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44-02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国学经典,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精髓。习总书记身体力行,经常在讲话报告中引用古典名句。他说,中国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是“人間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引用恰如其分。
基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优势,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去滋润学生的语文素养,去陶冶并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鉴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笔者就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说说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朗读背诵吸收传统文化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引发人们对古诗词的强烈关注。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和运用的能力。因此,首先要重视诵读,利用每天的早自习反复朗读诵读,陶冶性情,培养情趣。《蒹葭》《关雎》能深深触动他们的情感之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让他们胸怀天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能让他们体会到苏轼的恢宏气势。
其次,通过古诗词的朗读诵读,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完善人格。李白诗词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音等。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的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和优秀人物的品格,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通过朗读背诵,学生会不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语文课中渗入民俗内容的讲授,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还是开拓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都是必要的。因为它是表现现实生活、反映客观实际的,教学中有所侧重地把握,必定会大大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从而提高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44-02
基于课标的要求,语文教材在选篇时就注重选择一些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文章,比如我们较熟悉的《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等。通过阅读课文就能了解到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云南历史悠久的对歌习俗以及高邮端午的种种风俗。编辑者话语中也蕴含着一些民俗文化,比如《端午的鸭蛋》课下注释中的“五毒”:说法不一,一说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吆喝》中的“大鼓”: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文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语文课本中那些积极向上、富有情味的民俗内容,都体现了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一面。这些内容在讲课时应注重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样不但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而且对于积极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基本的美德,产生了无形的熏陶作用。
三、综合性学习实践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中的精粹篇章,更重要的是重在交际,在日常交际中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光耀千古,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学生通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一课的学习,从中感受到了风流人物的情怀,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不失为道德教育的最好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诉说和吟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弘扬这些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圣哲先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才能扬帆远航!而且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源远流长,才会展现出它应有的无穷魅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国学经典,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精髓。习总书记身体力行,经常在讲话报告中引用古典名句。他说,中国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是“人間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引用恰如其分。
基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优势,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去滋润学生的语文素养,去陶冶并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鉴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笔者就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说说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朗读背诵吸收传统文化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引发人们对古诗词的强烈关注。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和运用的能力。因此,首先要重视诵读,利用每天的早自习反复朗读诵读,陶冶性情,培养情趣。《蒹葭》《关雎》能深深触动他们的情感之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让他们胸怀天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能让他们体会到苏轼的恢宏气势。
其次,通过古诗词的朗读诵读,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完善人格。李白诗词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音等。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的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和优秀人物的品格,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通过朗读背诵,学生会不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语文课中渗入民俗内容的讲授,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还是开拓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都是必要的。因为它是表现现实生活、反映客观实际的,教学中有所侧重地把握,必定会大大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从而提高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44-02
基于课标的要求,语文教材在选篇时就注重选择一些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文章,比如我们较熟悉的《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等。通过阅读课文就能了解到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云南历史悠久的对歌习俗以及高邮端午的种种风俗。编辑者话语中也蕴含着一些民俗文化,比如《端午的鸭蛋》课下注释中的“五毒”:说法不一,一说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吆喝》中的“大鼓”: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文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语文课本中那些积极向上、富有情味的民俗内容,都体现了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一面。这些内容在讲课时应注重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样不但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而且对于积极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基本的美德,产生了无形的熏陶作用。
三、综合性学习实践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中的精粹篇章,更重要的是重在交际,在日常交际中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光耀千古,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学生通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一课的学习,从中感受到了风流人物的情怀,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不失为道德教育的最好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诉说和吟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弘扬这些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圣哲先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才能扬帆远航!而且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源远流长,才会展现出它应有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