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成功的喜悦,更要承受失败的痛苦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鲜花,也要荆棘(既要玫瑰,也要刺)。
  近几年来,各种媒体,宣传报道上见得最多的就是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倡赏识教育,不能体罚或变相惩罚学生。但我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味地去赏识,而要进行适当的惩戒,因为一味地赏识、表扬只能让其飘飘然,且受不了一点挫折和委屈,这样的学生只能听表扬语,不能听批评的话,遭遇挫折,便伤心绝望乃至轻生。试想一下,我们的社会不仅仅充满鲜花和掌声,也存在矛盾与挫折,若对学生不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那么,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准备,将来走入社会,遇到挫折时,就会措手不及,沮丧、绝望甚至轻生。因此,我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味地停留在赏识和表扬上,而应该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惩戒,以提高学生应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
  表面看来,我的教育方式似乎与近年来倡导的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对话、赏识学生、尊重学生是相背离的,其实不然,我所倡导的对学生进行惩戒与赏识,应是相辅相成的,在赏识的基础上惩戒,在惩戒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使学生认识并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当然惩戒教育不是简单的体罚,而是让学生真正正确认识自己。惩戒教育不是体罚,而是应该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形成一种规则,只有对规则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规则被视为可以漠视或变通的东西,人情、关系、权力,金钱一一都可以改变规则,那么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必将被打乱,正常的社会关系也将难以维持,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就会出现,社会生活如此,班级管理更是如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
  惩戒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辨是非、曲直、美丑、善恶,并通过自我意志的调控来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手段的惩戒,更需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维护学生的权利。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为此他受到了校长的惩戒:画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尊重、理解、宽容、善待错误的惩戒,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导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而登上诺贝尔奖台。可见,适度的惩戒不仅能使学生改正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而且还能使他立志从事某项他热爱的事业,从而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当然,我所说的惩戒,一定要适度,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把握一定的度,否则,过犹不及。而适度的惩戒如苦口的良药,用得恰当,则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用得不当,则会物极必反,伤害学生的心灵,在他的成长中抹上阴影,所以必须把握好惩戒的尺度,要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原则。
  就拿我班王某来说吧,他是一个脑子灵活,但思想又十分偏激的学生,常常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怪异行为,逗得全班哈哈大笑,而且我行我素,头发留得很长,学习不认真,将班干部的话视作耳旁风,对这个学生的教育,我先是进行赏识教育,对他身上的优点如爱好音乐,有音乐才能进行肯定,接着对他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始终一言不发,我也火了,说了一些生气的话,就让他回教室,过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因为这个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再加上家长的溺爱,姑息和迁就,把孩子爱坏了、惯坏了,等孩子大了,成年了,蛮横霸道,为所欲为。怎么办呢?必须要让他接受惩戒,提高抗挫折能力。了解了这些方面,我便有意地对他“惩戒”,让他代表我班参加学校的美育节,虽然他积极准备,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是还是因为技不如人,而与奖项无缘,接着我又让他负责全班同学排练节目,但全班同学对他有看法,他根本就指使不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主动来找我说,没想到做班级工作这么难。感受到失败的痛苦,我借此机会对他进行挫折教育,不久他有了很大的变化,头发理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一改过去那种“冷酷”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了,成绩也由过去的倒数一跃而成为班里的前几名。
  可见,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这种惩戒不是变相的体罚,而是让学生从思想上受到触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你出于公心,出于对学生负责,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的时候,他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惩戒。
  经过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认识到一定不能溺爱孩子,让学生接受适“度”的惩戒,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经受磨难、承受压力,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因此,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明天的孩子,该出手时就出手,让他既感受成功的喜悦,更要体会失败的痛苦。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生产建设兵团二中
  
其他文献
所谓的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在提倡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英语教师。我深深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矫正教师心态,正确使用必要的心理知识,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四个我体会较深的心理效应。    一、弹簧效应    心理学认为,焦虑对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具有一种“弹簧效应”
摘 要:现代技术教育作为突破传统教育的新型模式,正以强势、快速的发展形势向纵深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其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目前,全国各大中小院校,也在极力地把数字化校园和教育信息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a  关键词:校园电视 电视制作 技术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进入学校,校园电视由此产生。校园电视,是电视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其主要参与者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是
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它淡化了传统教育中那种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强调音乐课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我们在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时,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淡化知识传授的痕迹,让学生在感受、探究、创作过程中主动提出对知识的需求,感动于音乐所带来的美,在无痕当中真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它不是为快乐而快乐,而是为了解决以往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思想压力过大、只学不练、哑巴英语等诸多问题。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快乐的理念  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就是在教书的同时,引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活动表现评价为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活动表现评价鼓励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表现、自我能力体现的一个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是把评价置于真实、具体的情景中,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一、学生实验课堂过程性评价的方式  1.语言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鉴于此,我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地理学科本身特点,大胆开展探索实践活动,探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方式。  一、我的课堂,我选择——探讨新课堂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针对中小学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
综观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普遍存在着一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缺乏对古诗文学习的感悟的现象,没有感受到古典诗文的音韵之美,学起来味同嚼蜡,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古诗文教学中的无奈。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体验古诗文学习之乐。  一、诵读成咏,体会音韵之美  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主要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连贯,韵律的悠扬,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唱起来和谐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提出来很多年了, 教育也已经成为国民关心的头等大事。但是, 我们思考一下, 我们每天重复的一切, 对于孩子是否真的都是有用呢?我们不厌其烦地告诉儿女, 努力学习, 争取优秀成绩, 考名牌大学, 毕业后就会有好的工作, 就能够成功。事实上的确如此么,且不说学校教育内容是否需要变革,家庭和社会里, 又有多少父母很清楚如何教育子女呢?现实社会中,特权也好,歪风邪气也好,归根结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阶段,从2004年起,普通高级中学陆续进入新课程的实验阶段。在教育部的组织下,《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2003年公布,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化学教科书也相继问世,化学课程呈现出一个化学课程标准下的多种版本教科书的形势(简称“一标多本”)。  一、本文的背景  陕西省使用人教版的新教材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里
摘要:本文作者试图通过简图在教学中的运用,阐述利用简图的直观、凝练,有助于促进逻辑思维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科学兴趣,辅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让课堂更加紧凑,学生更加兴奋,教学更加有效。  简图,作为一种小学科学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用,我在实践中发现,当我们教师在黑板上简单一画,就能把教学的精华画出来,成为神来之笔,极大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寥寥几笔,勾起学生的欲望