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太姥山归来,民国时期福鼎县长陈廷桢为此山所题之诗,特别是诗的前两句“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结结实实地记在了我的脑海中。在写作此篇的时候,眼前晃动的还都是那一块块硕大的神奇的无与伦比的趣石。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内,它巍峨挺拔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主峰海拔917.3米。太姥山北望浙江雁荡山、西眺福建武夷山,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三者成鼎足之势, 构成闽越三大名山。相传尧时有老母在山中种兰修道,后人称此山为太母山。到了西汉,东方朔奉命为天下名山订正名字,改为太姥山。太姥山观赏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花岗岩峰林洞群为主要特色,融山海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著称。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
进入太姥山,就像进入了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园,千百幅巨型雕塑作品,各具匠心,肖人肖物,尽展风采。据地质学家考证,太姥山岩石为花岗岩,是地质史上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有一亿年。由于地壳变动,风化形成浑圆状、球状、锯齿状、城堡状、板状、柱状等各种形态,座座奇峰与块块怪石以及纵横交错的洞窟等,无不各具形态。如“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玉猴照镜”“九鲤朝天”“二佛谈经”“金龟爬壁”“韦陀把天门”等三百六十景。这些石头,原本就很形象,再加上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使它们有机串联在一起,更加妙趣横生。所以有人说太姥山的石头会说话。
從山腰停车场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夫妻峰。但见远处山峰上一对巨石相向而立,似一对久别重逢、紧紧相偎的情侣。这里头还有一个哀婉的故事:古时候,太姥山下的渔村里,有一对新婚夫妇,青梅竹马,感情笃深。一年秋天,男子出海打渔连日未归,朝廷选秀团却连夜摸到了这里。女子一急之下,乘着夜色从后山逃走,逃入太姥山中,不慎失足摔伤了脚,不能动弹,幸亏一位好心的老尼发现并收留了她,就让她暂且在此带发修行。男子打渔回来,发现娇妻不知去向,四处打探未果,以为被朝廷掳走,最终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削发为僧。世间的事情就这么巧,有一天,这对久别的小夫妻,在太姥山中不期而遇,悲喜交加之际,紧紧相拥痛哭,决意还俗回家组建家园。不巧的是,南海法师途经此处,发现一僧一尼竟敢在此清净之地做出如此违背佛门戒律的事,不顾他们的苦苦央求,狠心地念动咒语,把这对恩爱夫妻双双点化成石。从此,这段凄美的情爱便定格于此,为世人留下一座爱的丰碑。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九鲤朝天”。这是一组花岗岩峰林,它们像一群从水中跃起、向天空窜去的鲤鱼,是太姥山最壮观的峰峦景观。我站在半山腰距这组峰林不远的旅游步道上,细细端详峰林的每一块巨石,眼看着它们在我面前活了起来,它们不是一块块巨石,而是活脱脱的一条条大鲤鱼,直欲上青天,以最后的仰望完成一种永恒向往的姿势。“九”这个数,在古汉语里不为实数,而是泛言其多。这里面也是有故事的,相传,一位东海游仙从太姥山上空经过,见下面峰峦连绵起伏,误以为是汹涌澎湃的海洋,便顺手投下数尾鲤鱼,以期它们繁衍后代,造福人间。神鲤朝天冲跃,却难以再上天界,终被点化成石,留下这组绝妙景观。
“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是啊,看山看石就如品画赏图,不光要观看其形,更要感悟其韵、其意、其境。“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你想象着那岩石像什么,就像什么,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比如那夫妻峰,一般游客都从常态认知出发,认为那高的是丈夫,矮的是妻子。导游却郑重其事地纠正游客:“说反了!”其实这种千篇一律的说法,反而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游客说错了吗?我看没有。反倒是你感受到什么特别的韵致,你就应该这样感受,无可无不可。
“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又道出了太姥山另外一绝,那就是“洞幽”。
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个岩洞,这些洞穴虽不及广西桂林芦笛岩那样的秀丽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著名的有葫芦洞、将军洞、一线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等等。有的洞穴是洞连洞、洞套洞、神奇莫测,有的洞内可望海观日,有的洞内石景连绵,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还生长着奇花异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这些洞,有些不长,一二百米,有些却需要在里面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出来。从严格意义上说,太姥山的洞是不能称之为山洞的,只能算是岩缝,是两块巨大的岩石之间没有完全契合而留下的不规则的缝隙。
在众多的奇洞中,一线天是一奇。导游说:“不钻一线天,美景丢一边。”一块巨石,威严耸立,当中裂开一条像利斧劈开的狭窄石缝。这石缝长二十余丈,宽只有一尺多,深200余米。有许多地段极为狭窄,只容一人侧身紧擦峭壁挤过。有一段石缝,底部狭窄得放不下一只脚,游人只能靠四肢支撑峭壁,交替前进,擦壁挤过。临过一线天出口处的一段石缝,高不过三四尺,宽也只有一尺多,且成月牙形,游人只有侧身弯腰,才能通过。当游人侧身移到石缝当中,仰面顺着几丈高的峭壁向上望去,无边无际的天空,顿时变成了一条蓝线,真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啊!
让我有些惊骇的奇洞是七星洞。该洞洞长40多米,高约20米,平均宽度为95厘米。洞内的石阶缓缓而上,就像山城中的一条弄巷。弄巷顶上镶嵌着七块摇摇欲坠的圆石,抬头望去,仿佛七颗星星缀在一线天空中。古人对此写道:“陡绝此双岩,夹立逼成洞。高悬七峭石,星殒屿不动。客从石下来,仰视天有缝。碨礧压人顶,设想倘虚空”。我站在洞内望着头顶上这七个圆滚滚的巨石,真不知道它们来自何方。可能是地老天荒之时,从高处跌落下来而被夹在此处,此后,千年万年便永远栖身于此。人站在这些巨石下面,渺小而又无助,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据说,每当夕阳西下或是山中浓雾笼罩,四周一片灰暗之时,这七颗星就会发光,且愈来愈亮,因此人们又称之为“七星灯”“北斗朝天”。山下渔民出海捕捞,遇上海雾弥天,只要心中默念太姥娘娘,便会看到七颗星星光芒闪耀,这是太姥娘娘为其指道归航。
现在很多名山景区都建起了悬崖栈道,给了游客一个由不可能到现实的全新视角和体验,太姥山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太姥山栈道建在临海的峭壁上,如带子般缠绕在悬崖绝壁上,全长820米,平均海拔为600米。它不仅可以看山,还可以观海。漫步这个曲折的画廊,只要不吝啬你的目光,随时可将太姥山错落有致的美丽以及浩瀚无边的海色尽览自己的眼帘,铭刻在自己的脑海里,久久不会忘怀。
中国在战国时已修建栈道,这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发明。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郿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我曾经慕名去过陕西汉中石门瞻仰它的遗迹。秦伐蜀时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长247.5千米。我参观过四川广元的千佛崖,那条金牛道就在脚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已经成了一句成语,可见“栈道”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太姥山悬空观海栈道是丰富太姥山山海奇观的一道风景线。栈道就像一条巨龙穿行于山峰之间,一边是陡峭的山岩,一边是凌空的深谷,就像游龙一般盘绕在悬崖峭壁上,令人叹为观止。高山、大海与栈道的搭配,让游客无论是看山观海,还是休闲漫步都轻松方便了许多,走着走着,身心和大山就渐渐融在一起了。從走上栈道的第一步起,两旁的景观就超凡脱俗,我再一次进入了神石的世界。因为太姥山也是国家地质公园,所以景区在栈道的岩壁上张贴了有关地质地貌的科普知识。太姥山既有峰林地貌又有石蛋地貌。石蛋很好理解,是由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圆石堆叠。这里的石蛋丰富多彩,海南岛三亚海边那块刻着“天涯海角”的巨石也是石蛋,名气大得很。可它若是放在太姥山,游客会百分百地忽略它。转过几个弯,突然看见对面一片巨岩紧密排列,看起来似瀑布飞流直下,场面壮丽宏大,它的地质学名称叫作“石瀑”。旁边的科普牌上写着,饱含重碳酸钙的薄层水流,自洞顶或洞壁流出,沉积为带状、形如瀑布的便是石瀑布。走过一段,右前方变得开阔起来,无遮无挡,观海的位置到了。站在栈道上,向山下的远处凝望,那里便是东海,白茫茫的,浓雾浮在海面上,好像荡漾着一座小山,只能看到它淡淡的剪影,那是福瑶列岛。福瑶列岛距太姥山3.56海里,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等11个岛屿和9个礁石组成,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岛上气候适宜,风景秀丽,喻为美玉福地。可惜那天能见度不是很高,稍稍留下一点遗憾。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内,它巍峨挺拔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主峰海拔917.3米。太姥山北望浙江雁荡山、西眺福建武夷山,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三者成鼎足之势, 构成闽越三大名山。相传尧时有老母在山中种兰修道,后人称此山为太母山。到了西汉,东方朔奉命为天下名山订正名字,改为太姥山。太姥山观赏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花岗岩峰林洞群为主要特色,融山海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著称。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
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
进入太姥山,就像进入了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园,千百幅巨型雕塑作品,各具匠心,肖人肖物,尽展风采。据地质学家考证,太姥山岩石为花岗岩,是地质史上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有一亿年。由于地壳变动,风化形成浑圆状、球状、锯齿状、城堡状、板状、柱状等各种形态,座座奇峰与块块怪石以及纵横交错的洞窟等,无不各具形态。如“十八罗汉岩”“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玉猴照镜”“九鲤朝天”“二佛谈经”“金龟爬壁”“韦陀把天门”等三百六十景。这些石头,原本就很形象,再加上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使它们有机串联在一起,更加妙趣横生。所以有人说太姥山的石头会说话。
從山腰停车场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夫妻峰。但见远处山峰上一对巨石相向而立,似一对久别重逢、紧紧相偎的情侣。这里头还有一个哀婉的故事:古时候,太姥山下的渔村里,有一对新婚夫妇,青梅竹马,感情笃深。一年秋天,男子出海打渔连日未归,朝廷选秀团却连夜摸到了这里。女子一急之下,乘着夜色从后山逃走,逃入太姥山中,不慎失足摔伤了脚,不能动弹,幸亏一位好心的老尼发现并收留了她,就让她暂且在此带发修行。男子打渔回来,发现娇妻不知去向,四处打探未果,以为被朝廷掳走,最终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削发为僧。世间的事情就这么巧,有一天,这对久别的小夫妻,在太姥山中不期而遇,悲喜交加之际,紧紧相拥痛哭,决意还俗回家组建家园。不巧的是,南海法师途经此处,发现一僧一尼竟敢在此清净之地做出如此违背佛门戒律的事,不顾他们的苦苦央求,狠心地念动咒语,把这对恩爱夫妻双双点化成石。从此,这段凄美的情爱便定格于此,为世人留下一座爱的丰碑。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九鲤朝天”。这是一组花岗岩峰林,它们像一群从水中跃起、向天空窜去的鲤鱼,是太姥山最壮观的峰峦景观。我站在半山腰距这组峰林不远的旅游步道上,细细端详峰林的每一块巨石,眼看着它们在我面前活了起来,它们不是一块块巨石,而是活脱脱的一条条大鲤鱼,直欲上青天,以最后的仰望完成一种永恒向往的姿势。“九”这个数,在古汉语里不为实数,而是泛言其多。这里面也是有故事的,相传,一位东海游仙从太姥山上空经过,见下面峰峦连绵起伏,误以为是汹涌澎湃的海洋,便顺手投下数尾鲤鱼,以期它们繁衍后代,造福人间。神鲤朝天冲跃,却难以再上天界,终被点化成石,留下这组绝妙景观。
“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是啊,看山看石就如品画赏图,不光要观看其形,更要感悟其韵、其意、其境。“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你想象着那岩石像什么,就像什么,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比如那夫妻峰,一般游客都从常态认知出发,认为那高的是丈夫,矮的是妻子。导游却郑重其事地纠正游客:“说反了!”其实这种千篇一律的说法,反而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游客说错了吗?我看没有。反倒是你感受到什么特别的韵致,你就应该这样感受,无可无不可。
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
“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又道出了太姥山另外一绝,那就是“洞幽”。
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一百多个岩洞,这些洞穴虽不及广西桂林芦笛岩那样的秀丽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别具特色,引人入胜。著名的有葫芦洞、将军洞、一线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等等。有的洞穴是洞连洞、洞套洞、神奇莫测,有的洞内可望海观日,有的洞内石景连绵,有的洞内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内还生长着奇花异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这些洞,有些不长,一二百米,有些却需要在里面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出来。从严格意义上说,太姥山的洞是不能称之为山洞的,只能算是岩缝,是两块巨大的岩石之间没有完全契合而留下的不规则的缝隙。
在众多的奇洞中,一线天是一奇。导游说:“不钻一线天,美景丢一边。”一块巨石,威严耸立,当中裂开一条像利斧劈开的狭窄石缝。这石缝长二十余丈,宽只有一尺多,深200余米。有许多地段极为狭窄,只容一人侧身紧擦峭壁挤过。有一段石缝,底部狭窄得放不下一只脚,游人只能靠四肢支撑峭壁,交替前进,擦壁挤过。临过一线天出口处的一段石缝,高不过三四尺,宽也只有一尺多,且成月牙形,游人只有侧身弯腰,才能通过。当游人侧身移到石缝当中,仰面顺着几丈高的峭壁向上望去,无边无际的天空,顿时变成了一条蓝线,真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啊!
让我有些惊骇的奇洞是七星洞。该洞洞长40多米,高约20米,平均宽度为95厘米。洞内的石阶缓缓而上,就像山城中的一条弄巷。弄巷顶上镶嵌着七块摇摇欲坠的圆石,抬头望去,仿佛七颗星星缀在一线天空中。古人对此写道:“陡绝此双岩,夹立逼成洞。高悬七峭石,星殒屿不动。客从石下来,仰视天有缝。碨礧压人顶,设想倘虚空”。我站在洞内望着头顶上这七个圆滚滚的巨石,真不知道它们来自何方。可能是地老天荒之时,从高处跌落下来而被夹在此处,此后,千年万年便永远栖身于此。人站在这些巨石下面,渺小而又无助,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据说,每当夕阳西下或是山中浓雾笼罩,四周一片灰暗之时,这七颗星就会发光,且愈来愈亮,因此人们又称之为“七星灯”“北斗朝天”。山下渔民出海捕捞,遇上海雾弥天,只要心中默念太姥娘娘,便会看到七颗星星光芒闪耀,这是太姥娘娘为其指道归航。
凭崖观沧海,栈道云中游
现在很多名山景区都建起了悬崖栈道,给了游客一个由不可能到现实的全新视角和体验,太姥山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太姥山栈道建在临海的峭壁上,如带子般缠绕在悬崖绝壁上,全长820米,平均海拔为600米。它不仅可以看山,还可以观海。漫步这个曲折的画廊,只要不吝啬你的目光,随时可将太姥山错落有致的美丽以及浩瀚无边的海色尽览自己的眼帘,铭刻在自己的脑海里,久久不会忘怀。
中国在战国时已修建栈道,这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发明。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郿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我曾经慕名去过陕西汉中石门瞻仰它的遗迹。秦伐蜀时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长247.5千米。我参观过四川广元的千佛崖,那条金牛道就在脚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已经成了一句成语,可见“栈道”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太姥山悬空观海栈道是丰富太姥山山海奇观的一道风景线。栈道就像一条巨龙穿行于山峰之间,一边是陡峭的山岩,一边是凌空的深谷,就像游龙一般盘绕在悬崖峭壁上,令人叹为观止。高山、大海与栈道的搭配,让游客无论是看山观海,还是休闲漫步都轻松方便了许多,走着走着,身心和大山就渐渐融在一起了。從走上栈道的第一步起,两旁的景观就超凡脱俗,我再一次进入了神石的世界。因为太姥山也是国家地质公园,所以景区在栈道的岩壁上张贴了有关地质地貌的科普知识。太姥山既有峰林地貌又有石蛋地貌。石蛋很好理解,是由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圆石堆叠。这里的石蛋丰富多彩,海南岛三亚海边那块刻着“天涯海角”的巨石也是石蛋,名气大得很。可它若是放在太姥山,游客会百分百地忽略它。转过几个弯,突然看见对面一片巨岩紧密排列,看起来似瀑布飞流直下,场面壮丽宏大,它的地质学名称叫作“石瀑”。旁边的科普牌上写着,饱含重碳酸钙的薄层水流,自洞顶或洞壁流出,沉积为带状、形如瀑布的便是石瀑布。走过一段,右前方变得开阔起来,无遮无挡,观海的位置到了。站在栈道上,向山下的远处凝望,那里便是东海,白茫茫的,浓雾浮在海面上,好像荡漾着一座小山,只能看到它淡淡的剪影,那是福瑶列岛。福瑶列岛距太姥山3.56海里,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等11个岛屿和9个礁石组成,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岛上气候适宜,风景秀丽,喻为美玉福地。可惜那天能见度不是很高,稍稍留下一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