生一课一得,在循序渐进的语文训练中,逐步习得语文能力。
三、舍得已知已会,把准目标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主观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学起点的把握不够准确也造成了教学目标不清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之前,往往忽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而事实上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认为:“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因此,我们要舍去学生已知已会的内容,准确把握学情,把准教学目标。
教学《云雀的心愿》一文时,对于文中云雀妈妈叙说的关于乱砍滥伐的话语,学生是一读就懂的,就不需要我们再去反复地问,但学生对于怎样写出幻境的恶劣是不了解的,这就需要抓住“脱缰的野马”等关键性的词句玩味体会了。
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割舍学生已知已会的的问题、环节,看似减少了一些教学内容和设计,但实际上却立足学情,为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腾出了足够的时间。这就是舍得的智慧。
四、舍得写写练练,拓展思维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笔者学习此文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似乎被“内容分析”式的教学模式统治着。教师总是习惯于带领学生繁琐地分析课文内容,学生练笔的时间很少,在学习语言上少有收获。
写写练练的时刻虽然告别了“热闹”“活跃”,表面上会给人沉闷、冷场之感,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只有静下心,拿起笔,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用笔与作者“对话”,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舍得时间让学生写写练练,拓展思维,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人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让学生写下思念老师的话语,惊喜不断。生1:“刘老师,我思念您,因为您教会了我们丰富的知识;我思念您,更因为您教会了我们同困难抗争的勇气。您是我们的老师,更像我们的父亲,您将在我的记忆中一直行走,直到永远!”生2:“刘老师啊,刘老师,您是老师,在我们的心田里播撒知识的种子;您是慈父,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放飞理想的风筝,您让我们懂得什么是乐观,什么是坚强,什么是自强不息!”……在安安静静的练笔过程中,我们能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舍得”是一种选择,一种胸襟,一种水平,一种智慧。贾平凹先生有一篇文章,说的也是《舍得》,诚如先生所言:“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愿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做个勇敢的探索者,熟谙舍得之道,舍教学之枯枝末节,得学生之发展,得教育之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