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外学学习中的文化导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1047973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对文化和语言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和理解。对文化这部分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固定的定义,主要有: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长期形成的产物,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能够传承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等。②文化不是静止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内涵。③文化涵盖了语言和文字。
  语言的概念也是有很多种的,主要有:①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下用于沟通和交流而形成的一套知识体系。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要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语言的学习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手段,一门语言的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外国的深层文化。文化和语言学习密不可分,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穿插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学习效率。
  二、文化导入的注意事项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地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导入课堂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来具体分析课堂,而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文化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日常交流所涉及内容是否相关。一方面确保学生学的东西不会过于抽象、空洞以及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文化内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应用和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领悟能力制订文化导入内容,要由简单到难,而且要注意导入文化内容和课本主题内容保持一致,这样就不会使导入内容过于零碎。在选择导入的文化内容时,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与课本中的词汇相关的文化知识,不要过于复杂,要简单易懂,使其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教师在文化导入中要注意教学方法。在导入代表性的文化内容时,应该仔细讲解,反复练习,最好做到举一反三。在导入当下流行的文化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导入历史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传统习俗的来龙去脉,以更好地了解习惯用语。此外教师一定要注意,导入的文化内容最好以浓缩和有趣的方式进行,不必占用课堂正常教学的太多时间,而且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文化积累。
  三、文化导入的策略
  文化的导入方法不能局限于课外的阅读或是简单地讲授,教师要通过对导入内容进行分析,找到适合的导入策略。下面是几种在课堂上可以使用的导入策略。
  第一,随时穿插,仔细讲解。课本中间有难以理解的表达和词汇时,教师可以在讲解难懂词汇之前穿插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对其仔细讲解,并让学生在课本旁边做注解。优点是可以随时复习、内容突出、便捷;缺点是导入的文化内容比较零散并且缺乏系统性。
  第二,与上课流程相结合。如果课程内容是历史事件,传统习俗和政治等内容时,教师可以找出与其相关的文化内容,并且作为一节课的导入环节,或者课后拓展部分,使文化内容与课程流程和内容相融合。优点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缺点是在内容的选择和课程流程的编排有一定的困难,要求既能调动兴趣还要让学生理解并且不能过于简单,要巧妙地融入的课程当中,这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讲授要与实践相结合。在进行文化知识内容的穿插时,不能只注重讲授,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要多进行实践,例如,运用小话剧、电影配音、演讲等。这样做的优点不仅是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吸收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缺点是课后需要学生的大量时间,课上也需要大量时间。
  第四,任务法。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有某些具有文化背景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进行调查、搜索,找到相关的文化背景,自我吸收,然后在课上进行分享,互相补充,而且可以与课本内容进行比较。优点是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课上分享,互相补充;缺点是学生搜索内容可能雷同,不好控制。教师也要在课下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们如果搜索相同内容,教师要随时进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是一个语言学习者专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体现,而这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储备,因为语言可以体现这个民族的社会经验,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一定要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是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知道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学好这种民族的语言。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教学生课本知识,要把文化知识穿插其中,并且加强实践,让学生最终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培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努力提升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式教学  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14年成功申报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本文结合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
期刊
摘 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讲话精神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综合类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辅导员应在学生中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当代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为主题,开展思想大讨论、大洗礼,促使学生思想大转变,观念大转变,学风大转变。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特点,通过多方面、多手段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软件的外包服务行业随之兴起。随着这个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对于相关方面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所以我们需要针对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本文对软件服务外包培训中职业素养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以助培养出更多人才。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职业素养;实训教学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的快速发展
期刊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名片,也是一个城市气质和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岳阳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交流活跃、文化人才荟萃,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发展文化事业。因此,重视、用好、用足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文化在推动城市建设、提升人文素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岳阳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以文建城,提升城市品质  任何
期刊
摘 要: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同时,中高职衔接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目前中高职在衔接教育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入手举例,对行业、市场等进行了调查,制订了专业的定位、课程衔接方式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模具专业  一、中高职人才衔接现状  1.国外中高职人才衔接现状  国外中高职人才衔接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衔接和有效专业课时衔接。要想达到一定的
期刊
摘 要:“目视化管理”又称“可视化管理”,是各行各业使用的最直观、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在机场、地铁站、各旅游景区,即使你第一次到临,无需引导员,无需咨询,仅凭各种指导、标志,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完成自己的任务。比如,各种安全警示标语、火车站的车次告示牌、三峡大坝的蓄水情况、实行J.I.T.生产管理系统看板,等等,所有信息一目了然。那么“目视化管理”在学校实训基地管理中如何渗透呢?  关键词:目视
期刊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Graceful Hands”为例,引入微课课程设置环节,用问题法使学生产生视觉新颖、增添信心、循序渐进而良性循环之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效果  一、大学英语微课内容演绎  要将课文知识点以微课形式传递给学生,短时间内看似难以达成,实际操作层面却有一定的灵活性。就“Graceful Hands”一文而言
期刊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普通高校招生全国考试统一大纲要求大家掌握的实验之一,这个实验从实验的原理到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误差的分析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实验中,我们应该选择图1还是图2所示的电路,安培表到底接在哪,以及相应地产生了什么样的系统误差,一直是困惑各位同学的问题,下面我们将使用戴维南定理,定量地比较这两个测量电路的优缺点。  戴维南定理(又译为戴维宁定理)又称等效电压源定律,是由法国
期刊
摘 要:传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学习过程较被动,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索了一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引导,用任务进行驱动,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充分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
期刊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当前最受推崇的学习模式之一,也是现在最具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的方式体现了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观念的深刻变化,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小学,作为基础教育,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推动其发展,那么,本文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方面简单介绍。  一、个性生成,荡漾合作认读的涟漪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