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和写作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阅读是写作的“资料库”,写作是阅读的“展示台”。但是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哪些内容、哪些方法实现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是教师们一直探究的话题之一,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37-01
阅读是对语言的输入积累,写作是对语言的输出表达,只有输入和输出成正比,才能发挥出以读促写的价值,因此阅读和写作都是笔者关注的重点。下面,笔者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尝试探究以读促写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1.立足阅读文本问题重组段落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而阅读文本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思维逻辑关系正好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时,小蝌蚪由“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变为“长出了两条后腿”,再到“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最终成长为青蛙的过程贯穿于全文,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成为了笔者实施以读促写的辅助工具。于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笔者就将文章写作顺序打乱,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面对全新的文章,一时陷入深思中,尤其容易混淆“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这两句话所在的段落。见此情景,笔者把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段落挑选了出来并提出了问题:
这段话为什么会放在这里?如果将它放在文章的首段是否合适?
如果你认为这段话放在这里不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
同学们听到笔者的问题后,积极、认真地思考该段落在文章的作用,明确了是按着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自然生长顺序展开本文的描写,最终完成了文章排序的任务。此后,笔者又布置了文章仿写的任务,要求孩子们从蝴蝶、蚂蚁、小蜜蜂等小动物中挑选其中的一位作为描写的对象,模仿《小蝌蚪找妈妈》进行仿写,不要求孩子们仿写的水平有多高,只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小动物们的成长顺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性。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立足阅读文本,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2.立足阅讀文本表达进行仿写
阅读文章除了作为素材来源外,其丰富情感、优美语言、写作思路和方式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因此,笔者引导学生阅读完语文文章后就鼓励学生仿写经典段落,学会知识的积累、内化、提升。
如,在阅读完《找春夭》这一篇写景文章时,笔者认为文章语言优美、意境丰富、充满童趣和文学色彩,十分适合学生进行仿写。于是,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之时,笔者布置了仿写任务,要求学生们认真阅读下面这两句话并进行仿写: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同学们一时陷入沉思,虽然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是如何将想象力转化为文字表达出来是同学们一直欠缺的能力。见此情景,笔者为学生们讲解了拟人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和价值并给学生们进行了示范活动。在笔者的示范和鼓励下,同学们陆续进入了仿写活动中,有的孩子写道冬天仿佛是一位老爷爷,虽然表面寒冷,但是内心十分有趣;有的学生写道蜜蜂是春姑娘的向导,跟着蜜蜂的脚步,春姑娘将整个世界点缀上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学生重点写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还有的学生……无论同学们的仿写内容是什么,仿写的水平如何,都受到了笔者的赞扬。除此之外,笔者还挑选出了几个同学的仿写段落,其中既包括优秀的仿写作品,也有存在着问题诸多的仿写作品。趁此时机,笔者开展了作文评改活动,目的是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对经典文章或者段落进行仿写一方面可以内化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语言、结构和情感的仿写范本,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3.立足阅读文本结构构思创作
生成有效的作文才是以读促写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会充分利用阅读中的各项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笔者带领学生进入三年级下册《我的植物朋友》这一单元的写作活动中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植物,受到美的熏陶,并按着一定的顺序将植物的美展示出来。为了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笔者决定利用《荷花》这一篇文章作为范文讲解,号召大家向其学习。首先,笔者在征求校领导的同意后,带领学生们来到了附近的植物园进行荷花的参观活动。只见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伴随着清风摆动自己的身体,展现自己的舞姿。此时,笔者要求孩子们拿出教材,一边对照文本一边观察荷花的姿态,来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就在这花、人、文本之间建立起了一条紧密的联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尤其是作者将自己想象成随风舞动的荷花的这一段描写更是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增加了其阅读体验。结束了荷花的参观活动后,笔者带领孩子们在植物园内进行了其他植物的参观活动,尤其是仔细观赏了植物根茎叶花等细节部位,为接下来的写作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等待实地参观活动结束后,笔者带领学生们逐一解读了文本“进入公园”“观赏荷花”“变身荷花”三部分,为《我的植物朋友》的写作活动提供了一个写作思路。当然,笔者也没有限制学生们其他的构思创作思路,让写作内容更丰富、写作思路更广泛、有效地提升了写作教学质量。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重新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旨在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综上,笔者探究了以读促写的具体途径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在阅读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写作中内化了阅读中所学的知识,最终生成有效的写作,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平发.以“读”促“写”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8(25).
[2]魏柳芳.轻松阅读、轻松写作——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37-01
阅读是对语言的输入积累,写作是对语言的输出表达,只有输入和输出成正比,才能发挥出以读促写的价值,因此阅读和写作都是笔者关注的重点。下面,笔者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尝试探究以读促写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1.立足阅读文本问题重组段落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而阅读文本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思维逻辑关系正好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时,小蝌蚪由“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变为“长出了两条后腿”,再到“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最终成长为青蛙的过程贯穿于全文,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成为了笔者实施以读促写的辅助工具。于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笔者就将文章写作顺序打乱,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面对全新的文章,一时陷入深思中,尤其容易混淆“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这两句话所在的段落。见此情景,笔者把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段落挑选了出来并提出了问题:
这段话为什么会放在这里?如果将它放在文章的首段是否合适?
如果你认为这段话放在这里不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
同学们听到笔者的问题后,积极、认真地思考该段落在文章的作用,明确了是按着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自然生长顺序展开本文的描写,最终完成了文章排序的任务。此后,笔者又布置了文章仿写的任务,要求孩子们从蝴蝶、蚂蚁、小蜜蜂等小动物中挑选其中的一位作为描写的对象,模仿《小蝌蚪找妈妈》进行仿写,不要求孩子们仿写的水平有多高,只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小动物们的成长顺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性。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立足阅读文本,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2.立足阅讀文本表达进行仿写
阅读文章除了作为素材来源外,其丰富情感、优美语言、写作思路和方式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因此,笔者引导学生阅读完语文文章后就鼓励学生仿写经典段落,学会知识的积累、内化、提升。
如,在阅读完《找春夭》这一篇写景文章时,笔者认为文章语言优美、意境丰富、充满童趣和文学色彩,十分适合学生进行仿写。于是,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之时,笔者布置了仿写任务,要求学生们认真阅读下面这两句话并进行仿写: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同学们一时陷入沉思,虽然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是如何将想象力转化为文字表达出来是同学们一直欠缺的能力。见此情景,笔者为学生们讲解了拟人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和价值并给学生们进行了示范活动。在笔者的示范和鼓励下,同学们陆续进入了仿写活动中,有的孩子写道冬天仿佛是一位老爷爷,虽然表面寒冷,但是内心十分有趣;有的学生写道蜜蜂是春姑娘的向导,跟着蜜蜂的脚步,春姑娘将整个世界点缀上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学生重点写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还有的学生……无论同学们的仿写内容是什么,仿写的水平如何,都受到了笔者的赞扬。除此之外,笔者还挑选出了几个同学的仿写段落,其中既包括优秀的仿写作品,也有存在着问题诸多的仿写作品。趁此时机,笔者开展了作文评改活动,目的是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对经典文章或者段落进行仿写一方面可以内化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语言、结构和情感的仿写范本,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3.立足阅读文本结构构思创作
生成有效的作文才是以读促写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会充分利用阅读中的各项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笔者带领学生进入三年级下册《我的植物朋友》这一单元的写作活动中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植物,受到美的熏陶,并按着一定的顺序将植物的美展示出来。为了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笔者决定利用《荷花》这一篇文章作为范文讲解,号召大家向其学习。首先,笔者在征求校领导的同意后,带领学生们来到了附近的植物园进行荷花的参观活动。只见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伴随着清风摆动自己的身体,展现自己的舞姿。此时,笔者要求孩子们拿出教材,一边对照文本一边观察荷花的姿态,来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就在这花、人、文本之间建立起了一条紧密的联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尤其是作者将自己想象成随风舞动的荷花的这一段描写更是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增加了其阅读体验。结束了荷花的参观活动后,笔者带领孩子们在植物园内进行了其他植物的参观活动,尤其是仔细观赏了植物根茎叶花等细节部位,为接下来的写作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等待实地参观活动结束后,笔者带领学生们逐一解读了文本“进入公园”“观赏荷花”“变身荷花”三部分,为《我的植物朋友》的写作活动提供了一个写作思路。当然,笔者也没有限制学生们其他的构思创作思路,让写作内容更丰富、写作思路更广泛、有效地提升了写作教学质量。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重新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旨在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综上,笔者探究了以读促写的具体途径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在阅读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写作中内化了阅读中所学的知识,最终生成有效的写作,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平发.以“读”促“写”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8(25).
[2]魏柳芳.轻松阅读、轻松写作——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