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应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政工师”和“实训师傅”。高职院校要树立师资队伍建设新理念,培养造就教学名师和实训大师,并建立主要由他们来研究制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设计的制度机制,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实践教学成果应成为教师评聘职称的重要依据。文章论述了重庆“重特区”应加强与东部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以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重庆市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刘德福(1965- ),男,重庆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高职政治理论教育。(重庆 40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教改课题项目“重庆市高职高专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3737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63-02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
  师资队伍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本文所说的高职院校,是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不包括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从广义上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有三部分:一是专兼职教师队伍,包括公共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能课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以及外聘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等;二是干部队伍,包括党政工团等各级非教师干部队伍;三是专职辅导员。从狭义上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指专兼职理论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突出技能培养、实践性是其最大特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系统论和统筹学理论为指导,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进行研究。按照系统论和统筹学的思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二是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职业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四是优化学校内部环境;五是改善外部条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师为本,依“法”治师,全面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充满活力、专兼结合、执行有力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
  二、重庆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配置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从学缘结构来看,高职院校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过低。根据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2007年)显示,2007年,重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分别占专任教师的15.25%、18.34%,远未实现教育部规定的到“十五”末基本达到35%的水平。第二,从职称结构看,初、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分布不合理,正高级职称的比例很低,2007年,重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者1870人,正高职称者238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29.35%、3.74%。第三,从能力结构看,虽然“双师型”教师数量快速增长,但仍满足不了需要。2007年,重庆市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占29.09%,与教育部门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的合格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第四,从课程师资结构看,公共课教师过剩,专业课教师不足。2007年,重庆高职院校有公共基础课教师1936人,占专任教师的30.4%,比例偏高;专业课教师4433人,占专任教师69.6%,比例偏低。
  2.“能力本位”意识轻,“官本位”意识重。由于政治地位、物质待遇等原因,一些教师不注重自身能力培养与提高,“官本位”意识重。一些教师舍专业而奔仕途,或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其价值目标,不能集中精力于专业教研。笔者对重庆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57.1%的教师认为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教师待遇低,有36.6%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官本位”意识重和没有做到以人为本,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实践技能不强,科研水平不高。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由于业务进修少,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现象依然突出,导致教学与生产实践相分离,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实践能力不足,必然影响科研水平的提高,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少。笔者抽样调查显示,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的教师占7.2%,发表3~5篇论文的教师占17.5%,发表1~2篇论文的教师占27.7%,未发表论文的教师占47.6%。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中,承担5项以上科研课题的教师占4.2%,承担3~5项科研课题的教师占10.2%,承担1~2项科研课题的教师占22.9%,未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占62.6%。
  4.人才流失突出。重庆市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经费短缺,教师待遇不高,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师队伍稳定,高级人才向优质学校、示范院校流失问题突出。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门专业教师、高水平专业及学科带头人流失较多,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笔者抽样调查显示,有79.3%的被调查者认为 “专业基础课教师和重点专业骨干教师”流向了主城区优质高职院校。
  三、重庆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应对之策
  1.树立师资队伍建设新理念。第一,树立以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为本的理念。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突出师生互动,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教师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精力消耗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实践教学活动为本,在教师实做实训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锻炼动手能力,逐步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坚持把实训效果作为考核师生专业课程教与学成绩的主要依据。第二,树立以质量为本的理念。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之本。教学质量是实施教学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价值满足接受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需要的程度。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高专院校永恒的主题。以质量为本,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习实训质量,这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社会认可度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树立教师能力以实践能力为本的理念。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要强化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师的培养培训应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来制定、组织和实施。
  2.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在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能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能力过硬,并为社会所认可。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政工师”,因此,需要把培养和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集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3.优化师资结构,实施“名师工程”。优化师资结构,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第一,改善教师学缘结构。通过培养在职研究生和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来优化整个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尤其要提高品牌骨干专业、热门紧缺专业、应用类专业等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力争尽快达到有关规定标准。第二,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第三,改善教师职称结构,提高正高级职称比例。
   实施高端带动战略,启动“名师工程”。要以高标准制定名师标准和实施办法,从师德师风、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衡量教师水平的标准,并由名师研究制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设计的制度机制。
  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在于其办学特色和质量。只有办出特色,才有市场竞争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是高职院校应倡导的办学理念。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开拓教师培训渠道,为品牌专业教师提供各类培训机会,落实培训措施,支持教师到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顶岗作业和实践锻炼。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培养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一线高级管理者、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逐步实现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来完成的目标。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重点强化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
   从政府来讲,一方面,应尽快出台有利于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训或挂职锻炼的政策。例如,政府可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对于到企业第一线或为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优先或破格评聘高一级职称,并适当放宽评聘条件;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定上与本科院校区别对待,把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成果作为评聘职称的重要内容和依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文件规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和调研。实践教学成果包括到行业企业第一线的实习实训指导和顶岗作业成绩,参与政府举办的各种对企事业单位有关人员的培训成绩,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等。这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为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谋划策。
   4.优化环境,加大投入,提高待遇,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一,要优化教学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工作环境。要积极邀请知名高职院校的教授、学者和实践大师到校举办相关讲座或现场示范,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要提高教师待遇,拉开必要的收入差距。待遇的好坏、薪酬的高低,往往成为引导人才流动的“风向标”。劳动报酬要向教师、骨干教师、高学历高职称、贡献多的教师倾斜,建立起教师工资收入与其岗位要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实践成果挂钩的工资福利制度,以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实践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第三,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变目前高职院校以“收学费为主”的投入机制,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财政投入,提高高职预算教育经费比例,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5.加强与东部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主动加强与东部地区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培训,以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善于利用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最近几年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温州职院的对口交流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推动了新专业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随着重庆“新特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大企业纷纷来重庆投资兴业,对本地高技能人才需求快速增长,如果不能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就难以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人才,这不仅使他们投资重庆有顾虑,也影响重庆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手段和技术,逐步实现重庆高职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曹均学.对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2]王素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6).
  [3]杨和平.重庆市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其他文献
据IDC发布的Digital Universe Study报告称,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就会增长1倍,仅在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就达到l.8ZB(1.8万亿GB),比2010年同期上涨超过1ZB,到2020年,这个数值将增长到35ZB。数据的增加,意味着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广度是指涉及面,深度则是指派生数据,也就是由原来的基础数据产生出来的新数据。于是,“大数据”成了热门
每年定期举办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能综合体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制作作品就如同拍摄一部电影,是一个复杂的、分阶段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的组织、充分的准备。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参赛,如何让本校学生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呢?为整个活动分阶段并在不同阶段适当分配辅导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筹备阶段: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一部电影开拍之前,导
包裹体成分特征反映了油气的演化程度和运移期次。本文对银额盆地石炭-二叠系4组地层砂岩中的包裹体开展研究,发现研究区包裹体多≤5μm,呈串珠状分布于石英颗粒裂隙中,以气
秦皇岛柳江地区辉绿岩脉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出露区的亮甲山、石门寨、潮水峪西北、砂锅店东北、揣庄北、石岭西北、鸡冠山等地,且多以脉状,岩墙、岩床等形式产出。对柳江地区
当年,英特尔推出“一对一”学习项目是想把Classmate PC推向教育领域,拓展其客户群体。应该说,英特尔“一对一”项目有着今天“电子书包”的端倪。回过头看“电子书包”的定义,应
研究了N-(4-二甲氨基联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均聚物及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比单体更高的荧光强度,并研究了双键对其的影响.
[摘要]教学督导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学督导存在着“督得不深,导不到位”等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文章从“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提出了新的策略。  [关键词]全面素质质量观 教学督导 策略  [作者简介]严东强(1969- ),女,江苏淮安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室,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江苏淮安223002) 
[摘要]高校多校区办学成效显著,问题不少,给高教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多校区办学应统筹兼顾,遵循整体性、效率性、公平性、多样性、规范性五项基本规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多个层面化解多校区办学中的问题和矛盾,规避办学风险,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多校区办学  [作者简介]吕灵昌(1963- ),男,山东安丘人,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
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弥补了美术教学讲述难、过程长、操作复杂、不生动等不足。在《非洲雕刻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扩大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有效提升了美术教学的直观性、感染性和课堂效率。    发挥技术优势,创设动人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开端”,让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至关重要。美术欣赏课很容易上得枯燥无味
"协调—参与"教学模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尝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思想政治教学规律为指导,把教学活动分为认知层面、概念层面、情感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