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苗族刺绣为例,对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现状,提出一些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苗族刺绣 文化内涵 保护
一 、引言
施洞镇,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台江县城北40公里的清水江畔,苗语称“展响”,是施洞镇人民政府驻地,由坝场、塘龙、街上、芳寨、柏子平、天堂六个自然村寨组成。施洞镇历为贸易集散地,经商船只往来不断,商业繁荣,虽然几经历史变迁,但是很多的文化现象仍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苗寨里。其中,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史书”的苗族刺绣就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关于施洞苗族刺绣
刺绣, 古称针绣, 俗称绣花, 是用绣针引彩线, 按设计花纹和色彩规律,在绣料(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 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或文字的工艺美术品。[1]据《后汉书·南蛮传》中描述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来推测, 苗族刺绣最迟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台江施洞地区的苗族刺绣,历史悠久,具体出现时间无相关记载,在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传承、变异、发展至今。
(一)施洞刺绣技法分类
施洞一带的苗族妇女刺绣的技法多以挑花、堆绣、平绣为主。挑花即不需要画图样或贴纸样,直接入针构图,图案对称、抽象,呈几何形状。堆绣,一般是用各色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面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将它们在一块底布上堆叠成花纹,用丝线钉固而成。在众多技法中,施洞刺绣以平绣使用最多,也最为特别。平绣指的是依样在布面上来回走针的一种刺绣针法,其特点是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绣面平整光滑。施洞的平绣还大量使用剖线技法,即将普通的绣线破成若干根细丝,少则5~6根,多则14~15根,用这些细如发丝的绣线绣出的花饰,十分细腻。
(二)施洞刺绣的纹样内容
施洞刺绣的纹样以写意的具象形纹样为主:人、龙、鸟、蝶、鱼、龙牛、牛、等, 植物很少。
(三)施洞刺绣构图形式
施洞刺绣构图形式主要有:中心式、中心对称式、整体式等。中心式以一动物居画面中心,四周配以小动物等为小纹样相配;中心对称式以一动物占中心,两边配以数量相等的动物图案;整体式主体由一动物与人或者单个动物占据。
(四)施洞刺绣的用色装饰
施洞刺绣图案色调主要用大红、翠绿、中黄、蓝和白色等。大红是使用较多的颜色。其图案画面给人以热烈而又古朴的感觉,体现苗族人民的气质和风貌。
三、施洞苗族刺绣中的文化内涵
苗族刺绣图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浓缩了苗族历史。象征是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意念的一种手法,也是民俗事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2]
(一)刺绣纹样造型中祖先崇拜象征意义
苗族刺绣是千百年来苗族的精神积淀的产物, 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是原始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苗族同胞崇拜龙,一方面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把龙作为本民族始祖的象征。台江施洞刺绣里最常见的是牛龙,在当他们的观念中,龙不同于汉民族的至高无上,是平等亲切的,是集美丽、神奇、能力、财富于一体的象征。当地苗族也把蝴蝶视为自己的祖先,把蝴蝶的形象刺绣在衣服、围裙、童帽上,能引导后人避凶化吉,驱灾去病,带来幸福和安康。
(二)刺绣中体现生殖崇拜的象征意义
苗族的生命意识源于原始社会,认为人多才能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威胁,所以日常生活格外强调种族繁衍的观念。施洞苗族把吃鱼作为一种象征的行为,认为吃鱼能使子孙繁衍,故此刺绣、都少不了鱼纹。刺绣鱼纹作为两性结合的象征物出现,寄寓了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礼赞,是一种高度抽象化了的生殖崇拜。
(三)色彩的象征意义
红色是施洞苗族刺绣使用频率最高、地域最宽的色彩。因为,在当地苗族看来,红色代表青春、生命,是吉祥如意和富贵的象征,多用于未婚姑娘和儿童身上。蓝色庄重、沉稳,象征成熟美,多用于已婚妇女身上。
四、施洞刺绣的文化功能价值
(一)记忆民族历史,凸显民族文化
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记述了整个苗族苦难漫长的历史,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载体,是对民族历史、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独特表达。
当地的刺绣内容选材,几乎都是与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施洞苗族妇女的刺绣花衣上经常会出现一个骑士图,苗语叫做“务么细”,根据当地人描述,这个“务么细”就是一百多年前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张秀眉起义时的一名女将,英勇善战,受人钦佩。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她绣在了刺绣花衣上。苗族人借助民族服饰生动的记叙了苗族艰辛的族源使、迁徙史和战争史,把民族的历史浓缩化作了刺绣中的一针一线里。可以说,苗族刺绣就是一个巨大的储存苗族历史文化信息的档案仓库,开创了无字苗族记载史新纪元,客观上培养了苗族人的民族历史意识。
(二)展示民族工艺,促进经济发展
在当地,人们把挑花刺绣当作评价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并在婚配上作为一条重要的取向,因此,施洞地区苗族妇女几乎人人能纺、能织、能绣、能染。完成一套精美的破线嫁衣, 大致耗时2- 3年时间,这需要有足够耐心与技巧,嫁衣的价值也因此抬高,据笔者了解,一件刺绣嫁衣的价格已达上万元。现今,刺绣不仅是苗族妇女生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还把它作为一种商品生产,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刺绣服饰的发展延伸,促使了刺绣观赏品、佩饰和日用品的诞生。台江县现建有很多苗族刺绣民间作坊,总计产值达上千万元。精美的刺绣作品,吸引着海内外来宾经常到施洞地区来购买绣品,或作收藏,或作研究。
五、施洞刺绣发展现状分析
尽管村村都有刺绣花衣,一半左右的当地苗族妇女或多或少都能绣,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冲击,这项民族民间工艺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不少改变。
一是当下现代义务教育普及。相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学习,苗族家庭更重视未成年子女的现代文化教育。这一点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有的人群传承基础;二是原有的老艺人有的已经作古,或年事已高,传统的、完整的历史文化传承越来越少,年轻的人掌握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知识不多,导致创造出来的作品开始走样,具备苗绣技艺的手工艺者大多数已经逐渐老去,而苗族青年人的生活重心已经逐渐远离刺绣,这就使得苗族传统刺绣处于后继难有人的状态。三是,现代商品经济文化的冲击,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提高生产速度,针绣粗糙,图案模仿和拼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有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上目前的工艺市场出现了大量的手绣与机绣交织在一起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过去每个苗族支系都很讲究自己支系的服装特色,而现在则是人云亦云,生产备受追崇的样式产品,导致了刺绣作品的大量雷同、变异走样。四是,如今的施洞苗族妇女的日常衣装中,除了约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仍保持穿着苗族传统上衣的习惯之外,其余的人们穿着打扮几乎已经完全现代化。刺绣这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路径的装饰形式已经渐渐退出了当地苗族人的日常生活。
从以上情况来看,将来的刺绣的发展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做好苗绣技艺这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六、保护施洞苗族刺绣的一些建议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绣名列其中。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如何对苗族刺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去加以保护:
(一)让民族文化进入现代教育,在本民族普及传统文化的教育
根据《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第13条关于“中小学生应当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规定, 推动苗族文化进课堂。2002年8月台江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新学期开始, 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活动, 使苗歌、苗舞、苗绣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具体化、系统化, 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此外,还要加强对苗族干部及群众进行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刺绣文化专题知识教育等。
(二)增强苗族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采取一些政策性的鼓励措施
台江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作为银饰刺绣产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以及产品展销等费用。实行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明确小额信贷每户银饰刺绣经营户可贷款5万元。这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重拾传统手工艺制作业。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实行相关鼓励性政策,例如评选出杰出刺绣传承人,给予其有相对含金量的名誉称号和相当的物质鼓励,提高参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更好的从主观上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将苗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纳入立法内容,建立相关的法律保护体系。
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地方性的民族文化保护保护法律法规。例如:《苗族刺绣传承人评定标准条例》《苗族刺绣文化产业保护细则》等。
(四)做好苗族刺绣技艺搜集工作
当地博物馆要抓紧做好绣件精品的调查、收集整理保护工作,对于苗族刺绣中的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细节可以用文字,音像等手段真实、客观的记录下来,为以后对苗族刺绣的深入研究做好基础。
(五)整合文化资源,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走民族文化品牌化道路
由当地文化部门牵头,定期举办苗族刺绣学术研讨会,更深层次挖掘苗族刺绣文化内涵,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工艺文化,可以将绣片打造成有收藏鉴赏价值的艺术精品,并懂得运用现代新闻传媒技术更好的推广苗族刺绣,如制作相关影视作品等。在保护与发展中,努力营造民族文化品牌化。
七、结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刺绣的开发与保护,需要在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引导下, 发挥文化传承主体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自觉性, 树立主人翁意识, 由他们自己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最直接的展示和保护, 让其有足够继续传承下去的自我生存能力和空间,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白泉. 国宝大观[M] .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 764.
[2]叶大兵.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J].民俗研究,1994(4)。
注释:
1文为贵州民族学院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关键词:苗族刺绣 文化内涵 保护
一 、引言
施洞镇,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台江县城北40公里的清水江畔,苗语称“展响”,是施洞镇人民政府驻地,由坝场、塘龙、街上、芳寨、柏子平、天堂六个自然村寨组成。施洞镇历为贸易集散地,经商船只往来不断,商业繁荣,虽然几经历史变迁,但是很多的文化现象仍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苗寨里。其中,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史书”的苗族刺绣就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关于施洞苗族刺绣
刺绣, 古称针绣, 俗称绣花, 是用绣针引彩线, 按设计花纹和色彩规律,在绣料(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 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或文字的工艺美术品。[1]据《后汉书·南蛮传》中描述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来推测, 苗族刺绣最迟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台江施洞地区的苗族刺绣,历史悠久,具体出现时间无相关记载,在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传承、变异、发展至今。
(一)施洞刺绣技法分类
施洞一带的苗族妇女刺绣的技法多以挑花、堆绣、平绣为主。挑花即不需要画图样或贴纸样,直接入针构图,图案对称、抽象,呈几何形状。堆绣,一般是用各色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面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将它们在一块底布上堆叠成花纹,用丝线钉固而成。在众多技法中,施洞刺绣以平绣使用最多,也最为特别。平绣指的是依样在布面上来回走针的一种刺绣针法,其特点是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绣面平整光滑。施洞的平绣还大量使用剖线技法,即将普通的绣线破成若干根细丝,少则5~6根,多则14~15根,用这些细如发丝的绣线绣出的花饰,十分细腻。
(二)施洞刺绣的纹样内容
施洞刺绣的纹样以写意的具象形纹样为主:人、龙、鸟、蝶、鱼、龙牛、牛、等, 植物很少。
(三)施洞刺绣构图形式
施洞刺绣构图形式主要有:中心式、中心对称式、整体式等。中心式以一动物居画面中心,四周配以小动物等为小纹样相配;中心对称式以一动物占中心,两边配以数量相等的动物图案;整体式主体由一动物与人或者单个动物占据。
(四)施洞刺绣的用色装饰
施洞刺绣图案色调主要用大红、翠绿、中黄、蓝和白色等。大红是使用较多的颜色。其图案画面给人以热烈而又古朴的感觉,体现苗族人民的气质和风貌。
三、施洞苗族刺绣中的文化内涵
苗族刺绣图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浓缩了苗族历史。象征是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意念的一种手法,也是民俗事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2]
(一)刺绣纹样造型中祖先崇拜象征意义
苗族刺绣是千百年来苗族的精神积淀的产物, 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是原始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苗族同胞崇拜龙,一方面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把龙作为本民族始祖的象征。台江施洞刺绣里最常见的是牛龙,在当他们的观念中,龙不同于汉民族的至高无上,是平等亲切的,是集美丽、神奇、能力、财富于一体的象征。当地苗族也把蝴蝶视为自己的祖先,把蝴蝶的形象刺绣在衣服、围裙、童帽上,能引导后人避凶化吉,驱灾去病,带来幸福和安康。
(二)刺绣中体现生殖崇拜的象征意义
苗族的生命意识源于原始社会,认为人多才能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威胁,所以日常生活格外强调种族繁衍的观念。施洞苗族把吃鱼作为一种象征的行为,认为吃鱼能使子孙繁衍,故此刺绣、都少不了鱼纹。刺绣鱼纹作为两性结合的象征物出现,寄寓了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礼赞,是一种高度抽象化了的生殖崇拜。
(三)色彩的象征意义
红色是施洞苗族刺绣使用频率最高、地域最宽的色彩。因为,在当地苗族看来,红色代表青春、生命,是吉祥如意和富贵的象征,多用于未婚姑娘和儿童身上。蓝色庄重、沉稳,象征成熟美,多用于已婚妇女身上。
四、施洞刺绣的文化功能价值
(一)记忆民族历史,凸显民族文化
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记述了整个苗族苦难漫长的历史,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载体,是对民族历史、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独特表达。
当地的刺绣内容选材,几乎都是与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施洞苗族妇女的刺绣花衣上经常会出现一个骑士图,苗语叫做“务么细”,根据当地人描述,这个“务么细”就是一百多年前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张秀眉起义时的一名女将,英勇善战,受人钦佩。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她绣在了刺绣花衣上。苗族人借助民族服饰生动的记叙了苗族艰辛的族源使、迁徙史和战争史,把民族的历史浓缩化作了刺绣中的一针一线里。可以说,苗族刺绣就是一个巨大的储存苗族历史文化信息的档案仓库,开创了无字苗族记载史新纪元,客观上培养了苗族人的民族历史意识。
(二)展示民族工艺,促进经济发展
在当地,人们把挑花刺绣当作评价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并在婚配上作为一条重要的取向,因此,施洞地区苗族妇女几乎人人能纺、能织、能绣、能染。完成一套精美的破线嫁衣, 大致耗时2- 3年时间,这需要有足够耐心与技巧,嫁衣的价值也因此抬高,据笔者了解,一件刺绣嫁衣的价格已达上万元。现今,刺绣不仅是苗族妇女生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还把它作为一种商品生产,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刺绣服饰的发展延伸,促使了刺绣观赏品、佩饰和日用品的诞生。台江县现建有很多苗族刺绣民间作坊,总计产值达上千万元。精美的刺绣作品,吸引着海内外来宾经常到施洞地区来购买绣品,或作收藏,或作研究。
五、施洞刺绣发展现状分析
尽管村村都有刺绣花衣,一半左右的当地苗族妇女或多或少都能绣,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冲击,这项民族民间工艺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不少改变。
一是当下现代义务教育普及。相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学习,苗族家庭更重视未成年子女的现代文化教育。这一点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有的人群传承基础;二是原有的老艺人有的已经作古,或年事已高,传统的、完整的历史文化传承越来越少,年轻的人掌握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知识不多,导致创造出来的作品开始走样,具备苗绣技艺的手工艺者大多数已经逐渐老去,而苗族青年人的生活重心已经逐渐远离刺绣,这就使得苗族传统刺绣处于后继难有人的状态。三是,现代商品经济文化的冲击,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提高生产速度,针绣粗糙,图案模仿和拼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有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上目前的工艺市场出现了大量的手绣与机绣交织在一起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过去每个苗族支系都很讲究自己支系的服装特色,而现在则是人云亦云,生产备受追崇的样式产品,导致了刺绣作品的大量雷同、变异走样。四是,如今的施洞苗族妇女的日常衣装中,除了约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仍保持穿着苗族传统上衣的习惯之外,其余的人们穿着打扮几乎已经完全现代化。刺绣这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路径的装饰形式已经渐渐退出了当地苗族人的日常生活。
从以上情况来看,将来的刺绣的发展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做好苗绣技艺这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六、保护施洞苗族刺绣的一些建议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绣名列其中。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如何对苗族刺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去加以保护:
(一)让民族文化进入现代教育,在本民族普及传统文化的教育
根据《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第13条关于“中小学生应当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规定, 推动苗族文化进课堂。2002年8月台江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新学期开始, 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活动, 使苗歌、苗舞、苗绣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具体化、系统化, 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此外,还要加强对苗族干部及群众进行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刺绣文化专题知识教育等。
(二)增强苗族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采取一些政策性的鼓励措施
台江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作为银饰刺绣产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以及产品展销等费用。实行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明确小额信贷每户银饰刺绣经营户可贷款5万元。这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重拾传统手工艺制作业。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实行相关鼓励性政策,例如评选出杰出刺绣传承人,给予其有相对含金量的名誉称号和相当的物质鼓励,提高参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更好的从主观上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将苗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纳入立法内容,建立相关的法律保护体系。
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地方性的民族文化保护保护法律法规。例如:《苗族刺绣传承人评定标准条例》《苗族刺绣文化产业保护细则》等。
(四)做好苗族刺绣技艺搜集工作
当地博物馆要抓紧做好绣件精品的调查、收集整理保护工作,对于苗族刺绣中的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细节可以用文字,音像等手段真实、客观的记录下来,为以后对苗族刺绣的深入研究做好基础。
(五)整合文化资源,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走民族文化品牌化道路
由当地文化部门牵头,定期举办苗族刺绣学术研讨会,更深层次挖掘苗族刺绣文化内涵,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工艺文化,可以将绣片打造成有收藏鉴赏价值的艺术精品,并懂得运用现代新闻传媒技术更好的推广苗族刺绣,如制作相关影视作品等。在保护与发展中,努力营造民族文化品牌化。
七、结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刺绣的开发与保护,需要在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引导下, 发挥文化传承主体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自觉性, 树立主人翁意识, 由他们自己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最直接的展示和保护, 让其有足够继续传承下去的自我生存能力和空间,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白泉. 国宝大观[M] .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 764.
[2]叶大兵.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J].民俗研究,1994(4)。
注释:
1文为贵州民族学院学生科研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