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以载道。千百年前的古圣先贤将所坚守的“志”与“道”写入文章之中,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与之跨时空进行交流的通道。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固有的文化,体认中国古代先贤的情意与思想,擁有民族文化底蕴。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一些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1]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似乎成了痼疾。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教师难以调动课堂气氛。何以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首先,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朗读、背诵、翻译、问答、讨论、查阅工具书等文言文教学的常规做法虽然不乏课堂问答和学生讨论这类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但是选择性的解释翻译、逐字逐句解释翻译这样的做法比例相当高。至于朗读,教师真正着意于欣赏性的朗读可能并不多,更多的是以“背诵”为目的,以便考试时可以准确地默写出来。其次,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单纯地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学生把文言文只当作考点去记,课堂上所做的事情基本集中在对“文言”的学习,而弱化了对“文学”与“文化”的学习。实际上,有不少的字词讲解同读懂文章并无必然关系。教师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受多年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迷思,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引入源头活水,让文言文课堂焕发生命力。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总是限制他们的思维,不断强调字词解释的准确、语法的重要和翻译的规范,只会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刻板、枯燥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枯萎。教师可以将作者的身世、遭遇,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与作品相关的逸闻趣事引入课堂,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交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如播放与作品相关的影视资源、文艺表演、音乐作品、书法绘画作品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而产生领会文言文内涵的渴望。
二、将朗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感悟文言文的能力
“不少文言文,用优美、精湛的文笔表达出某种高尚的思想情操,至今读来,仍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仍有极为精妙的音韵美。正因为如此,只是阅读,就显得不足了,而朗读它,往往能品其所言,得其所未言,比起白话文的朗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2]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课文,皆是经久传诵的经典名篇。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适合以该类文章作为自身对文章的美感体验,强化对文言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文章底蕴及内涵的把握。初读课文,可以采取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或名家示范朗读、学生跟读、配乐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准、读顺、读出节奏,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体会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形成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对话式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态度、读出情感,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以朗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三、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如果教师只着眼于考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弱化。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阅读领悟,教师大可不必花大量时间对文本进行讲解。教师要当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做点拨、释疑,鼓励学生对文本作出个性化解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够独立阅读,敢想敢说,才能实现个性化、自主性和探究性的阅读,才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重视文言文的人文性
“为载道、明道而写作,是古代文人的自觉追求。而阅读文言文,从文字中把握其‘所言志’‘所载道’,也是文言文阅读的必然要求,亦是达成目标的根本路径。”[3]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了解古人的精神与追求,感受作品的文化韵味。如教学《岳阳楼记》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绘之景,而且要引导学生明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再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通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的情态、发怒的表现感受唐雎为维护国家尊严,忠于使命、不畏强暴、一身正气、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人物形象。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古代经典的自身价值以及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让学生形成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并对经典的传承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8.
[2]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32.
[3]童志斌.以“辞章”为核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7):68-72.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似乎成了痼疾。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教师难以调动课堂气氛。何以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首先,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朗读、背诵、翻译、问答、讨论、查阅工具书等文言文教学的常规做法虽然不乏课堂问答和学生讨论这类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但是选择性的解释翻译、逐字逐句解释翻译这样的做法比例相当高。至于朗读,教师真正着意于欣赏性的朗读可能并不多,更多的是以“背诵”为目的,以便考试时可以准确地默写出来。其次,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单纯地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学生把文言文只当作考点去记,课堂上所做的事情基本集中在对“文言”的学习,而弱化了对“文学”与“文化”的学习。实际上,有不少的字词讲解同读懂文章并无必然关系。教师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受多年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迷思,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引入源头活水,让文言文课堂焕发生命力。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总是限制他们的思维,不断强调字词解释的准确、语法的重要和翻译的规范,只会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刻板、枯燥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枯萎。教师可以将作者的身世、遭遇,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与作品相关的逸闻趣事引入课堂,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交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如播放与作品相关的影视资源、文艺表演、音乐作品、书法绘画作品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而产生领会文言文内涵的渴望。
二、将朗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感悟文言文的能力
“不少文言文,用优美、精湛的文笔表达出某种高尚的思想情操,至今读来,仍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仍有极为精妙的音韵美。正因为如此,只是阅读,就显得不足了,而朗读它,往往能品其所言,得其所未言,比起白话文的朗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2]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课文,皆是经久传诵的经典名篇。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适合以该类文章作为自身对文章的美感体验,强化对文言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文章底蕴及内涵的把握。初读课文,可以采取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或名家示范朗读、学生跟读、配乐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准、读顺、读出节奏,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体会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形成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对话式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态度、读出情感,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以朗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三、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如果教师只着眼于考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弱化。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阅读领悟,教师大可不必花大量时间对文本进行讲解。教师要当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做点拨、释疑,鼓励学生对文本作出个性化解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够独立阅读,敢想敢说,才能实现个性化、自主性和探究性的阅读,才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重视文言文的人文性
“为载道、明道而写作,是古代文人的自觉追求。而阅读文言文,从文字中把握其‘所言志’‘所载道’,也是文言文阅读的必然要求,亦是达成目标的根本路径。”[3]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了解古人的精神与追求,感受作品的文化韵味。如教学《岳阳楼记》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绘之景,而且要引导学生明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再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通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的情态、发怒的表现感受唐雎为维护国家尊严,忠于使命、不畏强暴、一身正气、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人物形象。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古代经典的自身价值以及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让学生形成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并对经典的传承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8.
[2]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32.
[3]童志斌.以“辞章”为核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7):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