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即墨市正处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持续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结合前期调研和学习思考,就即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即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
即墨市2016年常住人口121.45万人,城镇化率为55.29%。2013年,即墨市被确定为全省率先发展为大城市的9个县级市之一,2014年被确定为全省21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市,承担城乡统筹发展试点任务,主要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保障改善民生方面走到全省前列。这充分说明,即墨市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基础比较扎实,特色比较鲜明,发展潜力较大,已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典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城镇化基本框架已经拉开
坚持面向全域,规划建设了蓝色硅谷核心区、省级开发区创智新区、即墨古城、汽车产业新城、国际商贸和现代物流区、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镇组团,推进了蓝村小城市试点,将全市23个镇、街道整合为7个镇、8个街道,并赋予每个镇、街道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在重点城镇组团和镇驻地规划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在全市形成了“中心城区—小城市—中心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2.产城一体发展特色鲜明
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使每个重点组团既是现代产业功能区,又是现代化新城区,形成了以现代产业培育特色城市、以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成为支撑即墨市跨越发展的最大载体和平台。如汽车产业新城确定了“一核、两轴、三心、五区”的总体规划布局,既充分保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又统筹考虑建立完善生活、居住、商业等综合服务设施,将建成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国际商贸城将形成以商贸为特色和支撑的现代化新城区。
3.生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连续三年实施“城乡同治、全域共美”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今年实施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集中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干100天活动,在青岛市考核检查中连续六次居四市二区第一名;启动实施了“绿色即墨”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和健身广场,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4平方米,城乡面貌由乱到治、焕然一新。
4.管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面推行“区域管理网格化、公共服务精准化”,创新城镇行政综合执法新模式,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直通联办机制,市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条网络留言就能解决遇到的问题,搭建起了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维护稳定的安全网、直通百姓的服务网、公共服务的智慧网。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疏老城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城区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车流、人流增加速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中村改造、商贸城建设的加快,中心城区在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疏导、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截至目前,即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9.2万辆,在青岛十区市中排名第一,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使城区道路交通压力骤增。市内优质学校、医院、大型商场、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区中西部,东部新建的医疗中心、学校、会议会展、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还未投入使用,这都考验着中心城区的承接能力。
2.中心镇发展水平需要提升
部分镇驻地总体规模偏小、建设水平较低,镇村统筹发展能力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现代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对劳动力就地转移安置的吸纳力较弱,聚集效应不足,缺乏产城一体发展的后劲。而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却千方百计转移到城区居住,无论是在就业还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出现小城镇吃不饱、城区容不了的问题。
3.在“特色”和“精品”上尚欠火候
部分中心镇规划编制档次不高,功能分区不明确、职能单一,城镇个性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产业发展、人口聚集、服务配套等相互衔接不紧密,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没有很好地把新型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美学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让人记忆深刻、富有特色风貌的精品街区或建筑。同时,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欠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精致程度、档次标准还不高,更加人性化、优质化的服务措施还需认真研究改进。
三、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建议
即墨市应继续坚持“疏老城、建新城,连滨海、融青岛”的城市发展思路和“全域统筹、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建设精致、管理有序”的城市建设理念,以现代产业培育特色城市,以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加快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1.坚持高水平规划
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主动对接青岛市新一轮城市发展空间战略格局,高起点抓好特色精品城市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科学统筹管控空间资源和建设资源,使新型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现代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经得起历史检验。对城镇的重要节点、主要街区、重点地段、重要建筑,要从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色彩到城市绿化、植被品种选择等各个方面,制定一套详细的规划设计标准,使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特点和标志,避免千镇一面,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规划水平。
2.坚持突出特色和精品
要突出产城一体特色,依托汽车产业新城、古城、国际商贸城等重点组团建设,全力打造汽车、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现代物流四大过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技新城、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中国纺织服装城、江北商贸名城和山东半岛物流枢纽。要依据各镇资源稟赋,注重城镇风貌建设,大力发展以新型工业、商贸物流、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教育科研等为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以城镇特色体现活力、增强吸引力。要突出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依托“直通·联办”平台在镇村一级的作用发挥,使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服务配套等水平不断提升,使每个城镇都成为宜业宜居的特色精品城镇。
3.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要加快推进蓝村小城市建设试点,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突出城镇特色,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生态文明水平,力争加快将蓝村镇建成城镇改革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生态小城市。要加快提升中心镇建设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城市交通、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信息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农村公路网化、客运线路公交化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均衡县域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优化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统筹布局医疗机构、医疗人才,打造方便群众就医的“30分钟”医疗圈;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强化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加快社区服务站建设,逐步建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业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4.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
要健全组织领导体制,成立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落实,指导解决城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发挥好社会管理服务“直通·联办”中心作用,推进完善便民服务、社会管理信息化、信访化解处置、安全生产监管、城管综合执法、基层组织建设等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要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民间资本,采用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及建设-运营-转让(BOT)、转让-经营-转让(TOT)、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区域工作网格化、部门工作平台化,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制度,通过改革切实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和活力。
一、即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
即墨市2016年常住人口121.45万人,城镇化率为55.29%。2013年,即墨市被确定为全省率先发展为大城市的9个县级市之一,2014年被确定为全省21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市,承担城乡统筹发展试点任务,主要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保障改善民生方面走到全省前列。这充分说明,即墨市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基础比较扎实,特色比较鲜明,发展潜力较大,已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典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城镇化基本框架已经拉开
坚持面向全域,规划建设了蓝色硅谷核心区、省级开发区创智新区、即墨古城、汽车产业新城、国际商贸和现代物流区、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镇组团,推进了蓝村小城市试点,将全市23个镇、街道整合为7个镇、8个街道,并赋予每个镇、街道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在重点城镇组团和镇驻地规划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在全市形成了“中心城区—小城市—中心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2.产城一体发展特色鲜明
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使每个重点组团既是现代产业功能区,又是现代化新城区,形成了以现代产业培育特色城市、以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成为支撑即墨市跨越发展的最大载体和平台。如汽车产业新城确定了“一核、两轴、三心、五区”的总体规划布局,既充分保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又统筹考虑建立完善生活、居住、商业等综合服务设施,将建成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国际商贸城将形成以商贸为特色和支撑的现代化新城区。
3.生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连续三年实施“城乡同治、全域共美”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今年实施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集中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干100天活动,在青岛市考核检查中连续六次居四市二区第一名;启动实施了“绿色即墨”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和健身广场,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4平方米,城乡面貌由乱到治、焕然一新。
4.管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面推行“区域管理网格化、公共服务精准化”,创新城镇行政综合执法新模式,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直通联办机制,市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条网络留言就能解决遇到的问题,搭建起了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维护稳定的安全网、直通百姓的服务网、公共服务的智慧网。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疏老城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城区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车流、人流增加速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中村改造、商贸城建设的加快,中心城区在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疏导、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截至目前,即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9.2万辆,在青岛十区市中排名第一,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使城区道路交通压力骤增。市内优质学校、医院、大型商场、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区中西部,东部新建的医疗中心、学校、会议会展、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还未投入使用,这都考验着中心城区的承接能力。
2.中心镇发展水平需要提升
部分镇驻地总体规模偏小、建设水平较低,镇村统筹发展能力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现代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对劳动力就地转移安置的吸纳力较弱,聚集效应不足,缺乏产城一体发展的后劲。而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却千方百计转移到城区居住,无论是在就业还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出现小城镇吃不饱、城区容不了的问题。
3.在“特色”和“精品”上尚欠火候
部分中心镇规划编制档次不高,功能分区不明确、职能单一,城镇个性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产业发展、人口聚集、服务配套等相互衔接不紧密,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没有很好地把新型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美学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让人记忆深刻、富有特色风貌的精品街区或建筑。同时,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欠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精致程度、档次标准还不高,更加人性化、优质化的服务措施还需认真研究改进。
三、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建议
即墨市应继续坚持“疏老城、建新城,连滨海、融青岛”的城市发展思路和“全域统筹、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建设精致、管理有序”的城市建设理念,以现代产业培育特色城市,以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加快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1.坚持高水平规划
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主动对接青岛市新一轮城市发展空间战略格局,高起点抓好特色精品城市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科学统筹管控空间资源和建设资源,使新型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现代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经得起历史检验。对城镇的重要节点、主要街区、重点地段、重要建筑,要从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色彩到城市绿化、植被品种选择等各个方面,制定一套详细的规划设计标准,使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特点和标志,避免千镇一面,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规划水平。
2.坚持突出特色和精品
要突出产城一体特色,依托汽车产业新城、古城、国际商贸城等重点组团建设,全力打造汽车、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现代物流四大过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技新城、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中国纺织服装城、江北商贸名城和山东半岛物流枢纽。要依据各镇资源稟赋,注重城镇风貌建设,大力发展以新型工业、商贸物流、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教育科研等为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以城镇特色体现活力、增强吸引力。要突出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依托“直通·联办”平台在镇村一级的作用发挥,使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服务配套等水平不断提升,使每个城镇都成为宜业宜居的特色精品城镇。
3.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要加快推进蓝村小城市建设试点,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突出城镇特色,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生态文明水平,力争加快将蓝村镇建成城镇改革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生态小城市。要加快提升中心镇建设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城市交通、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信息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农村公路网化、客运线路公交化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均衡县域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优化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统筹布局医疗机构、医疗人才,打造方便群众就医的“30分钟”医疗圈;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强化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加快社区服务站建设,逐步建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业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4.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
要健全组织领导体制,成立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落实,指导解决城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发挥好社会管理服务“直通·联办”中心作用,推进完善便民服务、社会管理信息化、信访化解处置、安全生产监管、城管综合执法、基层组织建设等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要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民间资本,采用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及建设-运营-转让(BOT)、转让-经营-转让(TOT)、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区域工作网格化、部门工作平台化,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制度,通过改革切实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