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受到广泛关注,参赛人数之多和参赛面之广都前所未有,大赛已成为各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载体。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赛组委会办公室主要人员,作者在总结前两届大赛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探讨组织工作的改进办法,以提升大赛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047-02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特征的“众创”时代。2015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每年举办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 ”大赛)。目前,大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之一,各高校也将此赛事作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契机,针对“互联网 ”大赛实施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阐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我校“互联网 ”大赛运行发展、氛围营造、机制构建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探讨分析存在问题,并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一、“互联网 ”大赛现状
相对首届全国“互联网 ”大赛,第二届中国“互联网 ”大赛的参加高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截至当年9月15日,大赛吸引了全国2110所高校参加,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81%,学生报名项目达到118804个、直接参与学生545808人,分别是首届大赛的3.3倍、2.7倍,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推送精英、力争国奖”为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专业特色,分步骤、按计划深入推进大赛各项组织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担任主任的大赛组委会,成立了由各院(系)遴选出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和由各院(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组委会办公室,并设立“互联网 ”大赛专项资金,为大赛的开展夯实了基础。同时,将“互联网 ”大赛作为一类竞赛项目,通过校长办公会专门下发竞赛相关通知,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将大赛的组织及获奖情况纳入年度院(系)的考核当中。同时,积极开展“互联网 ”大赛省赛、校赛的宣传动员、推进遴选、作品打磨等工作,形成了师生踊跃参加的良好氛围。
1.参赛人数多,规模大。截止到报名时间结束,学校报名参赛项目518组,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参赛人数近2000人,为学校所有承办赛事参赛人数之最,使大赛成为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
2.多次召开培训会,影响力强。组委会召开了1次大赛协调会、1次大赛推进会、1次专家委员会研讨会、4次大赛宣讲会、2次参赛学生培训会、3次专家评审、1次暑期训练营。同时,利用网站主页、微信平台、宣传海报等途径全面开展动员和宣传,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竞赛氛围。
3.省赛获奖数量多。省赛阶段,我校获准选派的23个项目全部按要求、高质量地提交了参赛作品,共获得金奖1项、银奖11项、铜奖10项,获奖数量上与省内其他高校相较具有较大优势,学校也因此荣获“高校集体奖”。
二、存在问题
第二届“互联网 ”校赛通过各方的精心设计和精细落实,最终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对比省内其他高水平大学的活动开展情况,发现主要有以下尚需改进的地方。
1.高质量、高水平项目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校参赛数量很多,但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参赛作品来源于学生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学生讨论、分工、拼凑以及组委会的培训而成,指导教师参与度也不高,最终提交的项目计划书、视频等材料比较粗糙,以至于很多项目止步于校赛第一轮。
2.优势学科领域参与有待进一步拓展。很多参赛学生片面注重“互联网”,而非“互联网 传统行业”,导致学校建筑、土木、环境等强势学科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并且依靠教授优秀项目、课题等形成的作品较少,项目大部分不能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直接导致在省级复赛阶段获得金奖项目数量不多。
3.参赛作品中初创组、成长组作品数量有待进一步扩大。我校518组参赛作品中,只有2组是初创组,没有成长组,使省级赛事中初创组和成长组没有竞争力,导致缺项现象发生,这反映了大赛在宣传上不能影响到毕业校友,学生缺乏与创业毕业校友主动联系的热情。
4.参赛小组成员搭配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参赛项目提交的材料看出,大部分参赛小组成员集中在同一个年级或两个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组队参赛数量不多,因此参赛项目重点不突出,技术含量不高,同一项目没有延续性等,反映了研究生与本科生、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联系较少。
三、改进办法
通过实时跟踪校内“互联网 ”大赛组织工作情况,调研“互联网 ”大赛的指导老师、专家评委和参赛学生,以及借鉴其他高校开展“互联网 ”大赛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几点改进办法。
1.加大激励政策,吸引高质量项目参赛。除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规定的奖金、学分和教师工作量奖励外,建议直接给予获得“互联网 ”大赛国家级金奖的参赛学生研究生推免资格,各院系拿出专项优先入党指标给予获得省级金奖的参赛学生,对于孵化的参赛项目给予创业奖励金及免费提供定期孵化场地政策,并在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政策倾斜,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指导教师拿出优秀项目投入到“互联网 ”大赛中。
2.注重点面结合,加强特色学科体现。在提高学校大赛参与数量的同时,加强与科技处、研究生院合作,组织动员一定数量利用现有优秀课题、专利、获投项目的团队参加比赛。关注土木、建筑、环境等特色优势学科的参赛情况,争取有一批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的高水平项目参加大赛,提倡相关学科教师参与指导,形成教赛相互促进的局面。
3.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提高初创组、成长组数量。利用学校校友校董会平台,加强“互联网 ”大赛的宣传,争取更多毕业校友的关注。另外,各院系要根据大赛需要,充分挖掘毕业校友资源,有针对性地联系创新创业项目,帮助组建项目队伍,并配备具有指导经验的优秀教师,增加学校初创组、成长组的参赛数量。
4.利用创新创业培育中心,建立无障碍沟通机制。充分利用两个校区已有的“互联网 ”创新创业培育中心,创建“互联网 ”创新创业社团,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并建立两校区培育中心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不同年级、不同学院学生交流,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校区学生的无障碍沟通,达到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队目的,增加参赛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使其有利于参赛项目的延续性。
四、总结
“互联网 ”大赛既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承载着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殷切希望。本文针对大赛在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旨在通过“互联网 ”大赛,提高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等.“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21-124.
[2]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强调[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20/c1024-27720490.html.
[3]吴爱华,侯永峰,等.以“互联网 ”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3-27.
[4]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0-42.
[5]赵军,杨克巖.“互联网 ”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05):59-63.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047-02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特征的“众创”时代。2015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每年举办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 ”大赛)。目前,大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之一,各高校也将此赛事作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契机,针对“互联网 ”大赛实施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阐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我校“互联网 ”大赛运行发展、氛围营造、机制构建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探讨分析存在问题,并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一、“互联网 ”大赛现状
相对首届全国“互联网 ”大赛,第二届中国“互联网 ”大赛的参加高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截至当年9月15日,大赛吸引了全国2110所高校参加,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81%,学生报名项目达到118804个、直接参与学生545808人,分别是首届大赛的3.3倍、2.7倍,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推送精英、力争国奖”为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专业特色,分步骤、按计划深入推进大赛各项组织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担任主任的大赛组委会,成立了由各院(系)遴选出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和由各院(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组委会办公室,并设立“互联网 ”大赛专项资金,为大赛的开展夯实了基础。同时,将“互联网 ”大赛作为一类竞赛项目,通过校长办公会专门下发竞赛相关通知,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将大赛的组织及获奖情况纳入年度院(系)的考核当中。同时,积极开展“互联网 ”大赛省赛、校赛的宣传动员、推进遴选、作品打磨等工作,形成了师生踊跃参加的良好氛围。
1.参赛人数多,规模大。截止到报名时间结束,学校报名参赛项目518组,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参赛人数近2000人,为学校所有承办赛事参赛人数之最,使大赛成为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
2.多次召开培训会,影响力强。组委会召开了1次大赛协调会、1次大赛推进会、1次专家委员会研讨会、4次大赛宣讲会、2次参赛学生培训会、3次专家评审、1次暑期训练营。同时,利用网站主页、微信平台、宣传海报等途径全面开展动员和宣传,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竞赛氛围。
3.省赛获奖数量多。省赛阶段,我校获准选派的23个项目全部按要求、高质量地提交了参赛作品,共获得金奖1项、银奖11项、铜奖10项,获奖数量上与省内其他高校相较具有较大优势,学校也因此荣获“高校集体奖”。
二、存在问题
第二届“互联网 ”校赛通过各方的精心设计和精细落实,最终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对比省内其他高水平大学的活动开展情况,发现主要有以下尚需改进的地方。
1.高质量、高水平项目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校参赛数量很多,但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参赛作品来源于学生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学生讨论、分工、拼凑以及组委会的培训而成,指导教师参与度也不高,最终提交的项目计划书、视频等材料比较粗糙,以至于很多项目止步于校赛第一轮。
2.优势学科领域参与有待进一步拓展。很多参赛学生片面注重“互联网”,而非“互联网 传统行业”,导致学校建筑、土木、环境等强势学科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并且依靠教授优秀项目、课题等形成的作品较少,项目大部分不能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直接导致在省级复赛阶段获得金奖项目数量不多。
3.参赛作品中初创组、成长组作品数量有待进一步扩大。我校518组参赛作品中,只有2组是初创组,没有成长组,使省级赛事中初创组和成长组没有竞争力,导致缺项现象发生,这反映了大赛在宣传上不能影响到毕业校友,学生缺乏与创业毕业校友主动联系的热情。
4.参赛小组成员搭配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参赛项目提交的材料看出,大部分参赛小组成员集中在同一个年级或两个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组队参赛数量不多,因此参赛项目重点不突出,技术含量不高,同一项目没有延续性等,反映了研究生与本科生、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联系较少。
三、改进办法
通过实时跟踪校内“互联网 ”大赛组织工作情况,调研“互联网 ”大赛的指导老师、专家评委和参赛学生,以及借鉴其他高校开展“互联网 ”大赛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几点改进办法。
1.加大激励政策,吸引高质量项目参赛。除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规定的奖金、学分和教师工作量奖励外,建议直接给予获得“互联网 ”大赛国家级金奖的参赛学生研究生推免资格,各院系拿出专项优先入党指标给予获得省级金奖的参赛学生,对于孵化的参赛项目给予创业奖励金及免费提供定期孵化场地政策,并在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政策倾斜,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指导教师拿出优秀项目投入到“互联网 ”大赛中。
2.注重点面结合,加强特色学科体现。在提高学校大赛参与数量的同时,加强与科技处、研究生院合作,组织动员一定数量利用现有优秀课题、专利、获投项目的团队参加比赛。关注土木、建筑、环境等特色优势学科的参赛情况,争取有一批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的高水平项目参加大赛,提倡相关学科教师参与指导,形成教赛相互促进的局面。
3.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提高初创组、成长组数量。利用学校校友校董会平台,加强“互联网 ”大赛的宣传,争取更多毕业校友的关注。另外,各院系要根据大赛需要,充分挖掘毕业校友资源,有针对性地联系创新创业项目,帮助组建项目队伍,并配备具有指导经验的优秀教师,增加学校初创组、成长组的参赛数量。
4.利用创新创业培育中心,建立无障碍沟通机制。充分利用两个校区已有的“互联网 ”创新创业培育中心,创建“互联网 ”创新创业社团,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并建立两校区培育中心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不同年级、不同学院学生交流,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校区学生的无障碍沟通,达到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队目的,增加参赛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使其有利于参赛项目的延续性。
四、总结
“互联网 ”大赛既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承载着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殷切希望。本文针对大赛在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旨在通过“互联网 ”大赛,提高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等.“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21-124.
[2]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强调[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20/c1024-27720490.html.
[3]吴爱华,侯永峰,等.以“互联网 ”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3-27.
[4]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0-42.
[5]赵军,杨克巖.“互联网 ”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05):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