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数学教学的结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_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导入新课、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复习等环节的教学艺术,但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往往只是通过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等单调的形式结束一节课教学。其实,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结尾艺术,否则就只能算是虎头蛇尾的教学败笔了,至少不能算是一节十分成功的教学课。
  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讲究结尾的艺术,这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儿童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孩子们最疲劳、注意力最分散、学习效果最差的时候。这时候,若是一成不变的作业、预习等内容,学生常常无心去听,有的甚至极为厌烦。下课了,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悄悄地向同学打听作业内容。如此等等,都是因为课堂结尾太单一、太枯燥乏味造成的。相反,我们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采用以下几种结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数字2、3、5想在同学们当中找到他们的好朋友,现在每位同学看好你座位上的数字号,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约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师问:“你们怎么没有找到朋友吗?那你们的朋友是几呢?”
  生答:“1。”
  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再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结尾。“同学们,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愿不愿意用这几个好朋友来创造一幅美丽的画呢?”学生们会赶快掏出画笔,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画。
  二、延伸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的面积、体积”时,这样设计结尾:
  教师边出示圆柱拆变长方体模型,边总结和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体积的方法,我这里有一道题,看谁能用独特的方法快速计算出来”? 例: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50.72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都是先计算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再求体积。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用特殊方法算时,学生面有难色。教师引导回忆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的试验,如果把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平倒”(试验推导时为竖放),长方体的底面就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直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以半径来计算。
  由于有实验的表象支撑,这种变换角度的解题技巧,学生不难想到。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算出了结果。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圆柱体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圆柱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总结预习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例如在学习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没有周长、面积呢?又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进入到后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学习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过渡和铺垫。
  四、问题启发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
  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教育的成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学科是重要课程,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及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在当前的语文教学道路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现代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永久性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袭来,让教育教学这一块净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语文教学也在这变化中揭开了新的篇章。传统的语文
摘要:小学品德课课程涉及内容广,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本文就教师如何做好品德课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 品德课 教学思考  前言:  小学品德课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法律等知识,教学目的则在于通过综合性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社会,并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那么,如何做好品德课的教
对于一节数学课,我们在观课时,应该观什么?我想归根到底有两个要素应该把握,那就是不仅要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要看在这节课中给了学生多少思维的空间,如何发挥出数学学科本身的特征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曾听过两位教师执教的人教版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两位老师在探索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由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诸如在课堂教学中,什么叫“把教材挖透了”
近年来,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体会最深的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情感色彩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使这种理解变得生动活泼、掌握牢固。没有情感色彩的知识传授是僵死的、单调乏味的。长此以往地教下去,就会扼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反感,最终导致教学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渴求知识的情感  1.创造语言环境,激发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高科技时代,人们的兴趣爱好也随之改变。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东西都充满了诱惑,他们自然而然地对这些诱惑产生兴趣。在面对如此多的诱惑之时,如果我们还按照传统的方式来传授语文知识,那将不会有多少学生对语文感兴趣。那么,我们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将语文学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接下来我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学生好功课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融洽 反馈 兴趣 喜欢 好奇  兴趣指兴致,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没了兴趣,那花的时间和精力再大也无济于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难题: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呢?那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不仅对学生求知升学深造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从事活动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就无法进入。在教学中,老师如果不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因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当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就能清晰、完整、深刻地感知材料,思考问题,为富有成效地学习创造最佳条件。六至八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从上世纪初提出直至今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在新一轮的教改中,他的许多观点得到了应和,因此对今天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从坚持教师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体验式语文教学方式、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说明了“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体验式 社会实践  陶行知先生
仔细研究必修四和选修课中的向量教学,表面上是“平面”到“空间”的拓展,但其倾向是有明显区别的。必修教材中的向量教学更突出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基本方法的应用,而向量在选修教材中则是突出了向量方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因而我认为,必修四向量部分的教学,功夫要花在“基础”上。可是,有时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有些教师课堂上容易把基础内容“轻描淡写”,很少留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这不得不认为是一种遗憾。  1对教
【摘要】本文就自己在语文课改教学中,通过读、悟、写来实施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进行浅析。  【关键词】阅读感悟写作    新的课改已经全面展开了,面对新课改,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从几下三方面进行尝试:一是读;二是悟;三是写。  一、 读。  我认为“读”应该是三维目标中的的过程与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